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txt全集下载: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46:04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
最早的一个封面,期刊时间是1924年九月八日。封面人物是吴佩孚,下面的小字说明为:吴总司令。“General Wu”不知时代杂志为何选择他作为封面,可能是为了关注当时的直奉军阀大战吧

这个封面人物是蒋介石,期刊时间是1927年4月4日。小字说明:总司令蒋介石。""""General Chang kai-shek""""。这是指时任北伐军总指挥的蒋中正,说明时代在关注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基督将军”冯玉祥
继吴佩孚、蒋介石之后,冯玉祥成了《时代》封面上的第三位中国人物,时在1928年7月2日。
他站起来足有6英尺高。他不是纤弱的黄种人,而是个头魁梧、古铜色皮肤、很和蔼,《圣经》拿在手上或者放在口袋里的虔诚的基督徒。

阎锡山:“山西王”的起伏跌宕
1928年,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三巨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并排坐在一起,留下了现代史上一张重要的合影。
“山西王”阎锡山成了1930年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位主角。1930年5月19日出版的《时代》,遂选择阎锡山作为封面人物。

这个封面人物是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小字说明:中国总统与夫人。“President of China & Wife。期刊时间是1931年10月26日。不知这是不是关注于中国的新总统以及其治下的中国的未来命运

封面人物是末代皇帝溥仪,期刊时间是1934年5月5日。小字说明:亨瑞溥仪。""""Henry PuYi

这一期的封面人物是汪精卫,时间是1935年3月18日。文字说明:汪总理。""""Premire Wang

这个1936年2月24日的封面上,列举了当时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这大概是关注于远东危机,这四个人是解决危机的关键。

这是发行于1941年6月16日的期刊,封面人物是陈诚,文字说明:重庆城的保卫者

这是1942年6月1日的期刊,人物是蒋介石。看样子意气风发,很自信的样子。蒋在抗战前就“预言“,国际形势的转变对中国的命运至关重要,珍珠港事件证明了他的预想,有了美英的支持,又担任同盟军中国战区的总指挥,难怪蒋如此的乐观起来

这是1943年3月1日的宋美龄的封面。 下面小字大意:她和中国知道忍耐意味着什么。字面上的味道比较悲观。因为当时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上并没有占到便宜,欧洲战场也呈胶着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命运确实不乐观,而且日军有可能打通印缅,进攻云南,这对国民说什么的最后大本营是严重的威胁。宋美龄在美国游说,争取美国更大的支持和对中国战场的了解。所以说,气氛十分紧张,中国只有……

宋子文曾想取代蒋介石
“通往胜利的路在峭壁之上”——在“中国的宋子文”的称谓下面,《时代》用了这样一句说明。
1944年12月18日,宋子文成了这一天出版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两个星期前,他刚刚在重庆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代院长。
封面选用的是一幅宋子文彩色标准肖像画。

1947年5月26日 封面陈立夫

这个封面很有意思,英文说明是:“formosa''''s Wu“。时间是1950年8月7日。 "
此人是吴国桢,他担任过蒋介石的秘书,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外交部政务次长、汉口市长、重庆市长、上海市长,1949年后还当过“台湾省主席”,后被蒋赶下台(这好像是画面上一条龙欲吞掉台湾岛的由来)。

这个是1950年12月11日的封面,人物是毛泽东。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红色的基调和蝗虫明确的表现了意识形态的含义

这是1951年6月18日的期刊,人物是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不过下面的小字很有意思: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这一期是1954年3月10日,人物也是周恩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Waging War and Talking Peace""""。背景是一条张牙舞爪的龙被竹栅格开。有人猜想这是在谈论刚结束的朝鲜战争

是1955年的封面,人物是蒋介石,名字前面没有任何头衔。背景是一个国民党的士兵孤单的守望着大海,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蒋的脸上是无奈,还是失望?

这一期的人物是罗瑞卿大将,时间是1956年3月5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警察领袖罗瑞卿,因为罗时任公安部长。如果联想到当时社会上的三反五反运动,反右运动的话,这个手印应当是这个含义

这是1958年12月1日的封面,人物是毛泽东。封面的右上角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我们经常把它译成:中国是一头睡狮,醒来后她竟震惊世界。不过从字面上我看不出这句话把中国比喻成睡狮。

这是1959年10月12日的期刊,人物是刘少奇。左上角的文字是:红色中国的第一个十年,工作,清洗(如果是指政治运动的话),失望。从画面上看,刘的表情不轻松,背景是无数的蚂蚁,高举着红旗

这是1960年11月21日的期刊,封面是香港。从这幅画来看,香港在当时已经初具资本主义现代都市的规模和繁荣景象。联想到当时的大陆正在闹饥荒,令人感慨

这幅是1963年9月13日的封面,这张图说明了太多的问题。
首先,标题是:红色中国,狂妄的被孤立者。船头上的四个人物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 一艘过分拥挤的大船,船舷上摞着补丁,船上热闹非凡,标语上写着打倒赫鲁晓夫,打倒资本主义;斯大林,列宁和赫鲁晓夫的画像被抬出来示众,船尾是中国的导弹,有人在上面以武力***;有人从船上落水,水中有人拼命的往船上爬。。。。 如果联想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不难理解这幅画要表达的意思。当时正是中苏翻脸的时候,中共写出了***来抨击苏联的政策,反击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双方的关系破裂后引发了军事上的冲突,甚至要动用核武。同时,以毛为首的中共想要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新的首领,取代苏联的位置,所以封面的标题写着中国是个狂妄的被孤立者。 那艘破船和疯狂的人群在说明中国这个贫瘠的国家拥有着疯狂的民众,水中的惨象在预示着中国的命运。果不其然,仅过不到三年,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上演了

这是1964年11月13日的封面,标题是周恩来受到苏联柯希金的欢迎

这是1965年2月26日的期刊,封面人物是外交部长陈毅。左上角写着:亚洲的敌人。不知是何指?

这个封面很有意思,时间是1966年9月9日。封面人物是国防部长林彪。右上角写着:中国人的噩梦

这是1967年1月13日的期刊,人物说明是毛主席,左上角写着:中国陷于混乱。 内容不言而喻

这是1971年4月26日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的合影。这是中国展开乒乓外交,与美国接近的一个策略。封面的标题看起来好认,但是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我想这里的Game不是指乒乓球的Game,而是美国将与中国形成一个新的国际关系,二者要展开一个与以前不同的Game。

这是1971年11月8日的封面,人物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我想这是在说中国在与美国进行友好的接触,二者的关系将要从以前的敌对关系改变为友好关系

这是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周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的歌舞表演。由于英文中的Odyssey(旅行)具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含义,所以由此看出,美国方面对此次对中国访问还是很满意的

这是1975年2月3日的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总理,从面部表情看十分的疲惫。标题是:中国在关注毛时代以后的发展(或者中国在关注比毛更远更多的东西)。我想这个标题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毛泽东时代就要结束了,中国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周恩来能担此重任

这是1976年1月19日的封面,“周的继任者邓小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这是1976年9月20日的期刊,很简单,“毛以后的中国“,毛在这之前已经逝世

这期的时间是1977年3月21日,封面是毛泽东和江青。标题写着:独家报道,毛的妻子讲述她自己的故事---从演员到皇后

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这是1979年3月5日,越南的地图,标题是:两个共产主义国家开战。毫无疑问,这是中越战争的报道

这是1979年2月5日的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邓来了。应该是说邓小平访美一事

是1983年9月26日,标题是:邓小平走出了毛的阴影(或者说邓小平排除了毛的影响)。

1978年12月25日。封面人物是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标题是: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

1984年4月30日的期刊。。“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很直白的表现了中国正在开放,人们将要开始新的生活的景象。当然这也是对里根总统访华的一篇报道

1985年9月23日。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986年1月6日,邓小平再一次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1987年6月8日。中国走向疯狂---文化大革命的回忆

1989年10月2日。在中国一天的生活

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邓小平逝世)

1月2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文内标题用的则是《中国世纪》,通过《时代》驻北京、曼谷、巴黎甚至包括非洲多个国家共12名记者的联合采访报道,为读者勾勒出了“中国世纪来临”的画面:中国的经济和外交实力持续上升,海外投资和对全球天然资源的需求左右了世界经济,外交上也积极进取,而美国的相对力量则在下滑,因此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整组报道每个页码上部均以中文书法标以“中国世纪”,全文共分三个部分:“中国想要什么怕什么”、“与中国合作”和“谁的世纪”

《时代》封面说中国

1996 巩俐是第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华人艺人,可见在外国人眼中巩俐就是中国电影的形象代表。

1996/10/28 王菲
王菲成为巩俐之后第二位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艺人。《时代》称王菲是“流行乐女王”。

1998/10/19 成龙,本期封面人物是已经打入好莱坞的功夫巨星成龙。《时代》用“好莱坞先生”来称呼成龙,说他的新作《尖峰时刻》是最真实最精彩的好莱坞故事。

2000/7/10 周润发 杨紫琼
由于李安指导的《卧虎藏龙》在美国掀起了一股武侠热潮,两位主演周润发和杨紫琼成为了该期《时代》的封面人物。该期还重点介绍了《卧虎藏龙》的制作过程及花絮。

由章子怡、巩俐和杨紫琼合演的《艺伎回忆录》被视为“奥斯卡”大热,亚洲版《时代》周刊最新一期重点推介本片,并以章子怡的正面剧照为主打作封面。

2001/6/25 舒琪
本期《时代》找来舒琪作为封面人物,并对舒琪进行了专访,介绍了舒琪出道至今从一个三级女星到大红大紫的发展历程。

]2002/1/21 李连杰 梁朝伟 张曼玉 章子怡
随着张艺谋的电影《英雄》的大热上映,四位主演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一起成为该期《时代》的封面人物。本期的主题就是张艺谋的“英雄”。

严格说下面两位不是艺人,但是在整个娱乐圈却有很大的影响。
2002/11/18 姚明
在NBA休斯顿火箭队效力的姚明在美国掀起了一股热潮,该期《时代》选姚明作为封面人物,称他为“巨人先生”。该期同时也提到了王致郅。2005年11月14日《时代》亚洲版刊登了姚明身穿火箭红色战袍的封面照,封面大题目是《大高个的故事》。这期《时代》亚洲版的封面文章引用的是当年9月26日美国时代华纳集团的另一本知名杂志《体育画报》的《制造姚明》。这是姚明第二次登上《时代》周刊亚洲封面。2002年11月,姚明作为状元新秀已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姚明热,当年11月18日的《时代》亚洲版选定姚明为封面人物,题目是《将它做大》,姚明身穿火箭队客场战袍,左右手各持一篮球傲立,化身为单词BIG中的字母“I”。2004年4月,《时代》主刊公布“世界最具影响力100人”名单上,姚明也榜上有名。

2003年5月5日。SARS的真相。 一面国旗中有个人的内脏
 
2003/4/28 周星驰

2004/2/2 春树
北京少女作家春树上了该期《时代》的封面,与韩寒、曾经的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等4人被认为是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并与美国60年代“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文章以“linglei”(另类)来称呼他们,认为他们是中国的新激进分子。

周杰伦疯狂造型登《时代》亚洲版封面(图)
台湾的音乐金童周杰伦,登上今天出刊的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的封面,为了呈现精彩内容,时代杂志去年11月特别从香港派了一组采访人员来台湾,他们不只专访周杰伦,也采访周杰伦的妈妈、数学老师、发掘他的吴宗宪,和他的篮球球友刘田井宏等人。采访小组停留3天,用心的准备不少拍照使用的道具,光是拍周杰伦打篮球的镜头,就拍了一下午,甚至还跟着周杰伦到香港、美国洛杉矶,拍摄他演唱会实况,作业时间很长,直到今天才和读者见面。
负责这篇报导的记者Kate,与周杰伦年纪相仿,是个女娇娃,也酷爱打篮球,这可对了他的味,她并下场与周杰伦赛球,立即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他侃侃而谈。访问内容聊到他的音乐创作带给华人流行乐坛的震撼,和出道前的境遇;谈到他念书时学业不怎么样,但音乐方面却是天赋异禀,周妈妈说:“他在学会走路前,就对音乐很敏锐。”他的高中钢琴老师陈世光也说,他十几岁时就有超龄本事,可即兴表演。吴宗宪也大方的坦承:“我的子弟兵比我有才华。”

章子怡是2005年的年度风云人物之一。在“1”的左上角。

2005/10/3 李宇春
李宇春 是作为该周刊评选的今年25位年度亚洲英雄人物而登上《时代周刊》的。除了李宇春,内地还有电影演员张静初、作家陈桂棣夫妇入围,而来自香港的有电影《卧虎藏龙》的监制江志强,来自台湾的云门舞集的创办人林怀民,共有6位中国人入围美国编辑眼中的亚洲英雄名单。最近一次因登上《时代》亚洲版封面而引起巨大反响的无疑是“超女”李宇春了。这样一个从平民选秀中脱颖而出的女孩,在几个月里经历了一次命运近乎癫狂的上扬,并在2005年10月3日被《时代》亚洲版评为“亚洲英雄”。撰写这期名为《李宇春:因追求自我而受宠》封面文章的美国记者翟淑珍(SusanJakes)曾在事后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很注意‘粉丝’们的反应,他们的表现让我想起了新闻片中美国女孩初次见到猫王或者披头士的情形———鼓掌、尖叫、双腿发软以至于昏厥。”另外,文中还认为李宇春所带来的震撼已经超过了她本身,她满不在乎的个性、她对待比赛的态度及双性色彩的演出,使得她成为中国的新偶像。这是对李宇春和“超女”现象过度阐释的又一例子,也是《时代》对当代中国的又一次“超级误读”。

北京2008奥运会展望——刘翔

2008年 李连杰再登《时代周刊》封面
2008年12月8日,李连杰的解放——这位功夫巨星如何找到了他的真正使命:帮助他人

我国领导人又一次登上《时代》封面──2010年10月18日发行的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选用中国国务院总理作为封面人物,并关注日前美国国会对中国的人民币施压举动。

 
最新的177卷第4期的美国《时代周刊》杂志于2011年1月21日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标题为“为严教正名”。文章认为,对子女的传统严教在现代社会中仍有意义,关键是如何因人而异地施严教,而不是施虐教。

自称是严母的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女教授蔡美儿(Amy Chua),在教养子女上沿袭了中国传统的严教思路。她曾导演了令人侧目的一幕:强迫7岁的小女儿Lulu从晚饭后到睡觉前要连续练习弹奏一首钢琴曲数小时。Lulu在此期间不喝水,甚至也不去洗手间方便,直到能较熟练地弹奏此曲。
让蔡美儿感到骄傲,但难以被人接受的,记录着自己以中国传统方式教养子女的大作《严母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在正式出售前,其教养方式就成为了街头巷尾的抨击话题。《华尔街日报》因摘录了该书出版前的一段内容而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反感。


1999年6月7日

2005年6月27日

2008年5月26日

2009年9月28日
在《时代》创刊整整86年的历史中,这是第一次,这本杂志将繁荣二字直接用在一个“超级大国”的身上,也是第一次,将中国与世界权力一词并排印刷。
如果综观这本杂志历年对于中国的有关报道,你会发现,从对红色政权的恐惧观望到放下身段后的质疑,某种程度上,《时代》周刊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测量发展中国进程的全新样本,而回顾那些曾经出现在《时代》封面上的中国话题,也许可以让我们对过去60年进行一次清醒的回访。
1949~1977:悲观审视,遥望“恐怖中国”
这是中国亮相《时代》封面最为密集的时间段:28年的时间里,有21次封面给了这个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蹒跚前行的国家;这也是对中国误读最为严重的时间段:从毛泽东背后爬满的蝗虫、到对台湾耽耽盯视的巨龙、再到有色眼镜下被扭曲的周恩来;深层误读的背后,是西方国度对于红色政权的模糊恐惧:《橡皮共产主义者》《疯狂的跃进》《饥饿的巨人》《孤航》……这些标题饱含悲情色彩,弥漫着难以言说的孤独与可怖,彼时的西方对中国既有恐惧又有疑惑,他们用“狂热”和“非理性”来形容彼岸的中国。
《时代》对于新中国的认识始于1949年,这一年的2月7日,在蒋介石8次登上《时代》封面之后,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这篇报道的背景是,美国人眼中的亚洲英雄蒋介石眼看失去了中国,而几个月之后,毛泽东将站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宣告一个时代的开始。这篇封面报道洋洋洒洒近4000字,绝大部分事实引自埃德加·斯诺写在12年前的《红星照耀中国》,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这些二手事实,作者还是发出了感慨:“这个国家的年轻人拼命想抓住未来,但未来是什么,他们不知道。”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代》第9次将目光对准中国,10月12日,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成为封面人物。题为《呆板的人》的封面文章和满纸的忧虑证明,10年过去了,美国依然没有停止唱衰中国:被孤立的中国、大跃进的严重后果、中苏关系陷入僵持。在文章中,刘少奇塑造成“呆板”、“受制于人”的晦涩形象,这个形象成为《时代》眼中的全部,封面上,神色忧虑的刘少奇背后,是数不清的红色蚂蚁。
1967年1月,《时代》的开年之作继续将目光投向被文化大革命烘烤得失去理智的中国,毛泽东成为封面人物。他目光炯炯,眉头紧锁,长城化成一条巨龙,将他紧紧围住,形成困局,旁边的文字与画面暗合:《混乱的中国》。在以《蝎子的舞蹈》为题的封面报道中,记者以一种受惊的语气描述了文革中的中国,那种膨胀的热情显然吓到了他,而“蝎子”临死前挣扎状似舞蹈的比喻更暗示疯狂的运动是国家颠覆的前兆:中国到底是要走向清洗后的纯粹社会主义,还是会引火烧身,最终自我摧毁?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里,《时代》始终都在以一种偏见式悲观视角来遥望东方,那么这种悲观在1976年几乎达到极致——这一年是国殇之年,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三位领袖相继去世、一场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没有哪一年的悲痛来得如此密集。9月20日,《时代》以“后毛泽东时代”的封面向中国这伟人表达了迟到的敬意,《舵手去世》的封面报道对毛泽东作出了较为中肯的评价,但它也在担忧,失去舵手后,中国这艘巨轮将航向何处。
1978~1998:喜忧参半,几度“垂青”邓小平
世界在这二十年间经历剧变,经济衰退磨掉了西方人的锐气、国家与国家之间愈发紧密的联系、中国国内一场颠覆自我的变革……东方的崛起令人震惊,同时也让人们发现了一个有着无限可能性的中国。2005年,马丁·雅克在《卫报》一篇评论中这样谈起1978年:1978年的尝试创造了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使世界重心东移,权力不再只掌握在欧美手中……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美国人看到了中国融入西方的“希望”,然而与此同时,一个日趋强盛的中国又令美国政府深感不安。也是从这一年,《时代》开始以一种新的姿态和笔触来审视中国,当然,这种审视,依然充满质疑和忧虑。
“让中国睡吧,她一旦醒来,世界会感到遗憾。”1958年,毛泽东为封面人物的时代周刊曾经引用过这句话,20年后,当邓小平于1979年元旦再次登上时代封面并被评为1978年度人物时,这句话经加工后再次出现,“中国?那里躺着一个睡着的巨人。让他睡吧,因为一旦醒来,他将改变世界。”在以《邓小平的梦想》为封面标题的文章序言中,记者第一次用一种毫不吝于赞美的句式开场:“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壮举!”同时,面对那些迅疾的变化,《时代》也感到疑惑:西方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口如此众多的民族可以这么迅速地颠覆了自己?这就像让一艘航空母舰在一枚硬币上掉头。
大概没有谁能够如此密集地登上《时代》封面。仅仅从1978年12月底到1979年2月初,不到一个半月,邓小平连续三次成为封面人物。1979年1月28日,正值中国农历大年初一,邓小平应邀访美。2月5日的《时代》封面上,邓小平再次成为封面人物,旁边大字标题写着:邓到访了。“一个小个子的(才5英尺高),上了年纪的(74岁)中国绅士从华盛顿附近的机场降落的白色波音707上走下,开始了他兴奋的、长达一周的美国访问。”而这次访问,被公认为一次“蜜月之旅”,期间邓小平头戴牛仔帽,向美国挥手致意的友好自信形象也定格在中美友好交往的历史中。
1997年,邓小平的辞世不仅令整个中国万分悲伤,同时也令大洋彼岸的美国备感失落,在3月3日最后一次以邓小平为封面的《下一个中国》专题中,《时代》周刊的记者以晦涩而模糊的笔触表达了对未来中国的悲观,在这篇文章中,美国对于邓小平离世的矛盾心态一览无遗:他们肯定中国的改革,但担心下一任政府会偏离方向;他们不回避中国的巨变,但坚称这是对社会主义抛弃的结果;中国的增长令他们折服,但同时也令他们万般焦虑……文章最后对中美关系作出悲观性预测:“中国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因此造成“种种不安定因素”存在的可能。最重要的是,一如1976年毛泽东离世的那期专题,20年后,面对中国邓小平的时代的结束,美国所表现出的,仍然是不安与忧虑:邓小平之后,中国将何去何从?
1997~2009:浓墨重彩,多维视角讲述中国故事
事实上,在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时代》主刊对中国的关注明显减少,克林顿访华、加入WTO、成功举办奥运都没能让时代纳入封面进行剖析,但仅有的几次封面报道却堪称声势浩大。
2005年6月27日,已逝世近30年的毛泽东头像背靠长城再次出现在《时代》封面,成为中国缺席《时代》封面长达7年的终结。一组长达20多个页码名为《中国的新革命》专题报道中,文章以中国崛起为主线,从中美之间日益繁密的关系、中国社会的变化、美国大企业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全面解读中国的经济、社会、人权等情况。在这张充满波普艺术风格的画像上,毛泽东身穿布满“LV”标识的中山装,散发出强烈的光芒,这是《时代》的隐喻,也是对中国这场新革命的西方式解读。
2007年,《中国:一个王朝的黎明》的封面以长城和喷薄而出的红日为背景,“当美国身陷伊拉克战争无法脱身时,一个新的超级权力已经来临,我们应如何面对?”正如封面的寥寥数语所展现的那样,美国对于中国的威胁感随着自身的乏力而日渐强烈,以至于一向老成持重的《时代》要躬亲献策,告诉小布什如何才能与中国打交道。
2007年之后,《时代》主刊没有再将目光聚焦在中国大地上。而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末创办的亚洲版则承担起用多维视角关注中国并呈现变迁的责任。
政治方面,《时代》亚洲版保持了与主刊相同的关注角度。1999年9月27日,中国50周年国庆,《时代》亚洲版封面将新中国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聚在一起。2002年4月22日,胡锦涛登上《时代》亚洲版封面,微笑着的胡锦涛挥手致意,下面的大字标题是《开始认识胡》。
相较于政治报道的传统处理方式,《时代》亚洲版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报道更加立体。1999年3月1日的封面上,烟雾弥漫的道路上,中国人一手骑自行车一手捂住口鼻,封面故事《中国喘气》讲述中国环境污染问题;2000年2月28日的亚洲版封面故事谈论的是网民和网络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封面上中国青年头戴绿色军帽,传统帽沿上的红五角星被改成@图标。而回顾《时代》亚洲版的2008年,就会发现,从中国年初的雪灾、到四川地震、再到8月份的奥运,中国人经历的大喜大悲都被这本杂志一一呈现。
60年里,《时代》对中国的叙述有偏差也有真相,它的视角几经调整,对中国的观察也愈发成熟,不可否认的是,《时代》的讲述始终建立在西方语境的基调之上,但透过这些或客观或偏颇的封面,我们能够看到的,皆可被概括为一个现象:世界在变,中国在变。
60年前,毛泽东代表一个新的政权登上《时代》封面,60年后,中国以一颗闪亮红星的形象使这一时刻永恒。这是一本西方杂志的见证,也是一个国家60年的不断寻找;这是《时代》的故事,也是中国自己的故事,更是一本杂志如何认识一个国家的故事。
正如《封面中国》一书作者李辉所说:时间在延续,类似的或完全陌生的故事仍将发生。中国的人物或事件,将以何种面目再度出现在《时代》乃至其他杂志的封面上,将是未来某一天的讲述。
在政治方面,《时代》亚洲版还是保持了与主刊相同的关注角度。1999年9月2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国庆到来之际,《时代》亚洲版的封面上是一幅宣传海报风格的图画。在这幅想象的图景中,新中国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或站或坐地聚在一起,一派祥和的气氛。1999年10月4日江泽民成为亚洲版封面人物,当时正是中美两国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的前夕。胡锦涛在2002年4月22日登上《时代》亚洲版封面的背景则是成为国家主席后的胡锦涛对美国展开了首次国事访问,文章把胡锦涛形容为未来“掌舵人”,除了介绍他一些生平事迹,也预测了中国未来将会面对的事情。那一期封面照片上,微笑着的胡锦涛正挥手致意,下面的大字标题写的是《开始认识胡》。同时,吴仪、胡锦涛、温家宝也曾分别获选2004年度、2005年度、2006年度的“《时代》100人”之一。
邓小平上过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吗? 曾经有哪些中国人上过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他们上封面的原因是什么? TIME时代周刊封面的全集??? 每期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都是怎么选出来的呢? 每期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都是怎么选出来的呢?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网址是多少呀 美国时代周刊推荐的心里测试谁知道答案200分跪求 对美国《时代周刊》的相关评论有哪些? 李宇春真的这么出名?我听说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不知是不是真的 2004年姚明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并当选为中国第十四界“什么” 哪里有时代周刊亚洲版2005年10月3日的电子版下载,就是李宇春封面的 请问美国的时代周刊,经济学人等杂志的网址是什么? 在哪里可以买到最新的正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等等英文原版刊物 哪位讲讲美国商务周刊和时代周刊对英语爱好者的作用? 请问哪有美国时代周刊《Times》下载 上海在哪里可以买到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的《时代周刊挑战1000词》 时代周刊在中国有办事机构吗? 请问在哪家书店或网站可以买到美国<时代周刊>的亚洲版? 谁有阅读理解文章《Facing Up to Sticker Shock 》,这篇文章好象是时代周刊上的? 美国和中国饭桌上的礼貌有什么区别 在中国能上美国的网吗? 周杰伦上过什么杂志的封面? 封面上的哈利用左手? 英文书封面上的Forwared by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