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会报名照片要求:复制丁俊晖别忘了丁俊晖的忠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8:31:06
  复制丁俊晖别忘了

  丁俊晖的忠告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靠“丁俊晖模式”成为世界顶级斯诺克选手后,丁俊晖成为许多青少年的偶像。在山西太原,一个名叫武圣光的13岁孩子,主动放弃学业,梦想像丁俊晖那样,成为斯诺克顶级选手。 “其实,现在庞卫国、蔡家东、伍文忠等国内著名台球教练手下,少则有四五个多则十多个少年选手,年龄小的只有八九岁,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他们都没有上学,都在专心训练,他们的目标都是成为职业选手。”丁俊晖的经纪人张萌告诉记者。这种现象值得思考。

  想起了丁俊晖的忠告:“不想做短命球王,有基础的孩子别学我”。这无疑在告诉世人,虽然“丁俊晖模式”取得了成功,也有重大缺憾。

  第一,文化课学习机会没有了,人文素养发展明显不足,不利于“持久发展”。要想成为顶尖级选手,不是在用技能打球,而是在用心打球、用知识去打球。达·芬奇说,“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这才是事业发展的终极推动力,而不必搞短平快的“一夜成名”。

  第二,风险太大。一夜成名当然好,如果不能成名,就会意味着丁俊晖十几年来为之付出的努力和奋斗,成为泡影。丁父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赌博,我用判断下了一注,结果我赢了”,这种教育投入更像是一种“教育赌博”,弄不好会倾家荡产、得不偿失。这绝对不能成为值得复制的发展模式。所以,青少年教育专家卢勤批评说:“孤注一掷弃学练台球,毕竟是个冒险的举动。丁俊晖只是个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他的高度。那些没有打出成绩的孩子怎么办?如果孩子练不出来,又没有读书,那可真是耽误了。”

  还有重要的一点,前期投入太大,丁家为了丁俊晖,可谓是耗尽了经济积蓄。“丁俊晖开始于1997年参加比赛,家里的经济压力一下加大。最终丁爸爸偷偷把房子给卖了。”“直到留学英国才实现了赢利”。严重影响了家庭和正常的生活。很多家庭可能不具备这种经济基础,不能因为学习丁俊晖就“奋不顾家”。

  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而言,传统教育这种模式能保证最基本的文化素养、人格素质,如果自己真想发展个人兴趣,结合老师和学校的意见,完全可以拥有单独的练习机会和外出比赛机会。不学“丁俊晖模式”,同样能让兴趣得到广泛发展。

  只要是金子,总会被教育评价相中的。而不必非要冒险,孤注一掷,搞一些不理智的“教育赌博”。

  耿银平(河南 教师)

          ----原载2012年2月13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