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御白牛车的意思:《蒙娜丽莎》背后达·芬奇密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9:47:54
  ■编辑说话

  俗话说,相由心生。由此推理,画家的绘画主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心态与人格的流露,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心理学家认为,一个艺术家表面上是在画山水人物,但内心深处都是在画自己的“未完成的事情”,即个人的一种延续的人格与意识状态。为此,本版特邀著名心理学家岳晓东博士对古今中外的20余位著名艺术家做个“心理素描”,希望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找到他们的心结。开栏首篇,我们将从什么是真正的“达·芬奇密码”说起。

  多年前,曾有一位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在神学院做门卫挣钱。工作之余,他在学院资料室里阅览了大量的神学画册,结果产生两大疑惑:一是为什么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大都以女性为背景?二是为什么达·芬奇要用四年时间来完成他的最佳女性画作《蒙娜丽莎》?为此,他专门请教了神学院的一名教授。对于第一个困惑,那教授告诉他,文艺复兴运动既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复活,也是母性关爱的复兴,她们经过中世纪的漫长压抑,从集体记忆的深处醒来,发出会心的微笑。而对于第二个困惑,老教授说,达·芬奇的画作都是用长时间完成的,《蒙娜丽莎》并不是用时最长的一幅,但是达·芬奇却是文艺复兴艺术家中塑造女性最多的,老教授鼓励那个研究生从心理学方面去思考。

  ■达·芬奇为什么特别痴迷画女性?

  的确,在达·芬奇流传至今的二十来幅油画中,竟有15幅画是以女性为背景。而在这15幅画中,又有9幅是以圣母为背景的,有6幅是画普通女性的。而同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艺术家,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人的女性画作或雕塑都远远不如达·芬奇多。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对于达·芬奇为什么偏好画女性,历史上有不同的解释,概括说来有三种。第一是“恋情说”:就是达·芬奇爱上了“蒙娜丽莎”的原型,想借作画的机会来满足他的爱意;第二种是“恋母说”:就是达·芬奇借创作《蒙娜丽莎》来满足其特有的“恋母情结”;第三种是“恋笑说”:达·芬奇一生都十分迷恋于女性的微笑。

  对此,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曾做过专门研究,并于1910年出版了《列奥纳多·达·芬奇——一个对童年的记忆》。在书中,弗洛伊德大胆提出,达·芬奇的每幅女性的油画创作,本质上都是在画自己的母亲,都是在画自己母亲嘴角那永恒的微笑。

  经过多方考证,无论是恋情说还是恋笑说,都可以归结到达·芬奇的恋母情结上。

  ■达·芬奇喜欢画女性源于痴迷母亲

  达·芬奇最著名的女性画作《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利用面部识别软件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包含了喜悦、厌烦、恐惧和愤怒等各种表情。据说,达·芬奇为了准确捕捉这一个微笑,一再拖延《蒙娜丽莎》的完成,经过四年的不断努力,达·芬奇终于使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艺术史上最高深莫测、最易引发遐想的微笑。

  据史料记载,一日,达·芬奇走在街上,被一个微笑女子的嘴唇所深深吸引,于是,达·芬奇把那个女子带回自己的画室,用绘画的技巧,力图使那一刻的记忆变成美学的永久思考。弗洛伊德曾指出:“列奥纳多(达·芬奇)很可能被蒙娜丽莎的微笑迷住了,因为这个微笑唤醒了他心中长久以来沉睡着的东西——很可能是往日的一个记忆。这个记忆一经再现,就不能再被忘却,因为对他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他必须不断地赋予它新的表现方式。”

  达·芬奇为何会被一个微笑女子的嘴唇所深深吸引呢?因为这使他想起了母亲的嘴唇及其当年的深吻。据史料记载,小时候每当达·芬奇发怒时,母亲都会用亲吻来安慰他,堵住他想要说的话。换言之,达·芬奇的许多内心压抑都是通过母亲的深吻来加以释放的。母亲的亲吻对达·芬奇影响之大,以至于他一生从未亲吻过自己母亲以外的女人。

  ■塑造普通女性形象是因为母亲出身卑微

  在达·芬奇流传至今的二十来幅油画中,有《蒙娜丽莎》等6幅是画普通女性的,这在宗教画盛行的时代是少见的,而这一切皆因达·芬奇的母亲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

  据记载,达·芬奇是个私生子,母亲出身卑微,而父亲则是上流社会的名门望族,他出生不久父亲便与他人结婚。母亲后来也与一个农夫结婚,并在他5岁时过世。在达·芬奇的儿时记忆中,母亲与他总是深受委屈的。母亲死后,达·芬奇一直与继父生活在一起,但是他与生父也一直有来往。可以说,从童年时代,达·芬奇就生长在两重世界的巨大落差中,一边是亲生父亲的上流社会富有生活,一边是继父穷苦的农夫生活,这使得达·芬奇从小就不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身份认同。

  《达·芬奇传》中描述,他的生父曾有过三次婚姻,前两任妻子都没有生下继承人,于是,曾有一段时间,达·芬奇差一点就成了生父的继承人,也曾被生父带入上流社会,他以为自己从此进入了另一番天地。但是,父亲的第三任妻子生育了孩子,使得达·芬奇再一次被带回穷苦继父的身旁。这让达·芬奇深受打击。

  ■达·芬奇痴迷画女性是为了升华母爱

  弗洛伊德曾用“升华”来解码达·芬奇的创作动机。他宣称,《蒙娜丽莎》这幅杰作表露出画家对母爱的渴望,因为他毕生都在寻找母亲的代用品。蒙娜丽莎之所以能不朽,就是因为她成为人类母亲的最高形象。后人曾对达·芬奇的面部线条与画中人的面部线条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者的线条非常相似,由此认为这也是达·芬奇的自画像,因为他长得很像母亲!弗洛伊德曾推断,“他的母亲有可能拥有这种神秘的微笑,他曾经遗忘了这种微笑,当他在这位佛罗伦萨的夫人脸上重新发现它时,他被深深地迷住了。”由此,弗洛伊德认定,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心目中母亲的代替物,也引发了达·芬奇久被压抑的恋母记忆。

  总之,弗洛伊德认为,通过《蒙娜丽莎》的创作,达·芬奇是在潜意识画自己的母亲,并实现与母亲精神团聚!弗洛伊德的观点是有一定实证基础的,因为在达·芬奇流传至今的油画作品中,有一半是在画圣母圣婴,这绝非偶然!达·芬奇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个优秀画家作画有两个目的——人和他的灵魂意向,往往是前者容易后者难。” 那么,他创作《蒙娜丽莎》,到底要展现什么灵魂意向呢?这,才是真正的达·芬奇密码!

  顺便提一句,《蒙娜丽莎》的画现蔵于巴黎卢浮宫内,编号为779号,每年吸引了550万的游客前来观摩。再提一句,那位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就是我。


              ----原载2012年2月5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