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人员工作证图片:从宪法到宪政——《司法审查制度比较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23:14

从宪法到宪政——《司法审查制度比较研究》导言片段

2012年01月06日 10:51:50分类:未分类

  
   虽然司法审查制度近年来是国内宪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中国在这方面只是停留于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司法审查制度介绍,缺乏全面、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1]现在的研究水平远不能满足中国宪政制度建设的需要,因为中国不可能简单照搬任何特定国家的制度,而必须在比较、分析、总结其它国家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设计出最符合自己需要的司法审查制度。本书的目的是通过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探索最符合中国需要的司法审查制度,力求在现行宪法的框架内为逐步完成从宪法到宪政的过渡提出可行的制度方案。通过考察与比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自身的宪政状况,我们认为司法审查是从宪法到宪政的必经之路。
   

   本书采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不同司法审查制度在世界各国的成败得失,并进而分析制度本身的利弊及其在特定国家成败的社会原因。为此,我们首先全面探索各国宪法的最新文本以及相关学术文献,总结宪政发达国家在实践过程中对不同司法审查模式的评价,然后进一步探讨司法审查制度在宪政转型国家的制度建设中所起的作用。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不仅能对各种司法审查模式作出抽象的总体性评价,而且能找到影响司法审查机制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民族文化与传统、制度背景、领导人的素质、公民宪法意识等。
   

   在结构上,本书共分四部分探讨宪政国家和宪政转型国家的司法审查制度。第一部分解释关于司法审查制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其理论与实践遇到的主要问题。通过比较美国和法国的不同宪政经历,我们首先论证司法审查对于宪政的必要性。当然,在理论上,司法审查一开始就面临着所谓的“反多数主义难题”;事实上,这也正是法国长期抵制司法审查的理由。站在宪政的高度,尤其是考虑到防止“多数人暴政”的必要性,这个问题并不是不可以解决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它并不构成司法审查的致命障碍,而只是要求我们认真对待司法职能的性质和定位。在实践中,如果司法职能定位不好,就很可能重蹈俄罗斯宪政法院的覆辙。在此,我们也初步比较了不同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说明司法自律的重要性。因此,理论和实践上的困难并不表明我们必须放弃司法审查,而是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司法审查的方法和标准,使司法审查既能有效防止“多数人暴政”,又不陷入“反多数主义难题”所设定的困境。

   

   第二部分探讨了司法审查制度的历史发展、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这是自《西方宪政体系》(上下册)之后最全面的比较研究。
[2]如果《西方宪政体系》限于研究发达国家——美国、法国、德国和欧洲联盟——的宪政模式,那么这部分研究则面向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覆盖了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然,在有限的篇幅内,针对这么多国家的研究必然是表面乃至肤浅的,但是从中我们仍然得出重要的初步结论。我们相当惊讶地发现,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中,超过80%的宪法文本规定了某种形式的司法审查制度,其中不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而普通法和大陆法的两大审查模式基本上平分秋色,但是地区分布很不均衡。当然,文本规定未必得到落实,但是我们发现相当数量的国家实质性地实施了宪法所规定的司法审查制度。这项研究同时也证实,后起和新兴国家的司法审查基本上承袭或融合了美国、德国和法国开创的三大模式。
   

   第三部分主要以东欧和前苏联国家为对象,探讨司法审查制度在宪政转型国家的命运。具体探讨的问题包括这些国家为什么采取了特定的司法审查制度?它们各自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遇到哪些方面的阻力?如何评价司法审查制度在这些国家的成败,以及哪些因素影响司法审查制度的成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显示,司法审查制度在宪政转型国家的试验是有规律可循的。

 
   最后,第四部分总结了比较研究所得出的经验和教训,并为中国的宪政制度建构提出有价值的设想。具体问题包括比较研究对中国具有什么启示?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司法审查制度?如何分阶段逐步建构中国的司法审查制度?我们认为,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建构应该采取渐进方式,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逐步完成从宪法到宪政的转变。中国的宪法审查经验具有历史和地域的局限性,而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也应当被置于普世逻辑的背景下实行创造性的转化。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将完成对意识形态和理论基础的反思,通过从宪法与人权委员会到宪政法院的分步实施方案建立司法审查制度,以逐步完成从宪法到宪政的转变。
   

   


[font=][1] 例如见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font=][2] 参见张千帆:《美国联邦宪法)》、《法国与德国宪政》,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