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gamma分布 的期望:‘返璞归真’就是孟子所言的‘赤子之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6:56:37

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根本方法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道家讲纯阳之体(姹紫婴儿)形而上道、佛家讲本性法身、儒家讲返璞归真赤子之心,说的都是一个。
   
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这里的就是指本真,引申为的质朴状态,是指真常之道的本来体性。然而,要返朴必需要抱朴,《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要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少一些私心和欲念。
   
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俭朴,使本性漫漫返复到淳朴的状态,与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炼过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使身体健康。进而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内炼功夫,使生命回归到真道的状态,成仙得道。
   
在返朴归真的修行道路上,诸多高真大德的践行曾为后世学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样。汉末魏伯阳真人,挟怀朴素,不乐权荣而专心修炼。葛洪真人不随世变,言则率实,杜绝嘲戏,终日默然,被邦人咸称为抱朴之士。并提出应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晋代嵇康好道,亦以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为修行宗旨。
   
今天,学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进一步发扬守朴全真的教义,留一份淳朴之真于后世。佛家法身就是如来,既是宇宙万物本来的实相。释迦牟尼出生时,七步生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开口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说的就是法身境界,我们不要误会成佛祖说只有自己了不起!这个我们特别要注意!《瑜伽师地论》大乘菩萨戒,第一条就是戒自赞毁他,那是根本重戒。学大乘菩萨道的人是绝对的谦虚,不轻视任何一个人。换言之,不轻视任何一个人,也就是尊重任何人。法身境界就是众生平等无二,也是儒家说的天下大同!在法身来讲我们和佛也是一体无二。所以佛祖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徳相,而且必将成佛!只是时间早晚不同,这就取决于我们每个人不同的修为和因缘了。
    ‘
返璞归真就是孟子所言的赤子之心,儒家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就是赤子之心,就是指具有婴儿一样的纯洁无瑕的心。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被描述为具有童稚气(幼稚),这是因为,他们像孩子一样,往往带着天真、毫无挑剔的眼光观察世界。在我看来,赤子之心是回归自身的一种表现。人首先要对自己真诚、坦然。善待自己,善待别人。是开阔、宽容、真诚、温暖、欲求的自然表露。纯洁的心是开放的心。不存在成见。局限于某种认识,以成见看待身边的人或事,是不能称为赤子之心的。心已经被污染,已经存在某种颜色或图画,自然很难容下新的东西。时时清理思维,反省自己的接受能力、以及对变化的敏感程度,是校验并恢复赤子之心的最有效的手段。纯洁的心是吸附的心。喜欢更多的刺激,喜欢更广泛的接触。赤子之心也是圣洁心灵的一种要求。
   
赤子之心除了纯洁、真诚、善良、自然等,还应该有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也就是用求索的心态,追求真理。随着时间我们迈入新世纪,简单舒适、方便快捷一直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现在我们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理想。只是,很快我们就发现,生活形式上的简单快捷让我们的心灵无比局促和不安,人简直成了时间棋盘上的一个被牢牢控制的棋子。有哲人说:过去是我们浪费时间,现在是时间浪费我们。而那些升腾在心中的责任、目标、成功以及由此衍生的人际交往、职级升迁、心计盘算等等,也让我们不胜其烦、不堪其累。而这一切,也正悄悄地改写着我们的生活形态。在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完各种科技进步为我们提供的无微不至的方便快捷之后,人们惊心地发现人的能力正在一点点地退化:电脑用多了,对文字的敏感度和认知力下降;洗衣机、吸尘器等电器用多了,一些原本轻而易举的体力劳动现在做起来是那么笨手笨脚;电子传媒的兴盛导致阅读的衰落,使我们的想象力日益下降……
   
另一个困惑是,在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那些超出我们需求的功名利禄而奔忙后,为什么我们对幸福的体验、对美好生活的感受和评价越来越低了?这样的设问和困惑让我们感到惊心动魄,好在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这点。近年来,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返璞归真,享受简朴的生活。在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之后,他们意识到,物质上的富有和过度消费并不直接等同于幸福。他们以各种途径选择从简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劳动时间,把更多的业余时间留给家庭,和家人、朋友们待在一起,谈谈对生活的感受,构想一下未来,回忆回忆一起走过的日子,让对生活迟钝的感觉复苏,重温昔日的美好,让冷漠的人情加深,让疏远的关系重新沟通……还有的主动放弃晋升机会,愿意在自家花园和菜地放松身心,从中得到自我满足,并情愿因此而少挣工资。在现代社会,过简朴的生活,享受心灵的和平是绝对可能的。
   
简单的生活像是一首诗,它能唤醒人们对周围每一件事物的感觉,使人们对快乐和幸福的体验更加丰富。这本书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精神花园,让身处繁忙俗世中的都市人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简单,并不意味着贫苦、简陋的生活,它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呈现真实自我,过上目标明确的生活,是一种丰富、健康、和谐、悠闲的生活……它倡导人们去追求一个更宁静、更温柔、更甜美、更祥和的世界。其实,我们每个人来到人世间的最初阶段是没有疾病的(特殊先天疾病除外),也就是所谓的婴儿状态,古人称之为纯阳之体,为什么叫做纯阳呢?因为小孩子的身体一派阳气充足的表现:
    1.
哭叫一整天嗓子都不会哑,这说明元气足;而我们大人讲话一小时就感到口干舌燥,嗓子冒烟了。
    2.
婴儿没有任何欲望的情况下阴器会勃起,小孩子在早晨醒来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表现,这是肾气充足,道家所谓活子时的来临表现,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阳气一破,这种表现就慢慢消失了。而元气衰败的人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表现。
    3.
心生欢喜。小孩子一天平均笑170次,发自内心的喜悦,而成年人一天平均笑7次,有的时候还是皮笑肉不笑,甚至有的人一年也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悦过几次。喜悦是一种体内阳气充足的外在表现,内心的喜悦可以制造出很多有益身心健康的化学物质,如内啡肽、免疫因子等,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
   
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喜悦可以感染别人,给人感觉很阳光,手脚温暖而乐于助人,这都是阳气充足的外在表现,相反,一个整天阴沉着脸,作苦大仇深状的人则个人感觉阴霾之气甚重,与之握手往往感到冰凉粘湿,这便是古人所说的阴气重的人。
   
内心温暖,乐于助人就能产生阳气,相反,内心冰冷,没有怜悯心甚至总是阻碍别人的人,往往手脚就比较凉,阳气就比较少。
    4.
手脚温暖。小孩子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不怕冷,全身就像一个小火炉一样,无论冬天多么大的雪,出去玩起雪来根本不在乎冰雪的温度,有时看到儿子在寒冷的天气在外面玩了一上午也不会感到怕冷,两只小手红红的温暖有热力,这都是纯阳的表现了。听说有一个疯女人,经常在寒冷的冬天把孩子带到冰冷的水里面洗澡,一般人都觉得这个孩子非感冒不可,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小孩子一直到成人都没有感冒几次。古人说:若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小孩子冻不出毛病,相反特别容易热出问题来,本身阳气就重,再加上父母生怕孩子感冒用衣服捂得严严实实,经常出汗,皮毛不固伤了肺气,加之肺热内耗,伤了肺阴,进进出出难免被风寒所袭,肺经寒邪内留,这种小孩子就特别容易感冒、发烧、咳嗽、鼻塞,出现这种表现后再去医院输液,苦寒的抗生素一上,体温立刻下降,血象也不高了,把本来正气抗邪的气机一下子打下去,寒气闭在深层次的肺脏里面,这就埋下了将来得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疾病的病根……好像有点跑题了,先不多说了。
    5.
不知疲倦。
   
阳气足的人,做事情不知疲倦,小儿是纯阳之体,精力体力充足,可以连续玩上一整天都不会感到疲劳,而陪同玩耍的大人往往就顶不住了。
   
小孩子玩耍的时候内心是比较空净的,心里面不藏事,而大人往往牵挂比较多,精神相对紧张的多,实际上这种紧张往往就消耗很多体力和精力,有的人会说:我不紧张啊,也没有牵挂啊,怎么还那么累呢?
   
可能您所谓的不紧张恰恰就是紧张习惯了,下意识的紧张不能放松,特别是和孩子玩的时候,一方面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一方面还要说话,动作,看好小孩不要出危险,另外一方面可能心理面还想着工作、事业、家庭、人际关系等,操心比较多,而小朋友心理面却没有这些,只是一心一意的玩,很享受的玩,很松弛的玩,从来不会为明天、后天、大后天操心,内心比大人要清净的多,妄想杂念就比较少,所以消耗的精力和体力就不多。
   
小孩子的纯阳之体印证了一个道理,人体是内外相应的,也就是说:内心光明清净,外在自然元气充沛,阳气充足,体力精力充足;内心阴暗潮湿、贪婪愚痴,外在自然晦暗无华,阴气十足,别人不喜欢接近。
   
绕了半天,答案出来了:只要我们恢复本来纯净纯善的内心,元气自然恢复充沛,伤精也会不治而愈,小孩子之所以元气充沛,肾精充足,最重要的是他们每天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过生活,把每一件事情都当做新鲜的,好玩的,享受的去做,不在乎得失利益,不在乎明天、后天、大后天会怎样,彻底放下身心世界的时候,你会感到能量在自动向体内汇聚,身体得到迅速补充和调整,很多顽疾不治而愈,恢复成纯阳之体,从我们的内心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