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rance的动词形式:阅读《倾听梁衡》:纵横捭阖的脚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25:13
阅读《倾听梁衡》:纵横捭阖的脚印
  传主梁衡为这本与自己有关的书写序,谦逊地说:“这是留在逝去的山路上的一行浅浅的脚印。印痕代表付出和贡献,脚窝里又积有雨水,那是一汪浅浅的遗憾。”这是怎样一个人的付出与遗憾哪?一个四篇作品同时代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人,一个对新闻理论与实践提出创建性思考的人,一个身居高位却平和朴素的人,一个不愿意被人写却乐意用自己生命的财富帮助人的人。  
  二十五年前,《晋祠》一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一路读来,一路想来,以为作者梁衡应是德劭年高饱学之士,可其时他才三十出头,以热血年龄铸大气老到之传世美文,不由不令人拍案惊奇。“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诵之朗朗,思之神往。九十年代中期,梁衡由写山水转而写人物。毕二十年之功,得《大无大有周恩来》;三赴常州,铁鞋踏破而灵光闪现,“觅渡河”一出,瞿秋白形象力透纸背,对主人公人性的把握无人出其右。有趣的是,他以章回体形式写作的《数理化通俗演义》妙语连珠,明白易懂,为我这样的偏科生开拓了一条亲近科学的道路,真正是别出手眼。作为文章家,梁衡著作等身,文名远扬,可这仅仅是他集大成于一身的四张脸孔之一。 
  变,第二张脸孔是新闻家。他从县里的基层记者做到了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的副总编;他在没有新闻的角落里拎出了许多“新闻大鱼”;他从一线的记者干到了中国最高新闻学府的博士生导师。从“出门跌一跤,也要抓把土”的采访到构建宏观新闻学理论体系,不禁想问,他哪里来的这么多东西啊。他说,要感谢在基层的那些年头。基层,可是让很多大学毕业生分配时望而生畏的地方。 
  变,第三张脸孔是官员梁衡。二十年前,他就是部级干部梯队培养人选,可一封匿名信,人生大拐弯。好几年之后,写作上已经硕果累累的梁衡出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风清月冷水边宿,诗好高官有几人?”欲做官,先做人,梁衡被称为“是那种靠思想靠才气工作的高层官员”。 
  变,第四张脸孔是自然之子。梁衡在晋中南的黄土地成长,对土地,对农民有着血浓于水的的感情;对大自然,对山水田园,钟爱到常人不好理解。据说八十年代报社要调他到北京任职,山西省想留他,他对省里提出的唯一条件居然是到林业部门工作,因为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亲近山水了。 
  梁衡说:政治者,大事也。与一个记录大事、亲历大事、参与大事的人交往,你会兴奋吗?和这样一个有着四张同样丰富、真诚、睿智脸孔的人交往,第一句话你会说什么呢?你又会怎样去向别人描述他呢?此时,我不禁要为作者劳神了,他们肯定为这个书名费了许多心思吧。如果想让书名更具体一点,该用哪一个方面的成就来概括呢?当然,他们做了明智的选择,也许,倾听,是唯一的选择。 
  《倾听梁衡——在新闻、文学与政治之间》,身为新闻学博士的几位作者埋首几达人高的梁衡作品三年,以他的人生历程为经线,以各种成就为纬线,包含敬畏与感情,而又客观公正地把握着写作的分寸,把一位政治家、新闻家、思想家、和文章家几十年人生发展娓娓道来,文笔优美,穿插独家访谈中挖掘出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不由得人不一口气读完,读完后不由得不炫耀般地四处说道。就如《20世纪的书——纽约时报书评精华》中写道:“天长地久并不存在——但我们希望也有例外,这就是某些人有写书的冲动,以及另一些人有加以宣传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