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次元战姬内购破解:张玉台:十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3:17:50

张玉台:十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上)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hannel.web/expert/showdoc.asp?doc_id=200431
张玉台    

2011-07-27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虽然我国经济已经基本实现了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特殊状态向常规增长状态的转变,但经济运行仍将面临非常复杂的局面,充满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

    问题一:关于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

    第一,如何判断2011年的经济增长趋势?

    影响2011年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中心宏观经济分析小组利用DRC宏观经济景气监测指数和季度周期模型预测,2010年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长短期调整的底部可能出现在2011年一季度,2011年三大需求的实际增速均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预计全年经济增长9%左右,将略低于上年。

    第二,如何判断2011年的物价走势?

    本轮物价上涨主要表现为食品和居住价格的上涨,但根本原因则在于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为当前物价上涨埋下隐患。除此以外,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还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特别是随着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的加剧,劳动力成本出现趋势性上涨。二是我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加重。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通胀预期强化。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判断2011年上半年CPI上涨压力将明显加大,下半年略有缓解,全年涨幅可能将略高于2010年。

    第三,如何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1年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表明在我国经济运行回归正常增长轨道以后,货币政策逐步实现由应对危机型向常规型的过渡。近期中央银行多次采用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对抑制物价上涨产生了一定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切实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如何深化改革,逐步释放流动性过剩压力,减轻对资产价格和消费价格的冲击;在部分产品对外依存度上升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

    问题二:关于世界经济趋势和国际环境

    第一,如何判断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走势?

    2010年世界经济出现了强劲复苏,增长率达到3.9%。全球经济复苏的势头能否在新的一年继续保持?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重要国际机构均发布了对2011年的预测,不同机构的预测数值虽略有差别,但一致认为2011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复苏态势。2010年年底举行的主要经济体央行行长会议也确认了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外需复苏有利于我国继续扩大出口,2011年我国出口仍可望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第二,怎样认识这次世界金融危机,是否还存在潜在风险?

    世界经济复苏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不但需要密切关注存在的风险,还需要作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论思考: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稳定金融市场和恢复市场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救治老泡沫的同时是否会产生新的泡沫?

    第三,如何抓住这场危机带来的机遇?

    除了关注短期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更要以全球视野,深入研究我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与战略。全球金融危机是改革不合理国际经济治理的难得机遇,但需要研究,什么样的新治理结构才最符合我国的利益﹖如何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按照我们期望的方向演变?发展中国家一直是我们的盟友,但在与我国双边贸易额超过1亿美元的发展中国家中,我国出口超过进口10倍的发展中国家数高达45个,这种格局如果不能尽快改变,中国和平发展就可能被发展中国家视为威胁而非机遇,营造互利共赢的国际环境就会流于空谈。因此,我们需要着力研究如何真正实现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共赢。

    问题三:关于农业形势和“三农”政策

    第一,如何应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

    由于旱涝等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以及由于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不能低估2011年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和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从国内看,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增加、饲料业与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等导致对粮食需求的刚性增加,同时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劳动用工价格、流通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压力。另一方面,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并将逐步传导到国内农产品市场,也将加大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所以,稳定粮食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对于稳定物价意义重大。为此,需要加强对国内农产品供求变化趋势、国际与国内农产品市场关系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第二,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2011年中央1号文件以水利为主题,特别强调要大兴农田水利,这既是保障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也是促进整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确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属性?如何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如何统筹推进大中小水利工程建设?如何显著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能力和调节控制能力?

    第三,如何解决“招工难”问题?

    新年伊始,我们就遇到“招工难”问题,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情况尤为突出,并开始由沿海向内地扩散,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为此,要对各地“招工难”的情况进行密切跟踪,提出应对策略。其关键还是要研究如何创造条件,让举家外出的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扎实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第四,如何推进“三化”同步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问题仍很突出。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其实质就是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切实改变农业农村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问题四:关于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前景

    第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能保持多长时间?

    我们在总结国际工业化、现代化规律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测算了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基本结论是:“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仍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五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会触到“高增长的边界”而出现规律性回落,“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7%左右。

    第二,中国到底会不会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之中?

    用反映购买力平价的1990年国际元计算,拉美、苏东等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其人均GDP在4000~7000美元之间,是工业化进程被打断的“非正常回落”;而中国经济增长若干年后出现趋势性回落时,其人均GDP应在11000美元左右,更接近于日本、韩国、德国等成功追赶型经济体增速回落的情景,是一种“自然回落”。我们研究所引出的基本判断是,中国落入拉美、苏东等国家曾经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中国面临的真实挑战是什么?

    我们现有的发展方式与高速增长有较强的适应性,有些方面还有独到优势,但随着发展要素及其组合条件的变化,其缺陷将日益凸显。最为突出的是,这种发展方式既推动了也严重依赖于经济的高速增长,而高速增长掩盖了不少低效率问题。一旦速度降低,与低效率相关的诸多问题将会暴露。可以说,中国面临的真实挑战,是如何应对伴随着经济增长趋势性回落而加剧的各种矛盾,使高速增长较为顺利地转入中速增长。

    问题五: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第一,如何理解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

    产业结构调整是个老话题,但新形势下有了新特点,这就是倒逼机制的日益增强。

    一是要素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明显上涨。这一问题前些年已经暴露出来,在可预计的将来将更加凸显。这就意味着不仅在国家层面,也要在地方层面形成动态比较优势和培育竞争新优势,东部地区结构升级的压力和紧迫性更加突出。

    二是资源环境的压力持续加大,并面临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十一五”期间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是一定代价,才基本完成了预期的节能减排目标,但是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微乎其微,“十二五”时期必须在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进展,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三是世界范围正孕育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最具战略意义的变化之一,是全球性的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被发达国家视为复兴制造业、创造新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在新一轮竞争面前,我们不进则退,别无选择。

    第二,如何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升级的空间是巨大的。首先是附加值的提高,这就需要增加技术含量、提升设计、发展品牌、改善营销,实现价值链升级;其次是产品结构升级;最后是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推动传统产业特别是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加市场化、法制化的手段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TOP

   【我的看法】   【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