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为什么称江城:西门口 幽闭的城门像记忆一样打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8:01:40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尽管广州是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但在这个城市中寻找旧城墙和旧城门的痕迹却非常困难,它似乎和南京、西安这些城市不同,那些古老城市随处可见的一段城墙,显示着厚重的历史;而广州,因为上世纪20年代拓城开路,旧城墙几乎全部拆毁,历史感只能在一些地名中找到了....
       


心灵地图
       
我们从西门口开始对城门与城墙的观察与寻找,天气不是很好,初秋的小雨浸湿路面,让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出于上世纪初城建的原因,广州旧城八个城门所在处都是现在主干道的交汇处,因此,愈发让人找不到旧城的痕迹。站在海珠广州纪念碑前南望,海印桥向更南的广州伸展着手臂——这几乎是广州的一个典型姿态,有门还是没门,都不影响伸展的愿望。
       

城门的位置变成了主干道,比如西门口,正是在中山路和人民路交界的地方,这似乎是一种隐喻:当年的城市,惟恐被侵入,有城门,有护城河,城门惟恐不厚,护城河惟恐不深;今天的城市,惟恐被遗忘,有地上的马路,还有地铁,马路惟恐不宽,交通惟恐不通畅。我们从一个城门的位置到另一个城门位置,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如果坐出租车,秦代的广州城走上一圈不用跳表,如果是坐地铁,明清的广州城从东到西的路程不超过10分钟。 
       

即使是老人家,也不记得曾经有过城门的样子,只记得扩路,西门口一带,变化何其大,先是中山路扩路,接着修建人民路立交桥,然后是修建西门口地铁站,这个城市的愿望就是要进出得更加自由。这让我们的寻找更加有难度,比如小东门桥,比如西门瓮城,历史的痕迹已经淹没在广州人的生活中了,小东门桥上是一个简易的菜市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带着最理直气壮的面孔和历史感比肩而立。西门一带的老居民对因为保护古迹而暂停了拆建颇有微词,广州人本来就不看重历史,上世纪初拆墙扩路,西门这一带是遇到了些阻力,但不是为了保护古迹,而是怕拆了城墙,城中的政治势力会对城外的经济势力造成影响。
       

我总觉得,广州是个厚重的城市,但是它不会为历史而停滞不前。它的历史感在民间,并不在博物馆里,藏在城市最隐蔽角落的青石板路和断壁残垣告诉我的,似乎比装在玻璃柜中的历史更多。
双重城市 被保护起来的清代西城门瓮城遗址全景,瓮城之上为喧闹的中山七路。新城在旧城之上生长,时间变成了空间结构。

城墙脚下 西门口一带旧城墙脚下的一处民宅。城墙早已放弃了庇护一个城市的使命,它的几处残骸却庇护了几户人家。

老照片 1923年广州为拓城开路,大拆城墙,旧城墙几近全毁。       


地理发现
       
西门口:在记忆与现实的门口

       
中山六路、中山七路连接处与人民路交界的一带,就是明清两代城门的正西门,这—带也因此得名,被称为“西门口”。西门口一带历来是商业繁华之地,在广州市博物馆,我们看到许多清末在西关一带生产的陶瓷、织物,据称当时的广货已经颇为有名,不少外国商人到广州,住在西门口外十三行一带。今天,中山路与人民路的商业圈在此交汇,繁华程度比当日尤甚。
       


西门口一带古城墙
       
在西门口寻找古城门和城墙的遗迹,是一段在繁华里寻找寂寞的旅程,西门口残留的城墙被中山七路分作两段,往东的一段因为保存得比较完整,因而用铁栏杆圈起,列为保护文物。这段古城墙不足十米,似乎正是城墙拐角处,分作两段。凭栏望去,城墙由红砂岩石所建,东西向一段较单薄,南北向一段稍厚。当年的这段城墙,只是阻隔了西关的商户与城内的政治、军事设施,因此并不带些许寒气,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再加上周边的阔叶植物的衬托,倒是有—种浑圆的和善气息。
       

中山七路以西的—段城墙非常难找。记者靠着荔湾区志编撰委员会主任胡文中的指点,找到与人民路平行的一条巷子叫做“长庚首约”的。长庚首约巷地势较低,与对面的城墙脚下相当,从人民路要下几级台阶可到达巷口,整条巷长约200多米,都是古老的民宅。向左走进巷子终端,最靠近中山七路的一处民宅的院门,就是建在城基之上。这段城墙远远地可与对面城墙连成—线,按清代广州地图看,中山七路正好穿过当年的正西门,那么今天的这两段城墙应该是紧挨城门的两段吧。
       


西濠涌:当年的护城河

       
记者采访了长庚首约一户陈姓居民。五十多岁的陈伯和妻子、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起住在一幢有六七十年历史的老屋中。我们从正门进,在陈伯的带领下穿过狭长的老屋,从后门出来,就到了四甫水脚巷。陈伯介绍说,他小时候,这条巷子还是水道,称做西濠涌,也就是当年西城门外的护城河。当年陈伯家的老屋与四甫水脚巷隔水相望,今天却只隔了一条青石板路了。据巷子的老居民介绍,当年两濠涌的水来自流花湖,—直通过这条水道流进珠江。
       

西门口曾经阻隔了广州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今天站在当年正西门的位置四望,这一带也似乎是处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既有老西关的旧屋,也有现代化的建筑;既有狭窄的小巷,也有宽敞的主干道;既有被保留的历史,也有正在消失的现实。
       


记忆迷宫
      

曾经守护广州的四个门
       
北门:依山而建变化不大

       
广州城墙自秦代开始,有秦城墙、唐城墙、宋城墙、明城墙和清城墙等,但最北一直未超越明城墙。广州东北面是山,从白云山开始,向飞鹅岭、越秀山直到番山、禺山,山脉一气呵成,形成“龙探头”来喝水的形状,据说从中国古代风水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很好的城市形状。
       


南门:江退人进不断南移
       
明嘉靖后,随着珠江北岸南移,城墙不断向南伸张。据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袁奇峰介绍说,原来在北京路、西湖路口,有一个南门,后来拓至大德路—带,清初,广州城墙继续南拓到一德路和珠江边,广州城的规模至此完备。广州南门不断南拓的过程,正是江退人进的过程,可以想见,宋明两代的珠江要比现在的水位高,江面更加宽阔,当年天朝大国的南疆军事重地,依山傍水而建,想来倒也颇有气势。
       

五仙门是嘉靖时所筑成的,为“新城”的南门之一,我们在这里转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历史的遗迹,看来除了名字,南门的踪迹几不可寻。
       

东门:政治中心向老城外移
       
从光绪五年版的《广州府志》中广州城图可以看出,当年的东门城外,也就是今天的较场东路以及东山一带原本比较荒凉,而当年的广州城中建筑,更多的是与政治、文化和军事有关。
       


清代广州城图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袁奇峰认为,广州地理上的变化是比较小的。他说,2000多年,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但广州的市中心却从未移动,而是在古城基础上,不断向四方扩伸。
       

袁奇峰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当年的广州城内,不但有广州府、布政司、都统府等军政要地,连番禺县、南海县的行政机构也设在广州城内。和中国古代其他城市一样,政治中心必然是文化中心,后来的农***动讲习所附近,是当年的孔庙,其他大小书院、学府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大马站和小马站一带,是科举考生住宿的地方,来自各地的考生会聚于此,因此这一带有比如潮州书院等各地书院和大小客栈,至今仍有遗迹。当年的广州,清晰可见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与政治密不可分,共同牢牢把持着城市的核心。20世纪初期广州拆城墙修路,这才将政治中心向今天的东山一带东移。
       

西门:经济势力向城中渗透
       
从光绪五年版的广州城图可以看出,今天的西关、上下九、十三行一带似乎并不在广州城内,清朝末年,人民路以南、人民公园直到十三行,是广州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基地。又是天朝大国的思想作怪,“洋人”已经到了家门口,却仍要拦在城墙之外,当年的西门,对于西方文化来说,至少是象征意义的阻隔。
       


孤本求索
       
寻找:最后一块门额
       
有关城门最重要的记忆在越秀山,越秀山镇海楼前面有一碑廊,有历代碑刻24块。还有就是记者在归德门发现的一块城门石额。
记者在归德门发现的广州仅存的一块城门石额。 张丹萍  摄       

后人称明初洪武年间所筑的广州城为“老城”或“旧城”,老城有八门:大东门、定海门(即小南门)、文明门、大南门、归德门、西门、大北门、小北门。这八门今天能看到的,也就仅剩下这一块石额。这块石额方正古朴,黑色打底,上面的字已经几乎被磨平,和其他碑刻在一起,这块石额似乎是最市井气的,却也和广州关系最为密切。
       


寻找:晨后一段完整城墙
       
从越秀公园西门登上越秀山,可见一段残存的明代广州的城墙,长约1100米左右。城墙下部为红砂岩条石砌筑,上部为青色大城砖。城墙掩映在古树丛中,青砖上布满绿苔。
孤本 越秀公园的明城墙:广州现存最后一段完整城墙。       

广州古城区地跨越秀、荔湾、东山,古城轮廓大致在明清两代基本定型。洪武十三年(1380年)前后,将宋元时的三城合一,向北跨至今越秀山,城周长21里,当年的2l里城墙,现而今,就只剩下这一段。据说能有这样一段古城墙留下,还得益于它的位置在广州扩城时无碍于交通而未被损坏。
       

即使如此,今天越秀公园内的城墙还是经过1987年的重修,才能成为今天的样子,虽然完整,但看上去还是太过精致。
       


寻找:最后一座城楼
       
越秀山上的镇海楼当年就修建在北门城墙之上,是今天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楼,明朝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于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把广州城墙扩展至越秀山时,建筑了镇海楼,说是“雄镇海疆”,又可以“壮三城之观瞻”。
       


寻找:最后一座护城河桥
       
在《广州地名古今谈》一书编委廖汝忠先生的指点下,我们在晨光熹微的时候找到了广州最后一座护城河桥,这座桥在越秀路附近,三角市巷内,横跨东濠涌,头顶上就是飞跃而过的东濠涌高架桥。
广州最后一座护城河桥:小东门桥。       

这座不长的石桥没有桥墩,由巨石搭建,桥两端连接民巷,桥上写着“小东门桥”四字,可以想见,当时的护城河桥应该是有多座,这座因靠近小东门而得名。这座石桥现在是一个临时的菜市场,早上菜贩在桥上摆卖。从石桥上下台阶才能到三角巷,这条连接越秀南的小巷也颇为陈旧,因为靠近水边,石板路潮湿,长满青苔,迎面吹来的风凉爽而湿润,竟让人疑心这里不是广州,倒似江南的一处水乡。
        
       

因城门得名
  
       
大南路  在市政府南偏东,东连北京路,西至广州起义路。明清时广州城墙经此,1920年拆除,改建为路,并以路之东端原“大南”城门命名,1966年改称延安一路,1981年复名;长296米,宽12.2米,沥青路面。大南街派出所、市民族经济贸易中心、陕西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市广告公司位于此路。
       

朝天路  在市政府西南,中山六路南侧,南接米市路。清代称朝天街,因宋代广州西城的城门朝天门而得名,1932年扩建为马路,称朝天路,1966年曾称朝阳南路,1981年复名。长310米,宽10米。
       

靖海路  在市政府南偏西,北起一德中路,南至长堤大马路。曾名靖海直街,因在明代广州城门靖海门之南而得名。长179米,宽22米。以低层连体骑楼式楼房建筑为主,地下铺面经营百货、饮食,二楼以上为居民住宅,有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素波巷  在市政府之南,维新横路东侧,北边高第街,南接部前东,因在宋代广州城门——素波门之前而得名。长210米,宽3米,花岗岩石板路面。
       

五仙里  在市政府之南,一德东路北侧。清朝时称五仙街,因清代广州城的五仙门而名,1926年改称今名。长13l米,宽4米。为居民住宅。
       

油栏通衢  在市政府西南,长堤大马路北侧,北交海珠南路。因清代时为油栏门(广州城门之一)外的通道,故名。长109米,宽3米,混凝土、石板路面,为居民住宅。
       

小北  在市政府东北,小北路两侧,东界约为南坑西,朱紫寮、登瀛路和法政右巷一线,西界约为田心前至洪桥街一线,北界环市中路,南界东风中路。因明清两代广州城的小北门而得名。在小北门遗址,建有喷水池、石山,植有花卉,仍俗称小北花圈。
       

大北  在市政府西北,解放北路与盘福路相交处一带,东界约为越秀山西麓和连新路,西界约为双井街、医国街,北界约为流花路,南界为东风(西、中)路。因明清两代广州城的大北门而得名。在大北门遗址建有花圃,仍俗称“大北花圈”。
       

文明门  在市政府东南,文明路西段南面。因在明清时文明门前得名。长27米,宽3米,石板路面。两侧为居民住宅。
    
       


因城墙得名
       
连城里  在市政府南偏东,北京路西横街内,北接木排头。清代时泰康路是城墙,因此街与城墙相连,故名。长40米,宽5米,花岗石板路面。为居民住宅区。
       

北城根  在市政府西北,盘福路东侧,南接百灵路。因明、清时位于广州城北城墙的墙基内侧,故名。长60米,宽4米。为居民住宅。
       

拐脚楼  在市政府西南,大德路西段北侧。明清两代广州城墙经此,并在转弯处建有拐角楼,本街位于拐角楼之东侧,故名(“角”与”脚”同音)。长44米,宽5米。为居民住宅。
       


因护城河得名
       
玉带濠  在市政府之南,大德路南侧,东连广州起义路,西接人民南路。明朝时是广州的护城河,因像玉带那样围绕广州城南,故名,以后渐淤塞为污水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