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大财阀:中国战争片之王离世带走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7:38:26

中国战争片之王离世带走了什么?

(2012-01-30 12:55:36) 转载标签:

汤晓丹

导演

战争片之王

渡江侦察记

议政论坛

玉昆

分类: 聊闲天,侃大片

                                  中国战争片之王离世带走了什么?

 

    中国最著名的战争片导演汤晓丹先生走了,终年102岁。他在身后,为我们留下了《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和《红日》这样的经典战争片,也留下了一支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

    汤晓丹以拍战争片著称,有“银幕将军”之称,但实际上,汤晓丹并不是军人出身,而是典型的华侨后代和文艺青年。他幼居海外,从小喜爱绘画,并广泛地阅读文艺作品,为日后从事电影艺术打下了基础。青年时代的汤晓丹有进步思想,曾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后到上海,结识了沈西苓、田汉、阳翰笙等戏剧电影界的翘楚。

    在上海,年轻的汤晓丹迷上了看电影,他经常在电影院里一待就是一天,观看不同风格的电影作品。此外,他还自学了一些电影理论。20岁时,他经沈西苓介绍进入一家电影公司当美工师。1932年,因机缘巧合,顶替他人执导影片《白金龙》而一举成名。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是针对粤语市场的商业片,带有浓厚的脂粉味和风月气,这从他执导过的一些片名中就可窥一斑:《飞絮》、《飘零》、《一个女明星》、《金屋十二钗》、《有女怀春》、《花开富贵》、《舞台春色》、《西关四美人》、《大观园》……

    抗战爆发以后,汤晓丹拍摄了一些与抗日主题有关的电影如《时势造英雄》、《上海火线后》、《民族的吼声》等,但都不是直接描写战争的作品。不过,虽然没有拍过战争片,却有战争年代的生活经历。汤晓丹回忆自己在二战期间,在香港看了很多外国战争影片和二战的新闻片,也看到许多祖国内地描述抗战的影片,令他深受感动。

                                         1950年作品《南征北战》

    新中国成立后,汤晓丹作为旧中国留下来的电影艺术人才,加入到了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当中,并获得了拍摄宏大战争题材的机会,而他作为一位长于拍摄战争片的优秀导演的潜质也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从1950年至1965年,他先后执导了《胜利重逢》、《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怒海轻骑》、《沙漠里的战斗》、《红日》、《水手长的故事》等七部战争片,几乎部部成为经典。其中《南征北战》是解放后的第一部战争巨片,以磅礴的气势,宏大的场面,展现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史诗画卷。1954年,另一部经典影片《渡江侦察记》问世,其曲折而引人入胜的情节,开创了惊险战争片的先河。而1963年拍摄的《红日》,更是成为新中国战争片经典中的经典。

  汤晓丹导演的战争片,善于将饱满的内在激情通过一种含蓄隽永的方式加以表达,通过对人物丰富个性细致入微的刻画,引发观众的内心共鸣。例如《渡江侦察记》中对吴老贵为掩护战友而英勇牺牲的场面处理,汤晓丹精心设计了一个重要道具——酒壶,在剧情中做了充分的铺垫,让人物经常把酒壶拿出来嘬上两口。拍到吴老贵牺牲的场面时,人们在银幕上并没有看到他中枪倒地浑身是血的镜头,而是看到那只熟悉的酒壶被抛在了杂草丛里,残酒从中汩汩涌出。这个镜头,可谓不着痕迹,尽得风流的神来之笔,以一种“睹物思人”的诗情,艺术地完成了对于英雄牺牲的情感渲染。

                                   描写孟良崮战役经典战争巨片《红日》
    看汤晓丹和那个时代的其他导演创作的战争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战争的描绘背后普遍采取的是一种赞美和讴歌的态度。无论战斗多么激烈,场面多么紧张,这些影片从来不会刻意向观众展示战争的血腥与残酷,而是着重展现人民军队的机智勇敢、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比如《南征北战》中敌我两军抢占摩天岭、《渡江侦察记》中侦察员周长喜驾车撞向敌车以及《红日》中全军将士高喊刘胜团长牺牲前“活捉张灵甫”的遗言攻上孟良崮的场景,都成为中国战争片中的经典画面长留在观众心中。

                            七十年代重拍的彩色版《渡江侦察记》导演仍为汤晓丹
    这种对于战争的赞美和歌颂显然和当代战争电影中不时流露的反战厌战情绪,以及刻意表现战争的残酷血腥的一面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并非过去的人们天生就热爱战争,今天的人们天生热爱和平这么简单,而是时代背景使然。在那风云激荡的岁月,革命的胜利需要革命的暴力,需要人民拥护和支持革命的战争,需要动员广大民众特别是下层的劳苦大众,让他们认识到只有拿起武器才能保卫到手的胜利果实,而革命胜利以后,新生的政权依然需要宣示其历史的合法性,于是在反映革命战争的电影当中,战争的暴力便具有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天然正义性、摧毁旧世界的不可避免性和人民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张勇手主演的七十年代重拍的彩色版《南征北战》
    除了表现战争场面的艺术性手法,在汤晓丹的上述所有作品中都有着在今天的战争片中已经看不到的两种场景,那就是表现军民鱼水情和部队内政治思想工作的内容。在这些影片中,我们会看到在战争的间歇,军队在和老百姓一起插秧、给老百性修补漏雨的房子,妇女们组织起来为部队烙大饼、做军鞋,会看到妻子送郎上前线,看到白区的老百姓想方设法掩护解放军侦察兵,我们会看到解放军内部如何一级一级作思想动员,让每一个指战员都能充分理解上级的意图,看到解放军的军官和老兵如何用讲故事、讲道理的方式缓解新战士的紧张焦虑,提高大家的信心和士气……这些在今天的战争影视作品中基本消失的内容对当年的战争片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部分,它既是对高度紧张的情节张力的一种必要的舒缓,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正是为了说明人民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军队强大的战斗意志与高度牺牲精神的来源,没有这样的铺垫,人民军队靠小米加步枪战胜全副美式机械化装备的敌军就会成为一个笑话,再激烈的战斗也会成为毫无意义的群殴。

                           根据电影改编的电视剧《红日》,张灵甫由李幼斌扮演
    近年来中国反映战争题材的电影精品不多,十年来能让人记住的只有《集结号》、《惊沙》等屈指两三部。

究其原因,一是中国承平日久,军队不打仗的时间太长了(中国军队最后一次参加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导致当代战争题材十分缺乏,一些军事片只能以演习或小规模反恐行动等为题材,显得过于小儿科。二是现实国际政治的微妙,导致许多距离较近的现代战争题材成为事实上的禁区,比如抗美援朝、援越战争、比如对越、对印、对苏的自卫战争等。三是随着两岸关系的和解,在一些人心中,革命战争自由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性质模糊了,甚至变成了自相残杀的国共内战,兄弟阋墙。于是我们看到一种趋势,对当年革命战争题材的反映主要集中到两个相对低烈度的领域:一是大量谍战剧成为最大限度地抽空意识形态上的政治较量而把玩个别天才精英人物的纯斗智游戏;二是脱离土改等历史背景,更多嫁接了现代特种部队反恐想象的剿匪剧。最后,最无争议也是政治最安全的就只剩下抗日战争这一段,于是当代大量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便高度集中于抗战剧,人们就在银幕银屏上看到了一遍遍向鬼子头上砍去的大刀。但遗憾的是从纯军事的角度,中国的抗战实在是不够给力,火力和装备的极度落后使得看惯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攻克柏林》、《中途岛》、《巴顿将军》等外国战争片的观众很难有兴奋点。于是只能人为地拔高和想象,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配备大量狙击步枪、会驾驶汽车坦克的特种部队式的八路军,看到了端着三八步枪的日本士兵们暴露于土八路强大自动火力下进行自杀式冲锋的奇景。

    其实,放眼世界,除了几乎年年打仗的美国以外,各国优秀的战争片也是越来越少。以前的战争片大国俄罗斯,衰落的境况可能比中国还要差。韩国有一两部战争片如《实尾岛》、《太极旗飘扬》拍得不错,但基本上是好莱坞电影的翻版,只不过韩国人模仿得比中国人更好。其他国家的战争片,这几年留下较深刻印象的如日本的《独立》(日本军人战后加入印尼独立战争的故事)、阿根廷的《烽火烈焰》(以马岛战争为背景)等屈指可数。而且,除了英雄主义的永恒主题,这些电影普遍的共同特征是对战争残酷性和荒谬性的描绘,从而带有强烈的反战气息。

    按说,在一个普遍远离战争、憎恶战争的年代,战争片的没落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很难再产生象《地雷战》、《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虎口脱险》那样充满浪漫气质和豪迈气概的战争电影了。但几乎唯一的例外是美国,这个世界上最热衷于打仗的民族,50年来发动了世界上最多的战争,而战争的最大受益者除了美国的军方和军火工业,竟然还有好莱坞,对于战争的热衷和熟悉让美国人有机会拍出近几十年来全世界最多、最实战、最精彩的战争电影。在这些电影中,美国和全世界的观众忘记了美国军队在世界各地的杀戮,而是沉浸在某种被营造出来的正义获胜的想象和征服快感当中。这是好莱坞的胜利,却是人类的悲哀。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战争的原因本就根植于人性的深处。一个完全丧失了战争想象和机能的国家及其人民既是幸运的,更可能是危险的。因此,人们至少也应该感谢好莱坞的战争片让我们保持了一份对于战争的好奇、想象、关注、刺激甚至是享受。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只有美国人打仗,而其他人全都只从美国电影里体验战争的时代要好过全世界都在打仗、全世界都狂拍战争片的时代,我们宁愿生活在前面那样一个并不理想的世界,也不愿生活在一个到处都是战争,人人都热衷打仗的世界。

    对于汤晓丹导演,有个数据让我感到吃惊,当年的《渡江侦察记》在全国上映后,有统计的观众人数达1733万人次,创下1954年的最高观影纪录。这样一个人次如果放在今天,换算成票房,应该是在8亿左右,可以轻松拿到国产片年度票房冠军。还有,汤导七十年代拍过的电影《傲蕾?一兰》,是迄今唯一一部反映十七世纪抗击沙俄殖民侵略的战争片(沙俄侵占了我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是反抗沙俄侵略的战争片竟然只有这么一部)。汤导走了,也带走了一个对战争充满豪迈热情和浪漫想象的时代。中国观众看到下一部《渡江侦察记》会是什么时候,要等到解放台湾的那一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