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方特停车方便吗:破解中医治病密码(组图)-搜狐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3:46:40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组图)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01日11:20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李玉宾 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

  
  内容提要

  编者以讲座的形式,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运用中医辨象的思维模式,紧密结合临床,通过具体的临床病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一气周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病证及相应的治疗方案。本书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明快,讲解深入浅出,非常便于中医初学者入门学习,也可作为临床中医师的参考用书。

  前言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曾言:"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作为一名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我在毕业之初也曾有过这样的彷徨。临证辨治,胸无成竹,处方用药,鲜见佳效。然观古人用药疗疾,每每效若桴鼓,覆杯而愈。因思中医学术,一脉相承,古今一也,何以到了自己这里,疗效却与古人有着天渊之别?莫非是自己真的还没有博极医源?然中医之源,究为何物,亦不自知,只好逢师便拜,以求一解,如此逾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网上传来只字片语为我指点迷津,觉颇有见地,遂寻索不舍,终于辗转得见业师任启松老先生。先生为家传中医,医易皆通,入世离俗,俨然飘然世外。为我传书一册,《四圣心源》是也;授我学医一字,"象"是也。并为我描述中医的理论框架乃一气周流,所谓六气本一气,五行即一行。谆谆教我,中医非博闻强记能通,须自身体悟方入。

  由是跟师学习,系统研习《四圣心源》所描述的一气周流理论体系,体悟中医"象"的内涵。虽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所讲的境界,亦不轻言放弃,而是每日将自己放在"一气周流"与"象"的思索中,反复揣摩,希求开悟。

  一日走在路边,见车来车往,不经意间一抬头,看见天上白云飘飘,刹那间感受到了天地之气,也正如路上的车流一样来来往往,由此顿悟。《内经》言: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两者讲的不都是这种境界吗?原来中医并不是空洞玄妙的理论,而是这种可以真实感受的境界,原来这种境界是真实存在的!这,大概就是我苦苦寻索了几年的中医之源吧?

  理虽顿悟,事须渐行。至此才感觉自己入了中医的门,也明白了老师所讲的象,其实就是一气周流过程中的动态剪影,有其气必有其象,有其象必有其气。《内经》言: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学习中医,善于从象的角度去体悟,也许是一条入门的捷径。

  要对中医有深刻的自身体悟,自然需要习医者的身心双修,尤其是正心寡欲必不可少。至此才真正体会到孙思邈在《大医精诚篇》中的苦口婆心,身心不正,医理何明?从此对自己各方面逐渐严格要求,淡泊名利,清淡素食,孝慈仁爱,一念学医,以求净化身心,感应天地。利用几年的时间,逐渐对脉象、病象、药象都有了自己切身的体会和理解,对中医渐有登堂入室之感。对临床各类病证已不再茫然不知所措,而是逐渐能够从容应对,遣方用药,亦能得心应手,随手获效。

  记得当年还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时,基础医学院的院长刘燕池教授曾经勉励我们,从我们这里出去的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当一名优秀的中医大夫。时至今日,我才能渐渐体会到老师当年对我们的殷切希望。而毕业之时,班主任贾德贤老师更是寄语我们:"低姿态,高起点",希望我们能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承担起继承和发展中医的历史责任。

  回首自己一路走来,正是老师们的相继勉励与扶持,才使得自己没敢放弃对中医的追求。临床上的一己之得,虽非珠玉,却是真心。医者仁术,不敢私之,应邀在网上与众多网友相互交流,以期抛砖引玉,冀能互勉共学。

  这部书稿,本是在民间中医网上与众多爱好中医的朋友相互交流的录音,先是得到众多网友的抬爱,自发组织整理成文,遂有此书最初的文稿。后又幸承蒙人民军医出版社王显刚编辑指点润色,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在此向王显刚编辑和各位热心网友一并表示真挚的感谢!

  又得业师任启松老先生亲为赐序,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贾德贤老师亦在百忙之中,赐序褒勉,在此一并致谢!

  自知学识尚浅,不敢言师。一腔肺腑之言,倘有惠世之处,正为我心所冀;或有纰缪之语,唯祈达者垂教。

  李玉宾

  2009 年6 月

  目 录

  导 读 从这里迈入中医之门 / 1

  黄元御与一气周流 / 1

  察象用药治诸病 / 4

  第一讲 感受中医的魅力 / 6

  治病与修身 / 6 感受四时脉象 / 7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 8 说说人参和附子 / 10

  脉诊和直觉 / 12 生脉饮也能治痞证 / 14

  正治与反治 / 16 麻黄汤之变 / 17

  找准切入点迎刃而解 / 19 胸中无方与心中有方 / 20

  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 21 课后问答 / 22

  第二讲 小儿常见病 /23

  柔嫩纯和的小儿 / 23 小儿宜推拿 / 24

  小儿用药宜柔和中正 / 25 感冒发烧的小女孩 / 25

  食积再次发烧 / 28 中焦湿郁发烧 / 29

  一个脸蛋红,一个脸蛋白 / 29 婴幼儿腹泻 / 30

  婴幼儿便秘 / 31 养胃的枣末糊 / 32

  阳虚发烧 / 32 多动症的望诊 / 34

  课后问答 / 35

  第三讲 小儿杂病 / 37

  一剂治愈荨麻疹 / 37 麸皮止痒 / 41

  荞麦面与核桃仁 / 41 更加极端的例子 / 42

  浮小麦的新用 / 43 桑叶止汗 / 44

  外敷止汗 / 46 外敷内服治湿疹 / 46

  小儿遗尿有虚实 / 47 到底应不应该打疫苗 / 49

  课后问答 / 51

  第四讲 肾病辨治 / 54

  治疗疑难杂病的最高准则 / 54 补肾就是恢复肾气的收藏 / 55

  急性肾炎其实就是一场重感冒 / 55 肾病的演变 / 57

  上下宣通消水肿 / 57 慢性肾炎先祛浊 / 59

  补肾为主治结石 / 62 肾衰 / 63

  补肾的秘诀 / 63 课后问答 / 64

  第五讲 肾病综合征 / 66

  小便不畅的小伙子 / 66 祛痰四法 / 69

  治疗蛋白尿的验方 / 70 两次转危为安的孩子 / 71

  课后问答 / 74

  第六讲 精神病辨治 / 75

  精、气、神 / 75 精神病就是精亏神乱 / 76

  抑郁和躁狂的本质 / 77 精神分裂症的小伙子 / 78

  抑郁症的孩子 / 80 母女精神病 / 81

  课后问答 / 83

  第七讲 脉诊层次 / 84

  感觉脉象的细微变化 / 84 感应脉气的流通 / 86

  一身是病的患者 / 87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 89

  感同身受的体会 / 91 课后问答 / 94

  第八讲 肝病概说 / 97

  木气为病的三个特点 / 97 重新认识四逆散 / 99

  刚柔四逆散 / 102 肝气郁滞的一家人 / 106

  长青春痘的女孩 / 108 疏通一气治失眠 / 110

  课后问答 / 112

  第九讲 肝炎辨治 / 115

  关于肝炎病毒的中医思考 / 115 刀兵相见还是釜底抽薪? / 118

  急性肝炎宜泻之 / 121 绵滞不起变慢肝 / 121

  结滞不通欲硬化 / 124 不爱说话的孩子 / 126

  由阴出阳的病人 / 127 肝硬化的治疗思路 / 129

  课后问答 / 130

  第十讲 高血压和中风 / 134

  吃出来的高血压 / 134 肥胖是高血压的病根 / 135

  山楂的妙用 / 136 红光满面的阿姨 / 138

  想不开的高血压 / 140 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 142

  头顶如戴钢盔的老人 / 143 恨病心切的奶奶 / 145

  肾虚突发高血压 / 148 中风急症的处理 / 150

  百废待举,先健中焦 / 151 愚公移山治偏瘫 / 152

  课后问答 / 156

  第十一讲 肿瘤辨治 / 157

  无形之气决定有形之体 / 157 肿瘤的特异性脉象-- 刚脉 / 159

  不同寻常的郁结 / 160 冤家宜解不宜结 / 161

  晚期肺癌 / 164 骨肿瘤转移的老人 / 165

  三次开胸的小伙子 / 165 对肿瘤病因的深层次思考 / 167

  守方不移愈眼疾 / 168 课后问答 / 170

  第十二讲 心火为病 / 173

  心病的根源在于肾 / 173 虚散不收的原因 / 174

  收摄心气的小验方 / 177 活血利湿的用药经验 / 180

  摘不动苹果的患者 / 182 心气郁滞不出的治疗 / 184

  完全性传导阻滞的小伙子 / 186 服药后身痛不能眠的患者 / 187

  小儿心肌炎 / 188 课后问答 / 189

  第十三讲 肺金为病 / 191

  肺与大肠相表里 / 191 咳嗽有虚有实 / 192

  急开表气治肺炎 / 194 通降大肠治哮喘 / 197

  通调肺气的常用药物 / 199 一味紫菀治便秘 / 204

  逆流挽舟治腹泻 / 204 抽烟与慢性结肠炎 / 205

  课后问答 / 208

  第十四讲 中土为病 / 209

  土气贵在从容和缓 / 209 三泻心汤治痞证 / 210

  轻柔运转养脾胃 / 212 慢性胃炎实者宜降,虚者宜升 / 214

  温养破结治溃疡 / 217 缓缓润通治疗萎缩性胃炎 / 219

  课后问答 / 221

  第十五讲 糖尿病辨治 / 224

  一支葡萄糖退高烧的启示 / 224 糖尿病多是祸从口入,根在肾虚 / 226

  血糖高的实质是阴不化阳 / 228 糖尿病或轻或重皆是虚 / 229

  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 / 230 中土衰败需耐心养护 / 233

  不听劝告的严重并发症患者 / 235 吃素的好处 / 237

  课后问答 / 239

  第十六讲 一气周流的层次 / 240

  一气周流的结构是浑然一体的 / 240 一气周流有不同的层次 / 241

  一气周流是天地万物的共同规律 / 242

  
  导 读 从这里迈入中医之门

  黄元御与一气周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医学的源头,则要从《黄帝内经》算起。黄帝与岐伯君臣问答,探究医理,著成《黄帝内经》,如同为我们留下了一颗万能的种子,一化而为百千,中医便在中华大地上蓬蓬勃勃地发展了起来。历朝历代,名医辈出,医学著述,汗牛充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医家,有我们都比较熟悉的扁鹊和张仲景。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有一天他路过虢国,碰见太子刚刚病亡,他上前一看,认为不过是暂时昏迷引起的"尸厥",并不是真的死亡,便针药并用,竟然很快就把太子救了过来。从此,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便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他的著作《难经》,就是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和总结。

  汉代的张仲景,在学习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著成《伤寒杂病论》,他推崇辨证论治,开创了中医方药治病的先河。张仲景的《伤寒论》,因此被称为方书之祖,他本人也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时至今日,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有一位医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角--黄元御。黄元御生于清朝康熙年间,他的老家是现在山东的昌邑县。黄元御自幼聪颖异常,他也希望有一天能考取功名,为国家效力。然而在30岁那年,他不幸患上了眼病,又不幸被庸医误治,导致左目失明,身体也因此差点垮掉。五官不健全,按照当时的规定,仕途已经走不通了。黄元御便怀着满腔悲恨,转而学医,希望不为良相,历代医家的医学著述看了一下,发现中医从仲景以下,各家学说,分门别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黄元御这么聪明的人,竟然也不知该何去何从,可见中医学习之难。他感觉张仲景说的还是比较有道理,就集中精力来学习张仲景的《伤寒论》。历时三年,最后终于一朝而悟。他苦学三年之后,突然发现自己明白了,彻底地明白了中医的道理!原来中医并不像后人所说的那样,有各种门派之别,而是非常简单!并且这个道理从来也没有变过!历代名医的各家学说,不过是对中医的片面理解而已。大道至简,中医竟然是如此简洁易懂!当黄元御妙悟岐黄,领悟到中医的真谛之后,不禁对自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空明研悟,自负古今无双。这绝不是自吹自擂,那么黄元御到底悟出了什么呢?

  他悟到了,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实际上都是一团气在不停地转,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升降回旋,如环无端。而人秉天地之气生,天人合一,所以人也是一团气,人这团气也在如环无端地不停周流着。

  从这个角度来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疾病,就简单多了。脾胃是人体的中焦,人体这团气就是从脾胃开始升降周流出来的。人体这一气往上升的时候,就是身体的肝气和心气,往下降的时候,就是人体的肺气和肾气。脾胃之气位居中焦,成为肝心肺肾升降的枢轴。

  人体的这一气,升不上去也会生病,降不下来也会生病,中焦脾胃之气转动不利也会生病。人所有的疾病,其实都是这样产生的。或者升不上去,或者降不下来,或者枢轴不利。治疗的时候,只要升不上去的帮他升,降不下来的帮他降,中焦不运的帮助他健运中焦,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很简单地治愈。

  中医真的有这么简单吗?黄元御用这套理论在临床上的实际疗效,证明了事实果真如此!从此他的医术日进千里,很快就闻名遐迩。连乾隆皇帝久病不愈,都要请他去诊治。黄元御也是药到病除,毫不含糊,并因此被乾隆皇帝赐题"妙悟岐黄"。

  黄元御把他这套一气周流,升降回环,如环无端的理论,系统地总结,著书留世,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四圣心源》。

  古时距今虽远,然而天地还是这个天地,人身也还是这样的人身,天地之间的道理并没有改变。黄元御的这套理论,他并没有看作是自己的发明创造。这套理论在黄帝、岐伯、扁鹊、仲景那个时代,就已经很完备了,古圣皆知,惟后人不解而已。所以黄元御把自己的书名定为《四圣心源》,以表明自己传承古圣心法的志向。

  中医理论古今如一,并无二致。而自从张仲景以后,却只有黄元御一个人领悟透了这个道理。所以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中盛赞黄元御"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尊也"。利用这套理论指导中医临床,用很普通的药物,作很简单的组合,来调节人体之气的升降,就可以达到效若桴鼓,覆杯而愈的疗效。

  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疗效,不仅黄元御自己体会到了,我在临床上也能经常碰到。理论高度决定临证水平,诚非虚言。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我个人在临床上应用黄元御一气周流的理论,进行辨证施治的初步总结。全书的内容安排,也是按照一气周流的顺序展开的,基本上就是沿着一气周流的路子讲了一圈。

  愿我的这些个人体会,能够引导大家轻松地体悟到黄元御一气周流的境界,到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中医不再难学,而治病成竹在胸!

  一气周流模式

  察象用药治诸病

  一气周流的理论既然如此美妙,我们该如何去学习掌握呢?黄元御说,一气周流这套理论,古代的圣人们都知道,只是我们不了解罢了。就让我们回到两千年之前,去重温一下古人对中医一气周流理论是如何理解和把握的。

  为医者,拯疾痛,系生死,所习乃生人之术。所以想明白中医的道理,首先要对人本身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黄帝内经o素问o宝命全形论篇》:"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不过就是天地之间的一股气合而成形而已。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之间的这股气也不过是阴阳之变化。那阴阳又是什么呢?

  《黄帝内经o素问o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原来阴阳就是天地之道,就是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黄元御则把这种规律具体地总结为:阴阳就是一气之升降,升则为阳,降则为阴。

  所以我们不仅治病要从阴阳上下工夫,养身长命也要本于阴阳。难怪黄帝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把阴阳搞清楚了,就是把生命的"本"弄明白了。养生治病便有了规矩准绳,便可以"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甚至可以达到"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的境界。

  这么美妙的前景,着实诱人。然而,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周易》讲这个太极时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可以变化出六十四卦,以至于无穷。这个阴阳这么能折腾,我们如何去把握呢?岐伯告诉了我们一个好办法,他说:"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阴阳虽然变化莫测,但它总是有其形迹可察的,从象的角度来把握阴阳就简单了。所以《周易》记载: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你看,周易的卦象,不过就是用象来研究阴阳的变化而已。这种办法也是最直接,最简单,又最有效的办法。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其核心内容,几乎都是从这一点上衍生出来的。所以岐伯告诉我们的这个办法实在是好。不仅古人说好,现代科学也非常认可。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科学化的思维模式,凡事皆追求确定与准确。而实际上,现代的量子理论已经证明了,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确定的东西。所以模糊理论开始兴起,分形理论开始热门,科学也逐渐认识到,从一个相对模糊或近似的轮廓来认识事物,可能更接近于事物变化的本质。这就是现代科学向我们的古典文化渐行渐近的一面。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我们对象的直观的感受,就相当于对阴阳的直接的把握。所以取类比象就是中医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模式。跟我们通常所习惯的逻辑推理相比,直观的察象,更容易感知事物变化的真实状态。

  所以,学习中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察象的思维模式。象也是动态的,它也在随着阴阳不停地变化着,然而却总不能遁其形迹。所以察象的本领学好了,我们观察任何事物都跟看电影一样,一目了然。

  岐伯在《黄帝内经》中也为我们描述了这种境界:"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者,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对象的观察细致入微,达到了数的层次,就可以秋毫在目,预言生死也就不是什么奇事了。张仲景当年遇见王仲宣,说:"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王仲宣当时才二十多岁,根本不信,不愿服药治疗,结果后来果如其言,至期而逝。

  天地之间,阴阳之象无处不在。春夏秋冬,寒暑往来,日出月落,昼夜交替,无不是象。乃至病有病象,药有药象,诸象纷然,而终归一致。象即是阴阳之变化,即是一气之周流,天地之间同此一气,所谓天人一也,诸象亦同归此气,一无二致。是以察象即察气,藉象而断病以用药者,其为把握阴阳者欤?

  我在临床上喜欢从象以辨证,藉象以用药。这本书也是自己在临床上的初步体会,拿出来与大家交流,若能有助于诸君得中医之门径而入,则不罔其名为临证辨象矣。

  第一讲 感受中医的魅力

  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临床上运用经典中医的一些体会。今天呢,我们主要是以概述的形式,讲一下我对经典中医,特别是对黄元御先生《四圣心源》一书中一气周流理论的整体理解。希望能够让大家对中医先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

  治病与修身

  在很多人眼里,中医就是一个技术活,就是养家糊口的一门手艺。这就是对中医还不够了解。我觉得干中医更像是一个良心活,不仅要有上乘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论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一个医生医术的高低,与他的医德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一个人品行不高,连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这样的人,尤其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是不可能成为一名苍生大医的。

  所以,学习经典中医,首先要学会修身,学会修身养性,做一个善良和慈悲的人。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中医不是背过几本书,背过多少方子就算学会了,中医是要你去亲身体悟的。

  比如对于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你像《黄帝内经》啊,《伤寒论》啊,《神农本草经》啊,这些都很重要,而后世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我个人认为也应该是经典,跟古人的这些经典论著相比,我觉得是可以相提并论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学中医,你的理论高度决定了你的临证水平。理论都搞不清楚的话,可能你真是学了一辈子的中医,却还不知道中医是怎么回事。有时候在网上看见大家的好多讨论,中医到底怎么学?是不是我把《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都倒背如流,就可以学好了呢?

  其实学中医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要想对经典的东西,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必须自己的身心也要非常地清透,修身养性就成为学好中医必需的一个基础。前面讲的中医要有好的医德,是从正心养性的角度来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来净化自己的身体,就是修身了。

  作为医生,你首先自己身体不能差。有关修身的途径,咱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不少。但是呢,这个我也不懂,我也没练过功,比较懒。日常生活中我是怎么修身的呢?我是懒人有懒办法吧,就是平常尽可能地吃素。平时呢我很少吃肉,基本上以吃素为主。如果吃素能坚持半年以上的话,慢慢地你的身体就会变得比较清透起来。到那个时候,你无论是给病人摸脉,还是对药物的一些气味的体验,还有对经文的理解,就都会有一些直观的感受。

  下面就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讲一下我对经典中医的感受。

  感受四时脉象

  比方说《内经》上讲,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的四时脉象。我们单凭文字表面去理解,弦如竹竿,钩脉就是洪脉,洪就像潮水一样潮起潮落,比较大,毛就是浮而偏沉,石就是沉到底了。这种单纯文字上的理解比较浅显,如果能够直观地感受,理解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冬至以后立春以前,那个时候你摸病人的脉会有一种非常沉比较实的感觉,就是凝聚而有力的一种状态。过了立春后,所有的病人来看病,一夜之间他们的脉就全部浮上来了,一下子出来的感觉,好像一个人从屋里走到了屋外一样,充满了活力。这时候你对"春脉弦"就会有个更直观,更加深刻的体会。弦脉是肝脉,它主风气,主升发,往上走。这种脉象会持续到初夏,大概是五一前后。春天的时候所有病人的脉正常情况下偏紧,它是一种升发之气,好像管子压力比较高。到五一之后,你会觉得所有人的脉一夜之间突然变软了,非常的软,好像一下子都散开了,有这种感觉,这就变成了夏天的洪脉。而到了秋天呢,大概到了中秋节前后吧,因为每年的具体时间我也没有统计过,就是每年都有这个感觉,到这个时候你就觉得所有人的脉象从表面一下子沉下去了。都是突然发生,不是说,今天沉一点明天沉一点,慢慢地沉下去,不是这样的,都是一夜之间沉下去的,感觉脉气一下子收进去了。到了立冬前后呢,最近这两天降温比较明显(注:讲课时候为冬天),也有一点类似的感觉,觉得病人的脉一下子沉到底了,藏起来了。有了这种体会,你再去体会"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这四时脉象,再去想这种感觉的时候,你就会对大自然的象,阳气的升发潜藏,整个一气周流的大象,会有一个比较真切的感受。

  但今年(2008年)五一前后,汶川大地震之前的一个星期左右吧,我这边的这些病人春天出现了沉脉。当时也不知道会出现地震啊,我觉得很奇怪,是怎么回事呢?有的病人病情莫名其妙地加重了,我就非常不理解,后来知道是地震了。就是说大的天象,大自然的这种变化,对我们整个人体的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尤其季节交替的时候非常明显。如果你连续地对病人摸脉,病人早上的脉,晚上的脉,中午的脉和半夜的脉它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说,我们要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学中医不是让我们把书背过就好了,我背过多少方子就行了。学了《伤寒论》原文,中国从古代到现在注解《伤寒论》的医家也不下千家了,这么多书把它研究透,比较难,有时候研究透可能也没有用。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东西你没有实证,没有自己亲身去体证的话,好多东西很难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我们医院的一位中医大夫曾经问我,说是他看了一篇文章,介绍黄芪有双重功效,它既能升血糖,又能降血糖,既能升血压又能降血压,觉得很奇怪,他就问我黄芪为什么会有这双重功效?这药物治病不是只能治一种病吗?比如麻黄发汗治感冒,而石膏就是退烧的,他的理解就是这样的,为什么黄芪会有这两种相反的功效呢?在这里呢我也想以这个为引子吧,问一下有没有朋友愿意,能不能说一下黄芪为什么能升血糖,又能降血糖,为什么会有这双重功效?

  刚才这位朋友从辨证论治的角度谈了一下,黄芪双向调节功能的这个机制。认为辨证准确,需要它升的时候可以升,需要它降的时候也可以降。还有朋友说,黄芪补脾肺之气,脾肺之气不足可以引起血糖高,血压也是如此,所以也能降也能升。

  这些说得都没有错,都是对的。那么我们能不能从《四圣心源》这个医理的角度,进一步把这个问题思考一下。黄元御老师在《四圣心源》里给我们讲,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土气斡旋中焦以成四象,我习惯于把这叫做"土枢四象"。既然我们人体一气周流,有升有降,任何一个时刻都在升都在降,没有说上午只有升没有降,下午只有降没有升,这是不可能的。任何药物它对身体的影响,并非药物本身的直接作用,而是药物影响了人体自身之气的升降,影响自身一气周流的运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药物它都有这种双向调节作用。这个双向调节作用,不在药物本身,而在于我们人体自身一气周流的特点。如果人体没有左升右降,如环无端,一气周流的这个生理,那么任何药物都达不到这种双向调节作用。所以这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所在,所有的药物都有双向调节作用。你比方说麻黄汤,麻黄汤主要是一个升发的方子了,那么你用上麻黄的时候,你不用敛降的药物难道它就不降了吗?人体自身一气周流,它仍然在降,你不用麻黄汤它也仍然在降,它如果只升不降这个人的生命就结束了啊。

  说这个问题呢,是讲我们临床用药的时候,一定要从全局着眼,而不是仅仅去把握一点。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怎么把《四圣心源》这一套理论灵活地运用到临床上来指导治疗呢?我个人的感觉就是,你要去体证。中医的核心实际上就是一气周流,这一气是什么?这一气就是人的元气,或者说就是老子说的那个道,周易说的那个太极,说到底本质上还是同一个东西。你对这个东西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体验之后呢,那么对它的认识,对这种如高山流水,跌宕起伏的气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这个用药实际上就已经出来了。当然前提是你对药物也应该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说说人参和附子

  你比方说人参,《本经》上讲:"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你在临床用药的时候对人参这个药,除了对《本经》原文要很熟悉,能记住,能照原文应用,除此之外咱们需不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或进一步的探讨呢?

  人参的功效是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曾经有一个东北的病人,是我们学校已故的刘渡舟老先生看的。我们上学那时候,刘老已经不带学生了,有时候偶尔给我们搞搞讲座,就是那时刘老讲的一个病例。刘老讲在他还是一个小学徒时,他的老师不在,有个军阀战乱失眠睡不着觉,看他师父不在只好请他去了,他就想起来《神农本草经》人参的这个功效,一味药独参汤,把军阀的失眠治好了。所以刘老特别推崇方证对应,认为把经典的东西学好了,灵活地在临床上往上对,方证相应,药到病除。所以经方是"其效如神,覆杯而愈",用好了确实能达到这种效果。那我们是不是就满足了呢?刘老讲方证对应,也许只是方便我们后学的一种简便的提法,也许并没有把他所体会到的更深层次的内容给我们讲出来。那么我们学习了老前辈讲的这种方证对应的方法,我们是不是就满足了呢?达到这个水平是不是就是最高点了呢?这个值得我们去认真考虑,是不是?

  古代的人参主要产于上党,所以也叫党参。现在的人参主要是在东北。我们把人参稍微讨论一下。东北方向从后天八卦方位来讲属艮。艮卦为山为止。你看东北长白山、大小兴安岭都是高山,气候也偏冷一些。同时在我国也是偏东,偏北这么一个方向。偏东就属于木气生发,偏北就属于水气涵藏。东北方的艮卦对于中医来讲,属于土气,土气比较浓厚,东北黑土地,北大荒现在都成北大仓了。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大家考虑人参这味药,是土气中的精华,收藏之中透着一股生发之气,它就形成了野山参。真正的野山参,我也没有品尝过。我品尝过比较好的移山参。大家常用的都是园参,人工种植的差得比较远。

  真正的移山参,它的汤煎出来非常清透,几乎没有颜色,可能有一点非常淡的黄色,很淡,几乎看不出来。味道是一股淡淡的清香,几乎察觉不到的清香。稍微有点甜,苦味也不是很大。喝了以后,感觉有一股非常清凉滋润的那么一股气,顺心中缓缓而下,感觉它能充沛全身,就跟细雨润物无声一样,滋润进去,有这种感觉。这就是它主补五脏功效的体现。有了这种体验,你再去看《神农本草经》,人参,主补五脏,应该是阴药。安精神,定魂魄,都是五脏之神,神都属阳,清阳之气嘛,它能够收摄五脏的元神。所以我个人对人参的理解是,人参能够直接补充收敛五脏流通的元真之气。从这个角度再去理解《神农本草经》中人参一系列的功效,把握可能就更深一些,应用可能就会更自然一些。

  人工种植的人参,据说好多是用砒霜栽培的,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品尝过新鲜的人工种植的人参,三年的五年的,确实有一股辣味,有一股辛辣味,按说这是不正常的。晒干之后,味会小一些,可能不那么明显。当然,相对来说,园参还会有一些类似山参的功效。你把园参,尤其是鲜人参,切片切开,如果你切得多的话,那个香气弥漫整个屋子,而且比较浓。很浓说明种植的人参的功效比较差了,香气越浓越接近有形的东西,相当于气比较浊了,这样的人参效果就差一些。但是相对而言,它还是有一些类似的功效,还是其他药不能代替的。

  东北的人参和西南方四川的附子正好遥遥相对。附子在西南方向,后天八卦为坤位,为一个纯阴之卦,在一个纯阴的地方。四川江油那个地方听说气候也是比较冷的。所以纯阴比较寒冷的地方长出的附子,附子的根,它的生发之性是可想而知的。人参是直接入五脏,附子呢,相当于从五脏而出,它可以从这个接近五脏的真气,比较深的一个层次,升散而出。它们的作用层次都是比较深的,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真正的四川江油的生附片,你都不用吃多了,就吃上绿豆大那么一点,甚至都不用咽下去,就能感觉到一股清凉而辛散,但跟人参的感觉不一样,怎么说呢?有一股柔和的冲劲,不像吃辣椒那样辣,绝对没有那种感觉。非常的柔和,但气势又非常的庞大,不容置疑,马上就迸向全身十二经络,全身的每一条经络都有这种感觉。入口之后,就感觉额头上出一层淡淡的清汗,全身好像是一下子通透了那种感觉,那个是真正的生附片的感觉。你从这个角度,体味附子那种开破的作用,体会可能就会不一样。你就知道附子是干什么用的了。

  刚才讲的是对药物要有一种比较深刻比较直接的体会,这个时候你用药就有把握。有的老中医讲,病人一进屋就有一股病气,扑面而来。老中医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实际上不光是老中医,搞艺术的,写毛笔字,画画的,他也没练气功,时间长了,这本身就是一种练功,都会有比较好的气感。我们中医大夫,每天摸脉,凝神静气,这本身就是一种对自身气的调整,也相当于以一种形式在练功,跟写字画画也是一样的。这方面的功力主要是练出来的,就是把自己的心静下来,把自己的身体变得比较清透一些,便于跟天地之气的交流。《道德经》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就是无形之气,你只要跟这股无形之气真正地沟通起来了,能够有切身的体会了,不光是病啊,对世间万物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脉诊和直觉

  所以目前来说,我在临床上看病主要还是以脉诊为主,可以说是独重脉诊。为什么呢?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我觉得以我这个水平,望诊的水平还比较差,所以退而求其次。闻诊呢,闻气味听声音,有时候感觉资料有限。问诊呢,现在很多患者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有些东西他故意不跟你说,甚至有时候你问他都不说。好多人到我这儿来看病,把胳膊一伸就说你看吧。等你摸完脉他再问个不停,问半天,这样的人比较常见。所以呢只剩下最后一招,望闻问切,切诊。切脉呢,现在的人,什么美容啊,染发啊,啥都可以做假,看舌苔,望诊,他没准把舌苔给刮了,是不是?一个星期做两次美容,搞不清真假。你看指甲,指甲染得看不到地方。所以在望诊也受到很大限制的前提下,咱们就是脉诊。一个人很难在脉象上作假,是不是?他在你面前再镇静自若,再虚张声势,他总有这种精气的流露,这是很难作假的。所以我个人感觉脉诊相对还是比较客观,比较可靠的,所以我主要以脉诊为主,几乎就是凭脉断病,然后凭脉用药,我在临床上基本上是这样。

  那么如何提高脉诊的水平?你说我把《濒湖脉学》等很多脉学的书背过了,把各种书都研究透了,是不是就能够入门了,就知道怎么把脉诊断了呢?这完全是两回事。有时候说,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不是指下难明,指下其实很好明,关键是你指下明没明?这个指下,不是你指头自己的感觉,实际上是你的心神的感应。来了一个病人你一搭脉,病人全身一气周流,那种感觉就过来了,整个大象你给建立起来,左升右降,中气斡旋。大象你先给建起来,然后再体会病人这一身周流之气如何变化,哪个地方卡住了,哪个地方郁住了,强弱表里有什么问题。一搭手,左右脉一诊,马上从象这个层次,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要去推理,不要去哎哟,我左面摸着浮,浮是不是表病啊?右脉呢还摸着有点滑,滑是不是有痰啊?这样的话,就很难达到一个上工的境界。要靠非常直观的那种体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

  当然还是要把基础打好,先把自己的身体调好。有条件,勤奋你练练功;如果很懒,像我一样,你就吃素,也是一

  
  个办法。另一方面就是临床上多接触病人,多摸。如果是临床大夫的话,机会比较多。不是临床大夫,中医爱好者,你也可以在自己的朋友,自己的身上经常摸一摸脉,锻炼锻炼。

  对脉象的体会,主要是通过脉诊。你也是个生命体,病人也是个生命体。人属土,是倮虫,都是土气。人这一气周流,其实就是一股和缓的土气,这一股土气,升上来就是木火之气,降下去就是金水之气,总归在土气的范围之内。

  为什么是一气,因为无非都是一股土气,就这么个道理。人体一气周流的状态,正常情况下就是一股土气的状态,不迟不急,从容和缓,也就是土气中庸的特点。而一旦为病,一气周流就失去了这种和缓的状态,或迟或急,或虚或实,从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证。人体一气的这种周流状态,会随着一身气血的周流而波及全身,表现在脉搏上,就会形成不同的脉象,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脉象来体察人体一气周流的状态。正常的缓脉就反映了一气周流的正常状态,反之其他各种脉象,大多反映的是一气周流的不同失常状态。

  有了脉,你要体会病人病气的变化。通过摸脉,你摸的并不是病人的脉,你是直接感受病人的那股气,摸脉只是一种跟病人交流的方式。高明的医生有的都不用摸脉,甚至都不用看,你进来走过他身边,他都能感受到你身上哪个地方是怎么回事。我们这些下工,没有那么高的水平,靠摸脉,这也是一个捷径。脉气,相对来说还是通过脉搏的波动去体验病人一身之气的变化,这是比较准确的。根据病人脉象的变化,直观地去体验病人身体,有什么偏颇,哪个地方虚,哪个地方实。有这种直观的体会的时候你再去用药,这个时候用药就很简单了,你对用药的把握也比较准一些。那个时候,可以说,不需要想,我是用桂枝汤还是麻黄汤啊,都不需要,用什么药直接就出来了。好比说我渴了要喝点水,那就喝水吧,就这么简单。这是一种直觉,这个时候你用药是最准确的。当然了,也不是一天就能学成的,还是需要慢慢地锻炼,大家也不要太着急。但是你要有一个前进的目标,有一个方向,怎么学能够学得比较好,方向搞错了一辈子也入不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