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岘港邮编:丽妃并非惨为“人彘” 同治帝后之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31:13

丽妃并非惨为“人彘”

丽妃、丽皇贵妃、庄静皇贵妃皆指一个人,三个称呼为三代皇帝封的不同册谥。她是主事庆海之女,他他拉氏,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比咸丰帝小六岁。初入宫号丽贵人;咸丰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谕内阁,贵人他他拉氏著封为丽嫔;五年五月初九日谕内阁,丽嫔著晋为丽妃,十二月二十八日命大学士文庆为正使、署礼部尚书麟魁为副使,行册封礼。咸丰五年五月丽妃生是长女,也就是成丰帝唯一的女儿。咸丰十一年十月登极后的同治帝感念丽妃侍奉咸丰帝多年,又诞育大公主,谨尊封为丽皇贵妃,其时居住在永和宫。同治十三年谕内阁;联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丽皇贵妃等位侍奉文宗显皇帝均称淑慎。丽皇贵妃著封为丽皇贵太妃。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丽皇贵太妃薨,时年五十四岁;十八日光绪帝亲诣奠酒行礼,大臣以下、宗室以上并王公文武官员著于是日素服一日。内务府档案赠谥:庄静是贵妃。光绪十九年四月十八日葬入定妃园寝。其坟墓不仅居中,也是最前的一座。

丽妃所生的皇长女即大会主,于同治五年九月封为荣安固伦公主,同治十二年八月下嫁一等雄勇公额驸,原名瑞煜,奉旨更名为符珍。同治十三年荣安回伦公主薨,时年只二十岁。

 

许多野史或戏剧中,将丽妃描写成慈禧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丽妃冒险保留成丰帝的遗诏,事情败露后,她含恨而死。有的文艺作品将丽妃之死处理为慈禧效法两千年前吕后残害夫人的手段,拔其发,断其肢,哑其声,剜其目,熏其耳,示为“人彘”,置于厕中受尽凌辱而惨死,只不过将茅厕改为酒缸。这是有悖于史实的。实际上而妃并非死于咸丰十一年,而是死于二十九年之后的光绪十六年;更非惨为“人彘”而是因病谢世。据宫中档案所载,丽皇贵妃体质虚弱,经常头痛口渴,肢体酸软,胸肋胀满。有时攻冲作痛,烦燥少寐,气道阻滞,停饮火盛;以致腹痛未减,夜不得寐。所以常服犀角上清丸、清肺抑火化痰丸、和肝理脾丸、疏风止嗽丸、殊砂安神丸。最常用的一剂为灯心、竹叶、薄荷、菊花、芦根各五钱,三仙饮一份。

同治帝后之死

关于同治帝之死,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死于性病;究其原因,与同治帝生前一些“非君王之为”的活动有关。

同治帝一天天长大,朝政由太后作主,他深居九重之中,无事可做,问得发慌,于是瞒着两位太后,带上十几名随身小太监,都换上兰布长衫,百姓打扮,偷偷出宫,在京城到处游逛,大小馆子也吃得不少。他微服出游,最怕碰见王公大臣;因此,凡是大的娱乐场所、大店铺、大饭馆都不敢去。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是天桥夜市场、韩家潭妓院,以及冷僻街道的茶馆、酒店。总之,这些小地方,王公大臣是不屑一顾的,恰好是他的自由小天地。日子久了,北京城里逐渐传遍了同治帝微服出游的事,只瞒着慈禧太后一人。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帝崩,太医院公布病情是“出天花”。据说是在韩家潭妓院染上了梅毒,当时还没有治梅毒的特效药。太医们认为万岁爷害梅毒太不光彩,只得说成“出天花”掩盖过去。亲政仅两年,终年才十九岁。当时在民间流传着一副对联:“不爱家鸡爱野鹜,可怜天子出天花。”

 

这些传说轶闻的真实性可靠性,无从考证。至于“死于天花”之说,根据内庭李越缦、翁同和的笔记所载:“十一月穆宗生天花,偏体蒸灼”。载淳确实生天花了,经医师诊治已好转,在豆痂将结之时,又受了刺激,导致痘内陷。如此,同治帝应是病变之后抢救无术而身亡的。

 

同治帝之死与慈禧的专横有直接关系。一日,皇后阿鲁特氏到养心殿看望同治帝病情,卧榻旁夫妻俩相依谈心,皇后为婆媳之间不睦之事而伤心落泪,皇帝百般劝解安慰,曰:“多忍耐些时光,将来总有出头之日。”孰不知隔墙有耳,这些话飞到慈禧耳中,一场大祸从天而降。慈禧闯入皇帝内室,淫威大作,破口大骂;“好个狐媚子,又来勾引皇帝!”皇后辩白:“我是乘凤辇从大清门迎娶进宫的,天下皆知,皇帝生病我前来探看,犯了什么罪?”这几句话犹如火上泼油,慈禧认为皇后是讥讽她为秀女入宫,出身低贱,便上前一把抓住皇后的头发,连撕带打。皇后哪敢还手。慈禧又咬牙切齿地呼喊太监:“拿棍杖来伺侯!”这番拆腾,把个久病初愈的同治帝直吓得昏死过去,此刻慈禧才算住了手。同治帝从此卧病不起,日趋恶化,于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一命呜呼。

 

光绪元年九月二十日,同治帝梓官移至隆福寺停灵,相继而亡的皇后的梓宫也跟随入寺停灵。急修山陵工竣,依钦天监的主张,于光绪五年(1879年)三月二十日,夫妻二人同时入葬惠陵地宫。同治帝庙号谥号全称是: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

 

同治帝无子女,而且以下光绪、宣统二帝均无后代,数十年间宫中不闻儿啼,世言称为“宫荒”、“国统三绝”。讲求迷信的遗老遗少无不感叹大清气运将尽、天数兆定。

 

孝哲毅皇后与穆宗同治帝同葬惠陵,她的死和死后的遭遇都十分悲惨。皇后阿鲁特氏,蒙古正兰旗人,为尚书崇绩之女,咸丰四年(1854年)七月一日生,比同治帝大两岁。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敬事房钦奉两宫皇太后懿旨,用黄纸红里的封册,墨字书写“正兰旗蒙古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女为皇后,钦此”的册文。九月十四日寅刻上礼服御太和殿,阅视皇后册宝,遣停亲王奕淙为正使、贝勒奕劻为副使持节奉册宝诣皇后邸,册封阿鲁特氏为皇后。同日申刻两太后御慈宁宫,上诣慈宁门行礼毕,御大和殿受贺,遣停亲王奕淙为正使、贝勒子载容为副使持节诣皇后邸行奉迎礼。十五日子刻,皇后由邸第升凤舆,銮仪卫陈仪仗,车辂鼓乐前导,由大清中门行御道至乾清宫降舆。上具礼服侯干坤宁宫。丑刻行合卺礼。十六日上率皇后诣寿皇殿行礼,诣两太后前行礼;御乾清宫皇后率慧妃以下行礼。十七日皇后朝两太后于慈宁宫盟馈醴飨如仪。十八日两太后御慈宁宫,上率诸王大臣行庆贺礼。御太和殿,群臣庆贺,颁诏天下。

 

阿鲁特氏当皇后仅两年,同治帝崩,皇后为丈夫早亡万分悲痛,又因自己无子,本应由宗室内“溥”字辈中找承继人,当时王公们认为第一代恭亲王奕诉之孙溥伦依序当立;奕诉有三子,均早死,有孙溥伟、溥伦、溥儒等,奕诉死后由溥伟承袭为第二代恭亲王;但慈禧太后认为如依序而立则自己便成了太皇太后,不能垂帘听政,因而指定迎立醇亲王奕道之子载治,是为光绪帝。阿鲁特皇后为自己渺茫的前程感到绝望,又对慈情的专横、阴毒、暴虐充满怨恨,竟吞了金屑,虽经抢救暂缓死日,皇后又绝食,至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崩逝,时年二十二岁,距同治帝死期只有半百之日。九月梓宫暂安隆福寺。光绪五年与同治帝一道入葬。至宣统年间加谥号曰:孝哲嘉顺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