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分界线蚌埠:人民币必须直面的终极命题:关心人民币就是关注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35:22
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货币”的愿景下,于众声喧哗里如何保持冷静之态,是人民币必须直面的终极命题。

人民币不仅是我们腰包里的货币,还是国库里的货币,是中国得以在更阔远的范围里引起更广泛尊敬的资本和武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心人民币就是关心你自己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以及整个世界的未来。

  在如今这个几乎人人都能大侃特侃“经济”的时代,人民币理所当然地是个社会目光关注点。富豪们关注人民币,因为他们要时时提防着自己的资产缩水;中产阶级关注人民币,因为每一轮金融危机都会让一大批中产阶级变为小康阶层;小康之家关注人民币,因为他们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让钱生钱,尽快成为中产阶层;没多少钱的“穷人”关注人民币,因为他们不但要解决眼下的温饱问题,更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够感受一下当个有钱人的滋味……

  聪明的外国人也来关注人民币了,因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货币货币,是先有货后有币,货币值钱的前提是这个国家的货多。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短短的7年,中国的GDP就从全球第六跃升到第三,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全球最快,中国的货相对于币最多,因此,人民币一路升值。当下,世界需要人民币,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罢,都希望人民币能进入国际货币体系,并期望其能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希望它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发挥扛鼎之力。

  似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才从理论研究层面上升到实践领域,但其实,人民币倍受瞩目,还是缘自其内在的品质。

  有实力才更有魅力

  从以铁犁耕种的农民生产活动到以坐在电脑前的白领为特色的现代职业;从伽利略手工制造的两英寸望远镜尚不能清晰辨认土星的光环到半径10米的成对的凯克天文望远镜能够观察到距地球120亿光年的太空;从骑马传递书信到以光速传播信息……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不管朝代如何更迭,经济体制如何变迁,亘古不变的是,人们要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有“钱”。中国自古有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钱买米,哪怕是最能干的人生存都会成为问题。而有钱,意味着能够购买到生活必需品,养家糊口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离不开钱;有钱,意味着能够得到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从而提升社会地位,所谓“学而优则仕”,要先有钱学习,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有钱,还意味着能够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实现梦想,脱离了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才能追求理想的生活境界……   关于金钱的重要,中国自古有个很形象的注释:“有钱能使鬼推磨。”而如今,金钱的威力更是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来得强大。不信的话,你看看大多数普通家庭里,贡献多的一方腰杆子总是挺的更直溜,而赚钱多少当然地是贡献大小的最直接的衡量标准。你再看看这个世界,哪些国家最有发言权?哪些国家说话底气最足?而又有哪些国家始终处于弱势地位?难怪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先生总结出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

  金钱的威力如此巨大,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主体国家控制世界经济——也就是金钱——的能力却被大大削弱。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个原因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经济全球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纸币印制厂印刷出的100元钱,很可能飞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也有可能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里都曾经飘过它的身影。由于流通的领域与速度难以预测,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真正控制住所有金钱的来龙去脉,因此世界的经济形势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两百多种货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钱。那么为什么有些国家的钱能够全世界流通,而有些国家的钱却只在小范围内流通呢?那些能够飘过五大洲四大洋的票子难道和其他票子差距就这么大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归根到底,钱的后面是实力,有实力的国家世界上对于它的货币的需求自然就大,而它的货币自然成为国际公认的流通货币,于是这个国家制造出来的一张张纸币也变得“雄赳赳,气昂昂”,其他货币则不得不俯首称臣。真是应了一句话:“有实力才会有魅力,有魅力才更有号召力!”

  从紧盯美元到美元依赖

  眼下,世界经济实力排名第一的国家非美国莫属,其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97万亿元人民币。依靠着国家实力这座大山,美国发行的美元可说是有恃无恐。时至2008年年底,美国发行的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6万亿元,同时其他国家购买了美国发行的国债折合人民币约15万亿元。全球外汇储备折合人民币约45万亿元,所有外汇储备中美元最多,折合人民币约29万亿元,占,因此美元成为全球第一货币。在世界范围内,美元也是最好用的钱。   美元很美,它是发达国家和富人们的宠儿。当今世界,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美元所占比重超过60%;在外汇交易货币中,美元占比超过40%。整体看来,尽管美国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但美元仍然是最被广泛接受的国际化货币。

  美国很聪明,知道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留。当世界经济迈向全球化、金融迈向一体化时,货币的世界属性便凸显出来。经济和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率先认识到世界货币的重要性,因此,美国在发展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同时,着重发展了其货币即美元。短短的几十年,美元摆脱了金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以美元本位统领了全球经济,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主导者。

  现在让我们转到正题。读者一定会问,既然美元现在这么强势,我为什么要关注人民币?它能不能实现国际化和我有什么关系?以笔者从事多年经济工作的经验来看,你现在也许还可以对它不闻不问,但总有一天它会成为你必须关心的问题,因为人民币再也不是那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如今它已长成气宇轩昂、引人注目的青年,正充满信心地准备去进行自己的全球探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青年目前的体能状态。

  人民币,是一个拥有地球上1/5人口的国家正在使用的钱。2009年这个国家的GDP达到了34万亿元,在世界上排名第三。这个国家发行了约56万亿元人民币,同时又用约14万亿元购买了其他国家的钱,用于交换以及为不时之需做准备。

  如果没有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话,美元眼里的人民币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孩子。的确,与1792年诞生的美元相比,1948年才出生的人民币显得有些稚嫩,但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以平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中国也由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总量全球排名第三的国家,中国人使用的钱——人民币也必然地赢得了全球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关注。时下,人民币的交易结算越来越多,尤其是全球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后,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人民币这个发展速度最快国家的货币、这个长期以来不贬值的货币。国际金融危机之时,正是中国实现资本积累之际。如今,中国的金融资本不仅可以在危机中解救中国经济,甚至具备了可以援救美国经济的实力。于是,世界货币体系即将迎来一个新生力量——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正当其时

  2008年12月到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同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等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6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2009年4月,中国政府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相继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后,2009年7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下发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保驾护航。

  无论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当口,还是在下一轮经济周期之中,中国如果要想在国际经济金融上发挥更大作用的话,人民币必须国际化。

  然而,虽然中国国内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在20世纪90年代已然出现,但直到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前,人民币国际化并未成为中国政府真正考虑的选择。一般而言,只有发达国家才有将本币国际化的强烈动机,而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水平和人均资源拥有量都相当低,且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又奉行韬光养晦的对外策略,因此缺乏推动本币国际化的强烈意愿。

  自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态度明显由冷转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人民币已经提升到国际化的程度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确保了人民币的升值,颇具价值的人民币正在大踏步地迈向国际化。

  不难预测,中国政府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中国将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与泰国、菲律宾、越南等东盟国家以及中国台湾、俄罗斯等重要贸易伙伴实现双边本币互换;另一方面,中国将批准更多的城市,尤其是与东盟各国联系紧密的昆明、南宁以及中国重点发展的金融中心城市成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城市。

  在当前条件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障碍在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成熟,这就限制了中国政府在短期内全面开放资本项目与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对中国而言,资本项目管制是防范金融危机爆发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中国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投资者与监管机构基本发展成熟之前,中国不可贸然放开资本管制。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注定是一项长期、渐进的系统工程。

  总而言之,目前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的传统发展策略也到了调整的时候。为了让经济发展与货币发展同步,我们既要敢于承受阵痛,又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尽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读者在某一天会发现,人民币这个天天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大孩子,随着他在国际货币大家庭中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他偶尔调皮的一个小动作,就会影响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不经意间打个喷嚏,或许全球都会得场不小的感冒。他终将会变得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能为他欢喜为他忧。

  本书从发达国家货币的国际化历史出发,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作用和意义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以国际主导货币国家本币国际化的过程、经验和启示,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和未来走向,揭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全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影响,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做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准备和风险防范的提示。

  本书还对国际货币体系未来一百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货币的愿景。

  希望本书能对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及中国和世界的金融科学发展,以及帮助企业和个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尽绵薄之力。   被誉为“欧元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曾说过: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进中,总有一些关键因素在预示着体系的发展变化方向,而这在演进过程中往往是不清晰的,被人忽视的。例如,美元替代英镑的势头在19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但事实上的替代却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货币的黄金基础不足以支持世界经济的增长这个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显现,但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牙买加会议才确定黄金非货币化。

  货币国际化,是某一货币被该货币发行国之外的国家接受并用作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贮藏手段。有人更形象地比喻货币国际化就像“打白条”,只不过要想让其他国家都对“白条”趋之若鹜并不容易,历史证明,这需要依赖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建立起来的“国家信用”才能做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日元国际化及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推进、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出现,货币国际化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兴趣。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欧元之父”蒙代尔认为,当货币流通范围超出法定的流通区域,或者是该货币的分数或倍数被其他地区模仿时,该货币就国际化了。

  也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国际交换媒介,不同货币区之间的贸易只能以不同国家的货币执行。如果交易商有许多需要不同货币的交易,他就不得不持有大量的各种现金,携带成本很大。而私人交易者会以最适当的主要的货币来从事交易,以节约携带成本,并使由于汇率浮动而产生的信息不确定性最小化。

  蒙代尔认为,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人们对该货币稳定的信心,而这又取决于以下因素:货币流通或交易区域的规模,货币政策的稳定,没有管制,货币发行国的强大和持久货币本身的还原价值。他认为货币作为公共物品,具有内在规模、范围经济,市场的广度、深度是衡量一种货币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程度,流通区域越大,货币对付冲击的能力越强。

  货币国际化的影响

  关于货币国际化对经济政策的影响,经济学家很早就作过分析。以美元为例,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承担着两个责任,即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和提供清偿力,但这二者之间是相互矛盾的,此即所谓的“特里芬两难”。经济学家们认为,美元作为世界关键货币不仅面临“特里芬两难”,而且美元的国际作用减少了美国执行独立货币政策以及运用货币贬值政策的能力。在通过讨价还价机制把价格引入货币搜寻模型、分析货币购买力问题之后,他们发现,国际货币在国内比国外有更大的购买力,并且它比非国际货币在国外有更大的购买力。   对于货币国际化的福利效应,经济学家们认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可通过发行本国货币为国际赤字融资。随着一种货币国际运用的扩张,贷款、投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都将通过该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进行,金融部门的收益会增加。同时发行国际货币的国家能够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但铸币税收入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行国际货币的国家所获得的国际铸币税的规模依赖于该货币的国际垄断地位。如果该国际货币处于完全垄断地位,则该货币发行国的净铸币税收益肯定相当大;但如果该货币面临其他国际可接受的货币工具的竞争,则该货币发行国的净铸币税收益会相应减少。如,经济学家曾对1965~1969年间英镑的净铸币税收益进行了经验测试,发现英国从英镑的国际使用中获得的净铸币税收益为零。

  而货币国际运用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在固定汇率制下,外国人偏好的转移可能会导致大量的资本流动,破坏货币当局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并影响国内经济活动;在浮动汇率制下,这种转移导致汇率的大幅度变动,可能会限制货币当局的国内政策能力。如把日本看作本国,把东亚看作外国,当日元的国际运用扩张时,如果有高比例的日本企业选择PCP定价和高比例的东亚企业选择LCP定价,日本的货币扩张对东亚经济将产生正的影响(以经济福利衡量),而东亚的货币扩张对日本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如果以日元作为计价货币的运用范围扩大,日本货币政策的外部影响将会更大,所以当日本实行它的货币政策时可能会被要求把东亚考虑在内。

  货币国际化的原动力

  从众多研究文献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货币国际化的原动力。一是,货币国际化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市场选择的条件包括政治上的强大和稳定、经济规模、国际贸易投资的市场份额、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货币价值的稳定和产品的差异度等。二是,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与该货币发行国的综合竞争力密切相关,而货币国际化既会给该国带来收益也会有成本。货币的国际地位越高,货币国际化将会获得更多的收益而承担较小的成本;货币的国际地位低,货币国际化的成本可能会高于收益。三是,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会面临其他国际货币的竞争,而要保持其竞争力、巩固甚至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受许多条件的制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英镑:依托工业革命和殖民地起家

  从1689年开始,英、法两国为争夺政治经济优势地位和殖民地而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斗争,直到1763年英国取得胜利而告终。

  其实在1689年时,相比英国,法国显得更为强大,因为法国拥有4倍于英国的人口和更为强大的军队,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良的港口和海军基地,更为重要的是法国的工业生产在持续增长,而英国的增长速度却减缓了。所以,从1689年开始,英国面临着一个可怕的强敌——法国。

  但英国却最终取得了这场号称“第二次百年战争”的斗争胜利。胜利的重要基础是工业革命在英国的成功,而始于17世纪90年代的英国“金融革命”则是取得胜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18世纪是英国工业革命凯歌高奏、狂飙突进的时代。随着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英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产品极大地丰富。当国内市场无法销售过剩的产品时,英国的资产阶级开始用商品和大炮寻找和开拓国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从而逐步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在那个时代,“日不落帝国”国势强盛,傲视全球。当时的一位作家描述了全球市场对英国产品的需求:“在美洲的原始森林里,伯明翰的斧子砍倒了古老的树木;在澳大利亚放牛的牧场上,回响着伯明翰的铃铛的声音;在东印度和西印度,人们用伯明翰的锄头照料甘蔗田。”

  英国的世界金融大国地位也在工业化崛起中逐渐巩固。1695年,英国皇家交易所就已买卖公债以及东印度公司和英格兰银行的股票。随后,之前最强大的国家荷兰的金融中心阿姆斯特丹资本市场的各种交易方法都在伦敦再现。到18世纪后半期,伦敦的资本市场开始超越阿姆斯特丹的资本市场,确立了自己在国际金融上的支配地位。伦敦金融市场的繁荣,扩大和深化了政府债务市场,英国政府发行的债券越来越受外国投资者欢迎,其融资成本也大大降低。与法国相比,英国可以较低的利息筹集到更多的资金,1752~1832年期间,法国政府支付的公债利息基本都是英国政府公债利息的两倍以上。较低的利息负担使得英国可以筹到更多的钱用于建设庞大的海军和推动国力的发展。   随着英帝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殖民地不断增多、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世界市场上不同国家间物物交换的不便呼唤着统一的交换媒介——统一货币的出现。于是,黄金以其天然的优势和其内在的价值被不同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并在全世界流通。

  1816年,英国制订“金本位制度法案”,在世界上首先实行了金本位制。但英镑其实从1717年就已与黄金挂钩,因为那年英国将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英镑17先令便士。

  1821年英国首先以法律的形式在本国确立了金本位制。此时的英国通过巨额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的黄金储备,国内生产力迅速发展,伦敦也成为当时世界的贸易和金融中心。英格兰银行通过当时广为流行的以英镑计价的票据贴现控制着国际汇兑,在实际上操纵和领导着国际金本位。

  通过英国在海外的扩张,英镑在英国国内、英国殖民地及全球范围内大量流通,成为当时唯一的与黄金拥有同等地位的兑现纸币。国际金本位下的自由兑换、自由输出输入都与英镑发生着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的货币流通中,英镑在国际范围内成为黄金的替代物,国际金本位演变为“黄金—英镑”本位,英镑成为真正的纸质黄金。英镑是历史上最早的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信用纸币,它具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其国际化鼎盛阶段,它可以与黄金完全实现自由兑换而不受任何的限制,这一点是以后各种国际货币所未能达到的,因此也只有英镑才可以被称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纸质黄金。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确立了英国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英国支配了世界金融体系,直到该体系在1914年崩溃为止。该体系为英国在世界各地的经济扩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英国开始赚取大量无形信用收益,包括商业佣金、海外汇款和来自投资等方面的收益。1914年,英国境外投资总值居各国之首,约占西方国家对外投资总值的,英国从海外投资中获得了高额利润。

  在这个过程中,在英国“金融革命”中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对英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其早期政府债务业务帮助英国在整个18世纪的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打败了法国,还在于它是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为英国崛起过程中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1844年的《英格兰银行条例》赋予了英格兰银行基本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利,是其成为中央银行的决定性一步。1872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对其他银行负起在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即“最后贷款人”的责任,确立了其“银行的银行”之地位。由此,英格兰银行转变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对世界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凭借一个高效的公共信用和货币体系、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金融市场、一个旨在稳定汇率的金本位制度,再加上英国是世界政治经济大国,英镑逐渐成为全世界普遍接受的国际货币,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英镑的国际化与国际贸易有着紧密的联系,国际贸易是英镑走出国门的主要原因和推动力,同时也是英镑进一步在世界流通、不断提高国际化程度的一种重要媒介。同时在那个国际经济政治秩序还不健全的时代,通过武力开拓势力范围,在其殖民地和附属国推行英镑的流通,强迫殖民地使用宗主国的货币,也成为当时英镑国际化的一种途径,所以说英镑的国际化带有武力色彩,这也是其国际化的一大特点。

  然而,就在这个不可一世的帝国看似如日中天的时候,太阳已经在悄悄地倾斜。但是英国人觉察得太慢了,当他们从帝国的迷梦中醒来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竞争对手已经迅速地掌握了新的游戏规则,对大英帝国形成了咄咄逼人的挑战,“日不落帝国”的优势正在迅速消失,大国竞技场上的新一轮洗牌开始了。

  在英国之后完成工业革命的德国、美国,利用后发优势,正在迎头赶上。在1873~1896年的欧洲经济大萧条中,英镑的地位就已经开始慢慢地动摇,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本位制被迫中断。战后,为了缓解浮动汇率风险,规范国际经贸秩序,国际社会商定恢复金本位制。英国于1925年恢复了金本位制,但由于黄金的不足,战后恢复的金本位制已是一种变形的金本位制,即金块本位制。在恢复金本位制的过程中,英镑的高估导致英国的国际收支困难和黄金大量流失,英国经济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到了1931年,英格兰银行再无法承诺英镑与黄金的兑换,宣布放弃金本位,从此一个英镑主宰世界的时代宣告结束。   美元,崛起于英镑霸权衰落之中,美元霸权地位的形成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密不可分。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新成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开始发行纸币“大陆票”。1781年12月31日,“大陆票”被银行券取代。1785年美国国会决定用“元”作为美国的货币单位,实行主辅币制度,1美元=100美分。至此,美元诞生。

  美国原是由13个殖民地组成,建国之初,国内的统一市场还未形成,经济发展并不迅速。在19世纪中期,美元借内战的结束和政府的有力推动,促使美国国内的统一市场逐步形成。大约在1870年以后,美国的国民经济实际收入和生产率就已经超过了西欧,之后欧洲经济与美国相比差距越来越大,美国的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1879年美国政府将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改为金本位制,确定1美元的含金量为克。在随后的时间里,美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美元的崛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发展起来的美国的国家金融体系也在国家“硬实力”壮大之际,大踏步迈进。1791年,美国建立美国第一银行,这是美国建立中央银行的第一次探索,但因遭到各州银行和其他部门的反对,它在1811年因注册期满而关闭。1816年,美国建立美国第二银行,它可被视为美国第二家中央银行,但由于杰克逊总统的反对而在1836年注册到期时未获准展期。其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都没有中央银行。由于缺乏一个中央银行,尽管南北战争后美国建立了统一的商业银行体系,但货币体系仍相当混乱和脆弱。

  货币体系的混乱和脆弱,致使美国19世纪发生了几次周期性金融恐慌和危机。到1907年,美国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更加凸显了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1913年,作为对1907年金融危机的反应,美国成立了有别于欧洲的美国式中央银行——拥有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希望其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富有弹性以及更加稳定的货币与金融系统,以有效管理金融危机。联邦储备体系的成立,是中央银行制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它是集中管理和分散经营、效率与公平相互平衡的成功范例。   中央银行的设立,对美国经济来说如虎添翼。

  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的各大城市繁荣发展。美国人参加舞会、购买汽车、收藏私酿烈酒、炒作股票,享受着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以来最鼎盛的繁华时期。

  美国花了50年时间基本取得了相当于英国近200年的经济发展成果。1860年美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是英国的3倍。1880年美国的工业产值赶上英国,居世界第一。进入20世纪,美国提供的产品占世界产品总量的1/3。美国以其明显的生产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所占的比重降至14%,而同期美国所占的比重升至38%。面对英国的衰败之势,美国开始向其霸主地位发起全面挑战。

  1912年,美国提出“金元外交”政策,即拓展海外利益的政策。美国声称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大棒政策”固然必要,但不能作为主要手段。以美元代替枪弹是扩展美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力的最有效的手段。由于美国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金元外交”实际上是美国“门罗宣言”在20世纪的延续与发展。

  如果说前面这一切都是为美元的国际化奠基,那么两次世界大战就成为美国与美元称霸世界的重要转折。美国至今都热衷于非本土化的战争,原因或许可以从这里找,因为它是一种转嫁国内危机、输出美国影响力的有力方式。

  让我们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让美元在与英镑的博弈中成为冉冉升起的明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许多国家经济陷于瘫痪,但是美国却由于远离战场,战争中不但没受多大损失还发了一笔横财,腰包鼓鼓,俨然成为“暴发户”。战后英国和英镑的国际金融霸主地位已岌岌可危,深谙“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个道理的美国抓住时机,为打击英镑,扶植和加强美元的国际地位,决定恢复战前实行的经典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美国这一招确实见效,因为此时在黄金储备以及确保货币稳定性方面,已没有国家能向美国叫板,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都只能以武力恢复金币本位制。

  英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元气大伤,这从当时各国的快速反应可以看出。战争爆发后,欧洲官方机构持有的流动性美元资产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大部分欧洲国家的货币价值不稳、存在外汇管制和汇率低估,使得按固定价格保持与黄金兑换的美元更具吸引力,国际经济更多地以美元计价,私人部门也开始持有更多的美元资产来减少交易风险。20世纪30年代,一批国家疏远英镑,聚集在美元周围,形成美元区,美元从此有了自己的“fans”。   这时的英国并不愿意退出历史舞台。为了继续保住自己的国际地位,英镑与美元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经过国内激烈的辩论,英国最后决定从1926年1月1日起恢复金本位制,1英镑仍等于美元,英镑价值明显高估。英国之所以不愿降低英镑的金平价,主要是为了维护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过,英国实行的是金块本位制,而美国实行的是金币本位制,从稳定性上看,美元显然胜过英镑,美元在国际上的信誉也开始超过英镑,不复往日风光的英镑已很难与美元抗衡。最终,英国被迫于1931年9月21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同时实行汇兑管理,英镑仅在英镑区内继续自由兑换,其国际货币地位已逐渐从全球转向英镑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由于对欧洲稳定性的怀疑,以英镑计价的国际储备急剧下降,美元更多地成为国际储备,持有者更多地看重美元的稳定性,而不是去兑换黄金,美元已成为安全的国际储备资产。战争结束时,美国工业制成品产量占世界一半,对外贸易额占世界的1/3以上,国外投资总额急剧增长,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亿美元增至1945年的亿美元,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59%。美国经济实力超群,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从而为美元霸权的建立创造了必要条件。

  此时,美国的野心就再也收不住了,想要控制全世界的欲望越来越强烈。20世纪40年代,美国积极策划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以改变当时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混乱局面。但限于实力,美国离不开英国的配合。1943年,美、英两国政府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由于美国实力大大超过英国,英国被迫放弃自己的计划而接受美国的计划,最后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的国际化于是迈开了最关键的第一步。

  1944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体制确立。这表明了掌管世界经济的霸权从衰落的英国正式转移给强盛的美国,为美元达到国际化的最高程度在法律和制度上开辟了道路。同时,战后各地的经济恢复又为美元国际化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即使后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牙买加体系建立,美元的影响力也并没有立即消失。直到现在,在因次贷危机而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元虽然地位产生了动摇,但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货币。

  如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发达和先进的证券市场,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2006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合并成立的新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其市值超过了纽约证券交易所。   日元国际化的路途可谓是一路坎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作为战败国,经济已经是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盟军最高司令部为战后日本制定的经济政策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几乎彻底摧毁日本的经济。

  俗话说,绝处逢生。转机出现于1948年10月,其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了第13—2号法案,决定帮助日本加快其经济复苏的脚步。

  实际上,早在1945年日本还没有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时候,在美苏冷战迅速激化和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迅速扩大的压力下,美国就计划要在亚洲建立一个基地,以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所以在东京大审判过程中,美国就做好了与日本合作的计划,开始准备战后扶持日本,这个计划在经济上的直接表现就是著名的“道奇路线”。

  1949年2月,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请求底特律银行家约瑟夫·道奇作为麦克阿瑟的经济财政顾问指导对日本的经济新计划。2月1日这一天,美国派遣的道奇调查团到达日本。调查团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麦克阿瑟实现“稳定经济九原则”。名义上,道奇是盟军总司令官的财政顾问,但实际上,调查团完全按照华盛顿的旨意行事。日本在被占领期间,财政处理权限实际不在日本国会,而在于可以称之为超宪法权限的机构——美国占领军总司令部。

  约瑟夫·道奇在使不断下挫的日元兑美元的汇率稳定下来之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将日元的价值与黄金挂钩,进一步将汇率稳定在360日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这标志着日本跟随日元回到了国际社会。同时,他还帮助日本政府实现了预算平衡。在美国“老大哥”的庇护下,日本于1951年和美国缔结和平条约;1952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年后,1美元等于360日元的固定汇率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的官定价格得到追认。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战争物资的大量需求启动了日本经济,并推动日本从此进入长达20年的高速发展时期。旺盛的近代投资热浪,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日本的经济实力得到不断的充实。到1970年,日本的经济水平已经是战前的倍。

  在此期间,日本政府对日元的管制也逐渐放松。1964年4月1日,日本宣布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的承诺,实现了日元在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从1965年起,日本的贸易收支开始出现顺差,并且幅度越来越大。同年长期资本收支中资本输出明显增加,日本成了资本输出国,日元的软货币形象开始消失,从此日元走上它的硬通货之路。   从1965年到1970年,连年的贸易顺差使日本积累了巨额财富,且顺差幅度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国内外提出了“日元汇率是否评价过低”的质疑,围绕日元的议论开始活跃,日元的升值压力迅速增大。不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日元的汇率直到1971年一直保持在1∶360的水平,波动幅度为±10%。

  1971年8月初,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停止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此崩溃。一时间,国际社会一片混乱。日本政府经过再三考虑,终于在8月29日宣布日元开始实行临时浮动,日元走向升值的序幕揭开了。当年日元对美元就升值了,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变为1美元兑换308日元。

  到1973年,不断升值的日元被认为是“与马克不相上下的硬货币”。9月,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整个西方世界陷入经济萧条,日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到1978年11月,日本被迫实行“卡特支持美元计划”,美元兑日元汇率突破了1∶200大关。

  从第一次石油危机到20世纪80年代,面对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和衰退,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比如:在企业普遍推广减少投资、节约开支的“减量经营”方针,贯彻革新技术、降低能耗的生产合理化措施;逐一在全国实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等改革措施。产业结构的及时调整很快收到实效,日本不但未在危机中受到多大的冲击,而且还利用其他国家陷于危机的这个最佳时机发了一笔“横财”。随着日本巨额顺差的不断积累,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幅度也越来越大,日本终于取代美国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贷款国和债权国。国际社会在对此感到震惊的同时,要求日元升值的呼声也愈加强烈。

  终于,感受到严重威胁的美国在1985年召开“广场会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此后,在国际收支巨额黑字的压力下,日元开始了10年的升值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真正开始推进日元的国际化。80年代中后期起,随着升值日元大量流出日本,日元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高。1986年年底东京离岸金融市场正式创立,日元的国际化向纵深发展,日元在国际结算、国际储备、国际投资与信贷以及国际市场干预方面的作用全面提高。在特别提款权的定值篮子中,日元的权重两次被提高,达到21%,日元的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但是从总体上看,日元的国际化相对于其他国际货币来说,并不理想。因为作为主要货币的外汇汇率设定基准功能,美元、法郎和英镑等都被一些国家和地区作为盯住货币,但至今并未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将日元当作盯住的基本货币。另一方面,日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资产的状况更是不佳,1997年以来,日元在全球储备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始终保持在5%左右,目前总体趋势还略有下降。

  而且在历史上,日元兑美元汇率多次出现大幅波动,反映了日元汇率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美元依赖”,说明日本经济体系面对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难以采取灵活的对应措施,日元尚不能自立,日本的经济金融政策和金融市场也难以自立,不能实现可控制的日元汇率波动。

  的确,日本经济为日元国际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日本的国际收支长期处于巨额黑字状况,日本的外部经济亦长期失衡,日元随之处于长期升值状态,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的创伤,造成严重的“日元升值综合症”,其表现是:出口受到打压;引发资产泡沫;成为国际游资的投机对象,日元的真正价值常常迷失在货币投机中,只要美国经济一遇风吹草动,不论日本经济是繁荣还是萧条,都会引发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日元升值和美元贬值。

  总之,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实际上是一个与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相辅相成的过程,国内金融体系的健全性和开放度如果不能适应国际货币的要求,那么,推进本币国际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贸易国家”,在其他相应条件尚不具备,尤其是在国内金融资本市场开放度十分欠缺的情况下,企图通过直接的货币国际化来挑战“原有主导货币的霸权”,其结果只能是不成功的。   发行欧元是由1992年为建立欧洲经济货币同盟(EMU)而在马斯特里赫特签订的《欧洲联盟条约》所确定的。条约成员国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标准,例如预算赤字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0%,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接近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

  1999年1月1日,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诞生。在经过3年的过渡期之后,2002年1月1日起,欧元已正式取代欧盟12国各自的货币开始流通,12个欧元国的亿民众,告别了他们祖祖辈辈使用的法郎、马克、里拉等货币,开始使用共同的货币——欧元。

  欧元的诞生,得益于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在1961年提出的观点。蒙代尔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接受大学教育,后赴伦敦经济学院做研究。1956年蒙代尔24岁时就以题为“论国际资金流向”的博士论文一举成名,荣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在1961~1963年间,蒙代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部门工作。

  1961年,蒙代尔在自己的文章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些国家什么时候会愿意放弃货币主权,而去使用一个共同货币呢?”按照他的设想,西欧各国经济水平相近,相互之间要素流动性较高,可以组成一个货币区,区域内各成员的货币相互之间实行固定汇率,甚至使用同一货币。他的这个设想指引欧洲的决策者把欧元从一个纸面上的概念变成今天的现实,因此人们都把罗伯特·蒙代尔称为“欧元之父”。

  最优货币区域是指汇率应固定的最佳区域。传统上人们都认为一个国家使用一种货币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上,根据蒙代尔的研究,在一个由许多国家组成的大的区域内,如果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是自由流动的,那么这些国家理论上应当只有一种货币,因为要素流动使汇率变动成为多余,要素在区域内全方位的流动可以在出现影响供求的扰动时,减少改变要素实际价格的压力,从而减少把改变汇率作为改变要素实际价格的一种工具的要求。

  正是基于蒙代尔的这种理念,欧元在历经风雨后最终问世。欧元的诞生是世界货币史的一个里程碑,因为欧元是世界货币史上第一个既不依赖黄金又不依赖单一国家的国际区域货币。欧元的出现是一种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现象,为国际货币制度安排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推动世界经济在一体化的同时更深入地向国际区域化发展。

  1999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蒙代尔,以表彰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域的分析”所做出的伟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长达7页的赞词,更肯定了他“欧元之父”的地位。

  欧元,由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简称ECB)和各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简称ESCB)负责管理。总部坐落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有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参与欧元纸币和欧元硬币的印刷、铸造与发行,并负责欧元区支付系统的运作。

  欧元的使用,不仅简化了手续、节省了时间、加快了商品与资金流通的速度,而且还减少近300亿美元的兑换和佣金损失,使欧盟的企业无形中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实力。随着欧元地位的上升和欧洲资本市场的发展,成员国的资金成本也会下降,有利于投资和经济增长。

  欧元对于国际汇率制度甚至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意义在于它纠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分强调全球货币合作而忽视区域性合作的缺陷,在世界范围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条件没有具备时,以区域性货币合作的方式实现了区域内货币的统一。

  更为重要的是,欧洲货币一体化是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成功典范。结成区域货币联盟,稳定区内货币汇率,是发展中国家或小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加强内部经济联系的基本途径,也是国际货币体系向国际货币一体化演进的基础。

  与美元国际化相比,欧元路径下不仅成员之间的地位和利益都可以通过谈判来进行调节,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也相对平等,存在维持汇率固定的基础。而美元国际化是一个单边行为,是其他国家由于强币渗透逐步排斥本币,最后不得不在政策层面上放弃本币而接受强币的过程。   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情况,货币国际化的路径主要有四条:一是通过战争以及建立殖民地的方法,将宗主国的货币强加于殖民地,然后再影响到世界各国,即英国路径;二是通过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中心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即美元路径;三是通过有策略、有计划地培养区域内货币,然后发展成为国际货币,即欧元路径;四是通过货币可兑换的若干阶段成为国际货币,即日元路径。上面四种货币的国际化具体路径虽然呈现出各自的特征,但在其国际化的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相同之处,这正是货币国际化的共性所在。

  强大的经济实力

  货币的国际化是以强大的经济体实力为支撑的。处于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的货币相比都具有不可比拟的经济优势。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在其货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时,都曾是当时世界经济的枢纽,它们所积累的经济实力令当时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相形见绌,所以由它们支撑的货币——英镑和美元——也都能称霸世界,成为国际货币舞台上的核心角色。

  “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不是一句空话或者口号,它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对于一国货币能否具备国际货币的能力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该国是否拥有高效的、世界一流的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经济在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是否具有持续健康的发展潜力;二是该国是否拥有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即广义上的国际储备)或者强有力的吸引外资的能力。

  除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国家还应该在其他实力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例如政治实力以及国际地位、国际声誉、军事实力等等。只有在以经济实力为主、其他实力为辅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货币的国际化,否则单靠经济实力本身并不能达成最终目标。

  发达的金融市场

  当英镑称霸世界时,伦敦是世界贸易金融的中心;当美元崛起时,纽约的金融市场便与伦敦平分天下,直至独占鳌头;马克的国际化以法兰克福、卢森堡的金融市场作为依托;日元后来居上,称雄亚洲的东京金融市场功不可没;在欧元的诞生及成长过程中,欧洲央行的成立、欧洲银行业的重组,使欧洲的金融体系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原已发达的金融市场前所未有地向纵深发展。可以说,在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发达的金融市场是不可或缺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