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茂名论坛驴行天下:京剧"活字典"潘侠风 周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33:51
京剧"活字典"潘侠风
作者:周桓
京剧界许多前辈都知道,有三位熟知京剧,精通京剧的人,有什么不清楚的事,向这三位请教,立等可知。而且有问一答十的收获。于是大家爱称这三位为"活字典"。这三位之一, 便是本文要介绍的老戏剧家潘侠风先生。另两位是翁偶虹与景孤血。三位如今都已经仙逝,在世之时是过从甚密的好朋友。潘侠风自青年时代就自己办报刊发行。过去有名的《游艺画刊》、《国风画报》、《游艺报》,以及《观察》、《旧剧集画》杂志等一些京剧书刊,都是他主编的。翁、景二位为他邀的撰稿人。这三位密切合作,为京剧事业出力极多,贡献非小。这篇小文重点介绍潘侠风先生。
一、从"反动文人"到革命干部
潘侠风,原籍北京通县,1914年农历三月初七降生。自幼喜爱京剧,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已对京剧甚为熟知,而且像内行一样练武功基本功。由于练就一身武功,能翻能打,向京剧著名科班富连成中"连"字辈的武花脸名角骆连翔学习武花脸戏,因此与富连成科班极为熟悉。他自己以其名字中间的"侠"字,为所组织的"票社"取名为"群侠社"。也学习旧时培养京剧学员的科班,凡人此社者,名字中间都改用"侠"字。这个"群侠社"共有20余人,各行当人材都有,不断在"富连成"科班使用的广和楼(戏院)彩唱大戏,有时还借用富连成的人助演。他在《白水滩》中扮演青面虎,工架优美、开打利落,能翻跟斗,很受内外行观众赞扬。中学毕业后,他便在北京、天津办戏曲报刊,成为旧社会办戏曲报刊的权威人士。旧时有"南张北潘"之说,"南张",指的是在上海办《立言画刊》等的张古愚,"北潘",指得便是潘侠风。 新中国建立后,"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把潘侠风列为北方报界反动文人之首。名单中他是头一个。因为旧社会的报人,很多是吃演员喝演员的恶棍,名曰"吸血鬼"。演员每到一地,得先拜望他们;逢年过节也得送礼。给了他们好处,便在报刊上大为吹捧;不给好处,便在报刊上无中生有,造谣中伤。无论在国民党时代还是日伪时代,都有仗着官府势力坑害演员的。负责"镇反"的人觉得潘侠风既在报界享有盛名,定然劣迹不少。但是经过多方审查,竟然没有发现他的劣迹和民愤。有关人士都说:"潘侠风,人如其名,确有侠义之风。" 潘侠风在旧社会虽然名噪一时,到处受人敬重,但是从不讲修饰,一向穿中式衣裤,着布鞋。没有人见过他西服革履的时候。他应邀到某些大场合参加活动,有时门卫见他寒酸,竟不让进门。最后主人来接,门口的人才知道:"这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对待男女演员一向以礼相待,从无敲诈勒索之事。几乎所有演员都视他为好友。而且很多人说:"他所办刊物,从不为当时政府涂脂抹粉。日伪时命令他宣传"中日亲善"、"大东亚共荣圈",他以戏剧报刊,搁不进政治内容为借口,从不刊登。当怒恼有关方面时,他再托人送礼,讲情;最后还坚持 不登!经过再三审查,拖了一年之久,证实他确实毫无劣迹,于1952年安排他在宝文堂书局做剧本编审负责人。从"反动文人"成为革命干部。其后又转到通俗文艺出版社做主任编审。一直很受器重。
二、从编剧本到编《京剧汇编》
新中国建立后,各方面健全起来。领导文化工作的北京市文化事业管理处,改为北京市文化局。在文化局里,负责戏曲行政的为"戏曲科";负责戏曲艺术的为"戏曲编导委员会"。当时中央下达"发掘传统,抢救遗产"的指示。为此戏曲编导委员会确定从各方面搜集老戏本子,编辑一套包罗所有收集到的老戏本子的《京剧汇编》。一时考虑不出能胜此任的人选,后来有人提到这位谙熟京剧的潘侠风。经过几次交涉,终于1957年初,把他调入戏曲编导委员会。
搜集剧本,想来比较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如果只靠着存有老剧本的演员和爱好者送,当然容易;但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够一定的数量。这就要靠知道有什么已失传的老戏,然后向与此有关系的人了解,请他们提供线索和帮助寻觅。剧本收集来之后,还要校正其中的错别字和讹传词。虽说尽量保持原样,也还得适当地剔除荒诞、淫秽内容和词句,把不通顺的文词稍加润色。没有丰富老戏知识的人,是无从下手的。 即使潘侠风,也遇到过一些难题:比如《打棍出箱》前边"问樵"一场,范仲禹向樵夫询问葛登云的住处,樵夫告诉他:"看前面黑漆门楼,八字粉墙,那便是葛府"。谁都知道:大门可以漆成黑的或者红的,整个门楼绝不能都漆成黑的或者红的。这可能属于错别字或讹传词,可正确的应该是什么?无从提起。经过多方询问,才在老演员刘盛通那里弄明白。原来 其中的"黑漆",为"合脊"之误。因为念白上口"黑"与"合",同读为"赫"的音。两条脊合在一起的门楼大了一倍,与门前八字分开的墙,都说明有气势。
自从1957年潘侠风到任,到1965年"文革"开始,这8年里,他共编辑《京剧汇编》109集,包括477个剧目。还有许多待编的老戏本子,为免遭"破四旧"之害,暂时封存起来。这是潘侠风于新中国建立后的一大贡献。
京剧"活字典"潘侠风(下)
作者:周桓
三、从剧作者再到"反动文人"
做为艺术资料,需要收集老剧本,编辑《京剧汇编》;但是演出团体还需要不断有新戏上演。潘侠风在编辑《京剧汇编》之余,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编写新戏。8年里,先后编写出《一箭和》、《义狐传》、《青霞丹雪》、《三侠五义》、《赵氏孤儿》、《于谦》等戏,分别由著名演员毕谷云、李元春、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和张学津等演出。在此期间他还记录、整理出版了京剧花脸名家钱宝森的谈艺录。
潘侠风自旧社会年轻时,便交了很多演员朋友,又由于他自己会唱能演,所以他写的剧本很适合搬上舞台。一时之间,许多青年演员也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老一辈剧作者。当时不讲过誉之词,不讲包装,还没有刮起处处有家、"师"横遍野的说法。不想这位享有盛名的剧作者,为时不久又成了"反动文人"。此事源于一出《赵氏孤儿》。
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分别领导的三个剧团,于1960年合并成为北京京剧团。打出"马、谭、张、裘"四大头牌的牌子。观众希望看到他们合演的戏,他们也希望以此显示坚强的阵容。排演了一出现成的《秦香莲》,轰动一时,以后再找不出能把四位拴在一起的戏。于是找到潘侠风。潘先生提供出一个《八义图》的剧本,为上、下集。但是四位以为压缩成一个晚上演出较好。剧团里的一位随排把子就把剧本改成一个晚上演出的,又参考秦腔《赵氏孤儿》,加上少许内容,在公演时改用《赵氏孤儿》为戏名。剧作者也不署潘侠风的名字,而改成这位"压缩者"。那时还没有实行著作权法,虽经潘侠风多方多次交涉,但无济于事。剧本出版时,仍然没有他的大名。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不想"文革"开始,江青指出:"《赵氏孤儿》是复仇主义的大毒草,必须追究作者的责任"。当时潘侠风还是"革命群众",负责监督吴素秋、姜铁麟等"反动权威"。出乎意料,有一天来了一拨气势汹汹的"红卫兵",把他从"革命群众"中揪了出来,挂上"反动文人"的牌子,好一通无情斗争。原来到了关键时刻,那位"压缩者"说了实话:"这个剧本是潘侠风写的,有什么恶意我一点儿不清楚"。潘侠风挨完斗争,进入"黑帮屋儿",反倒乐了:"没想到以往四、五年,经过十多次反映、交涉,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今天让红卫兵给解决了!"那时他还没有想到:"文革"之后,再演《赵氏孤儿》这出戏,他的大名又随着"红卫兵"的消失而消失!
四、从光荣退休到不幸辞世
经过"文革"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潘侠风心灰意冷。且已六旬开外,身体大不如以前。正赶上在刮"退休光荣"之风,他便申请退休了。原想隐退,但是多半辈子与戏结缘,京剧还时时在念。应北京京剧院之邀,先后写出《溜须老店》、《鉴湖女侠》、《侠骨柔情》等,由吴素秋、姜铁麟、李世英等分别演出。此后,不少老朋友,老同事跟他说:"您这一肚子京剧,可不能带了走,得想办法传给更多的人,让京剧工作者、研究者、爱好者受益!"由此打动他继续拿笔写书的念头。开始写《京剧艺术问答》一书。这本24万字的书,在他写来,基本上没查资料,事实、人物,以至年代,都是从头脑里反映出来的。这本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印行,1987年问世,由于的确适用于京剧及戏曲工作者、研究者、爱好者,发行不久即告罄。开版由台湾商升文化出版社分上、下集出版,仍供不应求。后来又由世界出版社,以英文版出版《京剧艺术欣赏》(THE STAGECHRAFT OF PEKING OPERA),在国外发行。此后于1989年至1993年,出版了《京剧集成》一至五集。1993年初,正在校对六、七集,编写第十一集时,值正月十五元宵节。午饭之后,忽觉身体不适,由家里人送到医院,竟自撒手而去。
近时所出的《京剧集成》,是根据潘先生于1937年春天创编的《旧剧集成》,增补加工的。《旧剧集成》从1939年到1940年出版16集。在它以前所出的京剧剧本,无论单本,还是结集而成的《戏考》、《戏典》,都只有念唱词句,没有曲谱。潘侠风觉得不便于学习的人,于是请人记下曲谱。不仅把曲谱附上,还增添了剧中人表演动作和所需服饰介绍。这样,凡准备排演的,无论专业剧团、业余剧团、票社,只要看了,便可一一在握,排戏不必再费周折。出版此书的新世界出版社领导,全力支持,一再表示:"为弘扬国粹,在纸张涨价的情况下,赔钱,也要出齐一百出戏"。不幸的是这位老戏剧家,刚编完十集,便辞世而去。这个任务,还无人能够接替,实为弘扬京剧艺术的巨大损失!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