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的读音:国宝《懋勤殿本》“帖祖”原石现杭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6:51:54
                                                                                                                                                                                                                         国宝《懋勤殿本》“帖祖”原石现杭州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h1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40%; MARGIN: 17pt 0cm 16.5pt; FONT-SIZE: 22pt; FONT-WEIGHT: bold}.h2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h3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DIV.union {LINE-HEIGHT: 18px; FONT-SIZE: 14px}DIV.union TD {LINE-HEIGHT: 18px; FONT-SIZE: 14px}

    中国碑帖鉴定专家、上海图书馆碑帖研究室副研究员仲威3月11日在西泠印社春季雅集举行的《三老碑帖汇考》研讨会上郑重宣布:国宝《懋勤殿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潘祖纯跋本》(现藏上海博物馆)这两种《淳化阁帖》的南宋拓本的原石(见图)就在浙江图书馆,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套宋代《淳化阁帖》原石。

    原石好比手指,拓本好比指纹印。浙江图书馆馆长程小澜介绍,200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碑帖鉴定权威专家施安昌应邀到浙图考证时,用故宫馆藏的《懋勤殿本》仔细、反复核对后,确认与浙江图书馆的原石完全一致。此后,上海古籍出版社碑帖鉴定专家水赉佑也曾经多次到浙图进行实物鉴别,其结论也是原石。

    《淳化阁帖》是中国历史上可见最早的一部丛帖。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光义命翰林侍书王著甄选内府所藏历代帝王、然臣、书家等墨迹作品摹勒刊刻。《淳化阁帖》共十卷,收历代书家102人,计420帖,每卷末篆题“淳化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圣旨模勒上石”十九字。

    《淳化阁帖》在辑刻过程中,采用“独尊二王”、“罢黜百家”的方针,凡与二王风格相异者,一概拒之门外。十卷《淳化阁帖》,“二王”独占了五卷。总共四百二十帖中,“二王”的帖数是二百三十三,占了总帖数的55.25%,超出半数。宋王朝用王羲之作品征服了世人的同时,更借崇扬二王书法、推重晋代书法,来弘扬帝王正统观念。这才是崇显“二王”的真实目的,因此也被称为中国书法的“帖祖”。后人为便于保存、欣赏、传播,将其刻在石碑上,这些石刻又成为历代拓本的基础。而目前宋代丛帖,除《汝贴》(现藏河南)外,其余皆失传。

    专家们认为,浙江图书馆《淳化阁帖》刻石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最完善的丛帖原石,其年代最迟也在南宋。这意味着找到了“帖学的最高峰”,它的发现是“帖学”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淳化阁帖》祖本早已佚失,仅有少数几种宋拓本传世,其中的至善本有《懋勤殿本》、《潘祖纯跋本》,而这两本都出于浙图的刻石。这将为研究中国古代传统书法艺术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

    据介绍,这套原石在浙图成立之初就有了,但当时是如何收集到的尚无定论。而1994年前它还被堆在角落里,直到专家提出其有研究价值后,才由省文化厅拨专款加以陈列,但其真正价值直到今天方为世人所知。

www.singtao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