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班级聚会好去处:极度混烂,中国重卡进入全民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1:01:37

极度混烂,中国重卡进入全民时代?

 

   卡车之家网站报道说《承接湖北新楚风恒天重卡生产线已竣工》,看到这个文章,真是让我们作为重卡市场的关心者哭笑不得!看看中国的重卡在生产厂家:一汽、东风、重汽、红岩、陕汽、北奔、欧曼、江淮、华凌、大运、长安、三环、柳汽、联合卡车、三一、徐工、精工、日野、日产柴等19个厂家。在加上最近正在上的重卡项目:华晨、宇通重工、恒天重工、力帆重卡等;以及历史遗留下来有重卡生产资质而没有开始的,国内至少有主机生产商20家之多。这个数据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重卡生产商加起来也没有中国的多。中国,简直是重卡的世界“窝点”!这个只是中国重卡的基本面,面对这样的重卡发展,中国政府又在做什么?难道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重卡厂商生产来满足物流运输需要吗?

    看看国内重卡厂家的现状吧,重汽扩张了轻卡(四川王牌)以及专用车生产线,收购了汇众汽车,合资了德国曼;东风在新疆、河南禹州分别扩建了生产线;大运在四川成都建设了新厂区;就连不甘寂寞的奇瑞上了联合卡车项目,又在河南开封整了轻卡的生产线;又爆出福特与长安重工开展合作意向;江淮的技术瓶颈与资金的问题将重卡押宝到达夫;还听说潍柴为了控制陕汽,想在潍坊建设新的工厂生产全新下一代重卡;欧曼与奔驰的合作仍然再继续等等显示,中国重卡混战已经早已拉开了帷幕。

    就中国这个重卡市场,撑死了需要重卡(340马力以上)的有多大?够养活这些厂家吗?如何生存下去?中国的政府是不是该思考一下,生产这么多的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干嘛?就这些问题我一一细说,也算给市场提个醒。

    1、没有政策,永远解决不了技术瓶颈

    看看中国的重卡,先从发动机说起吧,中国国产的发动机据宣传上来说,都是自主发动机。在市场上发动机配置比较多的,无非是潍柴、锡柴、道依茨、玉柴、科索、杭发、日野、康明斯(东康西康)、雷诺、上柴等。我们追溯一下渊源,潍柴、杭发、锡柴、玉柴这四款国产发动机技术来自于哪里?这个自不必说,相信重卡界的朋友全知道。

    如今,潍柴、锡柴、玉柴的发动机技术能力成长有目共睹,但是和国外发动机如奔驰、斯堪尼亚、沃尔沃等顶级相比,却相差了至少15年的水平,就一个高压共轨到现在都是用进口件而做不出来,更谈不上缸内直喷等更加先进的技术。说到这里又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国内曝光的歼20试飞成功的信息,为什么有美国的军事专家对此不屑一顾呢?原因在于发动机!

    再说变速箱,一个采埃孚的变速箱我们用了多少年?

    也许有人要问了,中国不是有法士特变速箱吗,不是号称全球重卡第一供应商吗?我们查查看,这个变速箱都用在了那里,不都是用在了国内的重卡上了吗?据国外统计机构显示,法士特变速箱就没有出现在统计名单里,为什么?因为法士特不够档次!重卡的全球年销售与年增长数据,在奔驰或者斯堪尼亚以及沃尔沃的眼中,就不会来统计中国的市场,因为不够格!

    重汽从沃尔沃上偷学来了AMT变速箱技术应用在A7上,结果失败了,这一点,我认为所有的中国重卡厂商都应该向重汽学习,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手动箱生产加工技术没有做好,自动变速箱的技术就差得更远了,至少差距20年以上的水平!

    再看看后桥技术,这个后桥的技术其实和变速箱的配比是密不可分的,那一个采埃孚变速箱再拿一个奔驰原装车桥,然后让重卡重卡厂家调校安装,你觉得会怎么样?照样不行!为什么,因为调校的水准太差。中国太多的车辆底盘调校都是要送到国外的技术中心让人家来调校。斯卡尼亚牛,牛在人家能出后桥速比为2.9,世界仅此一家!

    电路布局、车架设计等等就不再一一赘述,那么造成这样的结局归根到底原因在哪里?是中国人笨吗?全世界都承认中国人的智商很高,那么为什么对于这三个小小的组合却用了50年的发展而没有跟得上步骤或者将差距缩小一点呢?答案只有一个,是政策问题!

    很多时候,国家的政策决定了一切。中国的火箭为什么发射成功率一直是世界领先但是技术却是一直在退步?就是因为政府追求成功率而放弃了许多有风险的创新,助推器!在卡车生产上,拿来主义和合资主意一直都主导着重卡厂商的神经。没有比这个效益和市场来的快了。一旦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收不回来怎么办?所以成就了目前的现状!

    在欧洲,一台车的研发成本投入平均下来不会低于12%,在中国一台车研发投入成本不会高于3%。这就是原因所在!如果有一天,中国政府开始在政策上严厉要求重卡厂商在研发上投入10%的资金,并且国家成立重卡发动机研发中心、变速箱研发中心等,将该计划列入振兴中国创新成果计划,淘汰没有技术的厂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2、情况堪忧,后续能力发展不足

    一汽和二汽在重卡上研发的实力和对外合作上一直中规中矩,并且走在国产重卡的前列,在合作技术的稳定上也是一流的,这个得益于国家。所以这两家的后续发展能力暂时暴露的问题不是很大,这个并不是说就赞成一汽和二汽的发展,只是近期问题不出,皆大欢喜。

    其他的厂家都没那么爽了。先说中国重汽,曾经闹掰了沃尔沃,闹掰了法士特,得罪了潍柴动力。但是重汽偷来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并加以消化应用在国内首屈一指。可是时间到2010年,国外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需要更新换代了,重汽没有办法,拿市场换技术引进德国曼。这个是无奈中的无奈!但是鉴于重汽企业的那么多分合经验看,重汽和德国曼闹掰的机会似乎很大,这个目前据说问题不大,但以后会不会呢,不好说!所以暂时重汽也可以高枕无忧。

    红岩就没有那么爽了,抱一个粗腿不行,这次又傍了上汽集团的粗腿,有了钱就好办事,和依维柯来个结合。可是依维柯的进入并没有让红岩的发展有长足的进步,反而在新推出的杰狮上弄得是一塌糊涂,追根究底是依维柯在中国市场上就没有办法来帮助红岩,据说上汽开始接触大众的重卡了,很有可能让红岩再嫁给大众!好女不事二夫,上汽在玩重卡上已经处于嫖娼不脸红的地步了(前期刚出手了汇众重卡业务板块)。

    华凌这两年的发展不错,这个得益于国家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专用车,更依赖于承接了日本三菱扶桑的技术精华。可是好景不长就分道扬镳了,分开的原因不在于日本三菱、也不在于华凌汽车,而是奔驰从中作梗。奔驰控股了三菱汽车,就要求三菱退出中国市场,目的在于将来再以一个全新的产品推向中国而做铺垫。奔驰不会培养一个竞争对手出来跟自己抢饭吃的。所以华凌退出了星凯马之后变要偃旗息鼓了,如果再不合资的情况下能推出新产品,我敢保证,只是驾驶室做了改变,其余的在本质上不可能做出改变。

    去年冒出来的联合卡车,要造国内的高端车!仔细看看了,联合卡车他凭什么造高端车?

    欧曼绝对是中国CKD的牛逼者,拼装销售完美无瑕。可是欧曼也怕问题,找个奔驰合资是不争的事实了,就是再发展,拿个奔驰淘汰的技术也好呀。

    还有其他的品牌就不再多说,都是后继发展无力,因为没有研发,更谈不上技术了!没有国外合资能力的支撑,中国政府又不强力规划研发,中国重卡的前途在哪里?

    3、兼并与重组是三年后的事情,未来3年内怎么办

    经过这近7年的中国物流发展,市场的容量扩容度我相信已经趋于收缩状态,不可能再无限制的扩张。那么近20家的重卡厂商怎么办?兼并重组或者倒闭将成为3年后中国重卡厂商的主旋律。



    3年内这么多厂家怎么办?

    第一我认为在此期间,客户买车将是最有发言权的时候,首付不是问题、贷款不是问题,服务不是问题等等,价格将一低再低,营销手段将层出不穷。

    第二大量的库存车涌向市场,更多的一线经销商将撑不住率先倒下,厂家和经销商矛盾将进一步激化,更多的小型汽贸公司普遍倒闭,大型的集团化经销商将迅速成长。

    第三政府开始整合市场,强力勒令整合序幕并游说各个厂家,发改委着手重组序幕,各个厂家将尽力的壮大自己或拉合伙人或者圈地假象扩张,也有的到非洲等偏远地区巡展合资发展。

    3年后,重卡品牌将会缩小至10家左右,10年内将会缩减至7家,15年内将成为4家甚至更少,如果将来是这样,中国重卡就有希望了。否则这样的硝烟混战,将是劳民伤财,只能证明政府在重卡的这个决策上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