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赏心悦目主语是人:读懂孩子的心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1:44:43
但愿我们的建议有助于你读懂孩子的心思,加强你和孩子的沟通。
突然改变主意。出去逛街,2岁的女儿提出要吃冰棒。买来后,她舔了一口就扔掉,说不吃了。然后又嚷嚷说饿。
原委: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是在发展一种能力:进行选择和试试父母。她的游移只是她进行的一项实验。她并不是想要东西,她只是想看看父母的反应。
正确做法:给她另外一项选择,问她是否要饼干。如果她仍然表示拒绝,可以说:如果你不吃冰棒,也不要饼干,你想清楚到底要什么,过一会儿告诉我。给她选择的权利,其实是对她独立意识的保护。
责备自己。你听到2岁的孩子一边玩一边在说:“怎么这么顽皮,不许把小汽车扔到地板上!”
原委:如果他是在说自己或者指着他的玩具说它“顽皮”,其实是个好的信号,他开始重视父母的话了。
正确做法:只需静听,不要进去打断他。但是如果他不断地责备自己,父母就该自省,是不是平日的责备太多了。如果是,下次孩子再做错事的话,用纠正的方法代替责备。如果他乱扔玩具,解释给他听为什么这样不好,告诉他应该怎样摆放玩具。
寻求挑战之后又退缩。公园里有骑的小马,孩子想骑,但一把他放到马鞍上,就开始哭,于是你抱他下来。可过了5分钟,他又要骑。如此反复三次。
原委:孩子见到这样一个大动物,免不了有些胆怯。但是天然的好奇心又激起了孩子骑一骑它的兴趣。
正确做法:这样对他说:“骑马看起来好玩,不过,这匹马好像太大了。还想不想骑吗?”对很多孩子而言,在听你说马的过程中,看看别人骑马,跟着马走一圈,对于他待会儿自己骑是大有好处的。然而,如果你的孩子又试了三两次,仍然不行的话,可以建议他下次再来骑。这种做法鼓励了孩子继续接受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拒绝接受现实。你和孩子一起吃香草华夫饼干。吃到食品盒空了,他哭着说还要,甚至你把盒子兜底翻过来告诉他没有了,他还要闹。
原委:他不知道“空了”的意思,孩子也接受他不希望发生的现实。
正确做法:不必去和孩子说道理。把空盒子扔掉,想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如果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可以事先跟孩子解释:“我们的饼干一会儿就要吃完了,吃完后,我们出去走走。”
公然撒谎。你在厨房做事,你三岁的儿子把花从花盆里拔了出来,泥土洒落在地板上。你告诉过他多次,不要去碰那些花。他手上还有泥巴,却拒不承认他拔过花。
原委:他不过是想保护自己,怕挨骂。两三岁的孩子是非观念并不明确,有时你认为错的事,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游戏。
正确做法:告诉他每个人都会做错事,但说真话是最要紧的。然后,让他同你一起收拾弄脏的地板。把做错事的后果直接地及时地告诉孩子,孩子多半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其实,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你不喜欢他碰盆花、植物,大可以把花盆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