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剪光头的男人内心: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 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57:12
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7[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8-08-04 16:20:55 | 作者: | 来源: | 浏览:3717次 ] 一个、两个、三个或多个以上,其位置可在印的任何部位。补字法可以说是出于追求别趣,追求与众不同的形象与风貌,是一种尚趣行为。王羲之、颜真卿的天下第一、第二行书,就有涂画、修养、补字形式,一些当代书家也仿效这种形式创作书法作品。而印章的补字比书法要难得多,故在当今印坛尚未风行。但它确实是一种章法形式,探究发展它,应是艺术的需要。

  33.印文美术法

    20世纪90年代,有关书法报刊、杂志,屡次刊文呼吁篆刻要警惕“美术化”倾向。所谓“篆刻美术化”,就是指印文结体高度变化,线条“狂怪”扭曲,使入印文字像绘画一样以美术的形象出现。窃以为任何事情不能过度,过了“度”就不佳了,无疑这种呼吁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矫枉过正,作为理性的印文美术法不能一概否定与摒弃。有些印章的印文,美术化一下比不美术化一下要强,那么未尝不可用“印文美术化”方法来设计布局。印人们在设计印文时,总想把印文设计得有趣、别致一些,不愿把辞典上的篆文与印谱上的形态照搬到自己的印章上来,这也许就是“印文美术化”的最初原因与出发点。其实印文美术化不是今人所创造,秦汉古玺就有之,如附图中汉印“寿昌”即是。把印文设计成鸟虫形,篆刻上称为鸟虫篆,这类印章理当属于印文美术化。附图中文士英的“鸢飞鱼跃”一印,似真的鸢在飞、鱼在跃;叶梅的“永宝”,用水草叶构造成印文;汪芬的“世昌”,用许多金龟巧置而成;商承祚的“锡永”,用栩栩如生、鸣叫不已的小鸟组成印文。这类形式繁多、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用美术法刻制的印章不胜枚举,虽然受到诸多贬意微词,但作为一种新颖别致的形式,总有人会喜爱。艺术是让人欣赏的,只要有人喜爱,就应当欢迎它的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治印不必怕“美术化倾向”,有意境、有趣味的艺术,不仅会被人认识与接受,而且会被继承与发展。艺苑的春天应是百花齐放的。

    34.印文饰灵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行一种没有文字的图形印,前人曾称之为肖形印。这种印题材十分广泛,有宫阙、歌舞伎乐、车马出行、百戏、弄蛇、骑射、博兽、力田、乘龙、骑龙等等,皆栩栩如生,非常有趣。而表示祥瑞的图形,如龙虎、鸾凤、朱雀、蝙蝠、鹤、龟、兔等则称为“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专称“四灵”。古代的艺术家在刻印时,将印文与“四灵”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制成饰灵印章。所谓“有机结合”,就是将印文作为主体,端庄大方,平正亮丽地布置设计在印中主要部位,然后在印文周围饰以灵形,使印文更为突出鲜明,更富有艺术性。“灵”有头有尾,甚至有目有舌,它在全印中的顾盼、呼应特别生动强烈,视觉上更明了直接。这类形式的印章起于春秋,盛于战国、两汉,至汉末、六朝以后渐趋衰落。到明清时,文人印人又开始重视饰灵印章。当人们打印谱,欣赏饰灵印章时,定会大吃一惊,它竟是那么丰富多彩,古玺“长幸”(见附图)外方内圆,四角饰了四个蝙蝠;古玺“王昌之印”(见附图),朱文阔边,四周灵形为白文;汉印“冯”(见附图),只饰了单灵。这些饰灵印章,尤其是古玺饰灵的“灵”与“文”,配合默契,构图严谨,沉郁浑厚,表现手法自由奔放;灵的造型准确洗练,虽然着黑不多,但各具特色,形象传神,具有强烈的生命力,令人叹为观止。

    35.印文饰纹法

    古玺图形印在章法设计时,用动物、四灵在印文周围,称为印文饰灵法。此外还可用各种花纹、图案饰在印文周围,作为印文的补充和映照,同时也起到烘托、装饰、增加趣味、强烈视觉效应的作用,这种章法设计称为印文饰纹法。如附图中“日幸”一印,朱文白文相间,印文呈圆形,方与圆两道边栏之间还加了四个圆点。汉印“昌”分别采用了十多个圆形,组成一个“圆”的世界。古玺“长升”、“王土”,汉印“羊合”等印,它们的花纹错综复杂,比印文占有更多的面积与位置,故这类印章在章法设计时,印文与花纹必须同步考虑构思,做到统一和谐,相辅相成。
  印文所饰花纹的形式,从上述印例可知,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它不仅可以用植物枝叶、几何图纹及各种各样的线条组合,而且可以得诸多生活用品的图形艺术化后入印。此外,还有一些异形图纹。如心形、网形、钱币形、古兵器盾矛形等,皆可作为印文饰纹。但这类印章不能过于花哨,宜以简洁、明朗为主格调,表现出印文纹饰法印章特有的清秀、典雅之神韵。

    36.印文大小法

    印文大小法的章法布局,是指入印文字占地面积大小而说。如附图中汉印“淳于游”一印,按理若将“游”字纵排占地一半,那么“淳于”二字也应占地一半,并一分为二。但恰恰相反,“游”占了一半多,而“淳”虽然没有“游”占地多,但也占了相当大的一块,“于”字独缩一隅,只占很小一块地方,三字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
  汉印“天下大明”四字,“天下”二字大小一样,但纵向占地极小,而“大明”二字纵向占地很宽,而两字本身又有大小之分,“大”字比“明”字小得多。
  印文大小法的章法布局不仅适合二字印、三字印、四字印,而且适合五字以上的多字印,朱白皆宜。这类印章不仅在古玺、秦汉、明清时多见,而且现代、当代的篆刻家也常用此法来进行章法设计。如吕凤子的“阿凤长寿”一印,你会感受到印文大小法印章的奇异魅力,由于印文的大小之分给印章带来了灵动与奔放,让人贪图到活泼的感人语言与艺术气息。
  实践证明,大小的变化,是最基本的变化,是人们审美情愫中最基本的定位,系艺术家与读者之间最能产生共鸣之所在,故印文大小法广为流传,为印人们普遍使用,佳构叠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37.印文配图法

    印章除印文之外,再配以图形(当然这图形不是饰在印文周围,否则就属于印文饰纹法或印文饰灵法之印章的范畴了),而是把图形布满整个印面,印文只占印上、印下或印角等很小一部分。这类由印文、图形组成的印文配图法印章,在现存的古今印谱中为数不少,且产生较早。如附图中古玺“遗”一印,印文在上方、下方配了一幅奔马图,十分简扼生动,富有情趣。汉印“宜子孙”,印文右置,印左配了一幅人物图。古玺汉印所配图形一般多取鸟兽、“四灵”、宫阙等,就像一幅绘画作品一样,印文成了画之题款,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方寸之地,受面积空间的限制,篆刻艺术家只能用艺术化的手法,将自然万物的精彩部分物化处理,截然其一个侧面或勾勒一个富有特色的轮廓,以点寓面,以小见大,以高度的概括与浓缩,体现其鲜明的主题。例如附图中“九鼎”印,印中无文,但鼎数为九,真是妙不可言。综合上述,印文配图法印章形式多样,变化多端。一般都有文有图,两者之间相互寓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图形的直观、印文的含蓄,给了读者更多的回味余地。

    38.点画对称法

    对称是美学中最为基本的准则之一,它能给人以平衡、协调的感觉,给人以静穆、安宁的生活气息,最适合人们视觉心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