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车网车展门票领取:评当今中国的中学教育(之二)为什么要中学生学一生都用不上的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02:03

翻阅女儿初中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我的心中充满着失望。这种失望早在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就已有过。

 

让我们罗列一下这本语文课本的文章: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孙犁的《芦花荡》,原苏联西蒙诺夫的《蜡烛》,法国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的《背影》,李森祥的《台阶》,杨绎的《老王》,余秋雨的《信客》,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吴冠中的《桥之美》,叶圣陶的《苏州园林》,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馆》,陈从周的《说“屏”》,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美国阿西莫夫的短文两篇,梅涛的《生物入侵者》,黄天祥的《落日的幻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禹锡、周敦颐的两篇短文《陋室铭》和《爱莲说》,魏学洢的《核舟记》,礼记文章一篇《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郦道元的《三峡》,陶弘景、苏轼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周密的《观潮》,张岱的《湖心亭看雪》,陶渊明、王维、李白、陈与义诗四首。

 

这些课文反映出编辑者什么样的教育意图?恐怕看不出来。

 

我们的语文课本遗漏的太多了。它忘却了中华文明的传承,遗失了中国文化的优美。

 

语文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识字,与识字同样重要的是精神的教化、思想的引领。

 

人是需要教化的,除非我们还处在原始社会,过着没有国家意识、没有社会概念的生活。教化,就是做人道理的教育。没有教化的人,不仅不知道做人的道理,更不知道与人相处的道理,不知道由无数人构成的社会应当如何和谐的道理。没有教化的人,就是野蛮的人、无知的人;一个社会如果有太多的没有教化的人构成,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愚昧的社会、缺乏公平和正义的社会。

 

能够承担教化责任的媒介不多。在西方文明中,对大众精神教化的主要责任交给了宗教。在中华文明中,教化大众的责任也曾经让宗教和类宗教承担了几千年。这期间,与西方文明不同的是,中华文明的教化中还有一个对精英阶层的教化,它的承担者早先是朴素的先王仁政意识,后来是诸子百家,再后来是引领中华文明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这种精英阶层的教化,正是以课本为启蒙,再深入到《论语》、《礼记》等传统的经典著作,还延伸到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这些思想深邃、意境优美的诗文。

 

中国的教化,相对于统治者是告诉他们应当奉行的原则,如仁义治国、廉洁谨约;相对于普通百姓是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如不忘先人、爱家爱国、崇尚道义、与人为善等等。统治者不遵守这些原则,必然亡国、丧权。古往今来绝大多数朝代的更迭不就是如此吗?北宋灭亡时,连皇家女眷都不免遭受金兵的百般污辱,那些贵族、高官们更不用说是性命如草芥了。而如果百姓不遵从这些道理,必然会从道德的沦丧发展到家境的沦落,从个体的坠落发展到全社会的坠落,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如今无处不在的食品安全危机和环境危机,连最普通的生产者都参与到这些危机的制造之中;被冷漠的人性,使得见义勇为、救助弱者成为罕见的事迹。我们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害人的同时,自己也正在成为受害者。

 

由于莫名其妙的原因,我们那些曾经不仅教化了国人并且还教化了异域的传统宗教已经失去了教化大众的作用,如今几乎蜕变到与它们的教化对象一样充满着世俗的昏昧。在西方宗教充当西方文明对我们的侵蚀者时,我们还在继续让我们的宗教浑浑然、噩噩状地享受着香火钱带来的喜悦。既然宗教已经无法指望,那么教化大众和教化精英阶层这双重责任的承担者,只有课本了。

 

但是,我们的课本承担起这个责任了吗?

 

没有。几乎所有的中小学课本都忘却了这个责任。混乱的编辑思维,选文的良莠不齐,造就了课本内容低水平的罗列现象,让课本变成了识字的简单工具。

 

中国人的传统是什么?中国人的道德是什么?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问问我们的孩子,再问问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自己,回答不了这些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只能换一个问题:中国人还有传统、还有道德、还有精神吗?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反映在我们中小学课本中的,少得几乎可怜,如果说还有的话。

 

什么是中国人的传统、道德和精神?它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探索,倡导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长期共存。在当今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无限贪婪的西方文明炽盛之时,它更加显得伟大而精深;它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公认的、愿意接受的治国理念和做人的道理,而非没有传统根基的空洞理论;它是中国人几经磨难自强不息的动力,让我们的民族不断开创盛世并以广阔的心胸包容其他文化,而非让异域文化侵蚀得面目全非,或是盲目自大、作茧自缚。

 

中国的传统、道德和精神需要在中小学课本中体现出来吗?毫无疑问是的。一个国家不对自己的国民进行传统精神的教育,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民族精神、还有民族凝聚力吗?诚然,还有许多其他道理需要我们时时牢记在心,比如与时俱进而不固步自封、开放自信而不闭关自守等等,但是这些道理自有其他渠道去引导,自当服从于我们民族精神的教育。

 

为什么需要在中小学进行这种教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祖先早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看看当今社会,跨阶层的普遍的道德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对外形象。归根结底,这是教化的缺失。如果不从孩子抓起,还能指望本性难移的我们这些成年人幡然醒悟吗?

 

为什么要在语文教育中进行这种教育?因为这是母语教育的责任。母语教育,就是母语的文字教育和母语的文化教育,绝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最近有人说现在的课本中道德教育太多了,还列举民国时期的课本为例,其实不然。我们应当搞明白什么是民族精神教育、什么是政治教育,以及什么是学龄前教育、什么是基础教育。

 

我们的孩子会喜欢这种语文教育吗?当然会,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如果能够选出真正有意义的文章、真正优美的文章,我们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倒是现在入选课本的许多文章,我相信不会让我们的孩子喜欢。

 

让我们来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课本中有一篇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入选。朱自清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他那个时期体现出清丽的文风和朴实的感情,堪称一代大家。但是,今天的我们再读这篇文章,能感受文章的优美吗?不会的。至于《背影》所表达的对父亲的感情,近现代的其他一些作品描述得更感人、更精彩。

 

朱自清先生是我钦敬之人,我至今还喜欢他的《荷塘夜色》所描绘的那种自然的优美和心灵的宁静,他临死不食美国嗟来之食的民族气节更让我景仰。但是,他那个时代以及一些近现代作家的某些作品已经不再优美,这是客观事实。这不是他们的错,也不是我们的错。自近代以来摈弃文言文而改用白话文写作之后,中国的文化传承已经失去了一条主脉。白话文是随时代快速变迁的文字,多数白话文作品在一代之后自然要落伍。如果我们不想失去传承文化的手段,如果我们还想让子孙读懂我们,那就应当让我们的后代永远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课本中让人疑惑的这类文章还有很多,它们都不优美,虽然它们的作者多数是政治上的、文学上的或科学上的名家。语文课本不需要向学生灌输政治理念,不需要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因为这些理念和知识另有其他渠道获取。要让学生热爱母语,而不是使他们因为枯燥无味的文章而厌烦母语。

 

我们不是没有优美的文章入选课本,古往今来教导孩子做人道理、理解中国传统精神、抒发美好和谐情感的美文比比皆是。刘秀的《与严子陵书》,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统治阶级以仁治国、礼贤下士的理念;欧阳修的《与高司谏书》,体现的是精英阶层坚持真理、人格独立的精神;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两封遗书,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普通中国人身上的光辉结晶;现代散文《圆明园残简》,它的文采斐然若星,它的感情催人泪下;徐志摩的诗,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学今古一体的优美、浪漫和深情。我们的课本与其漫无目的的选用文章,不如有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们深读几篇、几十篇真正的名篇、美文,让他们真正地去领悟我们的文化和精神。

 

一本不起眼的语文课本,承载的责任太重了。它能胜任吗?其实很勉强。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复兴我们的传统、道德和精神?

 

用心,用心想想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教育,用心想想他们需要怎样教育。让我们的孩子理解并去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树立自强的信心,坚守起码的道德底线而不是见利忘义,学做有品味的人而不是逐步沦落为只懂得美国式的浅薄文化的人。我们已经耽误了几代人的教育,难道还要继续耽误下去吗?

 

好好教教我们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