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沁园3期价格:分析:帝国日落与大国崛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12:08:03
苦口婆心的中国知识分子再一次借着《大国崛起》这部电视文献片,为青春期成长中骚动不安的中国政府献计献策,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不得不在“反对和颂扬”之间狭窄的言论缝隙中,谨谨慎慎、小心翼翼地用历史经验去暗示、提醒、引导当权者。

这一次借用九个帝国崛起历史的电视“公车上书”,成效如何,还不可知,毕竟党内、国内和海外的各种派别还都在紧盯着中央政府稍后的动作。

不过,联想到2005年中共中央上马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工程”,倒是能看出当朝者的彷徨不定和局促不安,以及中共党内不同理论学派甚至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相互矛盾。

从极权走向威权的政府,往往面临着不同的目标和路径选择,其间的矛盾心情倒象是牢里边刚放出的犯人自由了,却不知道该如何重新融入社会。

其实,这部描述500年世界史九个大国风云的电视片,倒是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了这500年中始终领衔前三甲的一个大国:清帝国。

从1644年清兵入关,到1722年开启“康乾盛世”,清帝国在疆域面积、人口、国力以及政府治理模式上都称雄于那个年代。

只不过,咱们老祖宗(如果我们把清朝作为中国历史的一段的话)后来屡战屡败的糗事,遮掩了昔日的光辉罢了,如果不带有色眼镜的看,清帝国在疆域治理方面,要远远优越于除了英美之外的那七个大国。

欧洲各大帝国之间传统的姻亲关系、地缘政治之间相互影响借鉴和与殖民地宗主关系,推动了重商主义和其后的资本主义运动在世界的冒险与扩张,当然也成就了这几个大国;可是遥远的东方,雄心平天下的清朝军事冒险,也打出了三倍于明朝疆域面积的大清帝国。

拿资本天性的贪婪引发战争扩张形成的大国,相比于领土目的战争扩张形成的大清,从道义上讲,都是耻辱。

宪政源起

中国学者常常有一个这样子的认识,认为后发达国家的民主、宪政都来源于资本主义运动在世界的扩张,这其实是个误区;因为宪政源于13世纪英国的大宪章运动,而近代民主政体则建立于17世纪光荣革命之后,都早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

论坛:中国播映《大国崛起》的背后

而早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引发的殖民热潮,只不过是人类社会贪婪的天性而已,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和后来的法国、德国的大国之路,哪有民主和宪政的影子?

只不过,后起之秀大英帝国民主宪政平台上产生的资本主义在全球的贸易扩张,除了建立殖民地的宪政体系外,也要求或逼迫贸易伙伴和对手用共同的规则来谈判,而已。

有意思的是,《大国崛起》在中国热播挑起了又一轮强国梦之际,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有两条国际政治新闻:其一为,英国国内民意调查,超过50%的英格兰人支持苏格兰脱离联合王国;其二为,加拿大国会投票通过给予魁北克省联邦内国家的地位。

这个强烈的对比,足够让我们狂热的爱国主义者,兴高采烈的再次怀念毛主席语录: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现代的英国苏格兰独立运动和加拿大魁北克独立运动,其实都是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帝国日落的延续,从1920年爱尔兰独立并引发爱尔兰内战,英帝国就开始考虑如何和平的退出殖民地并于1923年通过了“非殖民化”的维斯敏斯特法案。

大英帝国日落的过程,是在民主平台上透过辩论并票选最优方案的主动行为,这一点,足够让除了美国之外的七个大国加上清帝国汗颜失色。

英国皇室和英国内阁,近八十年来,尊严和从容的出席了一场接一场的政权交接仪式和殖民地国家独立仪式,宗主国为殖民地作了新独立国家的助产护士。

中国人记忆尤深的恐怕是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仪式,在噙着泪花、品味着国家强盛、洗却鸦片战争以来耻辱的国人脑海中,可曾理解英国人在回归仪式上扮演退出者、失败者的认认真真?

殖民地后遗症

二战之后,随着联合国的建立和美国反殖民主义的外交策略,除了冷战产生东西方阵营之外,世界新秩序为西方大国“退出殖民地”提供了国际秩序的保证,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英法帝国开始逐渐退缩到本土;可是基于之前的殖民地政策和退出的主被动区别,前法属殖民地在近五十年来,产生了数倍于英属殖民地的人道和政治危机,埃塞额比亚、苏丹、越南、柬埔寨、中非,一个个从灾难或内战新闻中熟悉的名字,都是前法属殖民地。

中国人记忆尤深的恐怕是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仪式,在噙着泪花、品味着国家强盛、洗却鸦片战争以来耻辱的国人脑海中,可曾理解英国人在回归仪式上扮演退出者、失败者的认认真真?
在世界新秩序下,由英语国家主导的现代文明,已经将丛林时代“大国欺负小国”的国家间关系,进化到了无论大小国家,都能享有应有的政治权利和国防协作,且因宪政民主制度而形成的各个国家政府之间,也基本不会出现严重的国家间战争可能。

遍布欧洲的多个小国,如瑞士、挪威,和微型小国,如卢森堡、列支敦士登,其国民富裕程度和生活安定指数,往往居全球之首,而这,正是人类之所以结成社会或国家的真正意义。

在帝国日落的同时,“崛起”中的东方还在患得患失的开展新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师夷长技以制夷”,以为发现了“重商主义”“自由贸易”或者“资本主义”这个西方长技,就将能够崛起于强国之林。其所不知,不顾民意并把全体民众共有资产及其增值作为大国崛起的台阶,也会在未来的经济清算中被抽走。

知识分子们的一场精心劝谏,但愿最终结局不会迷失到“军国崛起”,在10多年来爱国主义情绪发酵之下。

而大国,并非崛起,仅仅是复原,恢复到百多年前的水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