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境天城幼儿园学费:庖丁解牛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56:27

  《庄子。养生主》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很有名,可谓家喻户晓,按照庄子的意思,这个故事是用来阐释养生之道的。但是,这个故事并没有直接揭示出养生的做法或者道理究竟是什么,只是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我们来分析一下,文惠君究竟悟到什么了呢?先看《庄子。养生主》的记载: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日:“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这个故事,整体来看应该是对《庄子》养生理论的一个应用的事例,或者说是对庄子养生理论的一种解释。那么,我们就应该先找出这个理论是什么。

  先看这个故事的本身能有什么线索,然后再来对照发掘背后的理论。这个故事,明显的有两个角度的启示,一是心怀全局,善抓关键。因此,进技保生 ,技精于道 ,得道无我, 能够游刃有余的解决难点。只是这个角度,更侧重于解决问题方法的境界,心 身 物 三合一,应该是共法,能侧重用来解释养生领域的特点吗?二是这个故事本身的重点似乎是对“刀”的保养问题,顺应自然节律不硬来 ,倒是和庄子对“无为”的理解是一致的。

  《外篇?天地》“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外篇?至乐》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

  《杂篇。庚桑楚》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谟也;知者之所不知,犹睨也。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动无非我之谓治,名相反而实相顺也。

  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无己誉。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唯虫能虫,唯虫能天。全人恶天,恶人之天,而况吾天乎人乎!

  庄子一方面由“天、道德”的奇怪排序,推导出“无为”的最高境界是“全虫”;另一方面,解决现实矛盾的折中做法,就是“不得已”。这种“不得已”的态度下,才有《内篇?齐物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天下是非靠“无为”来定,或者是完全没有是非,做“虫”,而为“逍遥游”;或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谁拿刀架在你脖子上,谁就是你的主人。

  探讨庄子的关键,最终还是要归到这两个根源上。

  2:如果庖丁解牛的原理,来源于庄子对“无为”的理解,也就是顺应自然节律而不强为,先不说庄子对“无为”的理解本身是错误的,这样的做法更多的只是“顺生”而不是“养生”。而且,顺应自然界率的做法,首先和佛学、禅宗的做法有区别,其次顺应的程度如何把握也是一个问题,这方面《列子》对《庄子》的真面目看的比较透彻,在《列子?杨朱》中将“率性”泛滥为“任性”、“纵欲”,并且认为这种行为是得道的表现,而这是儒道两家都不赞成的行为,由此来揭示庄子观点的流弊。

  见《列子?杨朱》:

  子产相郑,专国之政,三年,善者服其化,恶者畏其禁,郑国以治。诸侯惮 之。而有兄曰公孙朝,有弟曰公孙穆。朝好酒,穆好色。朝之室也,聚酒千钟, 积麹成封,望门百步,糟浆之气逆于人鼻。方其荒于酒也,不知世道之争危,人 理之悔吝,室内之有亡,九族之亲疏,存亡之哀乐也。虽水火兵刃交于前,弗知 也。穆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者以盈之。方其耽于色也,屏亲昵, 绝交游,逃于后庭,以昼足夜;三月一出,意犹未惬。乡有处子之娥姣者,必贿 而招之,媒而挑之,弗获而后已。子产日夜以为戚,密造邓析而谋之,曰:“侨 闻治身以及家,治家以及国,此言自于近至于远也。侨为国则治矣,而家则乱矣。 其道逆邪?将奚方以救二子?子其诏之!”邓析曰:“吾怪之久矣!未敢先言。 子奚不时其治也,喻以性命之重,诱以礼义之尊乎?”了产用邓析之言,因间以 谒其兄弟而告之曰:“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智虑。智虑之所将者,礼义。礼义 成,则名位至矣。若触情而动,耽于嗜欲,则性命危矣。子纳侨之言,则朝自悔 而夕食禄矣。”朝、穆曰:“吾知之久矣,择之亦久矣,岂待若言而后识之哉? 凡生之难遇,而死之易及;以难遇之生,俟易及之死,可孰念哉?而欲尊礼义以 夸人,矫情性以招名,吾以此为弗若死矣。为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唯患 腹溢而不得恣口之饮,力惫而不得肆情于色,不遑忧名声之丑,性命之危也。且 若以治国之能夸物,欲以说辞乱我之心,荣禄喜我之意,不亦鄙而可怜哉!我又 欲与若别之。

  夫善治外者,物未必治,而身交苦;善治内者,物未必乱,而性交 逸。以苦之治外,其法可暂行于一国,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 君臣之道息矣。吾常欲以此术而喻之,若反以彼术而教我哉?“子产忙然无以应 之。他日以告邓析。邓析曰:”子与真人居而不知也,孰谓子智者乎?郑国之治 偶耳,非子之功也。“

  3:我们看看老子道学对养生的问题的观点

  养生的关键在于生命的本原如何保养,而生命的本原就是“元气”。《阴符经》讲“禽之制在气。”指动物之间形成的弱肉强食的关系不是因为形体大小,而是因为精气强弱的原因。《道德经》对此的解释更详细一些: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人之生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蛰,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精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致虚极,守静笃。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疪乎?民治爱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释文:

  我们的生命是怎样一回事呢?如何根据大道的规律来保养生命呢?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种蕴藏在大道中的生机不息的元气,就称为玄牝,是神奇的生殖源泉。这种源泉就是天地万物赖以生存繁衍的根基。而万物相食相养的关系,也是因为各自秉承元气的多寡来决定的,它连绵不绝若有实体而又虚不可即,作用却没有穷尽的时候。

  我们的生命历程,从出生到死亡,有一个基本的时限,如《内经》讲男子56岁精绝,女子49岁天癸断,生殖能力丧失,此后的生命为余命;平常讲:“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一般的规律。能按这个规律顺利度过人生的人,大概有十分之三的比例;半途夭折的人,大概也占十分之三;而有些人生命特别长寿,从而使死亡时间得以推迟,大概也有十分之三的比例。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他们的生命力元气特别深厚的原因。传说善于养生的人,养先天元气浑厚无极。因此,在山陵险地行走而不怕遇到兕牛、老虎,加入军队也不用披戴坚甲利兵。即使遇到兕牛也会被其元气所慑而无所投其角,遇到老虎也会被元气所服,而利爪失去作用,就连兵器也损害不了他的身体,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元气深厚到足以保护自己而没有致死之地的原因。

  这种元气的功能,类似于“大道生万物而德畜之”的德的作用,贵在纯一。含德的纯厚,好比初生的婴儿一样,因为元气充足,所以不会受到蜂蝎蛇的蛰咬,也不会受到鹰隼猛禽的攻击。虽然筋骨柔弱但小拳头却握得很牢固有力,并不知道阴阳交合之事,而生殖器却勃然而起,这就是精气充足的缘故。从早到晚号哭不止而嗓子并不嘎哑,是因为高度和谐的缘故。由此,可以总结出来,如果我们也始终保持精气充盈和谐,就可以掌握使生命长久的根基;掌握这种根基就明白了生死的原因,从而得到了保养生命的吉祥方法。从而能收敛身心,专志于心气合一,使精气逐渐强盛起来。

  通过分析,可以理解化育天地万物的“谷神”,即元气可以做为天下万物的源头。明白大道元气的功能,就可以推知具体万物之所以有生死的原因,即后天精气地作用。知道了生死之因,反过来保养先天元气,就可以终身不会有危殆。如果能够从身心与外界的关系中,堵塞孔窍,关闭门户,使心不外驰,不见可欲,减少精气无用的外泄,则可以终身受用不尽;如果追逐外物,肆欲任为,浪费精气,则损失生命就不可挽救了。在内心修为中,能够随时去除过激的想法,平衡心理不生怨恨情绪,随时与道同行,以道的规律来规划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样落实到细微小事中都符合道的规则,就是真正明白了“知子守母”的道理。能够掌握生机的根本自会使生命力逐渐强大起来,通过运用道的规则获益之后,再进一步反省加强自己的信念,从而不断完善来去除不正确的地方,这就是接近长生久视的做法。

  以道修身养命的根本原则,就是“致虚极,守静笃”。其次要时时检查自己,是不是做到了形神合一而没有分离;心气合一,绵长柔顺,象婴儿一样;随时保持心境无着,没有暇疵;功名利禄,王霸之业,不受诱惑;见到可欲之事,能守雌不动;虽然明白上下古今的道理和事物的因果关系,但是还能把持根本原则,待其自化而不干涉。只有时时以这些标准检查自己,鞭策自己,才是真正的善摄生者。

  (禽之制在气,这一小节很不容易讲解清楚,因为此节内容背后牵连着道家气功,修道成仙,长生不老的核心内容,而这些知识从古到今可谓汗牛充栋,广博精微,任何一个小项都可以独立为一篇文章,所以总是感觉译起来言不达意,不及真实内涵的万分之一。因此,在这里再讨论一下,先举一个例子来对比对比,练太极拳有三个步骤:形似、意似、神似,而其中每一步又有不同的要求,如形似就有大架、小架、无架的练法,而在内功练法上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等阶段,每一阶段同样有非常严格的步骤要求,是一种由型式到内容,由初级到高级,由身体到精神的递进过程。所以单从外形套路上只能看出很浅的内容,而不能真切了解其功夫高深的程度。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修身养气也是这样,虽然看起来要求一致,但要求达到的深度是随着层次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的,如讲“塞其兑、闭其门”,初级是不为外界干扰,进而是心性不外驰,再进一步对于灵魂来讲,我们身体也是一种“外界”,要在灵魂层次上认识其和身体七情六欲的关系。所以对本章内容要时时体会才行,道家讲的“人仙、地仙、天仙、大罗金仙”的区别,就是这些要求的深入程度不同的结果。在前面也说过如果参照佛学有关“渗漏”的观点,会好理解一点,也易正确把握,今再提醒一下。)

  老子关于养生的根本是培补“元气”,培补“元气”的根本方法是“致虚极,守静笃”。不仅直接抓住了根本对象,同时指出了根本方法,这个才是道学思路的真谛。

  4:另外,在顺便说说庄子关于“技近于道”的理解问题。儒道两家对“道、德”的理解是有本质区别的:

  首先,探讨一下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自然之本、万物之母的“道德”,是一种本质的力量和这种力量的表现形式,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源起论、认识论”。这种本质的因素,“道”有“夷、希、微”三个特点和五种认识“道”的渠道(恍惚、有无、玄德、玄同、不道等五德);二是在“法道”中,获得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人处事的准则。也就是“道德仁义礼法兵”的层次问题,属于哲学范畴的“方翠¤”,分为“天道、地道、人道”三个方面构成。

  而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本着“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的原则。

  其次,探讨一下孔子的“道德”和老子的“道德”的区别,根本的区别在于儒家将“方翠¤体系”转化为了“评价体系”。认为自然万物之所以会生机勃勃的原因,是由于自然万物的运作管理方式,达到了“道德”的标准,而方法则是“仁义礼法”的内容。将这种方法的效果发挥到极致的程度,达到博爱、大同的程度,认为是“近乎道”。

  依次,再进一步发展出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人品好坏、行为美丑、技艺精粗、修养高低等都以达到“尽善尽美、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程度,为“近乎道”。也有庖丁解牛、曲木为轮的典故,将“方法转化为标尺”也是后世道学发展迟滞的根源。

  最后,探讨一下现在的“道德”内涵,现在的“道德”已经进一步缩小到人品、行为的是非范围了。书法练的再好,技艺再娴熟,即使获得“近乎道”的评价,也和“道德”的内容没有什么联系了。

  总结起来, 两家的区别在于,道家更注重方法的培养,而儒家更注重素质的培养。道学培养朴实的能人,儒家培养安分的好人。好人光有好心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正确的方法;以身作则固然重要,但是要在正确方针的大前提下才行。

  《中庸》和《大学》的“道、德”观念,逐步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的“道德”观,成为了一种评价个人修养或者技能高低的标准。涵养成了道德的主题,而某项技能达到了反朴归真、浑然天成的境界,则称赞为“技近于道”。我们当今的道德观,和孔子儒学的道德观已经有了很大差别,和道家的本体论和方翠¤的道德观就更远了,这也是我们理解《道德经》 的障碍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