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球奖名单提名电影:熊厚音注解《周易参同契》上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8:42:54

熊厚音注解《周易参同契》上篇





《易象归元》上篇


青龙山人 厚 音 撰著

 

 

 

大易总叙章第一

 


    乾坤[1]者,易之门户[2],众卦[3]之父母,坎离[4]匡郭[5],运毂[6]正轴。


  
  [1]乾坤:八卦中最基本的两卦,代表天和地,阴和阳,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2]门户:这里是关键、纲领的意思。

    [3]众卦:由乾、坤衍化出来的六十四卦。

    [4]坎离:八卦中代表水和火的两卦。

    [5]匡郭:即“垣郭”。

    [6]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间有一个圆孔,用来插轴。


  乾坤者,天地间的阴阳二气也,也代表了世界上阴阳两种物质和为其所化生出的两种状态。两种事物和两种状态,决定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变易之性的由来,也是使我们进入易地的关键,繁简也是一对阴阳,观繁就简者也就是至易地掌握了易之门户,事物变化的根本。众卦虽繁,都是由至简的乾坤两卦所化,坎离两卦所生,形成了先天运转的框架,它们都在围绕什么运转呢?这就是先天混元一气(太乙)。先天的太乙混元一气是虚的,却包含了整个太极八卦的运转,此处是以阴负阳,这也是道所表现的其本模式,所以在相对物质世界的变化中要想掌握这个变化的主动权,其立场和方法都是相对的,只有太乙混元一气是绝对的,仅仅是指人体存在的绝对。因此性命双修的积极意义正是在相对修炼中完成绝对的结晶,使人进入到虚空中完成新一轮的相对境地,逐步达到虚空生妙有的极限循环,这是金丹修炼的基础理法之源。

 


坎离匡郭水火升降图


  
  牝牡[1]四卦,以为橐[2]龠,覆冒[3]阴阳之道,犹工御[4]者,准绳墨[5],执衔辔[6],正规矩。随轨辙[7],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8]纪。
  
  

    [1]牝牡:牝(pin聘),雌性:牡,雄性。

    [2]橐龠:橐(tuo驼)(yue跃)是古代冶炼鼓风用的器具。前者是鼓风器,后者是傍风管。

    [3]覆冒:笼罩,覆盖。引申为统摄。

    [4]工御:善于驾。

    [5]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比喻规矩或法度。

    [6]衔辔:衔,马嚼子。辔(pei配),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7]轨辙:轨,左右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辙(zhe哲),车轮的压迹。这里比喻法规、途径。

    [8]律历:律,古代用来正音的一种竹管。历,推算日用星辰运行及季节时令的方法。

 


  所谓牝牡,是指对偶,其中四卦,应当有两对阴阳。一对是先天之阴阳,元神与元精,另一对是后天之阴阳,魂与魄。天地交媾,当有元性,父母交合,当有性命。两相为大小天地,其合之钮在性,于其中沟通。元性受制于后天肉体,分而居之于心肾,上藏阴名为元神,下立阳名为元精,乾(胸)得阴爻而主化为离(心、火),坤(腹)得阳爻主之为坎(肾水)。


  此两对阴阳尤如古代的冶炼之鼓风器具,先天的乾坤就象鼓风器,后天的坎离就象送风管,此消波长。看起来先天变化日起月落,人们的后天性命是自生自长,却猜不透其中的原末,重视了主观上的修炼却忽略了先天阴阳对生命的制约作用。阴阳之道是覆盖万物万相的,事情的轻易结论和绝对看法都导致举措的失败,所以,在修炼之中就象作木工和驾双一样。木工操作以绳墨为准,驾驭者总是以控制缰绳为要,制作中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驾驭者没有沿大道奔驰就容易翻车。无论是准则规矩还是缰绳轨迹,都是以中制外,以阴导阳,以静克躁,以雌伏雄,其中的节奏法度,自然要有基准来作为运动的依据。人的相对位置也就是用历法来形成相对的参考。


  
  月节[1]有五六,经纬[2]奉日使[3],兼并[4]为六十,刚柔有表里。朔[5]旦屯[6]直事,至暮蒙[7]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8]未[9]至晦[10]爽[11],终则复更始[12]。


  
  [1]节:五日为一节,六节为一候,正好一个月。

    [2]经纬:织物的真线和道路的南北叫“经”,织物的横线和道路的东西叫“纬”。火候则以年为经以月为纬,以月为经者以日为纬。

    [3]使:主使。

    [4]兼并:合并。

    [5]朔:农历每月的初一日。

    [6]屯:卦名,六十四卦之一。

    [7]蒙:卦名,六十四卦之一。

    [8]既:既济,卦名的简称,六十四卦之一。

    [9]未:未济;卦名的简称,六十四卦之一。

    [10]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11]爽:早晨。

    [12]更始:重新开始。


  一个月有三十天,一年却有三百六十天,从整体上来讲究人的时间性,每一天是由太阳所致,所以人的太极循环以年为准,每个月的变化是由太阴所致,因此人的气血盈虚以月为度。太极球为阴以阳度之,气血为有形质之阳以月度之,阳分四季,阴呈盈亏(半月),阴阳合并为六十,此六十为衡量法度的时间基准,其中阴阳配比之刚柔,代表了人的先天(里)与后天(表)的相互演化关系。古人以天干(阳——十进制)和地支(阴——十二进制)来结合形成甲子(六十)历法,这六十历法正好与人的生命存在形式的内涵有一定的关系。乾与坤是人生的两个极端暂不去讨论,坎离是先天因素形成与乾坤交合的结果,也属于相对不变的因素,撇开四卦不论(是一种相对的定向因素),剩下的后天循环也正好是六十卦。所以古人认为前四卦为真种子与真药,后六十卦则是变化的火侯。每当古历初一日开始时是屯卦当事,到这天快结束时则是由蒙卦当值受了,昼夜一天之内各占用一卦,一个月下来,正好用去六十卦,以此来象征人的气血运转规律是服从太阴之数的,到既济之卦与未济之卦又适应每月的最后一天的早晨时,一个循环即周而复始,重新开始了,这些重新开始的循环,前人很重视但没有依赖,因为他们知道六十四卦中还有四卦才是决定事物运动的准绳和轨迹,因而“无为之治”是针对后天而尊重先天提出来的。

 

 



月节纳卦张布为舆图


  
  日月为期度[1],动静[2]有早晚,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3]戌亥。赏罚[4]应春秋,昏明[5]顺寒署,爻辞[6]有仁义[7],随时[8]发喜怒[9],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10]。


  
  [1]期度:期限,程度。

    [2]动静:动为阳,主进火;静为阴,主退火。炼丹术语前者叫“进阳火”,后者叫“退阴符”。

    [3]讫:到。

    [4]赏罚:阳气当春发生为赏,阴气当秋肃杀为罚。

    [5]昏明:早晚。

    [6]爻辞:爻(yɑo摇)辞是《周易》中说明六十四卦各爻要义的文辞。

    [7]仁义:刚爻为阳为仁,柔爻为阴为义。

    [8]随时:顺应季节。

    [9]喜怒:这里指文火与武火。

    [10]理:和谐统一的意思。


  日月用来作为时间的标准,这样人身体变化的消息动静就分出早晚不同。春夏之季,阳气升发,万物竞长,作为修炼者应该积精华于体内,用万物生长的消息来促进体内之丹种的孕发,因为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内体精华属阴位,当以阳性的节侯适应,在子至辰已的月度内以聚为法,此子至辰已的日度内以合为功。


  秋冬二季,阳气潜藏,万物收藏化蓄,修炼者却应于此时开放自身,让修炼出的精华(元神)还原到虚空,以取万物收藏之信息,使元神尽快回归于道母的怀中。此天人和一之念一刻不容忽视。


  外体属阳位,应当以阴性的节侯适应。所以在子至辰已的月度内以归为法,于子至辰已的日度内以开为功。此处的聚、合、归、开是为人体这个小宇宙的修炼适应天地间大宇宙而设定的。在时间上修炼的方向要颠倒过来,在修炼的表现中一切也要契应自然的外象。春天万紫千红,修炼者也应该见到自己体内所结之丹,此为常。到秋天,万物收藏,道与自然也将在此时召唤人体修出的元神(金丹)以作为九转换鼎。人如果一味守己不舍,制约于精华(元神),天道将损有余而应之,此即为罚。


  寒冷时节万物凋零,人的主观(外)也将昏昏然不知修之所为,神往何处。暑节万物祥威,人的凡心(外)必然也会接到修炼中传出的各类信息而显得很明白,然而明白也是有限度的。昏昏然也不会充满修炼的全过程,一切都要顺应季节的变化让人的外象(凡心)去适应。


  古人说易之辞都是仁义之举,平等公正是针对每一个人的,给每个人的机会(成功)也是均等的,他们随时节而发表喜怒之辞,是为了适合于四季之时变气易,这样人修行起来,五行相生之理就容易得到天地的合谐帮助了。

 










 


 

乾坤设位章第二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1]。二用无爻位,周流[2]行六虚[3],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4],变化于中,包囊[5]万物,为道纪纲[6]。
  
  [1]用:体的外在表现。

    [2]周流:普遍流转。

    [3]六虚:每一个卦的六个爻位,从下往上数,依次叫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4]沦匿:隐藏。

    [5]包囊:包罗囊括。

    [6]纪纲:纲要。


  天地之形成,以简易朴实能解释之。说到天地间的万象,它们有共性也有个性,而易行之于共性之中,化于个性之外。所以用乾坤来表达天地之偶性,设位则是说阴阳之理为万物共怀,以此定位则至易至简。


  若说到生化,以偶成生,以中为化。因此坎离是以中间变化为易化于乾坤,乾坤的外在表现通化于万物不外乎坎离为基而有生机。既有生机,亦有死枢,生死互为其根,不可依此而论生化,仅可依此而立足根。既无爻位必居其中。所以先中后督成为修炼的简易法门,顽空非顽,六爻循绕变化往来不定,变化无常,尽管其二用潜匿万相,是为修炼入道的总脉,但是于人于物都能谐和简朴,使人了然于胸,不致于为文象所缚。因此既言包罗万象,就是要我等深入生活,既言纲纪,就是要我等提纲契领,不可本末倒置,从繁去简。
  
 
 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1],坎离没亡。言不苟造[2],论不虚生[3],引验见效,校度[4]神明。推类结字[5],原理为征[6]。
  
  [1]消息:消,消减;息:增长。指生灭、盛衰。

    [2]苟造:随意编写。

    [3]虚生:这里是凭空构想的意思。

    [4]校度:计算,测量。

    [5]结字:造字。

    [6]征:验证。


  万物都生于有,有生于无,以空化用,其器必空。以此而推论坎离互为消长的道理,很容易就明白:坎离的变化也离不开无有生化的规律,阴阳互引为用的变化机制。依此而演化出来的万言并非虚构,也非全真,论点并非虚造。论据却并非切中每人的情景,引出实验作总结,校对应度虚、空、无中的消息,以此完成阴阳之偶,非推搪排斥,亦非执着盲从,以此类推,总结出文字上的内容来,都没有离开事物本来的一面,这本来就是天地、乾坤简单的一面。在天为虚,以乾阳推论,在地为实,以坤阴为评,纵观天下,无不以此对偶为易,万法归宗,从未离此简言素论。
  
  坎戊[1]月精,离己[2]日光。日月为易,刚柔[3]相当。土王[4]四季,罗络[5]始终,青赤白黑[6],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
  
  [1]坎戊:坎卦纳天干戊,参看(四)介绍的纳甲法。

    [2]离己:离卦纳天干己。

    [3]刚柔:阴阳。

    [4]王:同“旺”。

    [5]罗络:包括。

    [6]青赤白黑:青,青龙,属木,代表东方;赤,朱雀,属火,代表南方;白,白虎,属金,代表西方;黑,玄武,属水,代表北方。


  变化以中为始,易象以日月为通。坎为外阴内阳,纳戊中以表月精,离为外阳内阴,纳己中以征日光,由内而外,日月相移即为易,刚柔相济即为平。中土为王,变易不离其上,故谐于偶者,必以中黄为媒,旺于四季之易,必然以地心为计算之本,所以,纲举目张,网络复杂,有纲则有序,始终都未离其变化范畴。青居东,赤居南,白居西,黑居北,都是由于有了中宫才出现的,所以推易不可忽视戊己之功,修炼同样不可少了真意要通(凡心)。此乃中黄直透的根本,也是紫微中至的话题。

 

 








 

 

日月悬象章第三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1],莫大乎日月。日含五行精,月受六律[2]纪,五六三十度,度竟[3]复更始。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辐辏[4]而轮转,出入更卷舒[5]。
  
  [1]著明:明白显示。

    [2]六律:对六吕而言。六律加六吕就是乐律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奇数的各律称“律”,偶数的各律称“吕”。

    [3]竟:结束。

    [4]辐辏:辐(fu福)是车轮中凑集于中心毂上的直木,辏(cou凑)是辐的聚集方式。

    [5]卷舒:伸缩,进退。


  易是万物之象的显化隐述,变化以常、悬象明显卓著的就没有超得过日月的了。日包含五行之精华,月受六律之纲纪,日为太阳,以奇数合之,月为太阴,以偶数律之,五六三十度,循环往复,没有尽头。心空神静方能知生化,虚空不断是因为轮子的旋转,出入舒卷,无有阻滞是因为辐辏的结构方式。


  所以“神修金丹法”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元神的三大要素”中的生化机制,没有生化机制,事物的运转就象没有辐辏的配合一样是不会进退自如的。所以体外的空生于体内的神此即为生,体外的神返作用于体内的空此即为化。前者要转化外缘称之为清静悟道,后者要承受恩泽称之为无为而治。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拌持[1],雄阳[2]播玄施[3],雌阴[4]化黄包[5],混沌[6]相交接,权舆[7]树根基,经营养鄞鄂[8],凝神以成躯,众夫[9]蹈以出,蠕动[10]莫不由。
  
  [1]掸:(tɑn探),同探。抱持的意思。

    [2]雄阳:指日。

    [3]玄施:阳精。

    [4]雌阴:指月。

    [5]黄包:阴精。

    [6]混沌:世界开辟以前的状态。

    [7]权舆:草木萌芽的状态,引申为起始。

    [8]鄞鄂:根蒂,借指胚胎。

    [9]众夫:百姓。

    [10蠕动:泛指有生命的一切。

 


  《周易》之爻数尽管有三百八十四爻,但是他们的性质却只有两类:阴爻与阳爻。根据爻的性质去看事物的变化实际,称之为符。所以将此种符分成六十四种称之为卦,六十四卦为偶数,此为太阴所伺,在月亮的往复圆缺之中,太阴之精是在月末至月初的交换时节逢震而生的。因此在修炼者的注意之中要重视月亮的作用。


  月为太阴,在炼丹的火侯中要具体地观察,日为太阳,在火侯中要抽象地把握。如四季因太阳而生“生、长、收、藏”的大体规律要知而善应,炼丹的下手阶段在冬末春初,此为争春。其余季节该当何为应符合万物之象。


  具体看太阴,并非要人去深究,因为具体的火侯有一半不是识神掌握得了的,“要与神仙共商议”。当这个时候(指节侯的交变之时)天地的精华也会相交,人借其时炼丹则得日月的大定数的支持,日月相拥之时,雄阳作用于隐态,雌阴化形于中黄(均在体内)这个时候修炼者方知世界初始的真象,以及他们随天地之根的交换演化过程。


  当然这其中仍然象树木的妆发一样,离不开根基的造化,根基是个复杂的结构,既有物质因素又有时间因素。但是只要天地交合,胚胎当成,在炼丹之中却是以意念的集中导引成元神躯体的,这一点既要采日月精华,又要契合于玄牝,方得知炼成生化的机制,生生无穷不断出,造化之权莫不由。


 



 

  
  

圣人上观章第四 


  于是仲尼[1]赞鸿蒙[2],乾坤德洞[3]虚,稽古[4]当元皇[5],《关睢》[6]建始初,冠婚气相纽[7],元年[8]乃芽滋。
  
  [1]仲尼:孔夫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未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被封建社会尊奉为“圣人”。

    [2]鸿蒙: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

    [3]洞:通。[4]稽古:考古。

    [5]元皇: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氏。

    [6]关睢:《诗经》第一篇的篇名:由首句“关关睢(ju居)鸠”而得名。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

    [7]纽:交接。

    [8]元年:纪年的开始。


  孔子赞美宇宙的初始,人性的纯真,元始的一切,人通过修炼是能够观察到和利用他的,鸿蒙初开遗留在大家的信号中,乾坤的玄虚秘密,靠修心修德就可以了解。


  考查历史,不要只是去了解“科学”所得出的结论,还要明白人民的口头文学所流传的神话故事,其中有很多因素包含了修炼所必需的基础。存在的合理是因为人民的信息支持。


  《诗经》的第一句话“关关睢鸠”就说明人之“情”是天性使然,有情即有道根,无心即德洞虚。人到了该婚之年,由情而气结,当年即会有新的生命产生。这些如果落实到修炼的实践中该怎样去把握与认识,这是个方法问题。


  人的先天祖气(元皇),是修炼大丹的基本重要物质,要调动她,首先要进入虚无的状态中(赞鸿蒙),然后利用乾坤间的朴素现象去治理冶炼金丹的炉鼎,即沟通玄界(德洞虚)然后再用情性于特定状态下调动真种,育成重返虚空的真胎。
  


  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1],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故易统天心[2],复卦建始萌。长子[3]继父[4]体,因母[5]立兆基[6],消息应钟律[7],升降据斗枢[8]。


  
  [1]天符:指自然界的阴阳之道。

    [2]天心:天地万物的主宰者,也就是太极。

    [3]长子:指震卦,《周易·说卦》上说:“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4]父:指乾卦。

    [5]母:指卦。

    [6]兆基:根基。

    [7]钟律:乐律,参看(三)“六律”注。

    [8]斗枢:北斗星的斗柄。斗柄所指的位置变化,象征季节也就随着变换。


  凡人跻位圣地,靠的是炼神知性。故称“真我”为圣人。圣人的产生不是空虚而变的,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解释,通过炼丹来产生新的生命存在形式“元神”是有严格的科学规律和切实的物质基础的。炼神要合于天道,首先要占天时之机,故以“易象”征之,物以象表,所以《周易》可以反映出天机。


  由复卦开始萌芽,新生命的产生,就象长子受父亲的遗传一样,尽管外貌素质都能受到影响,但是基础却离不开母系遗传作为基础。在炼丹的过程中,母系的信号总是先出现的,也就是光有异性的信号就是一个好的兆头。消息反映对应于钟律如同乐章抑扬,升降过程则如北斗七星的回转。
  

 






  三日出为爽[1],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2]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3]与兔魄[4],日月气双明,蟾蜍视卦节[5],免魄吐精光,七八[6]道已讫,屈伸低下降。十六转受统[7],巽辛见平明;艮直[8]于丙南,下弦[9]二十三;坤乙三十日,阳路[10]丧其朋[11]。节尽相禅[12]与,继体复生龙[13]。


  
  [1]爽:明。

    [2]上弦:农历初八日的月象,可以看到西边的半圆。

    [3]蟾蜍:月中的蟾蜍(chɑn蝉chu除)为金精,是月的形体。

    [4]兔魄:月中的玉兔为木气,是月的光华。

    [5]卦节:以卦象定节候。

    [6]七八:十五日。

    [7]统:统摄。

    [8]直:同“值”。

    [9]下弦:农历二十三日的月象,可以看到东边的半圆。

    [10]阳路:指东方。

    [11]朋:这里是光明的意思。

    [12]禅:让。

    [13]龙:指震卦。


  说到细节,古人用“纳甲法”想概括整个修炼的火侯理论,这一点是尝试,并不是结论。


  此处以卦体来表述月亮的晦、朔、弦、望的状态,而以月亮的位置来说明变化的根本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因素。月为太阴是包涵变化因素的事物,所以用来概括丹体的大致趋势较妥,但是不能作为准确的标准,因为太阴极深,非人力所能究根溯源的。


  时势要掌握,心性要沟通。


  西方为法,为始,东方为仙,为终,物象循环有节侯,事体运动有衰盛。初三为始,受金发水为爽,初八用火丁,上弦用火正和平,先起为缓,后发要迅。到了十五,时间为月中,形体为满,药上昆仑,水生木气,故甲于东,山头月白工苗新,乾体孕育在黄庭(前额中)。


  月为蟾蜍是阴象,兔魄含阳携真种,日月之气至此方才谓交合而明,有形生出有形,无形开悟根本。月亮按此卦节在运动,真精御于神自然要生出性光。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受到能量的激发,信息受到补充,自然会有谐调和共振产生于人的性命系统。


  十五一过,同样要符合月满则亏的趋势,修炼的丹象也不可能永无退缩,仍然要收藏,此时受统于元神,到接近光而不妖,聚而不散的时候,即是复归于平安祥明的精室之中了,下弦二十三日,纳于艮丙,收诸于阙,落于下黄庭,火炎于表,常溢其腹。


  到了三十日,坤腹纳乙木,有新生之意在身,但是在人的上身却已经消失了阴阳双修的状态,仅靠腹中一点木气,切律交接,魂气引魄根(元精)所以肾藏继续按时间和方位的规律发动真精进行再一次的循环。肾水复生龙,就是这个意思。


  
 
 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当,四者合三十,阳气索灭[1]藏。八卦布列曜[2],运移不失中。
  
  [1]索灭:消索,若没若灭。

    [2]曜:星宿。


  阴阳的相对与互含是事物演化的基础。纳甲法也是在运用这个规律,头尾相配,最终都归结到乾坤两卦之中。七八与九六都是相当于事物循环的一半,将它们综合起来,就是月亮的一个周期三十天。太阴之象,运化阳气,终归以藏为本,八卦能概括整个星象的运动,但不是绝对的。所以在运动手段中也不能绝对化。


  不失恒道,以不变为中,此中为心境。


  
  
元精眇[1]难睹,推度效符征[2],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立表[3]以为范,占候定吉凶,发号顺节令,勿失爻动时[4]。
  
  [1]眇:眇(miɑo渺)通“渺”和“妙”,这里有微妙而难以捉摸的意思。

    [2]符征:天符进退的征验。

    [3]表:古代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4]爻动时:指活子时。冬至一阳初动的时刻为正子时,晦朔之间一阳初动的时刻为活子时。


  元精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事物,但是它也是最难得观察的事物,因为它是人生命进入特异状态时才显山露水的事物,况且仅出现在人的生动之中。所以现在的人们很难以用现代科学手段鉴定它。过去古人也只有靠玄中观象,显中推度,并以易象辅证,试图以此来描述其形状和容貌。


  计时是为了描述其规范,推算是为了掌握它运动的趋势,吉凶在未来的存在中是可以预先知道的,这就是元精所体现出的妙处。因为万事万物的背景有玄象,其玄象之物是不虚的。只是需要人们通过修炼后才能观察到此现象,而物象是由其精所生,此精也就是代表事物运动的能量因子,在人的身体内部,本来也就存在这个能量因子——元精,只不过元精运动仅仅服从其中所包藏的“信”,这个“信”也就是古人所理解的阴阳偶中存在的“元神”。


  元神这个名称很多论点都使用它,是否为一回事?看来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关键是要看论理的内容是否符合于道性。此道性也就是先阴后阳的运动规律。由于有了先阴后阳,而“信息”是服从于大的天地人和之气息的,因此在修炼中以节令而动,则必然合拍于万象之生机。按易象提供给人的抽象信息就能够契合事物发展的趋势,辅之以德(后天之积累)则夺天地造化之机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因此而论,易象之易在于信,信用至简在于心,心机失则道机生,大德生焉。


  
  
上观河图[1]文,下察地形[2]流,中稽[3]于人心,参合考三才[4]。动则循卦节,静则因彖辞[5],乾坤用[6]施行,天下[7]然后治。
  
  [1]河图:传说伏羲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它背上的旋毛为后一六,前二七,左三八,右四九,中五十,好象星图一样,所以称为“河图”。伏羲根据它的阴阳奇偶之数,画出了八卦,成为《周易》的起源。

    [2]地形:指洛书。传说夏禹治水时,有神龟从洛水出现,它背上的折纹是前九,后一,左三,右七,中五,前之右二,前之左四,后之右六,后之左八,好象文字一样,所以称为“洛书”。夏禹根据它的图象,作了“洪范九畴”,成为《洪范》的起源。

    [3]稽:考核。

    [4]三才:天、地、人。

    [5]彖:彖(tuɑn团去声)辞是《周易》中总论各卦基本观念的文字。

    [6]用:因。

    [7]天下:国家。


  人生的精华要掌握它的主动权,就一定要知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修炼这三重关系。


  上观星象的实际变化,方知古文河图之奥,切合到修炼中来也就要知道星象既然反映四季,也概括了天地大气候的变化。


  下观地上万事万物的形象变化,也就知道事物生长收藏的机宜,也会知道在流派与物相中没有永恒的东西,变化之中的恒怎样去掌握它,长生久视的根本在何处,这些都可以从万相中找到事物的长久都有其特点。这一切唯有人才能去综合地观察与总结。


  回归到事物的本质中来,人总是为了长久才有了这么多的修炼之论。


  稽查人心的变化是很重要的。


  人要想在万象前无动于衷,人就得经历万象和其境象,修炼者向外要借人修己,省己,向内要修心修德而明心。天地人三才是相呼应的,存在的相关联性使修炼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可以掌握三才的变化规律。


  元精在运动中可以依照卦节的变化来推知其妙,静态时则可以从卦象的抽象总理中明白事物的生化之理。由于有了大气候的运转,才有了修炼者的参与,阴阳的变化和行施是修炼的关键而不是卦象的揿套。明白了简单生复杂的道理,身体这个大国的治理就不是一件难事。


 

 





 

 


君臣御政章第五 


  可不慎乎,御政[1]之首!管括[2]微密,开舒布宝[3],要道魁柄[4],统化纲纽[5]。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6]错顺,应时感动[7],四七[8]乖戾[9],移离[10]俯仰,文昌[11]统录,诘责台辅[12],百官有司[13],各典[14]所部。
  
  [1]御政,治理国家。

    [2]管括:严密管理。

    [3]宝:指仁德。

    [4]魁柄:北斗星的斗柄。

    [5]纲纽:纲领,关键。

    [6]五纬: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7]感动:因交感而作出反应。

    [8]四七:指二十八宿。

    [9]乖戾:不合,不和。

    [10]移离:(yi移),分离。分裂的意思。

    [11]文昌:星名。属紫微垣,包含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六颗星。

    [12]台辅:三台四辅,星名。泛指宰相及高级官吏。

    [13]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后用以泛称官吏。

    [14]典:掌管。


  可以不谨慎地去对待治理人生的主宰吗?可见修心是很重要而多层次的修炼。


  因为心理活动事无巨细都受到其制约,开阔舒畅则广布仁德,掌握了修心明己的主动,也就是身处道机枢纽,其统化一切主要是其精信相通,元神所携带的信息概括了过去未来,现在居心。爻象内在的变化,吉凶自然在外已经存在。心相的内在活动,直接影响到环境的变迁。


  五行精华的交叉影响随着天时一起变化。二十八个星宿的交叉换位,并不因人的观察有所改变,它们都随文昌变易,文昌为阴,以静伏雄,即使是统御一切的事物它也要受到责难和询查。


  因为理想的治理是循环相互控制,而不是专制。


  在各司其责的情况下民以自化,其前提就是官民的相互制约。“神修金丹法”中的五神论,也是在此理基础上建立的。


  存在都重要,善治君心空。


  
  原始要终,存亡之绪[1]。或君骄佚[2],亢满[3]违道;或臣邪佞[4],行不顺轨;弦望[5]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刺讥[6],诘过[7]贻主,辰极[8]处正,优游[9]任下,明堂[10]布政,国无害道。
  
  [1]绪:开端。

    [2]骄佚:骄傲自满,盛气凌人。

    [3]亢满:极端。

    [4]邪佞:邪媚。

    [5]弦望:指满月与弦月。

    [6]刺讥:等于说弹劾。

    [7]诘过:追究过失。

    [8]辰极:即“宸极”。指北斗星,旧借指君位。

    [9]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

    [10]明堂:古代君主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及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其中举行。

 


  原始与终止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人在修炼之中也就是截获了无数个相对的范围来认识道的存在。


  开端和终结这一对阴阳若将其看成一个封闭圆圈,那我们就很容易从存亡的忧虑中找到新生之绪。所以说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先不要将存在看得太绝对。绝对化了,就找不到无为善治的感觉,就容易在目标之中失去上德的积累而在所有的得失之中挣扎和争夺。所以修炼者的心君不可不注意“慈、俭、不争”的原则,既要积累又不可骄傲自满而自失其果。


  亢奋失俭,盈满的失道。心君不正,则臣生邪妄,由此招起内魔而生内患,招来外缘而生魔境。因此自古至今的修道者,内忧外患,而望成功不如慎终如始,常抱老子的“三宝”。


  所谓行不顺轨在小的方面看是出偏、入魔。从大的整体上观察也就是一种人生的定数,修炼的气数。所以气功的修炼是没有偏差的。要想在定数之中破定数,唯有抱始终为一,知存亡为幸,行盈缩以颠倒,视吉凶而知中。


  古今的修炼出问题者,大多是心君失主,皆因人的修心修德不够。当人在以盈满为幸时也就积累了动摇心的能量,所以在修炼中会促使肌体按客观规律去运动,这是自然界的法度。到那时心君就要受到应报面的压力,无法再控制自身这个大国。


  纵观天下,有为之治者不可得正,以处下为尊,要很自然而悠然自得地对待修炼,也就是要“民以自化”。


  民以自化方能有国之母,此国之母即是元性,元性为元精助予元神重返明堂(即大脑的额叶部分)主政,则国有宁日,其德交归于一,则修炼无害,心君无患,性命无难。


 

  

炼己立基章第六 


  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1]形躯,闭塞其兑[2],筑固灵株[3],三光[4]陆沉,温养子珠[5],视之不见,近而易求。
  
  [1]内照:即内视,屏除杂念,存想五藏。

    [2]兑:口。凡元气漏泄之处均可称兑。

    [3]灵株:指肾。肾中藏精,为生化的根种。

    [4]三光:日、月、北斗星。

    [5]子珠:指圣胎。内丹修炼初期,阴精阳气相感,产生真一之体,这就是圣胎。圣胎藏于丹田之中加以温养保扶,则渐渐长成而为内丹。


  精神皆向内求则能养己性命,安静虚无,元性能够重新生成一体而由隐态过度到显态,使人的心性和一,向内观察自我的身心,向外闭塞元气泄漏之所,以此内修外炼则可筑固灵源花树,培养先天之元神。


  聚三光方可照见灵源真种,合精神自当凝聚子珠。


  外为珠,内藏神,有意视之不可见,无为治之方知性。此珠集先天精华,后天的造化为一体,简称为元神,实际是再造元性。古人称谓颇多,选其任何一种都将落于有形的俗套,所以“玄德”之中有五神论。
  元神为金丹,在炼成之时也分很多的层次,其中最关键之处就是含生化机制者则可出圣神,不含则仅出元神。不要以为炼出的精华是可以随便看到的,少见则多为贵,那种认为元神可调控的说法更是落到了仅有能量而缺无形智慧的“阳神”范围中。


  元神不亦见,却可知,其近可进心,浑然一体,则心性如一,意则心动。


  
  黄中[1]渐通理[2],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3],干立未可持[4],一者已掩蔽[5],世人莫知之。


  
  [1]黄中:这里指丹田。

    [2]理:腠理。

    [3]修:这里是成功的意思。

    [4]持:意义同“恃”,依靠。

    [5]掩蔽:包括。


  黄中通玄的道理可以从“玄德”所提出的“太极球”理论中窥见一斑。要想掌握修炼的主动权,也亟需从黄中开始修起通达肌理,这是先中后督,先内藏后肌表的一个总顺序。这个顺序符合于先阴后阳这个道性法则。


  当人修到肌肤润泽,光彩映人时,也就说明内丹术的修炼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成就,但是也要无始无终地修下去保持初时的正衷(大而虚的志愿)。就象手握一根竹杆坚立于天地之中一样,只有借助于天地间的上下引力,仅持一端(而非兼顾两头),即可使其正立。真正竹杆的那一头为何物所持,是一件隐而不露的事情,而世人仅知其用而未知其理。其一也就是天地间的共性作用,在人体为元性。


  


 

明两知窍章第七 


  上德[1]无为,不以察求[2];下德[3]为之,其用不休。上[4]闭则称有[5],下[6]闭则称无[7],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8]居。此两孔[9]法,金气亦相须。


  
  [1]上德:原指得道很深的人,这里指修炼功夫很深的人。

    [2]察求:苛求。

    [3]下德:这里指修炼功夫较浅的人。

    [4]上:上窍,指头面七窍。

    [5]有:指无为之德。

    [6]下:下窍,指前后二阴。

    [7]无:指有为之德。

    [8]神德:指元神。

    [9]两孔:上下窍,泛指阴阳两窍。


  上德以无为为准,所以修炼者在上德的表现中是不存在观察用心和追求努力的,因此上德之人无以为之,在万事临头都能够顺其自然,在生活的形式和修炼的方式上没有执着的一成不变。


  而下德之特点主要就是有为的成份控制了生命与修炼,以主观意识来主导自己,而不注意将主观意识放到人的灵感后去总结、回顾、悔过、善愿。因而总是为未来的事情用心得多,对正在作的事情犹豫而后决,修炼一切,总显得忙忙碌碌,而终无所获。


  人的元神居于心而作用于脑,成为潜意识的根源,其位置属阴,阳闭则阴开,因而人的五行外窍合则称为闭,清静以为合,阳合则元神活跃。事处自然无为而有德。有德则元气自然充沛。


  人下有两窍,此两窍则属于有为过程,这样有为过程带有道性,因为下窍属阴,以是(有为)应之,因此修炼之中有为只可置于阴性的方面推动事物的发展,有为称之为无德,实际上此“无”是用来适应上面的要求而作的,这都是为了提供给上面的元神以能量的配合。因此在传统功法中很多作用于下窍暂时关闭的方法。


  有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用到了功法中。但是大方向上还是以元神的要求来完成有为的操作,过度了就称为执着。人的上下之窍的作用机制,就象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中的鱼眼一样,既对称又互相包含,掌握这个对立性和统一性,就能推进修炼的发展。其中金气是很重要的一个对象,要把握好,金为肺所属,肺藏魄是一种阴性的位置,藏于土中则久,但是水气要发一定要靠金气作为,一个在胸腔,一个在腹腔,两者也符合两窍互用的关系。


  
  知白[1]守黑[2],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3],其数名一。阴阳之始,玄含黄芽[4],五金[5]之主,北方河车[6]。故铅外黑,内怀金华[7],被褐[8]怀玉,外为狂夫[9]。

 

  [1]白:坎水中所藏的真金。

    [2]黑:离火中所含的真水。

    [3]道枢:修炼的枢机。

    [4]黄芽:外丹以铅汞同置鼎内烧炼,鼎为土器,遇土而生芽状之物,其色变黄,呈现生机方萌之象,所以称为“黄芽”。内丹则喻水中藏金之象,即指真铅,为内丹的根基。

    [5]五金:外丹指银、铅、汞、土,内丹则指乾家金精。

    [6]河车:指北方正气,具有“元阳”、“真气”的作用,即元气通任督两脉上下运转的术语。元气由尾闾上升,经夹脊、玉枕,至泥丸,然后下降鹊桥、重楼,纳入丹田。这一循环名“河车路”。

    [7]金华:即黄芽。

    [8]褐:褐(he喝)是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为古代贫苦人的衣服。[9]狂夫:狂妄无知的人。


  知白守黑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有了好的正确认识,人的潜意识和主识就不难吻合在一起,神清心明自会产生。从修炼的生理学角度看黑白,白为金之精华,黑是水气之色,水是人性命的基础,水也是道性转化的枢钮。所以说“天一生水”,阴阳合和的开始,玄象之中就出现黄芽,说明造化之机正在生发,五行中的精华想聚而为一,仍然要靠肾水的推动,这个称为北方河车。所以金丹之象外黑似铅,以铅喻元精,隐含升迁之意。精华藏而不露方可谓长久之法。真正明白道理的修炼者,即使他很有本领,大功告成,他也会深含不露,以保持和修炼的内景同一。如果将修炼的精华外扬,就象有些炼功者还未功成,处在积累阶段就发外气,施神通,抖元神,这样向外的修炼不是道家思想的继承者,而是不安于静净的狂夫。

 


    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为金子,子藏母胞。真人[1]至妙,若有若无,仿佛太渊[2],乍沉乍浮,退而分布,各守境隅[3]。采之类[4]白,造[5]之则朱。炼为表卫[6],白里真居。


  
  [1]真人:这里指真铅。

    [2]太渊:深渊。

    [3]境隅、疆界。

    [4]类:近似。

    [5]造:加工。

    [6]表卫:周围。


  金能生水,故称其为水母,金在内而水在外,实际上却是人的魄作为精华,以元精这种能量因子作为吻合的对象,铅在外称为子含母,水为金所化,暗藏性命的要基由阴性的物质(魄)所引发,这就象子由母所生一样自然,前者为阳性,后者为阴性。


  真人的作为到了极妙之处,好象存在作用,又好象什么都无关,这就象常人在观察一个广大无边的深渊一般不可捉摸,有时沉闷无显,有时又露出端倪。圣人为而不争,所以隐退的后面是广大的分布,这个分布是元神作用,分化出去各负其责,各据其位,太乙真气采撷之时近似于白色,在内丹的造化中却呈现出红光,表现在感觉上也是吻合的,真气在外的感觉是凉的,到了体内却发热,这说明炼丹的周围之象与真实的内在一定是一对阴阳,重外表而不重内在的变化那是容易失误火侯的。


  
  方圆径寸[1],混而相构[2],先天地生,巍巍尊高。旁有垣阙[3],状似蓬壶[4],环匝[5]关闭,四通踟蹰[6]。守御密固,遏绝[7]奸邪。曲阁[8]相通,以戒不虞[9]。可以无思,难以愁劳。神气满室[10],莫之能留。守之进昌,失之者亡,动静休息,常与人俱。


  
  [1]方圆径寸:指泥丸,即脑。内丹以泥丸为鼎,丹田为炉。

    [2]拘:结合。

    [3]垣阙:垣,垣墙;阙,门阙。

    [4]蓬壶: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5]环匝:围绕排列。

    [6]踟蹰:踟(chi持)蹰(chu厨)是相连不断的样子。

    [7]遏绝:阻止,截断。

    [8]曲阁:曲折的阁道。

    [9]不虞:意外。[10]室:指丹田。


  方圆经寸之丹,由多重阴阳相结合而成,就如同太极的由来一样,它先天地生,是因为饱含道性,能造化万物万象,其巍巍在上,尊居昆仑。旁有护垣城阙,这是指壳,状似蓬壶若收而勿出,慎守慎持,关闭环境,此为闭关。要让其与环境的交往在识神反映上似有似无,守闭防御的重点在识神,因此时的精华在内,不能遏止和杜绝奸邪干扰是很危险的。


  作为信号系统,其安排是很巧妙的,既要保持联系,又要不造成直接的识神干扰,所以人与所炼金丹的关系是存在一定距离的,不可当作是主观劳动的单纯结果。可以从主观上做到无思无虑,即使有内因产生干扰,由于成丹大气侯的定数是道性而生的,所以也难以愁劳到元神。


  神气满室,说的是炼丹高潮,万象聚而不散,真魔同伴,满室生辉,却不能保留这些看起来宝贵的东西,因为识神不是他们的主人。但是识神又不可忽略其存在,注意力能够集中到这个存在中了,修炼必然昌吉。失去了对内在的观察,则很容易亡失先天与后天好不容易聚合起来的精华。


  所以要在动静休息之间,经常保持与环境的同步和坚守“平常心是道”的修持,将生存中的每一个点滴都当作是由方法而产生的需人去体悟大道的机会,如果斤斤计较于体内金丹,事情可能要朝相反的方向走去。
  

 


明辨邪正章第八

 


  是非[1]历藏[2]法,内视有所思,履行步斗宿,六甲[3]次日辰;阴道[4]压九一,浊乱弄元胞[5];食气[6]鸣肠胃,吐正吸外邪。昼夜不卧寐,晦朔未尝休,身体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7]驰,不得清澄[8]居。累[9]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祠,鬼物见形象,梦寐感慨之,心欢意喜悦,自谓必延期[10],遽以夭命[11]死,腐露其形骸[12]。
  
  [1]是非:引申为评判。

    [2]藏:引申为秘密。

    [3]六甲:六甲之符,服用以求却病延年。

    [4]阴道:房中术。

    [5]元胞:真气与真精。

    [6]食气:一种吐故纳新功法。

    [7]鼎沸:形容气血扰动不安。

    [8]清澄:安静。

    [9]累:堆叠。

    [10]期:夺命。

    [11]夭命:短命。

    [12]形骸:形体。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修炼的正确方法,只不过这些方法已经藏到了是非两种对立的状态中,往往在人们否定的事物中有积极的精华,有时在人们肯定的事物中又有消极的糟粕。因此对待历史和现状都要审慎而不急于下结论。要在事物的对应中找到道性的表现从而按照古人教给我们的原则去做而不是按照方法去做。


  象以下的这些方法都属于修炼者认为秘传的,而又实际上应该在原则下鉴别的养生方法:有的步罡踏斗按时辰服用六甲符录;有的热衷于房中之术,以为九浅一深的道理能够培养出人生的精华元胞来,却不知浊乱之行已经使先天的精华荡然无存。


  有的很热衷于辟谷食气,认为辟谷是到阎王爷那里转户口,削阴籍,却不知内正则外邪,没有炼神在外,则交换体系是一个单面的,肠胃因食气而呜响,心神则因此而不得安宁,到头来吸收的邪性信息越来越多。


  有的修功者则以战睡魔为荣,以不睡时间的长短来衡量自己的功力。所以这样下去,尽管从月末到月初都可以不卧,而身体却一天比一天疲倦,没有精神,恍惚显于外状如同痴呆,由于人的元神以清静为本方能神强而活动主宰人体,人在主观上一旦不能归于休息的阴性状态,也就扰乱人的阴阳平衡,元神不活动,则主宰人体这个有机体的真君就被扼制,致使百脉乱行,鼎沸难归心,至此则不得安宁了。


  还有一种设静室立祭坛,早晚叩拜祷告念经,因念而生阳,由阳而感应到一些阴性信息的到来,或梦寐或炼功中看到鬼神的形象,就以为通过祈祷必然能够获得神明保佑而获得长久,却不知这一切都不能解决长久的根本问题,最终还是成为短命人,形体终究腐烂在泥土中而不知所归。
  
  举措[1]辄有违,悖逆[2]失枢机[3],诸术甚众多,千条有万馀。前却违黄老[4],曲折戾九都[5],明者省[6]厥旨,旷然知所由。
  
  [1]举措:行动、方法。

    [2]悖逆:狂悖(bei背)忤逆。

    [3]枢机:比喻事物的关键。

    [4]黄老:黄帝、老子的简称。

    [5]九都:黄帝、老子的九宫洞房,内藏秘芨灵文。

    [6]省:醒悟。引申为明白。


  是非的历史证明,凡是有为法种种都不能得长久之正果,因此黄老之说中以无为是遵。计算、方法、措施都将有违道性,执着与逆道而行总是要失去机会的,世上修真的方法越多,失败的人也就越广泛。


  因为黄老之学说劝告人们以清静为修道要旨,为道日损,讲的就是后天意识的降低,先天元神的再现。意念过度,知识过度,方法过多,只会产生干扰过多。知识和经验不能不要,要的是抽象的“厥旨”,其意思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原则”,经常在修炼的实践中省悟古人总结的修炼原则的人必然有成功的希望。因为他没有方法的执着,信息上随潜意识(元神)而动,旷达虚无,了然真空,因而知晓事物的来龙去脉和缘由,其道理不在复杂而在于简朴,无形的智慧相通于朴素,今人有言古之大成者皆饱读诗书、通达古今之说实在是有误后学。


  
  勤而行之,夙夜[1]不休,服食[2]三载、轻举[3]远游,跨火不焦,入水不濡[4],能存能亡[5],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潜伏俟[6]时,太乙[7]乃召,移居中洲[8],功满上升,膺录[9]受图[10]。


  
  [1]夙夜:夙(su速),早;夜,晚。

    [2]服食:这里是修炼的意思。

    [3]轻举:轻飘飘地飞起来。

    [4]濡:沾湿。这里是沉没的意思。

    [5]亡:消失。这里是指隐形。

    [6]俟:俟(si似)的意思是等待。

    [7]太乙:太乙元君,管理神仙的仙人。

    [8]中洲:传说海上有神仙居住的三岛十洲,上岛三洲为蓬莱、方丈、瀛洲,中岛三洲的中洲为紫府,是太乙元君居住的地方。

    [9]膺:膺(ying英),接受,录:道教的秘文密录。

    [10]图:这里指道教的灵图。


  由原则去指导实践,而不是仿照古人的说教的方法去实践,辛勤耕耘,早晚从不间断,就是现代人理解的二十四小时处于修炼之中。还丹三年,也即是炼神三年。“服”是颠倒主宾关系,由元神主宰举止,“食”是得先天补后天的机制,以体外的意识体系统来调整体内。


  当然,这一切都要在金液还丹的基础完成后并能勤勉无止,慎终如始地修心修德方能做到。三年之期只是个形容,因为每个人的功成园满是有一定规律的,有长有短不是绝对化,一旦功成园满,则能身轻远游无所滞碍。古人行走困难,以飞为尚,因而先辈修炼成功者的任务也含有将阴阳两界沟通,让人类的科技发展与修炼所能达到的境界相通相融,这对人类无疑是一项大的贡献。


  从内在手段能达到的生存状态还要发展到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现代的人修炼谁先达到这个条件了,谁就可以成为一个自由人,至于跨水而不溺者,好象存在又似乎不存在,其神长乐,其人无忧,到了功德园满之前,仍然要坚持隐功玄德不可张扬外露,(因而明师炫煌者,假不可去)因为阳性的功德是要消耗天地间精华的,那是逆道而行,故不可取。俟至道成德就,太乙元神方能和于形体,主宰中黄,至此方能得到道家真荃,永握长生久视之权柄。

 


  
龙虎两弦章第九

 


  火记》[1]不虚作,演[2]易以明之,偃月[3]法炉鼎,白虎[4]为熬枢[5],汞日[6]为流珠[7],青龙[8]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魄[9]自相拘。
  
  [1]火记:古代的炼丹学著作。

    [2]演:推演。

    [3]偃月:偃(yɑn掩),仰卧。泛指上弦与下弦的月象。

    [4]白虎:虎属阴、生于坎,坎为水,即真铅,是修炼内丹的基本药物。

    [5]熬枢:指炼丹的要药。

    [6]汞日:指日象。汞即水银,在这里是形容词,形容日光四射,无处不到,好象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一样。

    [7]流珠:这里指火候。火候的进退要活泼泼地,如珠走盘。

    [8]青龙:龙属阳,生于离,离为火,即真汞,也是修炼内丹的基本芗。

    [9]魂魄:这里指真铅与真汞。


  《火记》是古代人炼丹的经验记载,主要是以炼丹的火侯作为主要内容,但是古人又云:自古火侯无人传”又是什么意思呢?因为火侯是人们在修炼实践中很容易依赖的过程事物,传则显于阳性,这是不合道性的,所以不合道性之事物不得长久,失传只是显态的失传,而隐态是失传不了的,大部分证得三清的过来者,都要实践并接触到《火记》的内容,知者不言,只可与神仙共尝。


  《火记》所演译的内容也只是以易象来说明修炼的时间因素,以弯弯的月亮来象征炉鼎,古今很多以为炼丹之炉一定是葫芦状,却不知此炉至简,仅仅只要能盛物熬煎即行。《悟真篇》形容此炉为铛,铛者成也。物未成而信息先定,此是妙法之一。白虎属肺金,肺金藏魄是人生命中的阴性基础,也是熬制金丹的原始依据。


  阴神是由魄与元精所含形成,又是母系遗传的表现,所以修炼成功的枢钮在白虎,也就是命中物质的信号都由阴神把握。


  心液为汞,汞即流动的重要物质,能够拱手相让给先天元神,其福莫大矣。以多变之月作不移之炉,以少变之日作流水般的汞(内丹),这是个交叉换位的过程,也称之为颠倒。心日之为流珠,合于青龙即与肝魂相合,肝魂属阳,心液元神属阴,合之称为阳神。日属火,返于东木则是发根气,月盛水,返于西方金则通源头。此仍合和四象之说,并成两仪,以东边的阳神和于西边的阴神则魂魄相拥,两对性与命中的阴阳归为一体,其功成矣。

 

    上弦兑数八,下弦艮亦八,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斤[1],易道正不倾[2]。


  
  [1]二八应一斤:旧秤一斤为十六两,八两为半斤,二八即二个半斤。

    [2]不倾:要求平衡的意思。


  太极之球一分两半,尤如上弦与下弦的两半月亮,他们分属阴阳的两性,但是其圆周仍然是上有八卦,下亦有八卦。上弦有若兑上缺的形象,下弦月若艮覆盂的形象,两弦用卦象兑、艮来代表他们的精华,如果相合则得到太极形成的精华,即将兑、艮两卦的上爻相置换,则回到先天八卦的乾坤卦位上,乾坤形成则修炼的天地就矣,大展鸿图在此一举。


  二八乃妙龄之数,相应一斤,这是十六两的说法,相映是一惊,这是识得旧时主(太乙元神)的感觉。易道乃阴阳之道,其正不邪就在于他的朴素至易。


 

 
金返归性章第十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自开辟[1]以来,日月不亏[2]明,金不失其重[3],日月形如常。金[4]本从月生,朔旦受日符,金返归其母,月晦日相包。隐藏其垣郭,沉沦[5]于洞虚[6],金复其故性,威光[7]鼎乃熹[8]。
  
  [1]开辟:开天辟地。

    [2]亏:缺损。

    [3]重:金性坚重,重指其性。

    [4]金:指真铅。

    [5]沉沦:沉浸。

    [6]洞虚:北极太渊空洞虚无之地。

    [7]威光:强烈的光芒。

    [8]熹:熹(xi嬉)指光焰,光辉。


  真金置于猛火之中而精光更盛,自从开天辟地以来,日月的光明没有减弱,真金的性质就象日月的光明一样不会有丝毫的变化。因此真金是齐天共寿物质,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生中能够修炼而获得的精华物质——元神。


  金本来是由太阴的变动中化生,每月的初一开始受到太阳的阳气滋养使得肺金归位到坤土中,这是炼功中采阳气而孕化铅母的基础。这里的坤土是后天意识的导引,即中土脾在起作用。到了月末,魄金的阳性物质充沛了,它就会隐藏其外表,循阴窍而合于肾水中的命精而成金精,此时的金精号称为铅,铅有迁徙之意,再循阳道骨髓归还于丹鼎,使金的威严光彩的性质真正地体现出来。


 

  
二土全功章第十一


  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既和谐[1],八石[2]正纲纪。呼吸相含育[3],伫息[4]为夫妇,黄土金之父,流珠[5]水之子。水以土为鬼[6],土镇水不起,朱雀[7]为火精,执平[8]调胜负,水盛火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9]既合会,本性共宗祖[10]。


  
  [1]和谐:和合。

    [2]八石:石为拾误,指丹法火侯在八卦球的节点运动定数。

    [3]含育:含藏互育。

    [4]伫息:这里是凝神的意思。

    [5]流珠:指木气所化的精华真汞。

    [6]鬼:古代方术家以克我者为官鬼,土能克水,对水来说则为鬼。

    [7]朱雀:本为南方之神,这里指火精。

    [8]执平:掌握平衡的原则。

    [9]三性:指水、火、土。

    [10]宗祖:祖宗。指本源。


  子午为阴阳的极点,是地支的代表,子为水一,午为火二数。戊己则是天干之中,其数为土五,三五归一则称之为和谐天地,阴阳归太极。这就象太极球中的八个交叉的纵横向结点一样,是可以来作为判断丹法火侯之标准的。


  呼吸之间,配合有形象的出现,这些形象都是以成对的事物出现的,相互含化和养育,调神从这里早就开始了,炼神要象生活中的夫妇般的谐调,而人的意识,当然是指人的真意识,是修炼金丹之父。


  心中元神如流珠,是靠肾水养育的。因此相互含育则必须要解放诸多相关的影响,肾水以脾土为克里。所以后天意识过头的人要想修通周天则显然不可能。土克水,土旺则水(金精)难以运动,因此有时连身体都调不了,更不要说炼丹了。心神为火,也是精华,但是妄动则伤及前后,只有平静恒常就能掌握胜负的主动权。


  在修炼之中,肾水的平衡作用是可观的。因此修炼者首先要立大志,志大则肾水足,水盛大了,心火就很容易归静,心死则归于脾土,这时方能谈真意的产生。水火土此三性会合方能产生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理解,认识到三性的机遇也就应该想到万事万物都有共同的特点和根缘,找到这些,人的本来就很容易搞明白了。
  


  巨胜[1]尚延年,还丹[2]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3],术士[4]伏食之,寿命得长久。土游于四季,守界定规矩。金砂[5]入五内[6],雾散若风雨,熏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皆变黑,齿落生旧所[7],老翁复丁壮[8],耆妪[9]成姹女[10],改形免世厄[11],号之曰真人。
  
  [1]巨胜:即胡麻。《神农本草经》上说它“久服轻身不老”。

    [2]还丹:金液有还丹,即内丹。

    [3]万物宝:万物中最宝贵的东西。

    [4]术士:泛指古代的养生家。

    [5]金砂:金指铅,砂指汞,铅汞结合即是丹。这里指内丹。

    [6]五内:五藏。这里泛指藏腑。

    [7]旧所:原来的地方。

    [8]丁壮:青壮年男子。

    [9]耆妪:耆(qi其),年老。妪(yu育),年老的老妇人。

    [10]姹女:姹(chɑ岔)美丽。女,指姑娘。

    [11]巨厄:人生的灾难,包括死亡。


  “金液还丹”在修炼中的实际功效和作用,通过历史的验证和现代气功修炼者的实践使人们从传统的说法中回归到历史的实证中来。随着时代的不同,高层次修炼方法的普及也必然有历史的影响渗入由意识掌握的过程中。


  过去,知道的人少,炼的人也少,现在,知者多,炼者众,圣人之贵也在于知其者少的缘故,所以今天的还丹不同于过去的还丹,这是一个事实。要以道性理解这个事实。但是修炼者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心性的收获,传法者则要验证受益者的心性的和一程度。


  现代的入世法修炼,方法是次要的,而认识则转到了主导地位上,先成佛觉,后成仙道。这是从觉悟到掌握方法的必然过程,不要视这个先阴后阳的过程作儿戏。因为金液还丹这个事物太神奇了,它带给人们的是夺天地造化之机,了长生久视之愿。所以没有觉悟不行。


  就是胡麻这种草吃久了尚且可以延年益寿,如果要是体内修炼出还丹的实际来,更不可思议,金的性质是以永不败朽为特征,因此金液还丹中所成就的事物更是万事万物中的宝中之宝。修炼者如果完成了还丹过程而伏食大药,寿命肯定是可以获得长久。


  有数种情况需要区别,那就是修炼者的还丹是自己修炼出来的,还是别人导引出的,是经过了玉液还丹还是没有经过,没有则神未成而还丹先就,成者不一定是自己的正果,正果需要建立在自己性命双修的基础上。所以修得还丹效果理想而成熟者,其意识已经受空间限制,通达于时空的所有点,但是也存在原则和规矩,这个时候的原则与规矩并不是人为所定出来的,而是随着人体内外的意识体系所决定。


  “金液还丹”进入五藏,则身体内部就象风雨之后雾散蒸蒸通达四肢,人的气色会泽润美好,年长而白发者可至转黑,齿落而缺豁者则齿萌新芽,老年人可以重达青年,就象回到青壮年时期,老太太恢复成了漂亮的姑娘,其形状不但得到了改变,就是其环境也相应得到了改变。从此再也没有什么灾厄难变,其福无量其寿无边,此种人即称之为真人。当然说者容易,炼起来,却要好多年的陶冶方能“大器晚成”。不要以为是一蹴而就的易事。


  
同类合体章第十二


  胡粉[1]投火中,色坏[2]还为铅,冰雪得温汤[3],解释[4]成太玄[5]。  金以砂[6]为主,禀合于水银。变化由其真,终始自相因。欲作伏食仙,宜以同类者,值禾[7]当用粟,覆[8]鸡用其卵,以类辅自然,物成易陶冶[9]。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10],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11]。是以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12]马,水流不炎上,火动不润下。
  
  [1]胡粉:即铅粉,其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铅[2PbCO2,Pb(OH)2]。

    [2]坏:变化。

    [3]温汤:热水,开水。

    [4]解释:这里是溶化的意思。

    [5]太玄:指水。

    [6]砂:丹砂。其主要成分为硫化汞[HgS]。汞即水银。

    [7]禾:古代物指粟[谷子]。

    [8]覆:孵。

    [9]陶冶:陶,烧土为器;冶,铸金成物。引申为变化成功。

    [10]槚:(jiɑ甲)即楸树或茶树。乔木类。

    [11]宝:指内丹。

    [12]乳:养育。这里有生育的意思。


  铅粉投入到火中,颜色一变就还原成了铅,冰雪碰到了热水,就自然变成了水,金子以沙子作为附托,却亲和于水银,所以采金矿要使其还原就利用了金子的亲和水银这种特性,这种变化是真实不虚的,始终都受到内在互相规律的约束。


  打算通过修炼达到还丹成就者也要明白这个同类因果的原理。种稻谷一定要用谷子做种,孵鸡一定要用鸡蛋,以同类的事物修炼同类的结果,这是个很自然的事情,事物修成后易于进化和调理,否则是要坏大事的。鱼目不能当作珍珠,蓬蒿杂草成不了良木。所以,燕雀生不出凤凰来,狐狸与兔子产不了骏马。


  水总是向下流动的,所以不能象火那样朝上腾炎。火是阳性为动总是向上,因此总不会象水那样去滋润大地。还丹的道理也是这样,于性命有利的产物,其种子必然要到体内去找,向外求和寄希望于他人是没有出路的。


  
  世间多学士[1],高妙负良才,邂逅[2]不遭值,耗火亡资财。据按依文说[3],妄以意为之,端绪无因缘[4],度量失操持[5]。捣治羌石胆[6],云母[7]及矾磁[8],  硫黄烧豫章[9],泥澒[10]相炼飞,鼓铸[11]五石铜[12],以之为辅枢[13],杂性不同类,安肯合体居!千举必万败,欲黠[14]反成痴,稚年[15]至白首,中道生狐疑[16],背道守迷路,出正入邪蹊[17]。管窥不广见,难以揆[18]方来,侥幸讫不遇,圣人[19]独知之。


  
  [1]学士:指有学问的人。

    [2]邂逅:邂(xie谢)(hou后)的原意是不期而会,这里引申机会。

    [3]文说:文字记载。[4]因缘:这里是依据凭籍的意思。

    [5]操持:把握。

    [6]羌石胆:羌(qiɑng),地名。石胆,即胆矾。《名医别录》说它“生奉州羌道山谷大石膏,或羌里句青山”。

    [7]云母:即云母石,为古代养生家烧炼外丹的要药。《神农本草经》说它“久服轻身延年”。

    [8]矾磁:即矾石与磁石,也是烧炼外丹的要药。《神农本草经》上说矾石“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名医别录》上说磁石“养肾藏,强骨气,益精除烦”。

    [9]豫章:树木名。引申为炭火。

    [10]泥澒:指丹砂。丹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含有硫及其它杂质,所以也称为泥汞。丹砂是烧炼外丹最主要的药物,因为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它的功用十分巨大,“主身体五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11]鼓铸:冶炼金属铸造器物。这里指外丹的烧炼。

    [12]五石铜:五色石脂及赤铜,泛指加用的金石药物。

    [13]辅枢:指主药与辅药。[14]黠:慧黠(xiɑ),聪明的意思。

    [15]稚年:年轻时。

    [16]狐疑:犹豫不决。[17]邪蹊:蹊(xi溪),小路。指歪门邪道。

    [18]揆:(kui葵)度,揣测。[19]圣人:指有道德、有功夫的人。


  世间很多的修炼者,本来根器都是不凡的,就学问而论皆是上品,从修炼而论却有负良材,甚为可惜。修炼者若以己之法为最高级,自己认识最奇妙引以为幸,实在是失败的开始。


  如果没有缘份碰到还丹理法的真正点化,就只会白耗资材而终不归元,就象现在很多气功修炼者盲目向外花了很多的钱财总抱怨找不真师是一样的道理,错不在假师,而在于自己没有真心而培不出真我来。


  因此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了,各种文章,各种理法都纷纷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以为依照文字说教可以当作根据,以本来就不是自己的本心所产生出的意念去判断终究,从中找寻不到缘份。识神的把握总免不了失却本来的信息。因为识神中的运动大部分都建立在外事外物刺激的基础上,很难找到其根的作用。


  有的烧茅炼丹者,花精力在调配石胆、云母、矾磁二石,硫磺这些金石之物上,然后用精制的木碳去锻烧,结果丹砂四散,即使加上五石铜,自己以为找到了成功的枢钮,却不明白,这些杂物本来都不是同类的情性,如何能将他们聚合在一起成丹呢?所以千般作为则必有万次失败。本欲聪明有获,到头来却成了痴呆。


  由初期的崇拜到后来产生怀疑,背道而驰却又顽固不化。本来出入正念却蹈于邪路上。思维不开阔是见识不广,凡心执着。心无空则谈不上获得天地人的支持,更谈不上得高人点化。


  抱侥幸心理想遇到高人点化那是无德的行为,而圣人早就知晓每一个诚心修炼者的情况,只不过圣人也是神用和用神都在无为中罢了。


 

  

三圣前识章第十三

 


  若夫至圣[1],不过伏羲[2]。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3]帝之宗,结体[4]演爻辞;夫子庶圣雄[5],《十翼》[6]以辅之。三君[7]天所挺,迭兴更御时[8],优劣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9],推度审分铢[10]。有形易忖量[11],无兆[12]难虑谋,作事令可法,为世定此书。
  
  [1]至圣:指伏羲、文王、孔子。

    [2]伏羲:人类的始祖,教民从事渔猎畜牧,传说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创画八卦。它画的八卦乾在南方,坤在北方,离在东方,坎在西方,兑在东南,艮在西北,震在东北,巽在西南,称为“先天八卦”。

    [3]文王:周文王姬昌。他在殷纣时封为西伯,建国在岐山之下,积善施仁,政化大行,受到纣的迫害,被囚禁于羌里。在关押时期,他改画八卦:离在南方,坎在北方,震在东方,兑在西方,巽在东南,乾在西北,艮在东北,坤在西南,称为“后天八卦”。他将两种八卦重叠推演,并加文字解释,著成《周易》。

    [4]结体:结合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两种卦体。

    [5]夫子庶圣雄:孔子是众多的圣人中的杰出者。

    [6]十翼:即《易传》,是解释《周易》的十篇著作(《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的总称。)

    [7]三君:即三圣。

    [8]御时:领导时代。

    [9]踵:踵(zhong肿):为足后跟。这里是追随、继承的意思。

    [10]分铢:分,古代的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铢(zhu朱),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都是很小的单位,所以引申为细微曲折的情况。

    [11]忖量:揣度。

    [12]兆:征兆。


  圣人所演化出来的天体理论往往到了后人的手中,却愈演愈复杂,谁能越修越简捷,谁就是一个成功者。


  谈到古代的圣人,在常人的眼中,不过是伏羲画出了第一张先天八卦图,以此来概括天地运转的一些规律,文王是天帝之宗脉,利用了这个形体演译出八卦的爻辞。孔子是先行圣人中的平常者,所以将八卦爻辞的解释扩大到十翼之多。


  这三位圣明的君子都是天地推举出来引导民众驭使时运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们的功绩是让民众了解到天机的某种沟通手段。其表现出的优劣是按步骤呈现的,然而功德却没有差别,因为每个人的立足点不同,其立言的重点肯定有差异,无论是立论的尺度和轻重,都会因人的需求而定。


  作为接触八卦的后人,只可能在有形的一面去推度与把握,然而于无形的事物对每个运动的作用却难以考虑和预谋,所以在此立言著述此书,只是涉及到古人留给我们发展论点的间隙,这个间隙就是无形难料的事物怎样去联系到有形的一面,因此写了此书,留给后人思量。


  
  素无前识[1]资,因师觉悟之,皓[2]若褰帷帐[3],瞋目[4]登高台。《火记》六百篇,所趣[5]等不殊,文字郑重说,世人不熟思。寻度[6]其源流,幽明本共居,窃[7]为贤者谈,曷[8]敢轻为书?若遂结舌喑[9],绝道获罪诛,写情著竹帛[10],又恐泄天符[11]。犹豫增叹息,俯仰缀[12]斯愚[13],陶冶[14]有法度,安能悉陈敷[15],略述其纲纪,枝条见扶疏[16]。
  
  [1]前识:前辈专家。

    [2]皓:皓(hɑo)的原意为洁白,这里引申为明白。

    [3]褰帷帐:褰(qiɑn千),揭起,撩起。帷(wei惟)帐,布帐。

    [4]瞋目:(chen辰)即睁大眼睛。[5]趣:同“趋”。

    [6]寻度:探求揣测。

    [7]窍:这里指悄悄地。

    [8]曷:曷(he何)是古代的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

    [9]结舌喑:结舌,默不作声;喑(yin音),不能说话。缄默不言的意思。

    [10]竹帛:竹简和白绢,古代供书写用。

    [11]天符:这里指天机。[12]缀:贯穿。

    [13]愚:指愚衷。愚,谦词。衷,内心。

    [14]陶冶:这里是修炼的意思。

    [15]陈敷:详细叙述。[16]扶疏:枝叶茂盛纷披的样子。


  人没有能力去通晓过去和未来,只有靠师父的度化才能觉悟这一切。有了师父的教化,将人们从一个小天地中引到广阔的自然中,就象从帐蓬中来到广大的草原中,而心情就象睁大眼睛,登上高台,想看得更远,知道得更多。《火记》这本书,带给人们的真实也不存在很大区别,文字上肯定是郑重其是,涉及到具体问题了,就不可能那么满足每个人的理想。世上求道之人对这一点却很容易迷信,以为失传的事物一定很奇特,得此即真。这种想法是很幼稚的。追究这件事的根源只能说隐态的事物与显态的事物是共同作用于事物的。


  如果一本书将隐态的事情都说光了,那显态还有必要存在吗?所以贤明者认为不可轻易著书立说给天下的读者,在信息上是逃脱不了惩罚的。如果在书中尽是真言,又担心泄漏了天机。犹豫与叹息之中,抱定了一个简单的想法,修炼者陶冶自己是应该有法度的,事物的掌握也只有一步步地来。


  一本书中不可能将所有的真机毫无保留地记载上,还要将精华留到隐态去传播,因此显态只能粗略地介绍修炼的总线。这称之为提纲挈领,若想知道详细的真机,只有安排到平常的生活中去体会修炼。
  

 


金丹刀圭章第十四

 


  以金为堤防[1],水入乃优游,金数十有五,水数亦如之,临炉定铢两[2],五分水有馀。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其土遂不离,二者与之俱,三物[3]相含受,变化状若神。下有太阳气[4],伏蒸[5]须臾间,先液而后凝,号师黄舆[6]焉。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形体为灰土,状若明窗尘。


  
  [1]堤防:堤坝。

    [2]铢两:指剂量。

    [3]三物:指金、水、土。

    [4]太阳气:真火。

    [5]伏蒸:指真火从下向上熏蒸。

    [6]黄舆:原指土地,这里指内丹玄象“黄芽”。


  金为水母,以土围水则无忧,魄为金性,藏而不移,水为被动,动则难收,水即元精,为志所定,因而魄净则金纯,志大则元精旺,两者为性命之基础,交会则为阴神。


  元精乃坎中阳爻,是能量因子,魄为人身至阴,以雌伏雄,故危险的能量因子得遇魄气则伏首听命。魄的比例只会用到一半,元精的数量也如此用到一半,在冶炼之时配比的重量都是自然完成,元精一半留作命体的基础以与丹体相呼应,一半用来参与炉中。二者(魄与元精)的参予都是真实不虚的,金的重要性就象她来自于母系遗传一样,有了魄的纯净和清静,土之真意也就不会乱动。


  魄、元精以及真意这三者是相互关连形成了顺序相含的关系,土含金、金含水,母终为子受,意念运动起来,作用于炉中,其变化就象有神灵在操纵一样,是物质之间的相生性质在起作用,而修炼者则应在炼丹的过程中始终掌握好“知雄守雌”的方法,将炼丹中出现的对偶性物质的隐性一面调理好,则无往而不成了。


  心属火,谓为太阳,将心火移居釜下,则须臾之间可使阴阳换位而促成丹珠凝成,显态由蒸而化气,隐态则由蒸而化形,物化有象称之为黄舆,就象铅的谐音“迁”一样,有丹成于阴(下),必然要育之于阳(上),运转没有车马不行,黄芽一生车马登程。


  修炼之中将岁月用欲望来作终结,是不合清静之道性的,毁掉了性命的精华而伤及寿命,得不偿失,形体终将变为灰土,修炼一场就象窗上的灰尘一样抹之即空。这是需要注意的。


  
  捣治并合之,持入赤色门[1],固塞其际会[2],务令致完坚。炎火张[3]于下,龙虎[4]声正勤,始文[5]使可修,终竟武[6]乃成。侯视加谨慎,审察调寒温,周旋十二节[7],节尽更须亲[8]。气索[9]命将绝,体死亡魄魂,色转更为紫,赫然[10]称还丹,粉提[11]以一丸,刀圭12]最为神。


  
  [1]赤色门:指炉鼎。

    [2]际会:鼎盖与鼎身的交合处。

    [3]张:炽盛。

    [4]龙虎:指铅、汞。

    [5]文:指文火。

    [6]武:指武火。

    [7]十二节: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与复、临、泰、大壮、乾、遁、否、观、剥、坤十二卦相应。

    [8]亲:有周而复始的意思。

    [9]索:消亡。

    [10]赫然:光彩显耀的样子。

    [11]粉提:一提之粉。提,量词。

    [12]刀圭:刀圭(gui规)是古代量取药末的用量,这里借指灵丹妙药。


  物与象,本是一事,一事呈两相,一相为象,一相为物。象则为丹头,物即是丹身,觉则为丹尾。药物实繁,无非阴阳两类,观炼者见于丹头为阴性,觉于丹尾为阳性,丹身为命体实际变化,亟需验证。将药物撮合一块,要经过心口,物象却不可一时将其合于一起,因为时机还不成熟,不要急于要求达到完善和坚固,要等待隐态的事物自动引导阳性事物。真火炽盛在鼎下,龙虎这一对由元神和元精引发出来的后天精华,激而生象,以龙虎喻之其声不断,声音由肾所发,闻之则元精已动。文武也是阴阳之道,先用文火修心至净,次竞武火见丹成,一个是下面的元精喜迁新居(玄宫),一个是上面的元神拱手相让,其中夹着青龙白虎好斗性,由先天控后天,提来归釜中,熬将大药始称丹。


  谨慎之中需小心侯视,审察之时调节寒一温(仍然要注意调整识神的位置,知白守黑是总则)。一个小周天的十二时辰下来,丹象聚凝越来越紧,呼吸之气却就象被消蚀光了一样,似乎性命就将绝,而身体整个细胞系统(后天遗传),都被冻结了,此时的状态的死却无死,称之为死而不亡,神未亡失也。


  然而魂魄这两个后天遗传中影响到长久的物体信息(物有生死消散之信息)却因为先天信息的引导,异常地重新结合在一起而成了新的生命的基础,从此失去了传统中的保留(亡)。后天化为先天,能量也就越来越高,颜色也就转为深紫黑色了。此时的丹体赫然可敬,即是古人所谓“金液还丹”,看起来,好象是一提粉般多少的丹体,其神妙之处却是常人不可想象的,就象埋在很深的土层下的宝物一般难见其真。
  

 


 

水火情性章第十五


  推演[1]五行数,较约[2]而不烦,举水以激火,奄然[3]灭光明。日月相薄蚀[4],常存晦朔间,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饮食[5],交感[6]道自然。名者以定情,字者缘性言,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1]推演:推理演绎。

    [2]较约:简单明白。

    [3]奄然:气息微弱的样子。

    [4]薄蚀:薄,迫近。蚀,侵蚀。

    [5]饮食:比喻阴阳互相消长。

    [6]交感:互相感应。


  从理性上谈到“金液还丹”这个事物,是很简单明了的,无非就是在人的五藏之中推演出相生之正理。用水去泼火,火的光明立即就会失去。太阳和月亮相互影响产生了月蚀和日食的自然现象,而这种现象都发生在月亮的朔日和望日。


  水旺盛时坎水则侵蚀阳光,火衰弱时则为铅擒汞。阴阳是相互饮食而达到平衡的,因感应而生出自然的反应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


  情性这一对事物也是表里之间的关系,前面的情是名,后面的性是为实,名是引发人们的注意,实是归根朔源。情是表象,所以在修炼中乃致生活中很容易被人们执着,谈到问题的实质却少有人问津了,金液还丹的实质也是这样一些矛盾中的一对。


  修炼的实质和实际也因情性的处理不同而分成两类,重名者则拒情致千里之外,以示洁净,为单纯求得无染而绝情。重实者则知情心为性缘所起,因情善导,将人之情用到导引药物的实践中,而摒弃欲望的影响。这样,人的繁衍之情性就被“还丹”之过程所融会,成为“金丹”的基础物质,此法称之为“有情无欲”。金丹得来需用到人性之初萌,即所谓“返入黄金室”中,从此“后天”入“先天”,造化之钥开自然。


  
  
吾不敢虚说[1],仿效[2]圣人文,古记题《龙虎》[3],黄帝美金华[4],淮南[5]炼秋石[6],王阳加黄芽[7],贤者能持行,不肖[8]毋与俱。古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学者知勉力,留连深思维,至要言甚露,昭昭[9]不我欺。
  


  [1]虚说:随意编造。

    [2]仿效:模拟。

    [3]龙虎:即《龙虎经》,是古代的炼丹学著作。

    [4]金华:即真铅,这里借指炼成的内丹。

    [5]淮南:指汉代的淮南王刘安,传说修炼成仙。

    [6]秋石:指炼丹过程中黄芽内熟,其色由白变黄,这里也借指内丹。

    [7]王阳加黄芽:王阳,古仙人名。加,通“嘉”,赞美的意思。黄芽,指内丹修炼中阴精阳气相感而成的真一之体,经过进一步烹炼即可成为内丹,也称“丹头”,这里也借指内丹。

    [8]不肖:品行不好的人。

    [9]昭昭:明白。


  我不敢胡编滥造,仿效古代圣人的文章,古文记载的《龙虎真经》中黄帝所炼成龙虎大丹,淮南王刘安所炼的秋石,王阳对黄芽的评论等等都是古人对“金液还丹”的赞美。这一切贤德者都能够接受并能够身体力行,持怀疑而反对人的就不要强言其美,硬将他拉到修炼的队伍中来。


  古今证得大道的特点都是由一而生万物万象,在谈话中要有自己的见解,现在说了这些学习此道的人要勤勉自力,要反复地从常态中联系起来悟道,很多重要的玄机我都已经说过了,明白的人经过实践的检验就知道我没有说假话。


  (上篇完)

 

 

 

熊厚音注解《周易参同契》上篇

 

 熊厚音注解《周易参同契》中篇

 

熊厚音注解《周易参同契》下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阐幽(朱云阳注释)

  

朱云阳:参同契阐幽(上篇 御政卷)

乾坤门户章第一 ?? 坎离二用章第二 ?? 日月含符章第三 ??  天符进退章第四 ??  君臣御政章第五

 

朱云阳:参同契阐幽(上篇 养性卷)

炼己立基章第六 ??  两窍互用章第七 ??  明辨邪正章第八

  

朱云阳:参同契阐幽(上篇 伏食卷)

两弦合体章第九 ??   金返归性章第十 ??   真土造化章第十一 ??  同类相从章第十二

祖述三圣章第十三  ?? 还丹法象章第十四 ??  还丹名义章第十五

 

朱云阳:参同契阐幽(中篇 御政卷)

四象环中章第十六  ??  动静应时章第十七 ?? 坎离交媾章第十八 ?? 乾坤交媾章第十九

 

朱云阳:参同契阐幽(中篇 养性卷)

性命归元章第二十?? 二炁感化章第二十一 ?? 关键三宝章第二十二 ?? 旁门无功章第二十三

 

朱云阳:参同契阐幽(中篇 伏食卷)

性情交会章第二十四 ??  审察真伪章第二十五 ?? 铅汞相投章第二十六  ?? 制炼魂魄章第二十七

三家相见章第二十八 ??  刑德反复章第二十九?? 阴阳交感章第三十     ?? 伏食成功章第三十一

 

朱云阳:参同契阐幽(下篇 三相类)

鼎炉妙用章第三十二  ?? 火候全功分章第三十三  ?? 三道由一章第三十四

四象归根章第三十五  ?? 自叙启后章第三十六

 

熊厚音:解缘道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