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微创手术图片:马洪伟:玉石青铜玩出“混搭天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48:34

记者 吴婷

 

一个,是温润雅致的玉石;一个,是古朴凝重的青铜。当这两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碰撞,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马洪伟有他自己独到的诠释。

“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由古至今,苏作玉雕一直代表着中国玉石雕刻工艺的最高水平,从来都不乏名家和精品。如何在能人辈出、佳作纷呈的大环境里另辟蹊径,走出一条新的创作之路来,则是现在的苏作玉雕艺人要面对的一个新挑战。别说,还真有这样一位挑战者,在将青铜器造型融入玉雕的尝试中,“玩”出了一番新花样。

光福工艺文化城,“玉韵春秋”是相当醒目的标识,那是市青年民间工艺家马洪伟的玉雕工作室。不同于别人专攻籽料的把件和挂饰,马洪伟的工作室里几乎清一色是用碧玉雕琢而成的青铜器造型摆件。为什么会想到用玉雕来表现青铜?用马洪伟自己的话来讲,那也是慢慢摸索,经历失败沉淀之后的一次崭新体验。

读书年代,马洪伟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画画,看完《西游记》,他就能将小说里面的人物画得贴满家里的整面墙。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兴趣偏爱,中学毕业后的他到东渚去拜师学习玉雕,开始了三年的学艺生活。跟着师傅做,回家后凭记忆再将师傅的作品描摹成画稿,工艺人难得的好悟性让他很快上手。马洪伟说,2002年才开始创业的时候,对待创作方向自己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一个人带着三个徒弟和几十个工人做起了仿古玉器的批量生产,业务做得也是有声有色。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马洪伟的玉雕厂遇到了经营困难,创作思路也出现瓶颈,一下子整个人都陷入了迷茫之中。在苏作玉雕擅雕传统小件,并且大师众多的情况下,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出彩谈何容易!分析了行业形势,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仿古玉雕的优势,经过一年的沉淀后,马洪伟决定创作转型,开始专攻青铜器玉雕。

在目前众多的玉雕从业人员中,做青铜玉雕的人屈指可数,马洪伟的青铜玉雕能被行业认可、藏家收藏,和他那股钻研创新的精神密不可分的。细赏他2011年获得“天工奖”金奖的作品《立鸟壶》,战国晚期的器型,但又不是纯粹的模仿,精简后的纹饰经由阴阳细刻,突出了青铜的大器之美,玉料的选择则是和青铜色泽更为接近的青玉。凝望壶顶那只振翅欲飞的凤鸟,泛着铜绿,承载了千年文化的青铜仿佛在时空交错的刹那间,从远古走来,从翩翩君子化作柔情温润的美娇娘。电光火石间,直教人沉醉于惊艳、细腻的视觉感触之中。

找到了创作方向,如何能够坚守下去,似乎变得更难。马洪伟说,自己虽然在做青铜玉雕的创作,但是几百种的器型要想知道每件青铜承载的文化内涵,还需要不断学习、钻研下去。在工艺文化领域,有着很多在艺术和传统玉石雕刻方面成就斐然的同行前辈,年轻的马洪伟总是会积极主动和他们进行创作交流,以期不断吸取他人的精华,弥补自身的不足。他说,想要固守自己那份青铜玉雕的梦想,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