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化的湖泊治理:检讨"漏财"坏习惯 不要等有了钱再理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1:05:40

日常生活中,理财不当可能会变成“漏财”。把钱存银行真的会稳定增值的吗?等有了钱再开始理财来得及吗?在一个经济社会,“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已成为共识。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许多人却缺乏正确的观念,反而极易陷入种种误区而不自觉。因此,认识日常投资理财的误区,对照自己的理财习惯加以检讨,无疑对我们正确地投资理财有着积极的意义。 

  过于保守会减弱投资力度

  传统的家庭都喜欢储蓄,几乎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定期和活期存款。仔细观察,生活中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存钱确实可以得到利息收入,也算得上一种“投资”。但是别忘了,目前利率水平较低,实际所获不多,算上通货膨胀,存钱基本上无利可图,甚至导致资金“缩水”。因而此种“投资”最不划算,当我们拥有了一定财富后,绝不应该死守着它,而应该充分利用其再生能力,去获取更丰厚的收益。 

  有了钱再理财

  “几乎没什么储蓄,还理什么财呢?”这是很多都市白领的想法。实际上,理财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问题,不少理财专家认为,理财越早越好。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转化为真实的理财经验。另外,还有不少投资者幻想着有一种“万能理财法”,而这一方法,实际上就是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目前不少银行、基金公司推出“基金组合”投资,其核心也是一种资产配置。  

  不要盲目轻信他人

  投资理财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独立思考,自有主张,不要盲目轻信他人。这里所说的“轻信”就是不假思索地相信,无论别人的意见正确与否,都不经过思考,一味相信。事实上,在做某项投资决策之前,集思广益,广泛地听取和采纳各方面的意见非常重要,但他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决不能左右自己的判断。 

  不要等有了钱再理财,那么对于手头持有不少闲钱的市民来说,究竟该如何按比例理财?

  理财师建议:A、风险资产投资比例(%)=100-年龄。这是个人理财领域较通用的简单计算公式,用于测算个人投资股票、基金等风险资产的合适比例。如年龄为30岁,自由资产有10万元,可将其中的70%即7万元用于投资股票、基金等。同时,这一比例也可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进行10%~20%的调整。

  B、应急资金=3-6个月的支出之和。不管家庭或个人,除了投资外都应预留一定的应急资金以备不时之需。一般而言,如果有固定收入的人群,可预留下3个月的月支出的量,如果是收入不稳定的人,则需留下半年支出的资金。

  C、除去A、B项的资金后,剩余部分用于储蓄或购买国债。对于以上按比例理财方法,投资者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例如未来还有子女的教育问题,则需减少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