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玄幻修真英文版:黄河上飘过来一朵花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5:53:44
黄河上飘过来一朵花儿。
我出生在长江之滨,成长于黄土高原。
我曾在渤海湾里嬉戏,如今在黄海岸边安家。
我这一生是乎与水有缘,要不然怎能总在水边游荡。
说到水,我想起了一条河。一条伟大的河。一条书写了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母亲河,这就是黄河。我心中的河。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黄河,带着高原的雪水,大漠的流沙由原来的湟水和洮河汇集成了最初的黄河。经青海,甘肃,宁夏,在内蒙和山西一带完成了上游的历程。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我去过藏区的草原,这里是典型的高原草场地貌。广袤的原野,绿色的草地像毡一样均匀的铺在慢坡的草原上,碧蓝的苍穹上游荡着散漫的白云,天地衔接,蓝绿交融,大自然是那样恬静,和谐。远处的牛羊群悠闲地漂移,就像天空中落下的云,在绿色的毡上变化着。近处毡房的屋顶上炊烟袅袅,藏胞在忙碌着。帐篷间不时的看到身披红袍的喇嘛走过,人世间是那样祥和,宁静,这是一幅绝妙的“香巴拉”。
黄河从青海进入甘肃,在玛曲县转了一圈又折返回青海,在玛曲县境内纵横四百多公里,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玛曲”在藏语里是“黄河”的意思。进入“玛曲”的黄河,就像愉快的高原姑娘,跳起了轻松欢快的舞蹈,不断变化的舞步画成了九曲十八弯的黄河。由于地势平坦,黄河流速缓慢,河水宣泄不畅,形成了很多的岔河和沼泽,灌木丛生,水草丰美,是一块流光异彩的草原。由于水源充沛,草原肥美,这里被称为黄河的“蓄水池”。放眼远处,九曲黄河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像一簇簇钻石镶嵌在绿色天鹅绒般的草地上,点点湖泊像珍珠一样点缀在钻石的周围。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这是一张写意的图画。来过此地,不枉此生。这里是格萨尔王的发祥地 。
黄河的上游惊心动魄。深山峡谷,激流险滩。
黄河的上游风光无限,大漠夕阳,原野牧声。
高原的人们,不论农闲或者农忙都有着爱唱歌的传统,青,甘,宁一带更是将民歌统称为“花儿”。为什么叫“花儿”,我说不清楚。“花儿”是每个人希望得到的,可以想象“花儿”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人们将对山歌称作“漫花儿”,“花儿”成为这一带的民歌形式。
那是一首“花儿与少年”花儿.。这是一首在花儿里极具代表性的曲子,优美的曲调让人难以忘怀,即便在封杀一切的文革期间,也经常能在广播里听到这首民乐合奏的曲子。这是一首欢快的曲子,尽管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但我还是非常喜欢它,后来我知道了,这就是西北地区家以户晓的“花儿与少年”。
西北高原黄河上游的花儿与内地的山歌有着很大的区别,“花儿”最大的特点是时而委婉,时而高昂,充满高原原始野性的歌声里总能流露出婉转的叙述,似幽怨的表达,又像多情的传递,有时又像在讲一个故事。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赋予了高原人的特殊的嗓音,这个嗓音也正是内地歌手无法比拟的,这个嗓音在西北秦腔里常能听到。有时我在想:是“花儿”里吸取了秦腔的内容,还是秦腔里融汇了“花儿”的元素,说不清楚,这是行家们的事,我也不必再深做探讨。但有一点必须说明,“花儿”和“秦腔”是西北各民族的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艺方式。
西北高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荒凉,广袤的田野上蓝天白云,风吹草低见牛羊。可以说没来过高原的人不会领会到天有多蓝,云有多白,草有多绿,水有多清。
穿行在崇山峻岭里的黄河像一匹野马,巨浪中不知疲倦的浪花努力的拍打着两岸砂土质的崖石,顽强的砂岩在肆虐的河水冲击下不情愿的倒塌了,沙土流失就这样开始了…………
咆哮的黄河终于冲出了山谷,缓和了许多,来到了平川。浪小了许多,激流依旧,漩涡一个套着一个,向远处套去。
我曾经去过白银一个叫作水川的地方【那时的水川属于兰州市皋兰县】。这是崇山里的一片平川,黄河滋润着这片土地,这里果树遮掩着人家,水渠穿梭在田地间,河滩上铺满了鹅卵石。岸边的那架【我不知该用“台”还是“辆”】水车不知疲倦的悠然的转着,以水为动力,利用水流冲击水车的物理原理,将河水均匀的送进边上的水槽里,木制水车吱吱呀呀转动声在水流声的伴奏下,就像慈祥的老人在吟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一首五千年的歌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朴实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宛若生活在世外桃源。
“花儿”随着黄河流进了宁夏。“花儿”在这里欢快了许多,少了些许幽怨。黄河在这里灌溉了宁夏,于是就有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塞外江南一说。那时的我就知道“银川大米”在西北地区是很出名的。黄河在宁夏境内就开始随着山势向东北方向流去,逐渐的形成了“几”字,也就是常说的河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聪敏勤劳的河套人修建了自流灌溉,著名的河套灌区就这样形成了。富庶的河套吸引了许多到此谋生穷人。所谓的走西口,就是贫穷的山西人北部和陕西北部的人们向口外迁徙,在内蒙一带垦荒,经商。最早的走西口是从明代中期开始的,高潮是在明末清初,前后持续了三百年左右。传唱了两百年的山西民歌“走西口”道出了走西口的艰辛,委婉凄凉的歌声,叙述着心中的无奈。在这里山西民歌融入了“二人台”,只是多了些苍凉。至今我也弄不明白“走西口”是“二人台”的民间小戏,还是山西民歌。但可以肯定的说,这首歌一直是在内蒙,山西,河北一代传唱。
离开了河套的黄河,向南流去,携汾河来到山陕交界的壶口,闻名遐迩的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的秦晋大峡谷河谷,瀑布两岸群山叠嶂。危石突兀,古朴雄浑。桀骜不羁的黄河在这里好像发怒起来,它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咆哮着,如狮吼,似龙吟,摄人魂魄。场面之宏伟,气势之逼人,岂止是震撼二字能形容的。此时的我想起了音乐前辈洗星海先生当年在黄河岸边,触景生情,黄河的宏大场面,使音乐家创作出著名的表现中华民族英雄气概的“黄河大合唱”。
震撼的黄河,造就了黄河人的精神,中国人的气概。
这里的民歌也称“信天游”。它的曲调依然是“花儿”的高亢,“二人台”的苍凉,深受民间喜爱。一曲信天游,游出了“东方红”,唱出了新中国。
过了壶口,黄河顺流而下,渐渐的地势平坦了。到了潼关,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夹杂着泥沙汇入其中。相传大禹治水将高山劈为“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将河道分为三道,如同三座门。三门峡由此而来。五十年代治理黄河,在这里修建了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以三门峡命名的三门峡市同时在这里诞生。
上游的水土流失,使黄河的泥沙在这里淤积了不少,就有了下游的小浪底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每到放水调沙时,那条巨大的黄龙腾空而出,硕大的水柱铺天盖地,蔚为壮观。仔细想来与壶口瀑布相比,这个壮观景象似乎缺少了来至大自然的野性。
进入黄河下游,就不得不提当年的“花园口事件”。 那是一九三八年六月九日凌晨,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在郑州附近的黄河南岸花园口将黄河大堤扒开,洪水使黄河改道南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阻截日军西进南下的目的,同时也给豫,皖,苏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淹没耕地1200余万亩,形成了黄泛区,历时近九年之久,计有1200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89万人死亡,震惊了世界。战后,国民党政府调拨了大量资金修复黄河大堤,史称“黄河归故”。黄泛区河水的侵蚀彻底改变了这一带的土地质量,形成了大片的盐碱滩,人类一时无知的举措换来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一代人的错误换来了好几代人的艰辛,于是就有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改造盐碱滩的动人故事。这里是典型的中原文化,民间小调种类很多,我却很喜欢伴奏乐器里的板胡,板胡最大的特点就是音量大,音色清脆嘹亮,尤其擅长表现高亢,激昂、热烈和火爆的情绪,同时也具备优美和细腻的特点,于是这里的民歌小调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后就是下游,地势平坦,水流慢了许多,沙土开始沉淀,于是下游河段长期淤积而形了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下游的黄河经过了八百里水泊梁山和东平湖,少了惊涛骇浪,在山东小调的伴随下奔东而去,这里的民歌委婉,滋润了许多,黄河也像听话的孩子,安静了许多,缓缓的流淌着,向渤海湾游去。
黄河入海口位于渤海与莱州湾交汇之处,是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大清河入海而成。黄河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年复一年的在这里淤积,渐渐地形成了如今美丽的黄河口湿地。黄河每年输送到这里的泥沙约有十亿吨,每年平均净造陆地25至30平方公里,也不知是祸是福,沧海桑田更不知好与不好。
一路走来的黄河,像丝带,串接了许多故事;像书卷,书写了古老的黄河文化历史;又像一章五线谱,谱写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歌谣。
哦!黄河,伟大的河。哦!黄河,母亲河,我心中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