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岛屿轮廓:[重要资料]中国封建王朝发行的钱币(图)(从秦开始-清结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19:39

中国封建王朝发行的钱币(从秦开始-清结束)
图片资料来自网上 如有出入请指教
        天然海贝货币天然海贝在中国是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产在海滨,距中原路途遥远,运输困难,不易获取。但贝以其坚固美观,天然的自然个数和便于使用等优点,被选为货币应在情理之中。
  天然海贝可分为真贝、无齿纹珧贝、有齿纹珧贝、蚌贝、大贝、小贝等数种。又分为咸水贝和淡水贝两大类。贝以“朋”为单位,十贝一朋,一直沿用到战国。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流通的需要,天然海贝货币逐渐被人工仿贝和金属铸贝所代替。

       人工仿贝货币商周时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力亦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日趋明细,创造的剩余价值逐步积累,交换各自多余和所需的商品活动日渐频繁,货币的需求量亦随之增大,这时的天然贝类货币已不敷使用,先民们便就地取材,把骨头加工成骨贝,把玉石加工成玉贝或石贝,有时还用坚硬的木头加工成木贝,以此来充当货币流通。这些被加工成型的仿贝统称人工仿贝货币。

        金属铸贝货币商周时期或稍晚些时候,随着商品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市场交换对货币的需求逐年增大,以往的天然贝类货币和人工贝类货币已都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形势要求。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已掌握冶炼技术,便出现了金属贝类货币,如无纹铜贝、铜仿大贝、金贝、银贝、锡贝、铅贝、包金铜贝等,这些以金属铸制仿贝型的货币统称金属铸贝货币。
         秦汉货币秦始皇统一全国币制,废除刀、布等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二十两),铜钱为下币,单位两(二十四铢),以半两钱(十二铢)通行全国。  ——秦朝(前221~206)——
帝王:始皇帝(赢政) 在位时间:前221~前210 年号:无 发行钱币及备注:秦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
帝王:二世皇帝(胡亥) 在位时间:前209~前207 年号:无 发行钱币及备注:整顿半两钱的规章制度
帝王:三世皇帝(子婴) 在位时间:前207~前206 年号:无 发行钱币及备注:无



“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秦始皇在货币上的大一统,还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秦半两”奠定“圆形方孔”的古钱币造型。“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   “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圆形方孔”即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这是一种普遍容易接受的观点。但也有人认为,圆形方孔是生产、加工的需要,是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的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科学的制式)。青铜币上的“半两”二字为小篆文字,是由秦国著名的李斯所题写;它表示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两钱”。              《史记 平准书 索隐》引《古今注》: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今见秦半两钱大小轻重不一,钱径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无内外郭,背平素。有重过10克以上,甚至重达20多克的,或说即《索隐》所载的当百钱。

  汉承袭秦制,仍用金铜本位制,黄金改为以斤为单位,金一斤约值铜钱一万枚。从汉高祖到武帝,币制改了九次,实行上铸行的只有半两、三铢、五铢几种钱。 ——西汉前221~23)——
帝王:高祖(刘邦) 在位时间:前206~前195 年号:无 发行钱币及备注:三铢半两?榆荚半两



三铢半两



榆荚半两

  五铢钱流通了七百余年,即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可谓是方孔钱的长寿币,其原因是五铢钱大小、轻重适宜,钱型制作美观,很受人民欢迎。
帝王:文帝(刘恒) 在位时间:前179~前157 年号:无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铢半两

四铢半两

帝王:武帝(刘彻) 在位时间:前140~前87 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三铢钱?郡国五铢
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
三铢钱

郡国五铢

赤仄五铢
 
上林三官五铢
帝王:更始帝(刘玄) 在位时间:21-23 年号:更始 发行钱币及备注:更始五铢、铁半两五铢(公孙述)


帝王:光武帝(刘秀) 在位时间:23~57 年号:建武、建武中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建武五铢


东汉灵帝四出五铢



减边五铢


董卓五铢小钱




  汉武帝还铸有大额的银锡合金圆形龙币(值三千)、方形马币(值五百)、椭形龟币(值三百)三种虚值币。这些币由于史书记载不详,历来纷争无终。近几年相继在陕西、甘肃、安徽境内陆续出土了数批,同时数量亦颇大,研究证明,这些数量可观的出土物无论从造型、重量、质地等方面都与史书记述的龙马龟相吻合,可见它就是汉武帝铸的白金三品--龙币、马币、龟币。
  王莽摄政掌权十五年,进行了四次货币改制,前后共铸造了六泉、十布、二十八品、三十六物,导致币法混乱,经济枯竭,民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王莽的铸币形制独特新颖,钱文隽秀,堪称钱绝的错金刀举世闻名,因此,王莽被后人讥颂为铸钱圣人。帝王:王莽(莽 巨君) 在位时间:9~20 年号:始建国、天凤、地皇 发行钱币及备注:契刀五百?货布?布泉?货泉? 国宝金匮直万?一刀平五千?六泉?十布


契刀五百


货布 


布泉?货泉


国宝金匮直万

                一刀平五千 


六泉?十布

        三国、两晋、南北朝货币三国货币:魏、蜀、吴三国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形态,导致不同的货币流通形势。
  曹魏地处中原,人众物博,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币制亦较稳定。初期以谷帛为币,后仅用了七个月五铢钱即废止,继而又恢复流通五铢钱,形同汉制,钱体较汉五铢稍小,显著的特点是外郭压五又压铢。 
                                   魏明帝 五铢

  孙吴地处江南,物产较丰富,人民亦较富裕,但孙权实行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几个品种。到头来是官民交困,财政极度亏空,国基不稳,最后走向灭亡。帝王:大帝(孙权) 在位时间:222~252 年号: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帝王:会稽王(孙亮) 在位时间:252~258 年号:建兴、五凤、太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景帝(孙休) 在位时间:258~264 年号:永安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末帝(孙皓) 在位时间:264~280 年号: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 发行钱币及备注:


大泉五百


大泉当千                                 大泉二千
                    大泉五千
  蜀汉地处巴川,自然地理条件均优,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刘蜀所铸钱币亦有悖民意,亦先后铸了一些类似孙吴的虚值大钱,庶民多不乐用,后不得已改铸实值钱以平民愤。即使想方设法整治币制,最后还逃脱不了失败亡国的命运。~~~~蜀(汉)(221~363)~~~~
帝王:昭烈帝(刘备) 在位时间:221~223 年号: 发行钱币及备注:蜀五铢? 直百五铢? 直百?直一? 太平百钱?世平百钱?太平百金?定平一百
帝王:后主(刘禅)  在位时间:223~263 年号: 发行钱币及备注:

蜀五铢直百五铢


太平百钱


  两晋货币:两晋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自西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贾后乱政开始,爆发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使西晋百业凋敝,未铸新钱,在流通中主要沿用汉、魏五铢钱和各种古钱。东晋偏安东南一隅,制钱继承了西晋的指导意识,不铸新钱,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旧钱。轻重杂行,既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的大钱,俗称“比轮”;也有轻薄小巧的“沈阳钱”。这些钱相互交替或同时流通成为货币。每个钱币的单位定名为“文”,一千文为一“贯”。 ~~~~~东晋(317~420)~~~~~
帝王:元帝(司马睿) 在位时间:317~322 年号:建武、大兴、永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赵王石勒造“丰货”

                             丰货

帝王:明帝(司马绍) 在位时间:322~325 年号:永昌、太宁 发行钱币及备注:沈充造“沈郎五铢”


沈郎五铢



成汉李寿造“汉兴”钱


帝王:安帝(司马德宗) 在位时间:396~418 年号:隆安、元兴、义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北凉造“凉造新泉”


凉造新泉

帝王:恭帝(司马德文) 在位时间:418~420 年号:元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夏造“大夏真兴”

大夏真兴





  南北朝货币: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大动荡时代,也是中国货币史上大衰退、大混乱时代,宋、齐、梁、陈各自都曾铸钱,造成货币缺乏统一性和连续性,导致货币减重极盛,私铸劣钱盈市。这个时期还超凡脱俗地出现了不以重量命名的国号钱和年号钱。——南北朝 (420~581)——
~~~~南朝:宋(420~479)~~~~
帝王:武帝(刘裕) 在位时间:420~422 年号:永初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少帝(刘义符) 在位时间:422~424 年号:景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文帝(刘义隆) 在位时间:424~453 年号:元嘉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铢
帝王:孝武帝(刘骏) 在位时间:453~464 年号:孝建、大明 发行钱币及备注:孝建四?、大明四铢
帝王:前废帝(刘子业) 在位时间:465 年号:永光、景和 发行钱币及备注:两铢、永光、景和、孝建(二铢)
帝王:明帝(刘阈) 在位时间:465~472 年号:泰始、泰豫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后废帝 苍梧王 在位时间:472~477 年号:元徽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順帝(刘准) 在位时间:477~479 年号:升明 发行钱币及备注:


孝建四


大明四铢 ~~~~~南朝:齐(479~502)~~~~~
帝王:高帝(萧道成) 在位时间:479~482 年号:建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武帝(萧赜) 在位时间:482~493 年号:永明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川蒙山铸南齐五铢
帝王:明帝(萧鸾) 在位时间:493~498 年号:建武、永泰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东昏侯(萧宝卷) 在位时间:498~501 年号:永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和帝(萧宝融) 在位时间:501~502 年号:中兴 发行钱币及备注:

南齐五铢~~~~南朝:梁(502~557)~~~~
帝王:武帝(萧衍) 在位时间:502~549 年号: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监五铢、公式女钱、背四决铁五铢、太清丰乐
帝王:简文帝(萧纲) 在位时间:549~551 年号:大宝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元帝(萧绎) 在位时间:552~554 年号:承圣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敬帝(萧方智) 在位时间:555~557 年号:绍泰、太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柱五铢、两柱五铢
太清丰乐钱,面篆文、背四出,一释为“天清丰乐”。以往发现甚少,属珍稀品。钱币界对此钱的出处原有不同看法,有说是六朝厌胜品,有说是北朝钱。《简明钱币辞典》注解为:“太清丰乐,南北朝时期铸钱,一说为南朝梁武帝太清年间(547—549)铸,一说为西凉(应改为前凉)张天锡称太清时铸。” 2001年,江苏宜兴地区突然发现千余枚(一说二三千枚)太清丰乐钱,大部分品相完好,似未曾流通即入土的东西。该钱流入市场后身价大跌,但对于钱币界来讲已澄清了一个事实,即太清丰乐钱确为南朝梁武帝太清年间所铸。


太清丰乐

南朝:陈(557~589)~~~~~~~~~~~~~~~~~~~~~~~~~~~~~~~
帝王:武帝(陈霸先) 在位时间:557~559 年号:永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文帝(陈倩) 在位时间:560~566 年号:天嘉、天康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嘉五铢
帝王:废帝 临海王 在位时间:567~568 年号:光大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宣帝(陈顼) 在位时间:569~582 年号:太建 发行钱币及备注:太货六铢
帝王:后主(陈叔宝) 在位时间:583~589 年号:583~589 发行钱币及备注:


天嘉五铢



 


太货六铢



         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南北朝时的陈宣帝发行新货币,铸 “太货六铢”。此钱属五铢系列,重量、形制均与五铢钱相近。有趣的是其篆书四字钱文右侧之“六”字,宛若一人形,身首俱备,手足齐全。此“人”两脚八字掰开,双臂环置腰间,俨然叉腰当街站立。

~~~~~北朝:北魏(386~534~~~~~
帝王:道武帝(拓跋珪) 在位时间:386~409 年号:登国、皇始、天兴、天赐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明元帝(拓跋嗣) 在位时间:409~423 年号:永兴、神瑞、泰常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太武帝(拓跋寿) 在位时间:423~452 年号:始光、神迦、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太和五铢(北魏)495年
帝王:文成帝(拓跋睿) 在位时间:452~465 年号:承平、兴安、兴光、太安、和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


太和五铢
帝王:宣武帝(元恪) 在位时间:500~515 年号:景明、正始、永平、延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永平五铢
帝王:孝明帝(元诩) 在位时间:516~528 年号:熙平、神龟、正光、孝昌、武泰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孝庄帝(元子攸) 在位时间:527~530 年号:建义、永安 发行钱币及备注: 永安五铢(北魏)529年


永平五铢
~~~~北朝:东魏(534~550)~~~~
帝王:孝静帝(元善见) 在位时间:534~550 年号:天平、元象 发行钱币及备注:小样永安五铢


永安五铢

~~~~北朝:北齐(550~577)~~~~
帝王:文宣帝(高洋) 在位时间:549~559 年号:天保 发行钱币及备注:常平五铢(齐)553年
帝王:废帝(高殷) 在位时间:559~560 年号:乾明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孝昭帝(高演) 在位时间:560~561 年号:皇建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武成帝(高湛) 在位时间:561~564 年号:太宁、河清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后主(高纬) 在位时间:564~577 年号:天统、武平、隆化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幼主(高恒) 在位时间:577 年号:承光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常平五铢

~~~~~北朝:北周(557~581)~~~~
帝王:孝闵帝(宇文觉) 在位时间:557 年号: 发行钱币及备注:五行大布(北周)547年
帝王:明帝(宇文毓) 在位时间:557~560 年号:武成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武帝(宇文邕) 在位时间:560~578 年号:保定、天和、建德、宣政 发行钱币及备注:布泉(北周)561年
帝王:宣帝(宇文贇) 在位时间:578~579 年号:大成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静帝(宇文衍) 在位时间:579~581 年号:大象、大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永通万国(北周)579年


布泉




永通万国

隋、唐、五代货币隋: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朝,建立了封建国家--隋朝。建国后即整顿货币积弊,实行通货紧缩政策,铸开皇五铢钱(又称置样五铢)。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穷奢极侈,财政枯竭,恶钱泛滥,私铸成风,至剪铁为币,糊纸为币,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义军蜂起,隋朝随即灭亡。通行了七百多年的五铢钱至此告终。 ——隋:(581~618)——
帝王:文帝(杨坚) 在位时间:581~604 年号:开皇、仁寿 发行钱币及备注:置样五铢、五铢白钱
帝王:煬帝(杨广) 在位时间:604~617 年号:大业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恭帝(杨侑) 在位时间:617~618 年号:义宁 发行钱币及备注:


置样五铢



五铢白钱

五铢白钱是隋代开皇五铢的一个变种,除了中央,晋王杨广是地方上最大也是最主要的铸币者,所谓五铢白钱的白色,很可能是用来区别中央与地方铸币的。

  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代的货币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变化:以铢两重量命名的货币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通宝、元宝、重宝的“宝”字钱通行于市;白银货币在流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大面额的飞钱(类似今天的银行汇票)出现,具有纸币的某些特征。 ——唐(618~907)——
帝王:高祖(李渊) 在位时间:618~626 年号:武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钱始铸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开元通宝的铸造,开创了我国货币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从而结束了钱币以重量为钱文的历史,开始向抽象化、符号化转轨。这是继秦始皇统一中国货币后又一次重大货币改革。“钱”,从此成为重量单位,十钱一两的进位制由此诞生了。 帝王:高宗(李治) 在位时间:649~683 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发行钱币及备注:乾封泉宝

乾封泉宝帝王:肃宗(李亨) 在位时间:756~762 年号:至德、乾元、上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乾元重宝?(史思明)得一元宝?順天元宝


乾元重宝


得一元宝



順天元宝
帝王:代宗(李豫) 在位时间:762~779 年号: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历通宝


大历通宝


帝王:德宗(李适) 在位时间:779~805 年号:建中、兴元、贞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建中通宝(新疆铸)


建中通宝

帝王:順宗(李诵) 在位时间:805 年号:永贞 发行钱币及备注:有“大”、“中”、“元”字钱
                                                     “中”、“元”字钱


  五代: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政治上分裂政治上分裂割据五十四年,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改朝换代象走马灯一样;南方吴越、吴杨、前蜀、楚、南汉、闽、南平、后蜀、南唐、北汉地方性政权割据。致使货币上形成多头币制及区域性贬值,各国自铸恶钱作为增强本身实力、削弱他国的手段。南方诸国设法吸收铜钱和金银而专用铅铁杂钱及低质合金钱;北方各国则严禁恶钱入境,形成错综复杂的货币战。铜、铁、铅、锡等币材多样,官铸私铸,今钱古钱,各国自铸,名目繁多,形成典型的多头货币制度及混杂而又分散的货币流通。——五代?十国——
~~~~后梁(907~923)~~~~
帝王:太祖(朱全忠) 在位时间:907~910 年号:开平、乾化 发行钱币及备注:开平元宝 附刘仁恭铸: 永安一十、一百、五百、一千?順天元宝当千?应天元宝?应圣元宝?铁货布?铁五铢(仿隋式样)
帝王:末帝(朱友贞) 在位时间:911~923 年号:乾化、贞明、龙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徐知诰铸: 大齐通宝
              开平元宝 
永安一十                         永安一百                                    永安五百 应天元宝

  后梁和后晋基本上沿用开元钱,后梁铸过“开平元宝”大钱,后晋则由于国情所致,曾官民自由铸造“天福元宝”钱,轻重不一。后唐铸“天成元宝”小平钱。后汉铸“汉元通宝”,形制稍好。后周则比前四朝均好,改革货币制度,钱为官铸,铸有“周元通宝”,阔郭、工整,钱背有月纹或星月纹,形制较好,为赵宋的统一中国准备了条件。 ~~~~后唐(923~936)~~~~
帝王:庄宗(李存勗) 在位时间:923~926 年号:同光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前蜀铸:永平元宝?通正元宝?天汉元宝?光天元宝?咸康元宝?乾德元宝
帝王:明宗(李嗣源) 在位时间:926~934 年号:天成、长兴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成元宝
帝王:闵帝(李从厚) 在位时间:934~935 年号:应顺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南汉铸:铅开元通宝?乾亨重宝?乾亨通宝


天成元宝

~~~~后晋(936~946)~~~~
帝王:高祖(石敬塘) 在位时间:936~944 年号:天福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福元宝
帝王:出帝(石重貴) 在位时间:944~947 年号:天福、开运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闽铸:开元通宝背闽、福?永隆通宝?天德重宝

天福元宝~~~~后汉(947~950)~~~~
帝王:高祖(刘知远) 在位时间:947~948 年号:天福、乾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汉元通宝
帝王:隐帝(刘承祐 在位时间:948~951 年号:乾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楚铸:开元通宝小铅钱?乾封泉宝大铁钱?天策府宝
汉元通宝 ~~~~~后周(951~960)~~~~~
帝王:太祖(郭威) 在位时间:951~954 年号:显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周元通宝
帝王:世宗(柴荣) 在位时间:954~960 年号:显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

周元通宝
十国则以南唐币制相对稳定,两蜀勉强自保,楚利用恶钱充实国力,闽殷和南汉货币最乱,燕则乱铸杂币来搜刮财物,吴越、北汉也曾铸钱,南平则未有铸钱记载。南唐铸“大齐通宝”、“保大元宝”、“大唐通宝”、“开元通宝、唐国通宝”对钱等,铁铜钱并行;楚铸铅、铁、锡、大铜等钱,有“天策府宝”、“乾封泉宝”;前蜀王建据巴蜀曾铸永平、通正、天汉、光天等四种元宝钱,王衍铸乾德元宝和咸康元宝;后唐末年内乱,孟知祥趁机据西川,史称后蜀,其子孟昶曾大铸铁钱,有广政通宝和大蜀通宝等铜、铁钱,铁工精好如铜钱;闽殷滥铸铁钱、铅钱及大铜铁钱,有开元通宝大铁钱,永隆、天德等大小钱;南汉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大铸铅钱,十当铜钱一,制作粗而字不清,钱背多铸地名,铅钱为其通用货币,乾亨二年(公元918年)所铸乾亨通宝铅钱,历来都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铅钱;燕刘仁恭父子盘据幽州,用堇泥作钱,强迫收兑铜铁钱,又利用许多古钱的钱模,铸造多种杂钱。

宋、辽、夏、金货币两宋货币以铜钱为主,白银、纸交子、会子和关子逐渐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年号钱、对子钱极为普遍,记监、记炉、记年钱亦应运而生。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御书钱堪称一绝,后世称颂宋徽宗继王莽之后又一铸钱圣人。~~~~~北宋(960~1127)~~~~~
帝王:太祖(赵匡胤) 在位时间:960~976 年号:建隆、乾德、开宝 发行钱币及备注:宋元通宝


                                                       宋元通宝帝王:太宗(赵光义) 在位时间:976-997 年号: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发行钱币及备注: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  (李顺)应运元宝


太平通宝?



淳化元宝?金钱

中国最早发现宋代“淳化元宝”佛像金钱是在1988年春。当时一个建筑施工队在佛教圣地五台山中台顶(即翠岩峰)佛塔旧址清理塔基时,挖出一千多枚在背面刻有两尊佛像的金钱,经考古学家和钱币专家鉴定,这就是中国宋代淳化年间铸造的“淳化元宝”佛像金钱(图一)。从实物看,该钱径24mm,厚1.2mm,穿径5mm,佛像凸出浮雕 2mm,每枚重12g,成色在96%以上。该钱出土后曾被民工私分并倒卖,后来贩到香港钱币市场,一枚金钱刻换一辆高级轿车,其珍贵程度令人咋舌。


至道元宝 


应运元宝
此钱为北宋淳化年间农民起义领袖王小波、李顺为首在青城起义,得成都,所迠大蜀国,应运元年(公元994年)铸于成都。铸量极少,中国古泉一百名珍之一。又列50名珍之一。

帝王:真宗(赵恒) 在位时间:998~1022 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僖、乾兴 发行钱币及备注: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僖通宝



咸平元宝

天僖通宝

祥符元宝

景德元宝帝王:仁宗(赵祯) 在位时间:1022~1063 年号: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佑元宝?皇宋通宝?康定元宝?庆历重宝?皇佑通宝?至和元宝?至和重宝、至和通宝?嘉佑元宝?嘉佑通宝
天圣元宝
                                           明道元宝帝王:神宗(赵顼) 在位时间:1068~1085 年号:熙宁、元丰 发行钱币及备注:熙宁元宝?熙宁通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元丰重宝


熙宁重宝

~~~~~南宋(1127~1279)~~~~
帝王:高宗(赵构) 在位时间:1127~1162 年号:建炎、绍兴 发行钱币及备注:建炎通宝?建炎重宝?建炎元宝?绍兴元宝?绍兴通宝


建炎通宝


建炎重宝
南宋因为推行纸币,因此南宋钱很难找到。高宗时铸建炎通宝、建炎元宝、建炎重宝。通宝分折二、折三、小平,都是真篆成对。四川铸的小平钱是仿瘦金体,初铸背后穿上有一川字。当三钱有大样的。

铁钱背面穿上有利字的是利州绍兴监所铸。建炎通宝很普通,建炎元宝则价2000元以上。建炎重宝传世不多,没有发现有错范钱。

帝王:孝宗(赵shen) 在位时间:1163~1190 年号:隆兴、乾道、淳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隆兴元宝?乾道元宝?淳熙元宝?淳熙通宝


隆兴元宝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金主完颜亮领兵大举南侵,高宗让位给太子赵昚,是为孝宗。孝宗登基后,改明年为隆兴元年,始铸隆兴元宝(通宝)钱。而就在此时,金主完颜亮在江北杨林渡渡江进攻采石,结果被宋军击溃,此正值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金室内部发生宫廷政变,完颜雍乘机篡取朝政,自立为帝。消息传来,南下的金兵也在瓜洲渡发生了兵变,杀死了完颜亮自行北撤。政局发生了急剧变化,使南宋朝廷有了一个舒缓和喘息的机会,但对北方中原失地仍无力夺回。 帝王:光宗(赵? ?在位时间:1190~1194 年号:绍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绍熙元宝?绍熙通宝

绍熙元宝

 
帝王:宁宗(赵扩) 在位时间:1195~1224 年号:庆元、嘉泰、开僖、嘉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庆元通宝?庆元通宝?嘉泰通宝?嘉泰元宝?开僖通宝?开僖元宝?嘉定通宝?嘉定元宝?嘉定杂宝


庆元通宝

王:理宗(赵昀) 在位时间:1225~1264 年号: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宝佑、开庆、景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宋元宝?大宋通宝?圣宋重宝?宝庆元宝?绍定元宝?绍定通宝 端平元宝?端平通宝?端平重宝?嘉熙通宝?嘉熙重宝 淳佑元宝?淳佑通宝?皇宋通宝?开庆通宝?景定元宝


大宋元宝

帝王:度宗 在位时间:1265~1274 年号:咸淳 发行钱币及备注:咸淳元宝?临安府钱牌--南宋后期


咸淳元宝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他们最初使用中原地区的货币,后自产铜自铸币,仍以汉文为钱文。所铸货币多不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契丹族人的经济文化水平相对低下。 帝王:太祖(耶律阿保机) 在位时间:907~926 年号:神册、天赞、天显、 发行钱币及备注:通行泉货?天显通宝



通行泉货

帝王:太宗(耶律?怨猓?在位时间:926~947 年号:天显、会同、大同 发行钱币及备注:会同通宝?


会同通宝帝王:世宗(耶律阮) 在位时间:947~951 年号:天禄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禄通宝                                                   天禄通宝帝王:穆宗(耶律璟) 在位时间:951~969 年号:应历 发行钱币及备注:应历通宝


应历通宝

帝王:圣宗(耶律隆绪) 在位时间:982~1031 年号:乾亨、统和、开泰、太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统和通宝
帝王:兴宗(耶律宗真) 在位时间:1031~1054 年号:景福、重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景福通宝?重熙通宝
帝王:道宗(耶律洪基) 在位时间:1054~1101 年号:清宁、咸雍、大(太)康、大安、寿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大康元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
帝王:天祚帝(耶律延禧) 在位时间:1101~1125 年号:乾统、天庆、保大 发行钱币及备注:乾统元宝?天庆元宝
                                  统和通宝
1、天庆元宝

辽国天祚帝,天庆年间(公元1111-1120)铸造。有光背小平钱。今不多见。有“大辽天庆”折十大钱,制作精美,存世仅有2品,珍罕无定价。   2、西夏桓宗(李纯祐)天庆年间(公元1193~1206)铸造。
币质:青铜 特征:小平钱;钱文楷书旋读,书体端庄劲健,铸工良好。另铸有“天庆宝钱”钱。


天庆元宝

  西夏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强国,它曾铸行过两种文字货币,一是西夏文,也叫“屋驮钱”;一是汉文钱,形制大小与宋钱相似。西夏朝钱币铸制精整,文字秀丽,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西夏经济文化比较繁荣。

  ———————————————西夏(1038~1227)————————————————
帝王:景宗(李元昊) 在位时间:1032~1048 年号:显道、广运、大庆、天授礼法延祚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毅宗(李谅祚) 在位时间:1048~1067 年号:延嗣宁国、天佑垂圣、福圣承道、拱化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福圣宝钱?


                                   西夏文福圣宝钱  帝王:惠宗(李秉常) 在位时间:1067~1086 年号:乾道、天赐礼盛国庆、大安、天安礼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大安宝钱?大安通宝


大安宝钱 帝王:崇宗(李乾順) 在位时间:1086~1139 年号:天仪治平、天佑民安、永安、贞观、雍宁、元德、正德、大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贞观宝钱?元德通宝、重宝?大德通宝
贞观宝钱帝王:仁宗(李仁孝) 在位时间:1139~1193 年号:大庆、人庆、天盛、乾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乾佑宝钱?天盛、乾佑元宝


乾佑宝钱帝王:桓宗(李纯祐) 在位时间:1193~1206 年号:天庆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天庆宝钱?天庆元宝                            天庆宝钱帝王:襄宗(李安全) 在位时间:1206~1211 年号:应天、皇建 发行钱币及备注:皇建元宝


皇建元宝帝王:神宗(李順顼) 在位时间:1211~1223 年号:光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光定元宝


光定元宝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曾统治过大半个中国。在铸币方面主要受南宋的影响,货币种类繁多,除用铜钱外,亦用纸币,均以汉文为币文。开始用钱钞,后来用银钞。————————————————金(1115~1234)—————————————————
帝王:太祖(完颜阿骨打) 在位时间:1115~1123 年号:收国、天辅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太宗(完颜晟) 在位时间:1123~1135 年号:天会 发行钱币及备注:伪齐刘豫:阜昌元宝、通宝、重宝

金代伪齐政权刘豫(金人扶植政权)阜昌年间铸造的钱币。有“阜昌通宝”,“阜昌重宝”,直径约35mm,钱文清晰精美,书法精妙绝伦,极美品。   阜昌元宝为平钱,面文旋渎,有真、篆二体,是为对钱。径2.6厘米,重3.4克;光背无文。此钱制作精整,文字秀美,其品相之佳妙决不下于北宋大观、政宣诸泉,金朝亦通行使用。唯传世数量稀少,常为泉家苦求而不得。阜昌元宝帝王:章宗(完颜景) 在位时间:1189~1208 年号:明昌、承安、泰和 发行钱币及备注:承安宝货银铤?泰和通宝、重宝

承安宝货是金代白银货币,因为流通时间短,铸量稀少,以前不曾发现,因而出现了方孔圆钱式样的臆造币。1981年,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分行在清理库房时发现四件(一两半)承安宝货银铤。1985年在黑龙江阿城又发现一件(一两半),引起了钱币界的轰动,从而澄清了原来对承安宝货的误解。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辽宁分行在库存的杂银中又发现二件(一两),1987年6月内蒙古兴和县也发现一件(一两半),至今一共是八件。

承安宝货银铤

                      泰和通宝
帝王:卫绍王(完颜永济) 在位时间:1208~1213 年号:大安、崇庆、至宁 发行钱币及备注:崇庆元宝?崇庆通宝?至宁元宝


崇庆元宝

帝王:宣宗 在位时间:1213~1223 年号:贞佑、兴定、元光 发行钱币及备注:贞佑元宝、通宝



贞佑元宝



元、明、清货币元代除以纸币为主要流通货币外,同时也铸行一些小型的供养钱、庙宇钱和少量的大钱,有汉文和蒙古文(即八思巴文)两种,与此同时白银的流通量占有很大的比例。 ————————————————元(1279~1368)————————————————
帝王:太祖( 铁木真) 在位时间:1206~1227 年号: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监国(拖雷) 在位时间:1228 年号: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太宗(窝阔台) 在位时间:1229~1241 年号: 发行钱币及备注:帝王:世祖(忽必烈) 在位时间:1260~1294 年号:中统、至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朝通宝?中统元宝?至元通宝


大朝通宝



中统元宝

帝王:成宗(铁穆耳) 在位时间:1294~1307 年号:元贞、大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元贞元宝、通宝?大德元宝、通宝


大德元宝

帝王:武宗(海山) 在位时间:1308~1311 年号:至大 发行钱币及备注:至大通宝、元宝?大元通宝、国宝


至大通宝

帝王:仁宗 在位时间:1311~1320 年号:皇庆 发行钱币及备注:皇庆元宝


皇庆元宝

帝王:英宗(硕德八剌) 在位时间:1321~1323 年号:延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延佑元宝、通宝
延佑元宝帝王:泰定帝(也孙贴木儿) 在位时间:1323~1328 年号:至治 发行钱币及备注: 至治元宝、通宝?大元至治

至治元宝
帝王:天顺帝(阿速吉八) 在位时间:1328 年号:泰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泰定通宝、元宝


泰定通宝

帝王:顺帝(妥欢贴睦尔) 在位时间:1333~1368 年号:至顺、元统、至元、至正 发行钱币及备注:至顺元宝、通宝、至元元宝、通宝?至正通宝、之宝


至元通宝

  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一般交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和铜钱组成了货币主体。但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奇怪的是明代只发行一种"大明宝钞"纸币。明代基本是一个皇帝铸一种年号钱(亦有几代未铸钱),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

———————————————明(1368~1644)——————————————————
帝王:太祖(朱元璋) 在位时间:1368~1398 年号:洪武 发行钱币及备注:洪武通宝


洪武通宝

帝王:成祖(朱棣) 在位时间:1403~1424 年号:永乐 发行钱币及备注:永乐通宝


永乐通宝

帝王:仁宗(朱高炽) 在位时间:1425 年号:洪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洪熙通宝



洪熙通宝

帝王:宣宗(朱瞻基) 在位时间:1426~1435 年号:宣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宣德通宝


宣德通宝

帝王:考宗 在位时间:1488~1505 年号:弘治 发行钱币及备注:弘治通宝


弘治通宝

帝王:世宗(朱厚璁) 在位时间:1522~1567 年号:嘉靖 发行钱币及备注:嘉靖通宝

嘉靖通宝帝王:穆宗(朱载厚) 在位时间:1567~1572 年号:隆庆 发行钱币及备注:隆庆通宝

隆庆通宝 帝王:神宗(朱翊钧) 在位时间:1573~1620 年号:万历 发行钱币及备注:万历通宝


万历通宝

帝王:光宗(朱常洛) 在位时间:1620 年号:泰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泰昌通宝 
明朝熹宗朱由校,天启年间铸造。明光宗泰昌年间并未铸钱,因其在位仅一月,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于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


泰昌通宝 


帝王:熹宗(朱由校) 在位时间:1621~1627 年号:天启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启通宝  

 
天启通宝

帝王:毅宗(朱由检) 在位时间:1628~1644 年号:崇祯 发行钱币及备注:崇祯通宝


崇祯通宝

帝王:李自成、张献忠起义 发行钱币及备注:永昌通宝?大顺通宝?西王赏功



永昌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60元 明末李自成于1644年在西安建大顺国,铸,永昌通钱,传世有小平、折五两种,面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小平径2.3--2.5厘米,重3.5克,折五径3.4---3.75厘米,重8.3---14克。版别又分湖北版,陕西版,传世较少。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大西政权于大顺年间(公元1644~公元1645)铸造。版式为小平钱,多阔缘大样,制作较为精细,铜色金黄。有光背和背“工”,“户”,“川户”等字样。发行时间短,如今存世量不多,光背相对较多,背川户价格最高。


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据川时,自称“大西王”,在成都建大西国,改元大顺,铸有“西王赏功”大钱,分金、银、铜三品,以奖励有军功者,存世极罕见。上海博物馆有馆藏。该钱币钱体比“天启通宝”当十钱略大,直径4.7厘米,币重31.5克,币厚0.2厘米,为铜质品。钱面文字“西王赏功”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字体浑朴,笔画挺拔,边廓精整,品相佳美。钱背光而无文。该币两面的包浆沉着,呈古铜色和黑色,包浆虽薄,却异常坚硬,没有脱落,由此可见该币当为入土时间不长或者没有入土的传世古钱币。


弘光通宝
朱由崧称帝的当年阴历十月,开始铸造弘光通宝。弘光通宝版别比较复杂,分为小平和折二两种。小平有光背、背上星、背上凤字三大类,“凤”指安徽省凤阳,因马士英曾任凤阳总督。小平的直径在2.4厘米左右,折二型直径在2.7厘米至2.8厘米,从弘光通宝钱文上分析,“弘”字的“弓”旁有大小之分,大弓旁背星者较少。“弘”字还有一种行弓版,即“弓”旁的第二笔长。“通”字有单点通、双点通之分,有一种长通较少见。弘光通宝折二光背十分罕见,据说传世仅一枚。折二弘光通宝背右铸一“贰”字也稀少。


隆武通宝
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史可法等人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位,第二年改元弘光,铸行“弘光通宝”。有小平,折二钱两种。但此钱仅铸行了一年,福王政权就被清军推翻了。同年六月。鲁王朱以海在绍兴铸“大明通宝”,皆为小平钱,此钱真书直读,分为背有文及背无文两类。顺治元年,鲁王失败,逃至厦门,投奔郑成功。大明通宝钱铸行有六年时间。顺治二年,南明礼部尚书黄道周等人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铸行“隆武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此钱为真书直读;小平钱分背有文及无文两类。此外还有“隆武通宝”铁钱,较为罕见。隆武二年,清军攻入闽,唐王政权灭亡。顺治四年,桂王朱由榔在广东即位,改元永历,次年铸行“永历通宝”,有小平,折二、及背文五厘、一分四等钱。   唐王政权灭亡后,明朝两广总督丁魁楚等人共推桂王朱由榔监国,后在桂林称帝,建元永历。在南明四个政权中,桂王政权是存在时间最久的一个,先后延续了十六年,桂王政权曾控制过云贵,两广,湘,川等广大地区,而且与李自成、张献忠的余部李定国、李锦等人结成“统一战线”,联合抗清。但后来内受宵小权臣钳制,外受吴三桂追逼,进入缅甸,后被缅人献于清廷,为吴三桂杀害于云南昆明。



从“利用通宝”流通时间,看其历史意义。吴三桂举旗反清的主要运作方式有二种,一是武力推进,抢占地盘,扩充势力;二是发行钱币,激活经济,稳定人心。从某种程度上讲,发行钱币比武力推行的意义要大得多。吴三桂及其建立的王朝发行的钱币有三种。一是1674年吴三桂起事之初发行的“利用通宝”;二是公元1678年,吴三桂率兵攻入湖南,在衡阳自立为皇帝,国号“周”,年号“昭武”,发行的“昭武通宝”;三是吴三桂死后,他的孙子吴世璠在云南王府继位,改年号为“洪化”,铸造的“洪化通宝”。三种钱币共存时间仅三年,然而“利用通宝”生命力最强,从1674年起一直到清代中后期,在漫长的200多年中,南方各省特别是云、贵、湘(尤以临澧地区为盛)把它夹杂在大清朝庭的钱币中流通,直至民国初年才停止使用。其流通时间之长,创下了历史上各个起义军和反朝廷的政治集团所发行的钱币之最。



昭武通宝  
清康熙十七年(1678)三月初,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为维持人心,铸“昭武通宝”。此钱仿明代钱币旧制,其版式有小平,折五,折十型。小平楷书钱比较多,一般光背,背“工”比较多见;小平篆书的比较少;折五,折十型钱币都是篆书大钱,背“一分”。篆文古拙。但此币流通时间不久,流通不广,因吴三桂在这年八月死了。“昭武通宝”是在衡阳铸造发行的唯一古钱币。          努尔哈赤是明末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女真族的杰出首领。1616年他建立金国,史称后金,与明政权抗衡。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清灭明,建立了清朝。

  满清统治的大清王朝,十个皇帝都铸有年号钱。清代的纸币有“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二种,合称钞票。清末由于外国货币的大量流入,使我国古老的货币文化受到了西方货币的严重影响,出现了机制银元和机制铜元,此间国家建立了银行,发行了兑换券,继而全国各行业部、地方省亦发行了各自的货币。在此期间外国列强乘势而入,相继在我国发行货币,从中掠夺我国财产,破坏我国的经济.———————————————清(1616~1911)——————————————————
帝王:太祖(努尔哈赤) 在位时间:1616~1626 年号:天命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命汉钱、天命通宝
天命汉钱帝王:太宗(皇太极) 在位时间:1626~1643 年号:天聪、崇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聪汉钱

天聪汉钱帝王:世祖(福临) 在位时间:1644~1661 年号:顺治 发行钱币及备注:顺治通宝


顺治通宝

帝王:圣祖(玄烨) 在位时间:1661~1722 年号:康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康熙通宝


康熙通宝

帝王:世宗(胤禛) 在位时间:1723~1735 年号:雍正 发行钱币及备注:雍正通宝


雍正通宝

王:高宗(弘历) 在位时间:1736~1795 年号:乾隆 发行钱币及备注:乾隆通宝


乾隆通宝

帝王:仁宗(顒琰) 在位时间:1796~1820 年号:嘉庆 发行钱币及备注:嘉庆通宝


嘉庆通宝


帝王:宣宗(旻宁) 在位时间:1821~1850 年号:道光 发行钱币及备注:道光通宝


道光通宝

帝王:文宗 在位时间:1851~1861 年号:咸丰 发行钱币及备注:咸丰通宝?重宝?元宝


咸丰通宝

帝王:穆宗(载淳) 在位时间:1862~1874 年号:同治 发行钱币及备注:同治通宝?重宝


同治通宝

帝王:德宗 在位时间:1875~1908 年号:光绪 发行钱币及备注:光绪通宝?重宝


光绪通宝

帝王:(溥仪) 在位时间:1909~1911 年号:宣统 发行钱币及备注:宣统通宝


宣统通宝

满洲人在入关以前就开始铸币了。努尔哈赤天命元年铸天命汉钱,满文,四字,没有加圈点;天命通宝是铸的汉文。太宗天聪元年铸天聪江钱,背面穿左右满文十字,穿右有满文一两字样。顺治元年铸顺治通宝。顺治钱有五种;光背、背面有一个汉字、一厘钱、背面有两个满字、满汉文钱。康熙年间铸康熙通宝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后铸造小钱。雍正以后,制钱都仿顺治钱五式,除正面的年号外,背面都是两个满文字。宝福局所铸的钱,局名有时也用汉字。乾隆年间铸乾隆通宝,乾隆通宝红钱中,还有库车地名的,分普通和当十两种,当十的背面穿孔的上下有"当十"两个汉字。乾隆钱的成色先后不同,各地也不同。乾隆五年以前,铸钱不加锡,称为黄钱,加锡后叫做青钱。嘉庆道光钱名有十九种,计泉、源、直、晋、苏、昌、福、浙、武、南、陕、川、广、桂、云等,钱背为宝东,满文即用康熙钱的东字。咸丰时铸局大增,咸丰钱也特别多,特别复杂。在计值方面,咸丰钱可以分为十五级,从一文到当钱,钱上有铸局名称,所以各局所铸,文字不同,而且福建所铸,除了计值上,还有计重若干的文字。凡是背部文字多的清代钱都要注意收集,说不定就是珍品。同治年间的当十钱较多,小制钱在咸丰就已停止铸造,而当十以上的大钱,因民间不用而停铸。光绪年间铸造当十钱光绪重宝,光绪通宝小制钱,现在所见小钱较多。宣统年正式用旧法铸钱的。大概有宝泉局,另外有宝广和宝福两种机器钱,以及一种有圆孔的大清钱币。光绪时广东的机器铸币最为通行。广东铸的机器钱,有制钱、当五、当十,当五、当十是样钱。制钱中又有大小两种。大制钱又有两种,一种背面穿左为一满文"广"字,穿右为一汉文"广"字,穿上横写"库平"二字,穿下有"一钱"两个字。另一种是顺治第五式,即背面有满文"宝广"二字。光绪二十六年,广东开始铸造铜元,正面为"光绪元宝"四个字,中间没有方孔,而有"宝广"两个满字,下面靠近外部有"广东省造,每百枚换一圆"字样,背面是蟠龙花纹,下面近处廓有英文字样。后改每百枚换一圆的字样为"每元当制钱十文"。


太平天国、清末农民起义军货币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数次农民起义运动,但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应该是由洪秀全发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军于癸好三年(1853年)攻克南京(改称天京)之后,即开始铸造自已的货币。
  太平军的货币除初期名称为通宝外,其余均称圣宝。圣字取意于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纲领,故太平军的圣库、圣粮、圣兵等等多用“圣”字,钱币亦如此。
  太平军的货币材料有金、银、铜、铁、铅等。面值分为小平(当一钱)、折五钱、折十钱、当五十钱等多种。同时书体品式较为复杂。此外,还铸造了一批镇库性质不能参于流通的花钱。其种类有四:小号大花钱、中号大花钱、特大号大花钱,其中特大号大花钱是我国最大最重钱币之一,仅半枚残钱就超过四市斤,重达2170克,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太平天国
帝王:洪秀全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国通宝?天国圣宝?太平天国?太平圣宝







太平天国铸。洪秀全于咸丰三年定都南京,并正式铸行太平天国钱,币材金,银,铅铁俱有,然以铜币为主,形制分小平钱径1.9厘米,重2.2克,折五钱径2.85厘米,当十径3.8---4.2厘米,当五十径4.8--5.2厘米,钱文多为宋体字,次为楷书,国字方框内从王,名称不一,
公元1851年(咸丰元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期间持续十六年,纵横十五省。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后,遂颁发《天朝田亩制度》,制定了人口平分土地的办法。力图实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这一土地纲领虽未彻底实施,但对农民夺回土地,不缴或少缴地租的行动加以保护,勒令地主富豪多交赋税,减轻人民负担,还是有力的“武器”。同时,太平天国还允许自由贸易,不准囤积居奇。财政上鼓铸钱币,实行经税政策。太平天国开始铸钱是在咸丰三年(1853)七月,那一年在天京朝天宫开炉铸造,设有专司其事的人,职同指挥。试制多时,终于在次年六月铸造成功,开始发行。不久,在苏州、杭州、绍兴、嘉兴、徽州、衡阳等地,也开始铸行。太平天国钱币材多种,主要为铜铁,也有金银,但很罕见,所有铸币,均不记值。面背文多变,有面为“天国”背“通宝”的;有面为“天国”背“圣宝”的;有面为“太平天国”背“圣宝”的;有面为“天国圣宝”背“太平”的,等等。
种类
天平天国钱币一、最早铸造的径3.5厘米面文“天国”二字列穿上下,背“通宝”二字在穿左右,有楷体及仿宋字体二种,因传世极稀,早年未为人知,近年始渐出现,有一种钱的面文直书“天国”二字背也直书“圣宝”二字,此一枚钱应为改制钱,此后天国铸钱均称“圣宝”二字,多发现于南京附近,也可能为初期所铸。太平天国传世有一镂花大钱,可能是开炉,镇库之用,极罕见,颇为珍贵。
  清朝末年上海地区的农民起义军组织--小刀会,浙江的天地会、金钱会,还有广西的天地会等亦都先后铸造了流通货币。这些组织因存在时间短,活动区域小,铸币量罕少,时至今日存世廖廖,因此价格亦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