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十九: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中国种业国际贸易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7:24:38

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中国种业国际贸易的影响

http://www.xjass.com  2011年10月28日 11:45:56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摘要]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全球转基因作物销售额的增加,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也日益激烈,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种业的影响也备受关注。本文在分析中国近年来主要农作物种子产业发展和贸易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中国种业、经济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中国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一、引言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GM-geneticallymodified)植物(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标志着转基因技术的诞生。在随后20多年时间里,全球转基因植物的应用面积在生物安全的激烈争论中迅速发展。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报告,从1996年商品化种植转基因作物以来,全世界每年的种植面积均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已由1996年的170万hm2猛增到2006年的1.02亿hm2,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国家从最初的6个增加到22个,累计种植面积超过了5亿hm2,达到5.77亿hm2。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比2005年增加了13%,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户数量首次超过了1000万户,印度首次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国。全球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种植国依次是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和中国,仅美国就种植了5460万hm2(占全球生物技术作物总面积的53%)。据统计,在2006年的种植作物中,转基因大豆依然是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5860万hm2(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7%),其次是转基因玉米(2520万hm2,占25%)、转基因棉花(1340万hm2,占13%)和转基因油菜(480万hm2,占5%)。ISAAA预测,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将达到2亿hm2,到2015年,40多个国家的至少2000万农户都将种植转基因作物。

二、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种业市场发展情况

1.世界转基因作物种子的销售情况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依据的是转基因种子的销售价格,再加上应用技术费用。自转基因作物在1996年首次实现商业化以来,10年的累计全球市场价值估计为355亿美元。199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子的销售额(含部分技术费)为0.84亿美元,1996到2005年依次为1.15亿美元,3.47亿,11.13亿,22.59亿,29.31亿,30.45亿,42.50亿,47.5亿美元,46.6亿美元,52.5亿美元,2006年达61.5亿美元,占全球农作物市场总价值385亿美元的16%,占2006年全球商业种子市场价值约300亿美元的21%。其中包括26.8亿美元的转基因大豆(相当于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的44%)、23.9亿美元的转基因玉米(39%)、8.7亿美元的转基因棉花(14%)和2.1亿美元的转基因油菜(3%)。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机构(ISAAA)预测,2007年的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预计达到68亿美元以上,2010年,将达到200亿美元。

2.中国转基因作物种子的销售情况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美国Bt抗虫棉种价格为42元/kg,而国产抗虫棉种价格约为30元/kg。1999年以来,中国转基因抗虫棉通过商品化生产的安全性评价之后,以其在技术上和价格上的较大优势而得到迅速发展,到2006年,中国累计推广国产转基因抗虫棉1040万hm2,累计销售棉种1.0亿kg(按每公顷用种量10~15kg计算),销售额约30多亿元。

三、中国种业发展及其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种子国际贸易的影响

种业在农业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农业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通过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实现了优良品种的多次更新换代,使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在50年的时间里,实现重大突破,创造了在占有世界1/15土地的资源条件下,负担占世界1/5人口生存需要的奇迹。

1.生产情况

(1)生产建设水平。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全国种子部门拥有原、良种生产基地193.3万hm2,比1995年增加47.3万hm2;新品种培育速度明显加快,生产用种每更换一次的时间由原来的10年左右缩短到6~7年,每次更新增产幅度都在10%以上,全国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超过95%,良种在农业生产中贡献率达到36%。

(2)供种水平。中国现有耕地1.2亿hm2,播种面积1.5亿hm2,主要作物的种植面积为:水稻2303万hm2,杂交稻占36.4%;玉米1908万hm2,以杂交种为主,占总量的75%;小麦2278万hm2,绝大部分是常规种;棉花500万hm2,转基因抗虫棉2006年占市场份额的75%;大豆572万hm2,为常规种。据统计,目前全国年粮棉油用种量约125亿kg,而种子基地的供种量仅为85亿kg左右,种子商品率为68%,低于世界种子商品率平均水平(70%)和发达国家水平(90%以上),市场潜力巨大。种子工程实施后,中国种子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国种子加工能力65亿kg,种子包衣量19亿kg,种子储藏能力43亿kg。水稻、玉米、小麦及大豆等四大类作物的种子自给率均达到100%,棉花种子自给率达到85%,蔬菜种子自给率达到95%。

(3)种子产业产品结构。从种子商品化进程来看,中国种子市场主要产品结构呈现出经济作物和蔬菜的商品率较高,粮食作物较低的趋势。在大田作物中,商品率最高的是玉米,最低的是小麦。从市场占有率的情况来看,玉米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了30%。

(4)种子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从市场容量来看,中国种子贸易额近300亿元,约占全球种子贸易额(350亿美元左右)的11%,居世界第二位。种子行业增值额约150亿元以上(与饲料行业相当)。据估测,中国种子市场的总价值将达到800亿~1000亿元。

从经济效益来看,目前,中国大田作物常规种子的毛利率为10%~30%,而蔬菜和经济作物等的毛利率则在50%以上(其中以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抗虫棉和瓜菜种子的毛利率较高,高达60%以上),种子行业的盈利水平略高于其他传统产业。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种子种粮价比和种子成本占种植业产值比重偏低,经济效益仍然较低,世界种粮价比平均水平为20~25:1,美国为30:1,而中国为3~5:1,相差10倍;美国种子成本占种植业产值比重为6%,而中国仅为1.5%,相差4倍,差距较大。

从社会效益来看,中国种子对种植业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30%~40%,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巨大。同时,种子产业的社会效益还体现在其科技价值上。由于生物技术的发展而引发的育种科技革命,使种子产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未来农业的竞争已经变成了种业的竞争。

2.使用情况中国在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从1991年起,国家“863”计划将抗虫转基因棉花研究正式立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抗虫棉课题组承担了“抗虫转基因农作物培育”项目,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和开发得到迅猛发展。1999年,中国转基因抗虫棉通过了商品化生产安全性评价,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抗虫基因知识产权的国家,国产抗虫棉的市场份额每年以10%左右的速率递增,2002年为35%,2003年为50%左右,至2004年达到62%(206万hm2),首次以绝对优势打破国外抗虫棉种子的垄断地位,2005年进一步扩大到73%(240万hm2),2006年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占市场份额的75%(350万hm2),种植户680万,种植面积占到了全国棉田的66%,比2005年增长了20万hm2。已培育出64种适应不同棉区需要的品种,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棉花主产省的国产抗虫棉种植率达到100%,全国累计推广国产抗虫棉1040万hm2,新增产值超过332.2亿元。目前,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地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新疆三大产棉区建立了国产抗虫棉的推广网络,国产抗虫棉正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中国与印度和缅甸开展了合作,转基因棉花技术已经被部分印度农民所采用。除了在棉花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外,1997年以来,中国转基因延熟番茄、抗病辣椒、抗虫杨树和抗病番木瓜等已先后获得安全证书,进入了商业化生产。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还在2006年建议批准了抗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的转基因番木瓜,使中国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已经达到了6种。并且正在考虑在颁发了生物安全证书、验证了田间安全性试验数据后,批准转基因水稻的种植。

3.进出口贸易现状

(1)水稻种子。随着杂交水稻技术的转让,其种子出口渐成规模。中国年产杂交水稻种子20万t,年出口种子量为8000t左右,占国内生产量的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即有少量的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到东南亚,主要是越南,多以边贸方式成交。90年代后期出口国家增多,种子出口量增大,由1999年的0.5万t增加到2005年的1.35万t,增长了2.7倍,年出口额1297.7万美元。其中,稻谷种子出口的90%以上是越南,2005年出口11345.5t,占年出口量的84.3%。此外,孟加拉国、缅甸、菲律宾、几内亚也是中国稻谷种子的重要出口国。出口的种子主要以抗病品种为主,为这些国家稻谷的增产起到一定的作用。相对于中国领先的杂交水稻技术优势及巨大的生产能力和生产量,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玉米种子。杂交玉米种子出口有增加的趋势,2001年达1360t,出口到日本占95%以上。2005年出口151.58t,其中,孟加拉国64t,巴基斯坦40t,菲律宾32t,日本15t,分别占42.2%,26.4%,21.1%和9.96%,出口额17.5万美元,也有少量出口到巴基斯坦,同时,逐步开拓菲律宾的种子出口市场。菲律宾杂交玉米种植面积仅30%左右(严格的杂交种只有20%左右),发展潜力很大,种子市场潜力达8万~10万t。由于自身品种开发能力弱,对进口的限制较少;目前菲律宾连美国的转基因玉米杂交种都在推广(尽管菲国内争议很大),成为亚洲第一个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国家。

进口变化不大,年平均进口45.1t,2005年进口77.81t,进口额高达58.8万美元,其中,来自印度45t,其余来自德国9.7t,法国8.1t,智利9.6t,澳大利亚6.62t,阿根廷6.65t,分别占57.8%,12.5%,10.4%,12.3%,8.5%和8.6%。

(3)小麦种子。小麦种子出口量平均为235.3t,出口额5.35万美元。出口国家非常集中,主要是朝鲜,另外1999年出口到蒙古20t,2001年出口到尼日利亚,2005年出口到俄罗斯33t,巴比亚新几内亚1t,年际间出口量波动较大。

(4)棉花种子。2001年以来,中国棉花种子出口增加较快,2005年为222.47t,出口额70.0万美元,进口1.94t,进口额1.1万美元。净出口220.53t,净出口贸易额68.9万美元。中国的进口棉花种子主要来自美国和以色列,近几年从以色列进口棉花种子呈上升的趋势,主要是抗病品种。同时,国产抗虫棉正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棉花种子已出口到印度和缅甸等国。

(5)大豆种子。大豆种子年均出口304t,年际间变幅较大,2000年以前出口较多,到2000年以后出口减少,2005年出口317t,主要出口朝鲜(37t),日本(9.2t),莫桑比克(50t),荷兰(99.9t),美国(11.9t),出口额18.5万美元。2002年以后进口极少。

(6)油菜种子。1999年以前仅有少量油菜种子出口到朝鲜、日本、蒙古等周边国家。2000年以后年际间变化较大,出口量平均在36.7t,出口额1.2万美元。进口极少。

(7)蔬菜种子。2005年蔬菜种子出口5623t,出口额3535.2万美元,相对于其他作物,蔬菜种子的出口去向比较分散,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均有出口,其中,日本、韩国、荷兰、美国是蔬菜种子的主要出口地区。

2005年进口蔬菜种子7428.9t,进口额4280.8万美元,其来源分布较广,集中在泰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美国、韩国等,占进口量的95%以上,品种多为甜辣椒、番茄、芦笋、菜花、胡萝卜、菜用豌豆、生菜、西芹、春白菜、春白萝卜、西葫芦、洋葱、空心菜等,进口量年际间波动较大,出口种子价格有所下降。

(8)西甜瓜种子。主要出口国和地区是美国、日本、荷兰、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国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2000年,出口到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西瓜种子占出口总量的97.5%左右。而美国、荷兰、法国、西班牙、日本以及中国台湾,是甜瓜种子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其中,美国的需求量占到84%左右。2005年出口212.4万t,出口额401.1万美元,其出口种子价格也呈下降趋势。

2005年进口西甜瓜种子23.8万t,进口额210.3万美元,从进口数量看,西瓜种子的进口量远远大于甜瓜种子,主要来源于泰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占90%以上,韩国、美国、巴基斯坦、荷兰和法国总量不超过10%;甜瓜种子则主要从中国台湾和日本进口,总量超过90%,而从泰国、美国、韩国和法国进口的甜瓜种子总量不足10%。

4.转基因农业产业对种子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水稻。转基因水稻放开管制后,中国出口稻种将会由2005年1.35万t,出口额为1297.7万美元,增加2~3倍,约3.0万t,出口额为2883.8万美元(按2005年出口价961.3美元/t计算)。

(2)玉米。中国玉米种子制种产量高,品种类型多,货源充足,价格优势明显。2005年杂交玉米种子出口151.58t,出口额17.5万美元。应积极开拓菲律宾种子出口市场,筛选表现好的品种有针对性地选择无病疫区制种销往菲律宾、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由于菲律宾自身品种开发能力弱,对进口的限制较少,目前已推广了美国的转基因玉米杂交种,是亚洲第一个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国家。仅出口菲律宾就可占其国内玉米种子市场(8万~10万t)的6%,约600t,出口额70万美元。进口变化不大,稳定在50t,进口额37.8万美元(2005年出口价7557.8美元/t)。净出口450t,净出口贸易额32万美元。

(3)小麦。中国的小麦种子放开管制后年出口量变化不大,将会稳定在250~300t左右(按2005年出口价206美元/t计算),出口额为6万美元。

(4)棉花。中国棉花种子出口增加较快,出口量222.47t,出口额70.0万美元,进口1.94t,进口额1.1万美元。净出口220.53t,净出口额68.9万美元。未来中国转基因棉花种子出口量将会比2005年的222.47t增加5倍,达到1000t,出口额314.8万美元(按2005年出口价3147.5美元/t计算),进口量应变化不大,稳定在2t,进口额1.1万美元(按2005年进口价5670.1美元/t计算)。净出口998t,净出口贸易额313.7万美元。

(5)大豆。中国出口日本的非转基因大豆种子数量将会保持稳定或略有增加,因日本对转基因大豆的接受程度较低,约300t,出口额18万美元。进口种子较少。

(6)油菜。中国出口日本、韩国的非转基因油菜种子数量将保持在50t左右,出口额2万美元。同时,进口种子将会增加,约占杂交油菜播种面积(2万hm2)的1%,约160t左右(按播种量8kg/hm2计),进口额为50.1万美元(2005年出口价3131.6美元/t)。净进口1l0t,净进口额48万美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转基因管制放开的情况下,未来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有利于中国种业的发展和经济贸易水平的提高。表现为经济贸易总量增加;在进口种子量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具有技术优势的转基因农作物种子出口优势明显,出口量将有大幅度增加,进出口贸易为顺差。进口种子量由历年平均进口量的1238.09t减少到212t,以油菜、玉米种子进口为主,进口额89万美元左右;出口种子量增加较多,年出口量由历年平均出口量的11471.6t增加到32250t,出口额由1201.17万美元增加到3294.6万美元,尤以棉花种子和水稻种子的出口增加最多,其次是玉米和小麦。贸易顺差为3205.7万美元。《世界农业》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