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配信怎么用:钓鱼岛之争:办法与可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0:39:22

钓鱼岛之争:办法与可能   

2012-01-04 13:55:07|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吴戈

 

中国民间保钓遇阻,日本右翼却上岛得逞,势必在国内激起强烈反响。香港海事“渔船只能捕渔不能保钓”的理由说不过去,但有一点也是现实:没有政府支持,民间力量去了也敌不过日本海上保安厅。中国民间和政府之间对此事的协作,比日本是差远了。可见,保钓的根本在国内要理清楚各方关系和策略,多种力量要配合。

同时,面对诸多海上争端,中国必须有整体的策略框架,合理选择突破点。就象打斯诺克台球一样,要有最大分值的观念,先打哪个球,为下一个制造最有利位置。我打不着,也要使对方打不着。

今天,探讨中国海上斗争方向远了一点,不如探讨一下钓鱼岛问题的可能策略,或许更有益一些。

 

中国:组建海岸警卫队;冲撞战术;千船围岛;“昆仑山”号充当支援基地;特种部队登岛;短程战术导弹试射……

日本:与中国公务船只对峙;加强陆自两栖战力,驻军先岛群岛;“进驻”钓鱼岛;抢采周围石油……

 

 

钓鱼岛可能燃起战火吗

在中国公众中间,钓鱼岛不过是最近稍有平静而已,近一年多,它一直是一团一点就着的暗火。如果单看中国网民的呼声,为钓鱼岛动用原子弹也在所不惜,迟早要灭了日本的观点从未平息。显然,这只是发泄而不是思考。

钓鱼岛真地打不起来吗?看看盼打的心情,很难否定这种可能,但看看打的准备,却很难肯定。其实这中间还有两个因素,一是打的决心。专家叶海林曾指出:“在领土争端上寻求双赢基本上属于白日做梦。在当前中日关系的力量对比态势下,中国的回击显然是有成本的,我们应该对此有足够的勇气和忍耐力。就是要打在他们最疼的地方,不管我们的拳头会不会因此皮破流血甚至指骨骨折,而不是考虑打在哪里我们的拳头不会痛”。

显然,从这个比喻,已经很容易引出第二个因素:打的策略。中国不惜头破血流是不现实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现在不是办法用尽了,非全面大战不可,而是办法太少,尝试太少。

早在2007年2月,日美在钓鱼岛以南的先岛群岛举行联合军演,其想定为“某强国突然占领西南列岛某岛”,派出“新型战机对抗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另有“新型导弹驱逐舰”和“俄制新型潜艇”封锁日本西南沿海。这个场景,估计也是中国相当多公众的期待。

回想英国和阿根廷争夺马岛,1982年英国不惜开战的核心理由是:英帝国的荣耀与完整,以及潜藏的石油。钓鱼岛事关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同样潜藏着约30~70亿吨石油。“寸土必争”,“不惜一战”,似乎理所当然。

然而,英国开战,除了领导人的“铁娘子”性格外,本国军力的优势和信心、盟国的关键性支持都是原因。同时,英国的冒险并非没有上限,军事理论中“有限战争”或“局部战争”的概念正形成于这场冲突。虽然战局的速决给冒险带来了最大的安慰,但英国显然不会为马岛赔进全国,更不会灭了阿根廷。“寸土必争”是精神,而战争行为从来也是讲成本、收益和风险的。

对中国而言,敢于付出代价不等于“不计代价”。首先,动武必须考虑日美安保体制启动,局面是否可控?其次,中日可能都有将冲突严格限制在钓鱼岛海域,不攻击对方本土的默契,但中国的优势并不在水面舰艇,战局需要时是否动用拥有绝对优势的战略武器?比如用二炮的“长剑10”巡航导弹攻击日本冲绳,目的何在?日本是否无力拦截?战火是否蔓延至中国本土?都是必须事先考虑的问题。

总之,中国对日本,显然没有美国对一些弱国那样,拥有可以制裁、禁飞、“震慑”、“斩首”、“瘫痪”的实力。在当前两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激烈的情况下,战局胶着时,政府很可能控制不住交战强度。而且,越是实力接近的对手,越是现代化的国家,战争消耗和损失越是惊人。为钓鱼岛使国家元气大伤甚至陷入长期战火,是否合理?

面对钓鱼岛战事,美、台两方作何反应,难以预测。虽然美日当前即使联手,借机给中国这个潜在对手以沉重打击也并不容易,但中国单凭对日不惜拼死一搏,是否就能吓破美日军事同盟,迫使美国置身事外?台湾虽然在“保钓”上与大陆一致,但两岸尚无军事互信,台湾是否出手相助大陆?如何相助?台湾难道不会担心大陆收复钓鱼岛,又多了一个攻台的前进基地?

另外,全球化进程和当代国际政治的变化,使国家间即使爆发争端,也不等于立即刀兵相向。舆论战、法律战、心理战、贸易战、金融战,作用绝不亚于舰队。民间力量、准军事力量也为双方避免轻易或过早血拼,提供了丰富的逐步施压空间和回旋余地。其实,叶海林的观点主要是指经济和外交上的强硬,并非军事上的鱼死网破。经济和外交较量本文难以详尽,但在讨论军事手段时将这些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仍属必需。

因此,钓鱼岛引发中日大战,是两国任何能正常思考的决策者都要极力避免的。即使是局部战争,对综合国力刚刚从“战略机遇期”中得到实实在在跃进的中国,对经济萎靡不振的日本,都极为不利。在钓鱼岛之争的种种现实可能中,全面战争乃至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都可以排除。最高烈度很可能将是“伴随强烈的政治、外交、国际法和经贸领域对抗,可能爆发动用海空军的、有节制的小规模武装冲突,但最终双方都将尽全力寻求谈判、调停或搁置,缓和事态”。

 

钓鱼岛之争的现状

中国一年前对闽晋渔5179号船长詹其雄被扣一事的强硬,关键在于无法容忍日本在钓鱼岛执法,这无异于强化其所谓的“主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当时的应对措施——外交途径多次坚决表态、暂停省部级以上交往、中止有关增加航班和扩大航权的接触、推迟中日煤炭综合会议,压缩公民赴日旅游规模等——强度仍属警告性质,而经济惩罚(贸易战)、外交惩罚(撤回大使)和军事动作(海军舰艇靠近钓鱼岛)等实质性强硬举动根本没有提及。以此就得到了日本放人的让步,含义何在?

必须看到:此轮交锋,中国具体诉求是“放人”而不是“承认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詹船长被扣,日本政府固然得到国内一些势力的喝彩,于本党派政局有利,但即使依日本的无理执法,詹船长也无大“罪”,扣人无非是个筹码。对方反应强烈,也是不可能久拖不放的。

“放人”之后,日本对中国“道歉和赔偿”的要求却强硬起来。更重要的是,日本仍然事实上控制着钓鱼岛,今后并不能排除再抓扣中国渔船的可能。因此,通过执法力量宣示主权将很可能是下一步中日之间较量的主题。

 

 

第一级对抗:执法力量的较量

l         海监主力上阵

在近年的钓鱼岛紧张局势中,由于事发渔船,隶属农业部渔业局的渔政船成为代表国家保护本国利益的主角。其实,隶属国家海洋局的中国海监船吨位更大,从职能上也更贴近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实际上,早在2008年12月8日,正是东海海监总队排水量1100吨的“海监46”号和排水量1937吨的“海监51”号船首次实现了中国公务执法船进入钓鱼岛12海里区域维权巡航。

当日9时40分左右,两船在钓鱼岛东北17公里海域停泊约一个小时后,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环岛航行,最近处距钓鱼岛约1海里。虽然日本海上保安厅“知床”级巡视船“国头”号上午8时10分就发现这两艘中国海监船,但中国船只毫不理睬日方发出的离开日本“领海”的要求,直到17时20分和30分才离开钓鱼岛海域。

这次成功维权,既有行动突然,正在交接班的日方船只措手不及的原因,中国两艘海监船不弱的海上对峙能力也迫使日方放弃了可能的干扰行动。

海监东海总队正在建行与中国最大的“海监83”号(排水量达到3980吨,最大航速18节,续航能力10000海里,自持力60天)同级的“海监50”,全国在建的共有海监船12艘、巡逻飞机3架、海监艇28艘。

2010年9月11日清晨,中国“海监51”号驶入冲绳岛西北以西约280公里的钓鱼岛海域,逼近两艘日本勘探船 “昭洋”号(2000吨)和“拓洋”号(2400吨),最近距“昭洋”号左舷仅550米,要求日方停止作业。9月17日,中国外交部证实:近日中方派遣海监船在我相关海域加强了执法活动。

2011年7月4日,中国2架军机一度接近距钓鱼岛领空仅60公里处,日本航空自卫队从那霸紧急出动F-15战机拦截。8月24日晨,中国2艘渔政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航行,这是当年的第7次。而且是继2008年12月8日中国海监船只驶入“日本领海”以来,中国渔政船首次进入“日本领海”。

这些都显示出中国对这场较量保持着一定力度。

l         日本仍占优势

然而,也正是在2008年12月8日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维权后,日本除阻止中国民间船只接近外,近年也迅速加大了对中国军舰及公务船只的警戒力度。日本海上保安厅还将钓鱼岛周围划为三个区域:12海里范围内为“绝对禁止区”,对进入的中国船只将“不惜代价”地驱逐,手段包括撞击、高压水枪喷射等;12~24海里为“严格监控区”,对进入的非日籍船只进行目标识别和喊话驱赶;24海里以外为“警戒监视区”,根据不同性质目标采取尾随监视、警告、驱逐等方式。

2010年9月13日,为围堵我两条渔政船,日本海上保安厅就动用了多达7艘舰船,以及直升机和侦察机,“中国渔政202”首次遭遇日本巡逻机竟是9月10日凌晨1时30分,一小时后海上保安厅PL64巡逻船就赶到,可见日本对钓鱼岛周边情报的掌握已经相当密集和及时。最终,“中国渔政202”最多接近到距钓鱼岛12.8海里处。直到9月28日,“中国渔政201”和“中国渔政203”两船仍在钓鱼岛外围与多艘日本巡视船周旋。

当前,日本已经在钓鱼岛海域建立了成熟的“警备体制”。日本海上保安厅在冲绳设置了主要针对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第11管区,加上也参与钓鱼岛附近监控的第10管区,在该海域共有各型巡视舰47艘、飞机16架,其中3200吨的PLH型巡视舰3 艘、1000~2000吨级巡视舰8艘。

与实力居世界第一的日本海上保安厅相比,中国海监、渔政,以及交通部海事局的海巡、隶属公安部边防局的海警和隶属海关总署的缉私力量分散,在船舶吨位、武器配备、人员军事素质、对峙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差距。早已有呼声将这些力量迅速整合成海岸警卫队。

目前在中国海上准军事力量中相对最强的海监船,虽然在吨位上与日本差距不大,但数量缺口较大。如果要在钓鱼岛周围达到日本那样的舰艇密度,其它重要海域势必出现较大缺口。

l         是否冲入钓鱼岛12海里以内

不管是中国渔政船还是海监船,巡航钓鱼岛海域最大的意义都远不止是保护中国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主要的还在于:通过正常渔业活动和执法,保持中国在该主权领土周围的存在事实。日本对“闽晋渔5179”号的粗暴,用意也在于使中国渔船不敢到钓鱼岛海域捕鱼,从而使中国失去在该海域活动的事实,有利于日本非法的领土主张。在日方严密阻挡下,中国公务船只也很难涉足钓鱼岛12海里以内,这更加巩固了日本事实上控制钓鱼岛的有利地位。

在这种频繁危险接近的周旋中,双方不无碰撞危险。这类碰撞,正如南海空中发生过的类似事件一样,起因在一方有意阻挡另一方航行,争端的焦点其实在于阻挡方是否有阻挡的权利,而非国际海上避碰责任。中方认为日方无权阻挡、日方认为有权阻挡,依据都是领海主权,可见,如果相撞,要明确责任,其实仍取决于主权归属。

1988年,为驱赶侵入领海的美舰,前苏联黑海舰队一艘护卫舰和一艘轻型反潜舰发出“我舰已奉命撞击你舰”的通告后,分别对吨位悬殊的美军“约克城”号巡洋舰和“卡伦”号驱逐舰实施撞击,使美舰自此不敢擅闯苏联领海。

假设中日某方公务船不怕事件升级,效仿前苏联的主动撞击(或被撞击后的强硬反撞击),完全可能,但要达到在气势上完全震慑住对方,迫使对方放弃行动的目的,可能性都不大。事实上日舰对中国渔船采取的很可能正是主动撞击,而且并非首例,但遭遇中国强硬反应,完全没有达到吓阻中国渔民的效果,估计一定时期内也不敢重演甚至扩大此类举动。

因而,中国公务船只在与日方周旋的过程中,是否将冲入钓鱼岛12海里以内作为目标,能冲入几次,每次在外交上要达到什么目的,必须有清晰思路。同时,如果再没有趁其不备的机会,则很可能只有强行进入,这显然要视对撞击危险(包括自身安全和政治后果)的评估和决心而定。

如果中国不寻求冲入12海里以内,双方公务船只的外围周旋如果能控制在保证安全,无故意撞击的情况下,则事态也可能进入一种对峙,只是对中国不利。

 

第二级对抗:军事卷入

l         钓鱼岛背后的军事部署

钓鱼岛局势使双方军事卷入的危险首先在于,双方执法力量都以海军为后盾。

日本海上保安厅的11个管区与海上自卫队的5个警备区相互重叠。海上自卫队驻九州岛的第2、4护卫队群和佐世保地方队是针对钓鱼岛方向的骨干力量,能同时派出多艘“大隅”级两栖运输舰。海自第1、5航空群的P-3C反潜巡逻机则与驻冲绳的“西南航空混成团”共同从空中监控钓鱼岛。海上保安厅可根据具体事态协调自卫队舰艇参与应急行动,两者每年也会进行相关协同演习,制定了针对中国政府船舶抵近钓鱼岛的海上联合应急响应预案。

中国海军与政府执法机构也并非没有配合。据《青年参考》报2008年7月10日报道:6月16日台湾海巡艇与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在钓鱼岛外海对峙时,中国大陆东海舰队悄悄派出两艘“现代”级驱逐舰及一艘护卫舰在钓鱼岛外海待命。2007年也曾传出“现代”级驱逐舰与海监船只共同出现在“春晓”油田附近海域的消息,显示出中国海军参与海上维权斗争的准备。

如果只以护渔和宣示主权为目标,其实准军事机构的执法船只比军舰合适得多。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近年对钓鱼岛的军事考虑毫不含糊,而且在整体上极力谋求加强西南防卫力量。

日本加强西南防务的最大理由是“中国海空军在日本九州西南方向的活动日益频繁”。诚然,近两年来,中国战舰组成的舰队已多次穿越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的公海,突破“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演习。此事本是中国完全符合国际法的应有权利,而且与钓鱼岛关系不大,但在当前与中国既存在利益争端,又存在严重猜疑的日本看来,“威胁”甚大。

日本认为:从九州往西南,直到八重山群岛,日本宣称拥有主权的岛屿有2522座,但该方向陆上自卫队兵力仅2000余人,大部分集中于冲绳本岛。因此,夺取“离岛”(即偏远岛屿)成了日本近年反复强调的迫切任务。同时,美军虽在冲绳驻有海军陆战队,但它以应对朝鲜半岛和台海“紧急事态”为主,不能指望美军协防“离岛”。

2002年,日本陆上自卫队就为此成立了“离岛特战部队”,从2004年起即以钓鱼岛为背景多次演习,2006年1月还首次前往美国,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举行“夺岛演习”,包括两栖奇袭、跨海夺岛和试探侦察等科目。今后这支部队,以及部署在九州中部熊本市的陆自第8师和驻冲绳部分部队都可能改编成合成化的两栖部队,用于“夺回离岛”。

l         日本的军事对抗第一步

目前,日本最新的动向是计划在宫古岛以西部署部队,将西南方向陆自兵力增至2万人。为此已开始调研在日本最西端的先岛群岛的与那国岛等处部署陆上自卫队,以及在东海“离岛”部署雷达站的可行性。

可见,虽然中国并无武力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倾向,日本却不断以此为冲突点增强力量,构成了钓鱼岛周围军事气氛明显升级的重要原因。

在日本充满敌意的设想中,当前在钓鱼岛周围严密的海空警备监视体制还不够,因为这样仍难以发现对方的伪装偷袭。为此日本备有“钓鱼岛有限部署”方案,包括派一个步兵营“进驻”钓鱼岛,以一两个连分别“进驻”黄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守岛部队除布设铁丝网和反登陆水雷等障碍,还将配备无坐力炮、迫击炮、反坦克导弹(用于反舟艇)、单兵防空导弹、两栖车辆、直升机和无人侦察机等装备。

为支援相对孤立的钓鱼岛“守军”,日本还计划在往南170公里的先岛群岛部署总计约3000人的步兵营、炮兵营和地空导弹营,提供火力支援、兵力替补和补给。其中火力支援手段包括作战半径200公里的武装直升机和具有全天候精确打击能力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

中国有专家认为:各“离岛”分散部署的少量陆自根本守不住岛,只是借机要军费,理由是二战时太平洋诸岛日军被美军强大的海空力量分割歼灭。这显然是忘记了,中日之间距离二战那样不惜一切的全面战争尚远,在战略和政治上,哪怕一兵一卒,也能造成占领的既成事实,同时逼迫对手夺岛时面临“先开第一枪”的风险。

l         中国常规军力不足以应对日军“进驻”

显然,在日本所谓“西南防御”中,武装强占钓鱼岛俨然是重要预案。一旦实施,事件的性质将发生本质变化,中国不可能不采取强硬的应对措施。

中国的首要应对,将是加强侦察和情报工作,准确掌握日本任何向西南方向部署军力的动作。由于在日本真正驻军钓鱼岛之前,中国不便全面采取对抗措施,因而特别需要防备日本暗渡陈仓,突然行动。东海巡航的中国海军在威慑日本的同时,必须随时作好紧急应变准备。

由于从浙江省海岸至钓鱼岛尚有330公里,约为日本先岛群岛至钓鱼岛直线距离的两倍,中国驱逐舰等舰艇对阻止小部队登陆针对性不强,有必要将“昆仑山”号等大型两栖登陆舰部署到钓鱼岛附近海域,充当浮动基地,保证事发时机动灵活的海军陆战队力量能迅速出手。

但是,陆战队行动离不开强大的空中运输和火力支援。从海空常规军力的水平看,中国在钓鱼岛“反日本驻军”的斗争中仍处于不利地位。“昆仑山”号火力较弱,舰载机数量太少,性能不足,此时日本“大隅”级两栖运输舰、“日向”级直升机母舰,以及计划中满载排水量达2.4万吨,直通甲板能停放14架直升机的22DDH等舰艇的针对性立刻凸显出来。加上日本在先岛群岛的下地岛、宫古岛和石垣岛已分别建有跑道长3000米、2000米和1500米的机场,以及日舰艇较强的防空反导能力,日军很可能占有空中优势和兵力投送优势。

l         扬长避短,非典型战争,中国才有胜算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军事手段,也有一个相当广泛的强度范围,特别是我们还不算熟悉的冷战手段,其实本质上就是在不蚀本的情况下争夺利益。

对中国,一个简单的方法是依据钓鱼岛主权,合法开采周围石油并加以武装保卫。如果日方武力阻挠或破坏则加以有限还击。此举的障碍在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而且日本也可能采取同样行动,引起抢采狂潮。

不管是主动收复钓鱼岛,还是在卒不及防之下,日本快速强占得手后加以夺回,中国更可能、也更合理的都是采取低烈度军事手段。虽然这些手段有不少早已被中国专家、网民甚至日本军方提及,但其价值并不因此消失。

比如,中国如果派出成百艘甚至上千艘渔船,足以抵消日本海上保安厅现有舰艇数量和性能上的优势。借此靠近钓鱼岛,派武装民兵登陆完全可能。

如果动用特种部队,就必须隐蔽接近。这方面,利用直升机机降,利用民船接近都可能被日本发现和阻止,剩下的办法只有伞降和水下输送。伞降的办法,除了伪装成民航飞机跳伞外,还可以借助翼伞高空远距离滑翔,或借助美国特种部队常用的HALO(高空跳伞低空开伞,中国尚未掌握)技术,但对天气条件或训练水平要求较高。水下输送问题不大,但同伞降一样,都必须解决兵力上岛后迅速集结,在被发现之前构成稳固防御的问题。

上岛部队首要的考验是后勤保障困难,除了生存,还要迅速构筑阵地,并携带足够的防空导弹和反装甲武器。可以想象,如果不能输送补给、后续增援和提供外围保障,日方发现中方上岛部队后,即使不使用武力,也必然采取一切办法加以围困。2006年日美军演中演练的则是航空自卫队先压制守岛防空系统,然后在海、空自卫队掩护下,陆自250人乘运输机空降夺岛。因此,中国特种部队上岛的行动,必然要以妥善解决牵制和支援问题为前提。

在日本的作战设想中,中国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先岛群岛以南和以东展开舰队,阻止日美增援,并通过空中打击、特种部队突袭等方式,瘫痪宫古岛、下地岛和石垣岛的机场,甚至用潜艇对佐世保港进行水雷封锁。

不难发现,日本为增强其行动的合法性,总是假设中国会因钓鱼岛而主动攻击先岛群岛等日本领土(在此暂不讨论日本获得琉球群岛合法性的问题),同时总是渲染“中国威胁论”,以便把美国捆在一起。实际上,中国即使为收复钓鱼岛再有战术上的必要,主动攻击日本领土也是授人以柄的下下策。

更符合中国实际的途径显然是,中国舰队和航空兵必须在钓鱼岛周围建立起牢固的封锁,考虑到中国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性能对日并不占优势,部署在东南沿海的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以及近年新兴的巡航导弹将发挥较大作用。具体仍可采取台海曾经运用过划定演习区,展开实弹试射的方法。另外,水雷封锁也是一种低成本手段,考虑到日本海自较强的扫雷力量,这也需要一定技术水平的先进水雷和足够强度的布雷力量。

当然,中国的牵制和支援行动,显然也几乎不可能只是将日本海空军力挡在外面,却无交火的可能。进一步的局势极难预测,但不外乎由三大因素决定:一,中国上岛部队支撑得住;二,政治、外交和经济方面的斗争取得成效,而代价可以承受。特别是中日之间的经济博弈,其成败很可能对钓鱼岛问题有重磅影响;三,双方是否可能通过谈判达成都能接受的妥协,即使主权问题仍无法解决,最起码找到真正实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途径。

其实,日本不接受“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无非是仰仗现实优势。这一主张的实现,一种可能是双方建立起高度互信互利的关系,另一种可能则是中国通过行动夺得局部现实优势,迫使日本接受。

有人会说,已经收复领土,唯有坚守一途,何以复谈妥协?须看到,中日存在大面积海上争议,关系长期紧张,如果升级到冷战甚至持续小规模冲突的局面,对中国自身也非常不利。它使中国海上资源的收益被大量财力消耗摊薄,使美国有拉住日本,共同封锁、遏制中国的充分理由。

还要考虑到,美国虽不介入钓鱼岛领土之争,但宏观上必然帮助日本而不帮中国,这方面美国拥有军事技术上的明显优势,加上朝鲜半岛、南海局势和东海问题的联动性,中国受到牵制和干扰的可能性不小。即使美国不去煽动,与中国有争议的日、东盟和印度等国结成某种客观上的同盟,相互支援的可能也是存在的。

中国在盟友支援上,台湾地区的态度前文已述,俄罗斯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与中国钓鱼岛问题相互呼应,牵制日本,本是一招潜在妙棋,但中俄间战略协作是否深入到这一层次,特别是在武力冲突时期,尚不好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