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运气果实:浅析书法传统继承与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7:30:41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瑰宝,源远流长。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堪称艺术奇葩。书法虽具有艺术美学的共同的特点,还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强劲的生命力延续了几千年长盛不衰。二十世纪书法艺术已经入新的历史时期,炎黄子孙以其特有的气派、神韵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书法艺术,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异彩缤纷,日新月异,名家名作层出不穷,以美的现点覆盖着书法市场。因为书法艺术不像绘画那样描事物的外貌,也不像小说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和情节,而是运用笔、墨、纸、砚,以文字为书写对象,以线条为艺术元素,通过书写组合点画线的形式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传递着真善美的理想追求,不断的向前发展。

  古往今来无数书法艺术家为其发展倾注了难以估量的心血,代代相传,推陈出新,汇集了我国汉字书法艺术宝库,所以我们有责任保留继承好祖先的遗产,更要发扬光大,才不愧历史称谓的“古国文明瑰宝”。在三千年的书法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创造出了只属于那个时代审美特征的艺术面目,既有前人艺术特点又有明显地区别于前人,故书法长河才源远流长。不断地传承发展到我们这一代,我们怎么办?如果我们心安理得地躺在古人现成的成果安乐椅上,不思进取,不求发展,我们这一代人就毫无建地,也是不能向我们后代交代的。我们的先人就告诉我们,一个时代艺术要达到高峰,首先必须以强有力的思维做基础,否则便建立不成这个时代的书法艺术大厦。

  三代甲骨、金文的率意而朴厚,秦汉的雄浑与稚拙,魏碑的博大于雄强,晋人的潇洒于飘逸,唐代楷书和狂草的谨严和豪放,宋人的重意,明人的尚态,清中晚期的碑字复兴,民国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书法振兴碑帖结合可以说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鲜明的艺术追求和独有的艺术特色,这中间是一个传承关系。

  即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追求都是建立在前人传统基础之上的一个传承关系然而又均是在进行着滤择,批判性的扬弃。每个时代都是在统观前人所有遗产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时代的审美需要取舍着、选择着新的艺术道路。通观书法历史长河和历代书家的成长,无不是在传统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才进入创作、创造的最高境界。可以说书法创作是在继承中求得发展,是在临写古人优秀碑帖中灵感萌生,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当代新的有生命的东西运用超意识的审美眼光,挣脱传统“理念”的束缚提高悟性,充实底气,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方能创作出发人觉醒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品。如既有晋唐风韵又有独特的个性风格和时代效应,在古老的国粹艺术中注入新的血液,使之符合新时代文化的审美标准和要求。领时代风骚方为大幸也。

  书法艺术需要创新,就要很好地理解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把握时代脉搏,通过探求字形、用笔的变化强化书内与书外相结合。必须强调指出,杜绝一味的玩涂鸦的“技巧”处理,不要刻意的画字去追求拙朴,字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如果连基本的楷书都写不好,你去创新,只能是“做”字,做使人不认识,只能是刺激人们视觉地墨块。创新只需率真地展现自己的性情,如李白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才是真正的“返朴归真”。弘扬书法艺术要尊重历史,跟上时代,师古为根,师法自然。哪一位古人不曾是今人?哪一位今人不终将成为古人?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之所以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书法是艺术,有强劲的生命力。如今和将来高科技迅速发展,计算机普及使用,办公自动化,最终也不能代替书法,只有人才能把书法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笔墨当随时代,各种流派争奇斗艳,是21世纪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等多方位交流与发展时期,书法艺术创新、改革,其精神应当符合历史新潮流的特征和审美追求。

  学习书法妙在其人,书家必须高层以次的文学、科学的实践、理念基础、更重要的是对实践追求的检验。坚持树立“天趣”、“真意”的个性风采,反对审美功能的功利主义。特别重视人品、性情与文品、书品的法道。书法重形质之美,书以人贵之实。使书法创新、创作更具抒情特色、宣扬正气真善美,贤士杰作必将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