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赛德战记象奶组合:乐观使东坡延年益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0:31:35

乐观使人“螺旋上升”

    乐观态度泛指一个人对周围人与事物的正面、积极的认知取向。美国著名应激心理学家拉泽洛斯主张:人的应激成效不取决于应激的大小,而取决于对应激的评估14。心理咨询界也有一句类似的行话:心理咨询不能改变来询者面临的现实,却能改变来询者改变其对现实的看法。所以如何面对应激状况,提高当事人的应对能力,这是压弹心理学关注的焦点。

    乐观人格突出表现为个人自信乐观、自主行动、人际温暖与洞察、表达自如、耐挫折等的人格特质。心理学界早就在1970年代将乐观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格特质来加以研究,并强调经验学习对培养乐观态度的重要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的畅销书《学会乐观》,就是讲的怎样通过个人努力来提高自身的乐观态度和应激能力。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科斯塔等人也主张,主观幸福感的决定因素是人格因素。如为外向性格的人容易产生正面的情绪,而焦虑性格的人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德逊的研究也表明,经常体验愉悦情绪的人会形成自我成长的“螺旋上升”。

 

乐观使苏东坡热爱生活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派(林语堂语),这使他可以很快适应任何的恶劣环境,并加以有效利用。乌台诗案是苏东坡一生的转折点,他因小人谗言而被宋神宗先是下狱,后是下放。但苏东坡没有自暴自弃,放荡不羁,而是尽量追求人生的意义与生活的乐趣,乃至留下许多佳话。在这当中,苏东坡将一腔的悲愤都化作了文学创作、艺术表现乃至生活情趣追逐的动力,将所有的苦痛都升华为快乐,一再达致苦尽甘来的境界。

    更加可贵的是,苏东坡虽出身书香,却能放下身段,务农自娱。他在黄州下放时期,俸禄微薄,一大家子吃饭都难以维持。由此,他的老友马正卿向州府请得城东的营房废地数十亩,让他耕种。苏东坡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率领一家老小清除断壁残垣,焚烧蓬蒿棘刺,并开荒播种,喂养家禽,终至丰衣足食。第二年冬天他又盖了所房子,并以“东坡雪堂”挂在堂上,从此便有了“东坡居士”的雅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湖.黄州中秋》)诗案对于苏轼,浑如一场恶梦,但它没有压垮苏东坡,反而使他从哀伤中振奋起来,追求苦难的价值。这是精神升华的突出表现!

    苏东坡一生怀才不遇,屡经坎坷,但他很快由“致君尧舜”的入世心态转变为“聊从造物游”的出世心态,心烦却手不闲,手忙心怡然。例如,苏东坡在黄州下放时期,爱上了烹饪这一行,且屡屡创新,花样百出。如,他见当地猪肉食用浪费十分严重,便开创了一道炖杂肉方子:水煮开后,用文火炖数小时,酱油不可少,味美口爽,由此猪头、猪脚也成了正餐。苏东坡还独创了一种煮鱼的方法:用冷水洗净,抹上盐,塞入甘蓝嫩心,再加菊花、姜片、薄橘皮、腌萝卜酱等,乘热上桌。如今这种苏式炖肉、煮鱼方法已十分普遍。

    苏东坡在惠州下放期间,还发明了一种菜羹,命名为东坡羹:先把甘蓝、萝卜、油菜根和荠菜仔细拧干,加姜和少许生米,等一锅菜煮开,再将饭甑搁在上面,由此蒸气均匀透入四方。苏东坡还研制出一种好酒,取名为“真一酒”:用上好的面粉加酵母菌,揉成面曲,挂起来风干两个月,然后煮一斗米,捞出用水冲净,慢慢晾干,再把三两面曲磨成细粉,和熟米拌匀放入坛中,酒液够多了再挖开罐中熟米,加些新煮的米饭,加两碗开水,三、五天后便可酿成好酒六升。据研究,仅苏东坡在流放黄州、惠州期间就开发出20多道菜肴,有些一直食用到今日。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灿若星辰,唯东坡一人可被评为国家一级厨师!

 

乐观使苏东坡延年益寿

     苏东坡一生屡遭流放,身体备受摧残。他最后一次流放是去儋州(海南岛),当时他已是62岁高龄!史书记载,苏东坡当时是载着棺材去海南的,没打算可以活着回到中原。但他的乐观态度造就了他的顽强生命力,而这又促使他挺过了海南的恶劣气候环境。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初狠力将苏东坡下放到惠州及海南的新党核心人物章惇,后来也被下放到雷州。但他在那里不足三年就抑郁身亡,而苏东坡却活着回到了中原,至65岁方客死常州!

    就心理学而言,苏东坡之所以能够在屡屡挫折中延年益寿至65岁,本质是因为他具有很高的心灵旺盛能力。心灵旺盛能力指个人创造或维持主观幸福感的能力,它使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对生活感到满意,都会感到生活有目标、有意义,都能悦纳自己的一切。苏东坡不因宦海沈浮而自暴自弃, 不因生活颠簸就怨天尤人,练就了大量的达观品质和乐观思维,这是心灵旺盛能力的突出表现!由此,他永远以一颗静心来面对世间的得失进退, 以一份激情来化解人生的悲欢离合。这一切正如他词句所言: 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由于苏东坡的达观,中国的士大夫们更加懂得了入世和出世的辩证关系及随遇而安的生活艺术,并学会怎样在失意中追逐生活的调侃,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也由于苏东坡的乐观,中国的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一大批灿烂无比的瑰宝,它们不仅给后人带来了无穷的享受,也照耀了后人的心灵。

    在这层意义上讲, 苏东坡一生最大的成就不在其大量的文学创作, 不在其字画上的功夫, 也不在其修筑了苏堤, 而在于其经年修炼的苦中作乐的功夫, 这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人们世代敬仰他之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