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惠子相梁:中庸之道谓之“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12:19

        “和”字有二源。
  其一,[和1],繁体字的写法是:左边是形旁‘龠’字,右边是声旁‘禾’字。
        《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笙谓之和1” ,此乃“和”字之本义。
        《说文》:“和1,调也”(即音乐的和谐),此乃引申义。
      
  其二,[和2],繁体字的写法是:上面是声旁‘禾’字,下面是形旁‘皿’字。
         《说文》曰:“和2,调味也”。
          段玉裁 注:“调声曰和1,调味曰和2”。
     汉字简化以后,和1与和2,合二为一,即“和”。故调和五味、五音者皆为“和”。所以,“合众为一”是和字的初始意义。此乃词汇学上的意义,还不是形而上的哲学概念。
     作为哲学概念,先打一个比方(传统哲学概念都是打比方打出来的),好比一团雾,融入天边那一片云,二者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亦好比庄周梦蝶的两忘之境 ——此即“和”的基本哲学意义,我想可以用“天人合一”来表达。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始胚胎,是诸子百家各学派的世界观、认识论的基石。中华文明是一种早熟的、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华夏先民一跨入文明的门槛,,就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共识:世间万事万物的命运都与天紧紧连在一起的。天有一种不可抗拒的、主宰一切的、伟大无边的力量。人必须小心翼翼地适应其周而复始的运化规律,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先民们视人及其赖以生存的天为一有机的整体。汉儒董仲舒把这一观念系统化,认为人与天是一个全息对应的节律系统:人体生理结构、病理变化,社会组织结构、人类命运、社稷时运等,无不与天地相应。天、地、人互渗互通、同体同构,合成一个完整、和谐、统一的世界,这是宇宙间最高的平衡、和谐与统一,此乃“和”也。
    古人以为这种宇宙的大和谐是永恒的、绝对的;反之,不平衡、不统一、不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局部的,亦即违反天道与人性的。这种一元论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永远是统一的:是阴与阳、有与无、气与神、心与理、空与假的统一,归根结底是天与人的统一。
    由此一元论的世界观而派生的“合二为一”的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都以“和”(平衡、协调 、和谐、融合、统一}为其基本特征。因而,“和”才是中华文明的原始基因。
    合二为一、合众为一,求和、求同、求一,几乎是中国传统社会各阶层及各学术门派的共识。如老子赞曰:“知和曰常”(《老子》55章,有的版本为“精和曰常”),他认识到“和”是常衡不变的真理。老子特别强调事物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及对立物的相辅相成、相反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声音相和的道理。大师真乃深得“对立统一”之精髓。《春秋繁露》;“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淮南子》:“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等,分别从哲学、社会、人生等方面说明了“和”的意义。
   中华民族关于“和”的思想,源远流长。秦汉之际,天人合一、天一统的观念是时代的主旋律;宋、明之时,一元论则达于顶峰,“和”的理念向社会政治、伦理、宗教、艺术等领域渗透更深,“和”已成为全民族的共同意识,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之源,民族文化的基本遗传因子。
    中华传统文化一源三流。一元者,天人合一即“和”;三流者,儒、道、释。此三家分别继承、发展了“和”的思想。试分述如下。

      中庸之道谓之“和”

    台湾学者南怀谨先生曾说,历代帝王皆“内用黄老,外示儒术”。黄老之学乃帝王之流玩弄阴谋的指南;儒家之仁义道德、子曰诗云是外示仁政的标签。
    子曰:“杀身以成仁”,孟子曰:“舍身而取义”,其实,口号而已。儒生们何尝真正赞赏无谓的牺牲?。其实,“中庸之道”才是儒生们为人处世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中庸之道”才是他们“形而上”的哲学基础——具有世界观、本体论、方法论的意义。
    儒家以中庸之道为宇宙之根本大道,《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又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处中和之境,万物才得以正常发育生长。《中庸》云:“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盛赞中庸之道,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又云:“允厥执中”即号召人们真诚地实行中庸之道。
    中庸者,不偏不倚、中正平和、适时适中之谓也。庄子曰:“庸也者,用也”。一语道破天机——“中”是原理、原则、标准、准则,用才是目的。故中庸即“用中”。因此,中庸之道有很强的实践性,首先,它是儒家为政的基本策略,不谙中庸之道,官场则难以立足。当然,它更是儒生们的立身处世之道,椐《论语》载:子贡问孔子:“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问:“然则师愈欤?”,子曰;“过犹不及”,意即师太贤了也不好。真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堂堂圣人可与狂狷者为伍。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孔子自称其无知,只不过善于利用鄙夫的“两端”,玩玩平衡而已,孔子真可谓中庸大师也。
   更重要的是,中庸具有可操作性。“执两用中”是其基本应用原则。操作则另有技巧,试述如下。
  一,把持适度。子曰:“君子惠而不废,劳而不怨,欲而不贪,威而不猛”,一切皆须把持适中,无过不及。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抒情亦适度。子又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观今之民主党派,皆具君子不争之风,得以生存。
  二,善权变。孟子云:“执中而无权,犹执一也”,执中而不善权变,等于执于一端。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或共学、或适道、或与立、或与权,不可同日而语。可否与之合作、什么程度的合作,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我们的大圣人,是多麽地善权变。《中庸》有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时而中”,时中者,因时而执中也,不能固执,一切都需权变。
  三,两可,即两可之间择其一。子曰:“天下有道则见(d读 xian ),无道则隐”,即“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说穿了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识时务者为俊杰。邦无道,一走了之,何来杀身成仁?亦无什么“进亦忧,退亦忧”之“愚忧”了,有的就是圆滑。
  四,两者兼顾。既不“执中”,也不偏于一端,而是两头兼顾,以求平衡。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采与质朴兼得)。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对于鬼神敬与远兼顾。
     综上所述,中庸之道既是儒家的一种思想、一种哲学理念、但也是儒家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一种技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庸之道真可谓中庸之学、中庸之术了。
     说到中庸的可操作性,必须说说儒家的另一部经典——《周易》。我一直认为,它原本应该是一部算命书、工具书,一部人生、社会的择吉指南。它通过阴阳数量消长关系的演算,推测吉凶祸福。求生择吉是其最原始的基本功能。
     易学家认为“中德优于正德”,守持中道,行为不偏不倚则吉。程颐云:“不失中。则不违于正矣,以中为贵也”,“天下之理莫善于中”。《易.蒙》云:“蒙亨,以亨行时中也”,行时中则吉、则亨。时中乃阴阳调和之际。易传和卦辞中处处可见“中”字之踪影:刚健正中、得中、在中、位中、久中、刚中、积中、中行、中道、中节等。旦凡涉及“中”字之辞(或处中位卦,)往往都是吉卦。
   “中”即中道,即阴阳调和,合于天人合一之理。《说卦传》云:“观变化于阴阳而立卦,发展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故《乾彖辞》云:“保合太和,乃利贞”,阴阳合则利贞。故《易传》云:“天地交(和)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志同也”。俗语有云,“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阴阳合德,万物生长,上下道合而志同。所以,求生、求吉,实乃求中、求和也。故“和”是《周易》的基本义理。人、社会与自然,和谐者则吉。这正是易的智慧的追求。所以说,易是儒家“中庸之道”的智慧的集中体现与具体实践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