凯特布兰切特体态:“中国”与“天下”的重合(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48:08
关于[“中国”与“天下”的重合(四)]的字幕:
  • 大家好,我们接着讲“中国”与“天下”的重合。明清时期是古代中国疆域最终形成的时期。1368年,明朝建立,古代中国的疆域进入了一个最后形成时期。《明史·地理志一》记载,
  • “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于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
  • 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贽,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属者,不在此数。呜呼盛矣。”1644年,
  • 崛起于东北边疆地区以满族人为主体建立的清朝入关,进而实现了对中国的统一。《清史稿·地理志一》记载:“有清崛起东方,历世五六。太祖、太宗力征经营,奄有东土,首定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及宁古塔诸地,
  • 于是旧藩札萨克二十五部五十一旗悉入版图。世祖入关翦寇,定鼎燕都,悉有中国一十八省之地,统御九有,以定一尊。圣祖、世宗长驱远驭,拓土开疆,
  • 又有新藩喀尔喀四部八十二旗,青海四部二十九旗,及贺兰山厄鲁特迄于两藏,四译之国,同我皇风。逮于高宗,定大小金川,收准噶尔、回部,天山南北二万余里毡裘湩酪之伦,树颔蛾服,倚汉如天。
  • 自兹以来,东极三姓所属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于葱岭,北极外兴安岭,南极广东琼州之崖山,莫不稽颡内乡,诚系本朝。于皇铄哉!汉、唐以来未有也。”从统治范围、统治方式和统治理念上看,
  • 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明朝,都是难以以“大一统”王朝看待的,上述所引史书记载“呜呼盛矣”,实际上名不副实,因为实际上,明朝的“大一统”很大程度上只是汉族聚居区的“大一统”,
  • 也就是说,传统“中国”范围内的“一统”,“天下”依然是处于分裂状态的,对边疆的统治方式,主要是军事卫所,更多的也是具有“羁縻”的色彩,统治理念上,则重新强调“夷夏有别”。
  • 清朝虽然是以满族为主体,联合蒙古建立的王朝,但它的统治范围集历代王朝疆域之大成,所谓“汉、唐以来未之有也”并非夸大之词。清朝在前代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大一统,
  • 而且在统治方式、统治理念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开始以“中国”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使“中国”和“天下”的含义基本实现了重合,“中国”也由此具有了近现代国家的含义,
  • 这对于古代中国疆域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是,清朝对明朝以来重新成为社会思潮的“夷夏有别”为主要内容的观念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夷狄”可以成为“中国”正统王朝的观念得以确立。
  • 由于唐朝之后没有出现过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而明朝的建立者又是打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号来推翻元朝统治的。所以,先秦时期形成的以“夷夏有别”为主要特征的观念,在明代不仅得到了继承,
  • 而且肆意发展。取代明朝而实现大一统的清朝,虽然面临着和其他边疆民族王朝一样不被承认的遭遇,但对此却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对汉族传统观念进行批判,虽然早在顺治皇帝时期就已经有过,
  • 但系统的反驳,则是在雍正皇帝时期。雍正皇帝时期,以曾静、吕留良为代表的汉族儒士,以先秦时期夷夏观为理论基础,肆意宣传对满族的歧视思想。针对这些人的言论,
  • 雍正皇帝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根据《大义觉迷录》卷1的记载:雍正皇帝首先明确表示“夷狄之名,本朝所不讳”,即承认自己的“夷狄”身份,但是却认为,所谓“夷狄”,仅仅是一个地域上的一种划分,
  • “本其所生而言,犹今人之籍贯耳”,“何得以华夷而有殊视?”否认这是“中外”划分的标准。并进而认为:“在逆贼等之意,徒谓本朝以满洲之君,入为中国之主,妄生此疆彼界之私,
  • 遂故为讪谤诋讥之说耳。不知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且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
  • 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满、荆楚、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至于汉、唐、宋全盛时期,北狄、西戎世为边患,
  • 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等等。
  • 雍正皇帝对以曾静、吕留良为代表的汉族儒士的反驳,虽然为清朝的正统地位进行争辩,但它的意义却是深远的。关于“中国”正统的争论,早在宋辽金时期即已凸现,但更多情况下,
  • 这种争论是在一些具体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比如宋、金之间关于“交聘礼仪”的斗争,它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明确的理论,汉族士大夫对辽、金、元三朝
  • “中国”正统王朝地位的承认,更多的也是迫于对事实的承认,这也是为何在清朝初期又出现关于“中国”正统争论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应该说,雍正皇帝的辩驳,它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使清朝的“中国”正统地位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
  • 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清朝认同“中国”的一个重要表现,表明清朝的大一统并非是异族的侵略,而是边疆民族王朝对前代大一统的继承和发展,这也是前代“中国”已经变成更多民族之“中国”观念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多民族统一的中国
  • 在清代得以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其次是,清朝的统治理念在前代基础上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由之也带来了一个统治方式的变革,传统的人为确立的阻碍内地和边疆“一体化”的一些观念和政策得以废弃,为古代中国疆域的形成
  • 提供了一个更为牢固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保障。观念的论争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清朝的统治理念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由此也导致了清朝边疆统治方式的一系列变革。清朝边疆统治观念和统治方式的变革,
  • 在许多方面都有体现。比如,彻底否定了传统的“羁縻而治”思想,代之以“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通过“改土归流”等政策的推行,对边疆地区实施更为具体的管理方式。元代以来,边疆地区
  • 广泛推行的“土司”制度,虽然顺应了当时边疆稳定的需要,避免了边疆地区民族政权的壮大,但毕竟还带有浓重的“羁縻”色彩,土司独据一方也成为了中央政令在边疆民族地区彻底贯彻的障碍,因此在明代,“改土归流”
  • 即已成为边疆政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进入清代,“改土归流”政策更是在边疆地区广泛推行,清朝对边疆的统治由之变得更为深入、具体,它加速了边疆地区统治方式的内地化趋势,为边疆、内地的“一体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 再如,彻底放弃了修筑长城进行防御的观念,代之以对边疆民族的积极统治。康熙曾经“谕扈从诸臣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
  • 较长城更为坚固。”放弃长城,对于古代中国的边疆治理而言是一个革命,自此之后,人为设置的阻碍中原农耕地区和边疆草原地区融为一体长达数千年的长城,终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清朝这一观念的转变,无疑彻底改变了
  • 汉族为主体所建王朝,对边疆地区“统而不治”的状况,它对于边疆地区和内地融为一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应该说,清朝在边疆治理观念和治理方式的变革,一方面,是顺应了边疆与内地长期以来形成的密切关系和“一体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 另一方面,这些观念和方式的变化,又进一步促进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对于古代中国疆域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是,清朝是以“中国”的名义作一个主权国家,和邻国划定边界,不仅是古人观念中,“天下”与“中国”含义
  • 重合的表现,也标志着古代中国疆域进入了最后形成阶段。在古代中国,由于受到地理知识的限制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思想的影响,古人一般用“天下”来指称王朝的疆域,故而我们在史书中经常可以看到“大赦天下”之类
  • 表示王朝政令实施范围的用语,而“中国”,虽然也有指称王朝的用法,但更多的情况下,则是统治中心的含义,中原的含义。进入清代之后,虽然清朝直辖的18个省依然以“中国”称之,而“天下”也保持着泛化的指称政令实施范围的含义,
  • 但“中国”却有了指称清朝疆域的用法,“天下”与“中国”出现了重合的倾向。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中国和俄国《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康熙二十八年,公元的1689年,为了解决沙俄向东扩张而引发的边界争端,
  • 清朝和沙俄签订了一个具有现代国际法水准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清朝依据《尼布楚条约》所立界碑全文:“大清国遣大臣与鄂罗斯国议定边界之碑。一、 将由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
  • 即乌伦穆河、相近格尔必齐河为界。循此河上流不毛之地,有石大兴安以至于海。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一带之溪河,尽属鄂罗斯。
  • 一、 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中国,河之北岸属于鄂罗斯。其南岸之眉勒尔客河口所有鄂罗斯房舍,迁移北岸。一、 将雅克萨地方鄂罗斯所修之城,尽行除毁,
  • 雅克萨所居鄂罗斯人民及诸物,尽行撤往察汉汗之地。一、 凡猎户人等,断不许越界。如有一二小人擅自越界捕猎偷盗者,即行擒拏,送各地方该管官,照所犯轻重惩处。
  • 或十人,或十五人,相聚持械捕猎,杀人抢掠者,必奏闻,即行正法。不以小故沮坏大事。仍与中国和好,毋起争端。一、 从前一切旧事不议外,中国所有鄂罗斯之人,鄂罗斯所有中国之人,仍留不必遣还。
  • 一、 今既永相和好,以后一切行旅,有准令往来文票者,许其贸易不禁。一、 和好会盟之后,有逃亡者,不许收留,即行送还。”很显然,在条约中,“清朝”和“中国”是可以互称的,
  • “中国”已经有了一个近现代主权国家的含义。该条约的满文、俄文、拉丁文本也都是如此。也就是说,最迟到康熙时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称呼,中华各民族也由此开始以一个主权国家——中国的身份,活动于世界舞台。
  • “中国”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名称,既是中华各民族长期为之奋斗的结果,同时也是古代中国疆域进入最后形成阶段的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则标志着形成阶段的结束。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中国”一词含义的变化只是反映了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过从中我们依然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一是,形成于汉族中的“中国”一词,由指称京师发展到和“天下”一样,指称一个主权国家,它经过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它和古代中国疆域的形成历程基本是一致的。
  • 二是,形成于中原汉族之中的“中国”概念,在以汉族为主体所建王朝和边疆民族的交往中,也传播到了边疆地区,并为边疆民族政权,尤其是以北疆民族为主体所建的众多王朝所吸纳,由之参与争夺“中国”正统,也成为了众多王朝,
  • 包括边疆民族政权的一种政治选择。众多王朝或政权参与争夺“中国”正统,一方面是中华大地不断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多民族统一中国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三是,
  • “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名称,汉民族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中国”一词为汉族首创,更重要的是,“中国”中原为“天下”中心的思想也是形成于汉族之中。不过,“中国”发展为和“天下”含义相同,
  • 来指称一个主权国家,更多的则是边疆民族对“中国”认同的结果。因此,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今日中国,都并非汉族独有之中国,而是中华各民族之中国。谢谢大家,我的关于中国疆域
  • 形成的理论探讨系列讲座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