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三中社会老师:散文阅读学案(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07:07

散文阅读学案(1)

 

学  校:石阡民族中学   班  级:高二(1)(11)  科  目:语  文

编  写:黄   开   斌   时  间:2012、2、       姓  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的概念及其基本知识

3、了解散文考察的题型及答题的技巧

课时安排:五课时

课    型:知识了解

学习形式:自主学习,掌握并能运用各知识

知识链接【自主学习】

第一节   概述

一、文学类阅读——《考试说明》:

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试能力与层级:1-2分析综合,C级;3-5鉴赏评价,D级;6-8探究,F级。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

(一)、散文的分类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鲁迅的。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3)、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二)、散文的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三、散文选料内容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对乡土文化、农业文明的思考。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乡土情结》。

       2、对历史人物的抒写。如2006年高考山东卷《文赤壁》。

       3、对传统或历史文化的思考和感悟。如2007年高考浙江卷《泰山之思》。

       4、对人类生存状态(或人与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一《快乐的死亡》。    

       5、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感悟。如《天地有大美》。

       6、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 2005年高考浙江卷《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四、浙江省高考已考的散文

     2004年刘长春的《白鹤翔集的记忆》   (人与自然)

     2005年李汉荣的《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人与人)

     2007年蔡家园的《泰山之恩》 (对文化的感悟)

     2010年李丽娟的《静流》(人成长经历的思考) 

五、考试命题类型

1、作用分析题

2、原因概括题

3、体会含意题

4、鉴赏表达特色题

5、探究题

六、散文的命题涉及点(方向)

1、词语

2、句子

3、文章(信息概括、要点归纳、结构)

4、形象(景象、物象和人物形象)

5、表达技巧

6、探究

七、阅读散文关注点

1、文章脉络(思路)

2、作者情感指向

八、解题原则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九、答题关注点

1、文本内容

2、行文结构

3、专业术语(所学知识)

第二节   题型分析

一、作用分析题

1、语句作用题

2、段落结构作用题

3、艺术技巧作用题

4、人称作用题

5、标题作用题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写作内容作用题

(一)、语句作用题

      例1:(10年高考浙江卷)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5分)

答案:

      ①运用比喻,以有形写无形(答“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也可);

      ②独立成段,过渡自然简洁;

      ③叙事者“我”通过评说,表达感受、看法。

     解析:分析句子的写法主要从句子的内容、手法(修辞)和语言的风格方面考虑。分析句子的作用主要从表达效果和在文段(行文)结构上的作用两个方面去分析。

例2:(10年高考全国卷二)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淘客子。”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6分)

    答案:

    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

    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

    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看语句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二)、段落作用题

       例1:(10年高考浙江卷)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为本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做铺垫。

       解析:这是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是为下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铺垫。

      答题模式: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例2:(10年高考全国卷二)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

     答案:

       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

       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

       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本文前三段,第一段点出题目含义;第二段介绍大河家的基本情况,点出主题,预示下文;第三段写出写作缘由,抒发情感。

语句、段落命题特色 

       1、作用分析题是指题干带有“作用”或“好(妙)处”等词语,命题指向于分析综合的一种常见题型。

       2、这种题型具体的命题指向有二:一是某处句子(位置或在开头或在结尾)的作用;二是文中所用材料,如详写的内容、引用的材料或其他穿插性材料。

     3、这种题型考查角度分单向和多向两种。单向考查为只考内容或结构或表达技巧。多向考查为同时考查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用,或结构表达和表达技巧两方面作用。单向考查题干中直接出现“结构(内容)作用”,双向考查题干只笼统地问“有什么作用”或“对文章的表达作用”。

4、常见提问方式

    (1)、句、段作用分析:

      画线句子(或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好处)?在结构中有什么作用?对文章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变式提问:开头为什么从××××写起?

      作者写这些句子(节)的用意是什么?

    (2)、文中材料作用分析:

      文章写××××内容有什么作用(好处)?

      变式提问: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无论哪种命题指向或提问角度,答题时必须联系文章整体,答案要具体、周全。

语句、段落作用分析题总结:

      作用分析题主要是针对分析综合考点而设置的常见题型。要做好这种题型,须从三个方面建立模式:

      1、知识模式(储备)

     (1)、句段常见作用:或总领全文,提纲挈领;或总结上文,眉目清楚;或引出下文,脉胳有致;或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或前呼后应,结构谨严;或点明(深化、升华)主旨,激人深思。

   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

2、思维模式

     (1)、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材料所在段落的范围。这些都是答作用题首先要思考的。

     (2)、把握句段、材料的基本内容,以此作答,这是前提。

     (3)、抓住句段及材料在上下文中的关联作用。即使题干上没有要求说“具体”作用,在答题中也切不可笼统回答“承上启下” 。

     (4)、根据不同文本的内容安排,有时还要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这类手法的作用还有“对比”“衬托”等。

      3、答题模式

结构上:常见的表现手法

1.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     人,景     情,事     理),由……转而写到……

2.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为……进行了铺垫,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3.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

4. 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X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

内容上: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作者……情感,表现手法、用得比较生动的词句及其表达效果

     (2)、关于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

      ②对全文的作用;

      ③丰富文章内容或富有诗意等。

      ④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

(三)、人称作用题

      例1:(10年高考全国卷一)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

       特点:①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相互交叉。

       作用: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解析:文章在第二、九段使用了第二人称“你”,其余各段使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内容方面,不同的人称便于叙事和抒情;表达效果及阅读心理方面,使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读者易于接受。

人称作用题【知识储备】

三种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

      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这种人称的作用有三: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用。

      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

(四)、标题作用题

       例1:(10年高考北京卷)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答案:

        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愁,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解析:借物抒情类散文的“物”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多是行文线索。借物抒情类散文的“物”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是承载作者的情感。

例2:(10年高考湖南卷)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4分)

答案:

       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暗寓荷的生命状态,虽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 ,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午”的含义。这是非常典型的“炼字型”题,答题就从其本义和象征义入手来答: “午”的本义是指这朵荷花是在午后这个时间看到的,而其象征义则是这朵荷花像时间停留在午后,永远不会凋谢。这两点是很容易答出来的。

例3:(10年高考全国卷一)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

答案:

       ①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

       ②灯火下的祖孙相连,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

       ③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灯火下的夜读,这是作者人生的重要一步。 

散文标题作用【知识储备】

     1、线索作用。         

     2、突出叙述的对象(人、物)

     3、点明主题、承载作者情感。

     4、象征意味、寓意。

     5、技巧(主要是修辞手法)

     6、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五)、景物描写作用题

      例1:(07年高考广东卷)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

答案:

       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

景物描写作用题总结【知识储备】

      景物描写——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A、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作用。

     B、渲染气氛,为下文铺垫;奠定情感基调。

     C、烘托叙述对象(人或物)某种特征。

     D、象征、暗示作用。

(六)、写作内容作用题

       例1:(10年高考全国卷一)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案:

       ①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

       ②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一身临其境的感受;

      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在文章第1、2段中,作者说煤油灯“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那段时光”即作者无比留念的童年时光。今天,煤油灯已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来描写它,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例2:《5·3》P281《家家有明月清风》第1题:文中多次提到“奉水(茶)”,分别有何作用?(6分)

      答案:①文章开篇写“我”在台北近郊登山,见山腰有人“奉水”,让“我”感到人情的温热,也让“我”意识到忙碌的社会中依然有从容的人存在,引出下文的回忆与议论。

      ②文中“我”回忆童年时路口或偏僻的荒村常见“奉茶”,贫困的生活中依然有人与之间的关怀,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命与土地真正的关怀付出。而至山顶时,见人“奉茶”,更让“我”进一步思考奉献着的内心。

      ③结尾写下山时“我”想做一个为众生奉茶供水的人,表明“我”愿恒久保有对人间有情的胸怀,保持对生活从容的步履。呼应开篇,卒章显志。

      解析:“奉茶”二字多次提到,“分别”二字表明它的多义性,答题要注意这一点。文中有五六处提到“奉茶”,实际上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是现在眼前所见的“奉茶”,第二类是回忆中曾经见到的“奉茶”,第三类是指升华人生层面的“奉茶”。

写作内容作用题【知识储备】

      1、对文章内容表达的作用,如使内容丰富、充实,具体、生动等,更富有文化性、文学性、诗情画意等。

      2、情感寄托或象征、寓意等。

      3、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贯穿全文的线索。

      5、照应(呼应)

      6、突出主旨,升华(深化)主旨等。

二、原因概括题

1、分条列出依据题

2、由果溯因题

3、简述概括题

例1: (2007年高考浙江卷)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请从文中找出“早已成为”的依据。

答案:  

       ①《述异记》中早有关于泰山来历的记载。

       ②先后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封禅。(或:先后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祈福)

       ③历代文人墨客对泰山充满景仰。

      答题指导  要理解第3段的这句话,需要认真阅读相关联的上下文,可以看出该句主要承上,要从1、2段中找出答案,只要抓关键词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例2:(2009年高考江苏卷)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

答案:

       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

       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  

       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

       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解析:从上文看,文章谈到了都江堰与“上善若水”思想的某种契合,谈到了作者作出评价的直接依据(第3段);从下文看,第4、5段,倒数第2段从不同方面解释了作者评价的原因。筛选并整合这些信息,答案就出来

了。

原因概括题命题特色

       概括内容要点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这类题多以问“为什么(或原因、理由是什么)”形式出现,故选“原因概括题”为代表。

      内容概括有整体概括和局部概括两种,而“原因概括题”则是全文内容要点的概括。

      这类题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作者这样说(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②综观全文,概括××××的主要原因。

      ③概括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2008年全国卷Ⅰ)

        其他提问方式:①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请简要概括。(2008年重庆)

      ②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2009年广东)

     “原因概括题”虽说难度不大,但答案组织要求高:既要关注显性要点,又要注意挖掘隐性要点,答案各点组织要尽量按照原文顺序,且不要遗漏要点。

原因概括题总结:

      原因概括题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这种题型建模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关注提问模式(常见提问模式见前面“命题特色”部分)

     2、把握思维模式

     (1)、思考方法:由果溯因、一果多因。

     很多散文,作家总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明晰某些道理,而这些感悟、道理就是命题人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前后的叙事、描写、回忆等等。说到底,散文全文一般就是一个大因果复句,故这类题要求的跨度一般较大,涉及全文。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尽量把这多“因”的数量找全。   

(2)、思考原则:

       就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其上下文,往往是答案要点最密集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这时,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

       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是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的结合,隐性要点易疏漏,作答时要有挖掘隐性要点的意识和原则。

3.规范答题模式

      它无固定的答题模式,但根据题目要求不同,一般有几种具体的答题方法:

     (1)、引述,即择用原文中的某个词语或句子作为试题的答案。

  (2)、整合,即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对相关语意重新组合。

     (3)、概括,即不能用文中的现成的词句作答,必须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另外,原因概括题答案组织最好规范,可用:因为①②③……这种形式回答。

三、体会含意题

1、语句的理解题

2、语句意蕴题

例1:(10年高考江西卷)结合文意,概括“汨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案:

       1、忧国忧民者的精神寄托;

       2、忧国忧民者苦难的象征;

       3、屈原殉国之处。(任选两点)

       解析:“汨罗江”在文中出现的次数较多,随着语境的变化,其具体含义也有所不同。第二段“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实际上就赋予了特定时间——端午节,饮的不是普通的水,而是与屈原相关的一种“精神寄托”。第五段“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是运用了“苦”的多重含义,代指一种“苦难”。第十五段中列举的人物实际上就指出“汨罗江”应为殉难所。

例2:(10年高考全国卷一)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答案:

      (1)、①即使是普通的煤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贵的;②灯下的温暖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的宝贵财富。

     (2)、①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怅惘;②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

       解析:第1题结合上段“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一句,可见当时它对一个普通家庭的重要性;而祖孙牵系,灯下苦读的温馨画面,更是作者倍感珍惜的精神财富。第2题“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作者独对万家灯火,怅然若失;而今万灯闪亮,但却“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

例3:(10年高考天津卷)文章结尾说“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这句话有那几种含义?请概括回答。(5分)

答案:

(1)故乡是世界的缩影

(2)作者对故乡的爱是永恒的

(3)童年在北极村学到的一切,奠定了坐着人生基础

(4)故乡是坐着人生思考与创作精神之源

(5)故乡使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得以升华

      解析:本文先是通过对故乡物与人的回忆,写出了故乡对作者人生与创作的影响,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又在结尾处将童年时把故乡当做世界,与成年后,世界只是一个北极村,用“回过头来一想”贯联在一起,旨在重申主题。分析概括时,要从故乡与作者的相互关系出发。

体会含意题命题特色

      体会含意题主要是针对考点“体会主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而设置的题型,意在考查句子内容的思想性。

体会含意题总结:

       体会含意题主要考查对句子丰富含意的体会能力。对这种题型:

      1、关注提问模式

      体会句子含意题提问直接而明显,主要有以下提问方式。

      ①对这句你是如何理解的?②请简析该句的内容。③这句话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把握思维模式

      对这种题型,要建立起“六看”思维模式。

      所谓“六看”,指句内三看,句外三看。句内三看,一看句子关键词语;二看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三看句子本身表达特点。句外三看,看该句位置特点(或在段首、开头,或在段尾、文末等);二看相邻句;三看段、章的中心。

3、规范答题模式

       体会含意题设有固定的答题模式,但不同的句子还是有各自的答题特点。

       概括抽象的句子具体化:先分析句子本身修饰语的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意。

       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动具体的关键词语作抽象化处理。

        表达有特点的句子突出其特点。有些句子用了象征手法。用了比喻、拟人、反语、双关的修辞手法,体会时应重点突出对这些表达特点的解读。

     结构复杂、较长的句子切分之,即把这些句子切分成几块,逐层体会。

四、鉴赏表达特色题

1、列出技巧题

2、鉴赏技巧题

3、技巧作用题

4、语言特色题

例1:(10年高考天津卷)概括说明文章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有哪些特点?描写这些植物时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3分)

答案:          生命短暂,生命力强;        拟人。

        解析:第2段用拟人手法写了植物两个方面:一为在短暂夏季的疯长与经霜后的迅速凋落,一为衰亡了的植物转年春天的勃勃生机。概括时,要注意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表现以及给予作者的感受。

例2:(10年高考上海卷)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3分)

答案:

        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解析:第9段内容上的特点是眼前实景和对青春岁月的遥想相结合,这种现实与回忆的交织叠现就是我们艺术鉴赏时所说的虚实结合。当然此题带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如果另选角度,比如人物塑造手法方面去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例3:(07年高考浙江卷)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5分)

答案:

       ①通过排比、对比、夸张的使用,突出了泰山雾气的浓重,表达了作者对浓雾笼罩泰山的遗憾之情。

       ②通过叠字的使用,突出了雾中古树、山石的特点。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里应从句法和词法两个角度考虑,先说技巧,然后说其作用。

       几个“只有”组成一组排比句,现实和想象构成对比,“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 ”属夸张,叠字的使用更加明显了。解答此题须逐一分析每个句子,结合句子的表达特点和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思想感情作出全面的概括。

鉴赏表达特色题命题特色

       鉴赏表达特色题主要是针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而设的一种题型。

      鉴赏表达技巧(艺术表现)重心放在判断运用了哪些手法上,兼及表达效果的分析。而且,在“判断”手法上,要求多角度切入,掌握多种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

      鉴赏可以是整体(一般找表现手法)的,也可以是局部(一般是找修辞手法)的。

表达特色作用题【知识储备】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叙述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使事情来龙去脉清晰)

       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

       补叙(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

      人称运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这种人称的作用有三: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

议论,语言特点有准确性(概念准确,修饰恰当,用词有分寸感)、鲜明性(论点表述鲜明,行文鲜明)、概括性(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引述事例简明扼要)、生动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论证手法,句式灵活)、严密性(表达周密,逻辑性强,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描写(人物刻画方法)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个性突出)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情节发展)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人物思想感情)

      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突出个性)

      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为内容、情节起引起或铺垫的作用,揭示主题)。

      工笔(精雕细刻,具体生动,形神兼备)

      白描(简笔勾画,准确生动,朴实清新,含意深远)。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另一种类似说法: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

       种类:肖像(外貌)、动作(行为)、语言、神态、心理。    

       作用: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深化文章的主题。

表现手法:

      衬托(突出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形象分明,主次分明)

      对比(特点鲜明,反差强烈)

      抑扬(在行文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突出特点;强调语意,行文跌宕,曲折含蓄)

      渲染(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

      象征(形象含蓄,寓意深远,引发联想,感染力强)

      反讽(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喻事理,更鲜明地表达主题)

      反复(强调作用和情感,有气势,感染力强,)

      类比(以浅寓深,以此类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还有借物抒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正文反作、叠词等。

修辞手法: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具有人格化,富有情趣,表意丰富)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对偶(形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节奏鲜明,强化情感)

      反问(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起强化作用)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反复(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划段分层。 )

语言特色:

      从语言风格看,含蓄与明快、文雅与通俗、生动与朴实、富丽与素淡、简洁与繁复等。语言精炼、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

艺术技巧作用答题样式:

      技巧本身作用+文本内容(写几点,一般看分值)

       运用了……手法,生动传神表达了……,

       突出(渲染)……,刻画了……人物形象,

鉴赏表达特色题总结:

鉴赏表达特色题,须从三方面建立起模式:

      1、构建起关于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艺术表现)的知识网络系统模式。

      如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同时要在实际练习中不断地加以强化,培养自己对“表达特色”敏锐的感知力。

      2、把握思维模式

     (1)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

①修辞手法(优先);②表现手法(次之); 

③表达方式(其次);④文章章法;⑤语言表达

(④⑤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

(2)、思考分析时的两个结合。

       ①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 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

       ②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不论是评价文章的主旨,还是鉴赏艺术技巧,都离不开对语言的体味、把玩、涵咏。否则,一切鉴赏都是空谈。

3、规范答题模式

       明确概念+具体解释+简述好处。其中“明确概念”最为重要。后两个环节应根据题干要求具体处理,切勿死板地模式化操作。

五、结构思路题

1、文章结构题

2、内容思路题

3、情感变化题

例1:(10年高考江西卷)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分)

答案:       愤世嫉俗(愤怒),惆怅,索然(失望)

       解析:此题难度不大,这些表情感的词均能在文中找到。

例2:(10年高考湖南卷)结合两次观荷,谈谈“我”在思索“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这句话的过程中,思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答案:第一次观荷,面对雨中之荷矫健挺拔矜持的形象,听到“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我”有些不解,这引起了“我”的思索,也引发了“我”第二次诚心观荷。第二次观荷在花残季节,面对“空虚向我袭来”,“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我”由此悟出“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从而认识到“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欣赏孤寂也不是“一种罪恶”,生命在澄明的自我观照中得到升华。两次观荷,围绕“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展示出“我”“不解——思索——感悟——升华”的心路历程。

       解析 :文中具体写到两次观荷,其中“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一句话富含深意,“我”经过多次思索,思绪发生了变化。那么,具体有哪些变化呢?只要从文中细心寻找,不难发现。难点在于概括出“我”的心路历程:不解——思索——感悟——升华。

例3:(09年高考重庆卷)阅读文章第③④自然段,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瓷器的演变。(6分)

答案:

       (1)、从陶器到瓷器   

       (2)、从实用到艺术    

       (3)、从粗陋到精致

       解析:答案区间在第3、4段,解题时,一对文章把握进而对照题干要求加以筛选,二对符合题意信息进行整合。    

例4 :(09年高考重庆卷)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答案:

     (1)、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

     (2)、追溯瓷器从俗到雅德历史过程

     (3)、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 

       解析:“作者的思路”就是对整篇文章结构的一种设计和安排。解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意,其次划分文章层次,最后按要求整理归纳各部分中心词语即可理清思路。

结构(行文)思路题总结:

       第一,抓文中标志性语句。文章或段落层次内,往往有一些衔接上下文的标志性语言,具有提示、总结、承上启下等作用。其中关联词和标点符号的提示功能也值得重视。

       第二,扣文体结构特征。不同的文体其行文思路不同,表现在结构层次也有自己的特点。记叙文、散文、小小说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组织结构;议论文常按引论(提出问题)、本轮(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组织文章结构,本轮部分的结构层次大致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四种;说明文或者按时间、空间及事物的内在逻辑联系组织结构,或者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组织结构。

      第三,分析思路情感脉络。局部服从整体,文章各语段、各层次所表达的内容总是围绕全文中心展开的,各语句之间有一定的语脉,语脉在内容组合上就体现为文章的思路,而文章结构只是思路的外在形式而已。

      第四,把握语句衔接特点。句与句之间的排列与组合大致有三种情况,即并列、承接和总分。这三种情况可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

      文章的思路是指文章的脉络,解答步骤一般如下:

      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

      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

      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

      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六、探究题

1、语句探究题

2、段落结构探究题

3、文章意蕴(主旨)探究题

4、作者创作意图探究题

5、个性化解读探究题

例1 :(09年高考重庆卷)作者认为“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结合全文,请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6分)

答案:

      (1)、分析:①俗与雅是相互依存和辩证统一的。②超越俗雅,尽自己本色。

      (2)、评价:作者的观点极富警示性和哲理性,它启示我们做人要追求最高尚的境界。

       解析:答题区间在文章各段议论抒情部分,分析时要紧扣此部分内容,评价时要分析其意义、价值。

例2 :(07年广东重庆卷)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答案: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讨作品中意蕴的人文精神。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泥泞”是一种自然的东西,它代表着一种“苦难和屈辱”,既然如此,人们当然不必人为制造;但同时作者也写出了“泥泞”的作用,比如带给人“磨砺和锻炼” “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等,抓住文章的这些内容便可以较为全面地作答此题。

例3 :(10年高考浙江卷)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亮点成长感悟。(4分)

答案:

       ①成长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

       ②成长史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过程。

        解析:答题时要结合“弟弟的经历”写出自己对成长的认识和感悟。

例4 :(10年高考北京卷)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答案一:这句话里的“远”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遥远,“近”是指心理上的时时思念和牵挂;作者对“距离”的体验就是遥远的时空距离反而拉近心理距离,强化了思念之情。这种距离体验,我在高中住宿时经历过。起初离家住进学校宿舍,对一切都感到新鲜。最惬意的是再也不用忍受父亲唠叨我多学习少上网,母亲唠叨我少跟异性同学交往。吃不吃早饭,加不加件衣服,看多长时间课外书……统统自己做主,我肆意享受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畅快。可是当自己用凉水洗衣服时,当食堂的饭菜不合口味时,当不小心冻得感冒时……我最初的惬意渐渐消散了代之以理解了父母的辛苦和不易,他们既要起早摸黑地为我的衣、食、学、行操劳,又要为防止我“学坏”而时时警惕,还要忍受我的种种不满。他们活得很辛苦,却毫无怨言。高中的住宿生活拉开了我与父亲的时空距离,却拉近了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我把他们深情地装在心里,用勤学和温顺回报他们,使一家人更亲密更幸福。

答案二:这句话里的“远”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遥远,“近”是指心理上的时时思念和牵挂;作者对“距离”的体验就是遥远的时空距离反而拉近心理距离,强化了思念之情。这种距离体验在许多文学作品里出现过。比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浸透着季羡林式的距离体验,相知的友情可以“藐视”时空距离的无情阻隔,心灵的高度契合消解了时空距离存在的意义。再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也是两颗心碰撞在一起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距离的悲壮颂歌。当痴情的梁山伯因为与祝英台的时空距离忧郁而终时,勇敢的祝英台毅然用死亡去弥合这生死的距离,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烈女形象。文学作品中,遥远而无情的时空距离彰显了美丽的心灵距离,人的美好情感在时空距离中得到了净化甚至神圣化。文学作品中的“远”与“近”的距离体验,使我们窥见了人心的高贵。

解析:先解释季羡林这句话的意思,由“远在天边”和“时间愈远”可知,这句里的“远”指时空的遥远;从前文“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和后文“我的祖国……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可知,“近”指心理上的思念。整合此句即对季羡林对距离的体验。解答第二问的阅读延伸题时,举例尽量找与提问句内涵相同的事例或文学作品,再阐释出该例如何体现这种距离体验。

例5: (2009年高考江苏卷)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6分) 

       答案  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的能力。本文实际表明,都江堰是上善之作,因为修建者、维护者是上善之人,作者借这篇文章,希望人们学习先贤,与自然和谐共处。 

命题特色

       探究很讲究角度和层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讲求的是“广”字,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探究,由浅层到深层,讲求的是“深”字。

      从探究题趋势看,它极有可能变换“探究”考点,像其他课改省份一样,或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或探究自己的个性化看法。

探究题总结:

1、建立起对这种题型的认知模式

    (1)、探究题的主要特点

    ①题干有标志。一般出现“探究”字样,有时出现“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请联系实例”等字样。

      ②思考有依据。要求依据文本内容作一定程度的探究,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发挥。 

      ③观点有创新。要求有自己的思考,有不同于作者的看法,且稍有深度。

      ④答题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思考,答案要表述的意思一般不会只有一层。

(2)、探究题的主要题型 

      ①探究赏析题。该题型是对文本的一些亮点,如篇章结构安排、语言特色、文学艺术处理等方面进行探究与赏析。

      ②探究评价题。该题型是针对文本阅读中的某一疑点或难点,在对文本阅读、体会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认知,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探究拓展型。该题型是对由文本内向文本外所延伸的意义、价值的探究。

       2、探究题答起来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但探究题属表述题,有基本的行文结构和模式:表述观点+分析论证+总结点题。

      “分析论证”环节是主要的,它一般要求就文本的具体内容作合理分析,且分点分层列出自己的分析。“总结点题”环节可要可不要。

七、解题示范

巷 (柯灵)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它,接触到它幽娴贞静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乱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黑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茯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长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妖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尔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的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花闲草,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了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两个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港,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

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

1、为什么说小巷是“飘逸恬静的散文,古雅冲淡的图画”?

 

 

 

2、小巷的“无比的悠闲”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小巷本是幽深曲折的,可到了小巷为什么会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的?

 

 

 

4、对本文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因为小巷像古代的女子一样躲在僻静的深闺,一般游人是不会去的,所以只有住久了才会和它成为莫逆之交。

B.本文用乡村的陋巷、上海的里弄、北方的胡同来反衬小巷的悠娴贞静,这种写法与郁达夫的《古都的秋》的写法颇为相似。

C.“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一句所塑造的意境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非常相似。

D.家家户户都不愿把自己的哀乐账、兴衰史向别人敞开,表达的是作者注重隐私、渴望与世隔绝的生活理想。

E.最后一小节表明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追求,不喜欢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人还是别到小巷来,否则他会感到失望的。

 

答案分析:

 

1、小巷幽深,曲折,静寂,古朴,悠闲,充满诗情画意,令人探究沉思,使人怡然忘忧,让人如登洞天幽境、皇家阁楼,而从不会有人打扰。

2、①那里有一种和平的静默。②那里有一片澄明如水、净化一切、使人忘忧的气氛。

3、“幽深曲折”指的是小巷的实景;“豁然开朗”指的是人的心境,在恬静古朴的小巷中,人们会忘掉情绪的烦躁、心情的悒郁,而变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

4、B E (A文章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 C参考3的答案。 D没有表明作者的理想)

解题示范二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1-4题。(15分)

石缝间的生命

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命竟是这样的不可遏制。

  ③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做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狭隘的间隙里。它们默默地为攀登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④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的,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巅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由此,它们才能迎击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一片土地。

  ⑤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找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⑥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它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1)第②段中,作者赞美了无名野草“生命本能”的尊贵。这里的“本能”是指什么?(用文中的词句概括,不超过1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从“蒲公英”的生长中感悟到生命“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这句话在文中具体指的什么?(根据这段文字作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起到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第(1)题考查考生对具体语境之中一些词语特定指代义的理解,答题时只要能辨明“这是一种本能”句中的“这”的指代内容,就容易根据上文,作出正确的解答“自己生长根须;自己寻找石缝”。

第(2)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中句子内容的理解与解释,答题时先要根据题干提示和文章中心内容确定答题区间,如本题应在第③段之中去寻找答案。

第(3)题考查考生对句子作用的理解,可以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来作答。

解答:

  (1)自己生长根须;自己寻找石缝。(2)同是蒲公英,在田野里生长茁壮,根须被人们挖去做野菜;而在石缝里显得坚韧苍老,没有光泽,为登山人作可靠的抓手。(3)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以小花小草衬托松柏惊人的生命力。

八、我的收获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