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蹊跷:武式太极拳的源流特点(转载太极网)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27:04
武式太极拳的源流特点(转载太极网)
武式太极拳,又称郝式太极拳。它是严格按照太极拳运动的规律,处处遵循其理法原理而形成的一派太极拳,具有完整丰富而又邃密细腻的理法。其主要特点是:“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炼精、气、神三者合一。”
武禹襄、李亦畬所传下来的太极拳套路,本来有五十三势。先父郝少如根据先祖父郝为真的总结,将这五十三势的每一势均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穿始终,发展为现在的九十六势。因此武式太极拳的每一势都分起、承、开、合四个字,所有的动作都是按起、承、开、合的节序来编排的。
武式太极拳不仅以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穿始终,而且在身法、步法、手法上,都严格遵循太极拳的原理。其身法以中正为基础 (在前进、后退、左转、右旋时,必须始终保持躯干的中正),以尾闾正中为基准,强调由内及外;步法上严格分清虚实,以正中为前提,变换时强调完全用内劲而不允许依靠身体的前俯后仰、左右偏倚,或者身体的起伏(除下蹲及跳跃动作外)来借力,因而对腰腿的要求极高,运动量世颇大;手法则以竖掌为主,出手不过足尖,左、右手臂各管半个身体而不可随便逾越。在整套动作中强调身法、步法、手法三者的有机配合与统一,强调内外一致,并以内形的变化来支配外形的运动。
武式太极拳艺的特点“因敌变化,借力打人”。以“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为原则,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形迹,变换而使人莫测,追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渐达“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的神奇境界。
武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由河北永年人武禹襄所创。至今大约有130年的历史。
武禹襄,名河清,自幼酷爱武术,曾习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青萍学赵堡太极拳,备悉理法,并于同期得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谱》。他通过对拳谱的研究和本身练拳体验,创编而成武式太极拳。之后他更精研拳理,勤于实践,写出多篇具有代表性的太极拳理论著作,其著作皆根据其本身体验,简练精要,无一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