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宝利诺.巴吉:中医阴阳平衡法治疗恶性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18:02
中医阴阳平衡法治疗恶性肿瘤
2006-11-17 14:56:04
阴阳的概念起源很早,据今天考据,在原始社会后期就有了。但阴阳学说的形成,可能在殷商时期。“阴阳”二字首见于《周易》、《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中医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阴阳之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内经》上有“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本乎天者,天之气也; 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等记载。阴阳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例如: 天与地,男与女,黑与白,昼与夜等,一般地说,天、昼、晴属阳,地、夜、雨属阴,在表,在上属阳,在里,在下属阴。 从哲学的观点来讲,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具有丰富的辨证思想。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物质,没有阴阳就没有自然。自然界事物的动物变化都具有对立统一两个方面,这二个方面的内在联系,互相作用和不断运动,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发展。阴阳学说的规律为对立、互根、消长、转化。阴阳的互相对立是,上与下,南与北,动与静,寒与热。上下是对立,南北是对立,动静是对立,寒热是对立,但恰恰是这些对立,才维持着事物的存在、发生、发展、变化。没有上下对立,南北对立,就没有空间方位,没有动静对立,就没有事物的运动状态,没有寒热对立,就没有四季等等。这就是说,阴阳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阳,就没有阴,没有阴,就没有阳,而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根互用,则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所为互根互用,即是说阴阳双方互以对方为存在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即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阴阳的这种互根依存的关系,一般称为“互根”。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互相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消,有消减之意; 长,有增长之意。在一定的限度内阴阳之间不断地有盛有衰,有消有长,“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保持着相对的对态平衡。在一定的范围内阴阳消长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如自然界四时气候之变,寒暑往来,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从寒至春至夏,气候由寒变温变热,乃“阴消阳长”的过程。就人体而言,各种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量的营养物质(阴),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产生和转化,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阴阳的相互转化,即由阴转化为阳,或由阳转化为阴。自然界中的一年四季,寒冷、温热的变化,以及一天中的昼夜的变化,就是一个阴阳转化的过程。比如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由春夏到秋冬,就由阳转化为阴,由秋冬到春夏的是由阴转化为阳。
在正常情况下,阴阳的这种相互消长,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的,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度,打破了阴阳的动态平衡,就会造成阴阳的偏盛偏衰,产生异常现象,在人体就是发生疾病。
在疾病过程中,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热证可以转化为寒证,实证可以转化为虚证,表证可以转化为里证等。根据这一阴阳转化理论,正常细胞可以转化为癌细胞,癌细胞也可以转化为正常细胞。因此用阴阳平衡的方法来治疗恶性肿瘤,促使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
恶性肿瘤(癌)是全身的疾病,而局部表现。治疗肿瘤要用中医的整体观,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有机整体。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阴阳双方在不断地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与自然界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无论人体生理还是病理,却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界变化影响有关。同时人体内各脏腑器官组织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从而形成了中医对人体认识的辨证的整体观。肿瘤(癌)虽然生长在人体的某个部位,其实肿瘤是全身的疾病局部的表现。治疗肿瘤要使用中医的整体观念,采用辨证论治,对症下药,达阴阳平衡,气血及五脏六腑平衡,才能取得较佳疗效。
肿瘤(癌)用中医阴阳平衡法,促使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肿瘤消失,获得健康和延长寿命的目的。阴阳学说认为,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互为消长,是自然界以及人体和疾病过程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尽管阴阳平衡是相对的,对立制约是绝对的,但人体为了某种目的和需要还是维持这种平衡。中医学家的最终任务是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稳定这种“平衡”,以达到健康和延长寿命的目的,如果不能恢复和维持人体的这种平衡,就只有看着疾病的不可挽回和死亡的到来。在临床上任何治疗手段,其实质都在于改变或促进阴阳的相互转化,使之向有利于人体健康和解除疾病痛苦方面转化,因此肿瘤(癌)也不例外,只要采用中医阴阳平衡法,促进人体阴阳平衡,肿瘤(癌)一定会自然消失,生命就会无限延长,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患了肿瘤(癌)病后,如何促使它获得阴阳平衡呢?从我治疗肿瘤二十年,已治疗获得五年以上生存率有五百八十六例患者来说(这些患者都经某医院CT、B超病理诊断确诊的)主要是从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来提高人体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还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来抑制肿瘤的生长。这样一面补其不足,一面抑制其过剩,达到平衡的目的。
在治疗肿瘤中为何使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这一治疗法呢?肿瘤是因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积聚凝滞,久为不散,形成肿块最终为瘀毒互结,因此要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达到肿瘤缩小、脱落和消失(癌细胞杀灭)。
在治疗肿瘤中又为何使用健脾补肾、益气养血这一治法呢?肿瘤这一疾病,首先是因气虚不能推动血的运行,使气滞血瘀,因此要采用益气法,气行血亦行,气血通畅,肿瘤就自然化解。另一方面“肾为先天之本”,肾中之精,对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肾中的“精可以化气”、“气可生精”;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气健运,则气血充盈、血顺脉道而行,“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因此我治疗肿瘤的经验重在健脾补肾,促使人体气血充盈,气血运行不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达到提高人体的生存质量和抑制肿瘤,延长生命的目的。下面我举三例典型病例:
病例一: 脑肿瘤,方静华,女33岁,建筑师。2001年9月,因头痛在上海瑞金医院CT及MRI诊断为脑右额叶胶质瘤。肿瘤大小约5.5×4.5×5cm³,穿刺活检报告: 脑胶质瘤Ⅱ期。因手术难度极大,术后复发率高,医院慎于手术,病人经反复考虑,终于放弃手术治疗。经多方了解,反复比较,终于选用慈丹胶囊系列抗癌药。经与武警8631医院肿瘤门诊专家组联系,同时配合化疗,上述症状开始减轻。继续服药后,视力恢复,未再出现晕厥及肢体抽搐。坚持服用半年后复查,CT示:脑水肿消退,占位效应明显减轻,现已服用一年零三个月,已完全恢复正常生活。方女士现正撰写个人抗癌经历,以激励更多患者勇敢面对生活。
病例二: 乳腺癌,付怀珍,女,52赚钱,湖北省红十字会“生命之歌艺术团”演员。1999年因乳腺癌术后9年发生胸壁转移,左第二前肋骨破坏,伴胸水,生活不能自理。但她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积极配合武警8631医院肿瘤门诊为其制定的抗癌康复计划,并辅以心、食、体三疗,病情得到控制,后又继续巩固治疗至今,胸片显示肋骨病变稳定,胸水消失。现已健康如初,重新登上了人生舞台和艺术舞台。
病例三: 赵庆海,男,60岁,大连大学物理系教授。2001年1月9日在上海胸科医院CT诊断为中心型肺癌,即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即行化疗六周期,终因化疗后身体变得异常虚弱。三个月后身体逐步恢复,体力逐渐增加,精神良好。其后又继续巩固治疗六个月,现已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担任指导研究生工作至今。术后已近五年。
通过以上典型病例,足以说明采用中医平衡学说和整体观念,用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为大法,达到人体阴阳平衡,促使阴阳向有利于健康和解除疾病痛苦方面转化,使生命延长,达到肿瘤控制,或肿瘤消失,杀灭癌细胞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