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是多音字吗:当学术恋上权力,强国就成了传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43:25
近期,多位政府高官入选工程院士一事又重新引发网友对学术官僚化的关注。高等教育及学术的行政化、官僚化一直为公众所诟病。网友分析了目前学术机构存在的官僚化现象及其引发的严重后果,网友认为,官场,讲究的是服从,而学术,追求的是自由、独立,两者混而为一,是学术的灾难、教育的灾难。对于破除高校行政化、学术官僚化,你有何高招?

学术官僚化之“五症状”
学术官僚化之“三宗罪”
网友:对症下药,打破学术官僚化
学术官僚化之“五症状”
症状一:高校行政化,管理“衙门化”
网友“第三只眼”:现在不少高校官气充溢,衙门气十足。行政权力一枝独大,一线教师成为大学配角。高校的行政化设置、教师队伍的等级划分、规章制度的“管卡压”,外行领导内行,并且是官僚化的外行在担任着许多科学领域中的负责人。管理上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令教育和学术受到过多的行政干预,阻碍了学术自由环境的形成,不利于高校学术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症状二:和“权”“钱”相关的“赛跑”
网友“猕猴小桃”:评估评优、学科设置、专案立项等关系到学术工作者的根本利益,本应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然而,在某些冠冕堂皇的旗号下,相当多的高校行政官员以权谋私,出现了各种“跑”职称、“跑”博士授予权、“跑”重点学科和基地、“跑”各类立项、“跑”各种奖项、“跑”经费、甚至“跑”官位的“赛跑”现象。这种“跑”几乎无一不和“钱”和“权”相关。
症状三:职称、福利向行政领导倾斜
网友“香槟伯爵”:高校的职称评定、奖金、住房等待遇向高校的行政官员倾斜。某些在系里评不上教授的教师可以走“曲线”转到行政岗位上,不用很久就成了“管理教授”。
症状四:学术身份成了“第二官衔”
网友“大浪淘沙”:现在高校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官员兼任导师。有的人身居政府领导高位,但仍身兼几个院校的博导、指导着几十位博士生。
网友“芝麻与西瓜”:最近几年来,学术机构越来越沾染上官僚色彩。例如,省部级官员入选院士,在职官员兼任、退休官员转任全国性或地方性学术单位的负责人,学术机构成了“政工干部养老院”,而那些真正有影响的学者却难以进入学术领导机构。
症状五:官场博士群的形成
网友“泡沫之秋”:一些官员买博士、混博士,其目的是给自己贴金,以便当上更大的官。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高校从批发大学生发展到批发博士,大学热衷招收在职博士生、办在职博士生课程班,宽进宽出,弄虚作假,权、钱、学交易,成了十分典型的官学一体的权力腐败现象:官员以权力谋学位,学术以权威谋资源。
学术官僚化之“三宗罪”
·“学术官僚化”的严重后果
一、学术遭矮化、破坏
网友“爱拼才会赢”:权力掌控了学术的发言权,垄断了学术评审的话语权。一旦有人盘踞于这个学术的制高点,则权力就会对学术造成难以言说的伤害和扭曲。学术界如果不是学术带头人说了算,而是学术官僚们在兴风作浪摇旗呐喊,无疑是没有前途的。
网友“蜡笔小欣”:一些高校行政官员对于学术评价,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顾一时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这种管理方法对高校工作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干扰了学术工作的健康开展。在这种量化式评价体制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满天飞,教育部门、学校的处长以至程序管理员指挥着校长、教授围着量化的数字团团转,为了争“领先”和“率先”,甚至不惜制假、贩假、护假,学术是非被混淆,学术评价被搞乱。
二、引发“权钱学交易”
网友“超越C++”:由现任政府高官兼任名牌高校院校长,这种做法究竟是出于学校真的物色不出院长人选,还是另有所图?院长不干实事,只求挂名,显然是不正之风,而要干实事,又怎能兼顾高官的本职工作,做到两全其美呢?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权钱交易、权学交易?
网友“别问我是谁”:政府官员主要任务是做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掌好权、为人民用好权。尽管某些负责官员曾经是学者,但是,在任政府部门官职以后,其角色已经转换,实际上不可能也没有精力来主要从事学术工作。这种官学一体化现象,难避权学交易、权钱交易之嫌。
网友“新华过客”:学术官僚化越来越积重难返,学术不能自治,学术更难独立。学术成了行政的附庸,教授不是忙着搞研究而忙着跑官场。行政化之下的学术,使得官员获取文凭犹如囊中取物。
三、大学成了附庸,“人才”成了传说
网友“梓州情苑1”:权力向大学渗透,大学成为权力的附庸,由此造成大学独立性消解、依附性增强,向权力的献媚导致大学尊严的萎缩。
网友“爱谁谁”:高校行政化的后果是,权力被壮大,教育和学术被弱化、矮化、异化,变成没有多少用处的泡沫。如果说中国经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那么不幸的是,中国学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扩大。
网友“大强”:如果大学教师整天削尖脑袋,盼官、媚官、跑官和争官;如果一百个教书匠里,九十九个是官迷。中国高校还怎能培养人才?
网友:对症下药,打破学术官僚化
教育必须去“行政化”
网友“粟海”:教育不能行政化,已经行政化的必须去行政化,否则,教育将会继续迷失在与权力苟合的快感中,继承乱伦,堕落,不能自拔。到了那一天,有何颜面去见钱学森老人家?
行政权力让位于学术权力
网友“达摩”:高等教育行政化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一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要让学校摆脱行政化的桎梏,首先政府应该放权,把办学权力交给校长;其次在学校内部,行政权力应该更多让位于学术权力,高等院校通过董事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方式管理学校,而不是做什么事都是靠行政命令,谁权力大谁说了算。
网友“悠悠的猫”:从建设健康的学术评审机制做起,尽早废除学术评审的行政化机制,实行行政回避制,校内、所内、院内回避制,代之以专家匿名评审制。如此,既可以降低学术官僚化的企求,也可以阻断官僚学术化的通道。
网友“四万”:在一些国家,大学教授一旦担任校长,必须退出科研工作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以避免在项目、资金等方面向自己倾斜。我们不妨借鉴这一做法。
取消高校行政级别
网友“人在江湖”:行政级别是行政化管理高校的重要标志,应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使其回归学术本位。
网友“大漠媳妇儿”:应该还原高校行政人员的本来的定位,就是为学校、为教授服务,所以大学的行政人员不应该有任何行政级别。
改变文凭定官位
网友“睿鸫”:如果没有学术的自治,没有学术的独立,没有校园的民主,就不可能有含金量十足的学位证书,也不可能遏制官场文化中日益浓厚的文凭崇拜主义。在干部的提拔任用上,政府还应该更加尊重民意,更加民主,改变单纯的“文凭决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