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瑟瑞尔花2星任务:八年死了几个小日本儿?(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30:24
八年死了几个小日本儿?(转载)-

8.15日本投降日又要到了。关于日本在整个战争中死亡的人数,还有在中国战场,到底在中国的日本军队死亡多少人,一直都有争议,笔者也一直不太了解,因为国共都有自己的数字,日本也有自己的数字,美国也有自己的数字,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我们后代的人需要知道历史的真相。笔者特地在网上查了一下,因此,下面是转帖孙益申网友的帖子,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否是比较可信的,这个网友的数字基本是赞同日本官方公布的数字。



笔者也倾向于日本公布的数字,原因有几个,一个是日本是出国作战,因此比较注意统计战死的的数字;一个是日本是相信神道的国家,凡战死的要回国立牌位的,也就是是有神灵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日军师团的构成,日本虽然是征兵制度,但是日本的征兵方式与中国清末曾国藩他们组织湘军的方式相同,即是同地域征兵,一个师团的兵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征兵,比如有一个大阪师团,都是在大阪地区征的而且是有同一个职业的人构成,都是大阪的商人,还有像广岛师团。因为在同一个地区征兵,因此,士兵之间有的都是朋友同学和亲戚,都很熟悉,在战斗中互相救助,所以日军的战斗力比较强,有这一部分原因,也因此,如有谁死亡,他们也都非常的清楚,也要拼命抢回尸体。




还有一个是数字本身。日本方面的基本数字是,日军一共死亡了185-195万,其中在中国战场死于中国人之手40万人,在东南亚方面,死于英联邦之手16-18万人(含中国远征军杀死日军1万人),在太平洋战场死于美军之手有120万(含海军40万),在东北死于苏军之手有9万人。因此消灭日军最多的是美军,占64%,中国是排在第二位,占22%,英军和英联邦排在第三位,为9.2%,苏军占4.8%。




其中,死于苏军手中的,在苏军攻击日本关东军的战役中,日本只死亡了3.5万人,还有一万是死于诺门坎和张鼓峰战役,其他是苏军俘虏日军回到西伯利亚,死于西伯利亚的人数。




另外,日军还有一些战后的伤亡,比如日军不向共产党军队投降,因此在战争结束后,还有战斗发生,还有一些日军,在投降后参加了国民党的军队,比如阎锡山的军队。说日军死亡超过200万的,估计是加上了战后伤亡的。




另外,中国称消灭日军133万,也没有错,因为这133万是日军的伤亡数,而一般的战斗的死伤比例是1:3.5-4,因此可以反推回去,日军死亡40几万。还有,在前期抗战中,与国军作战的是日本的精锐师团,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才调一些精锐师团去太平洋战场。



在日本的师团中,排号在30以内的都是精锐师团,即甲种师团,日本有甲乙丙丁四类师团,差别很大。一个甲种师团有2.8万人,日本的师团与中国的军类似,旅团相当于中国的师,联队相当于中国的团,大队是营,中队是连,小队是排。日本还有军,相当于中国的兵团或集团军。



中国一个师的兵力一般是1.2万人,与日军一个旅团的人数相当,与日军的一个丙丁级别的师团人数差不多。














    
      1、二战中日军死亡数字
    
    
      先看战果。我国大量书籍宣称,八年抗战中国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歼灭日军133万,占日军二战总损失195万的70%。这是中国战胜日本、中国是抗日主战场的主要依据。
    
    
      但我们只要仔细研究这两个数字就知道,尽管这两个数字都来自日本书籍,却是偷换概念计算出来的。
  
  日军在中国损失133万,是个累计数,包含了死亡和受伤两个数据。这里要谈一下军事常识。
  
  战争的损失,一般只统计绝对损失数(死亡),只有某场战役才统计伤亡数。因为二战中主要交战国军队的伤员75—80%能重返前线,因此往往造成重复计算。正如一些老红军多年身经百战受伤几十次,如进行累计就有会出现几十人受伤,实际受伤的只是一个人。所以战争损失只统计绝对损失(死亡)。
  
  那么日军在中国战死多少呢?据日本自己统计,二战中日军总计战死185万人(另截止投降时有10万残废伤员,这就是195万这个数字的由来),其中在中国八年战死40万人。也就是说,中国八年抗战击毙日军数只占日军二战死亡总数不到22%。我们的历史书用日军在中国的死亡数和累计受伤数去和日军绝对损失总数对比,就得出了70%这个障眼法。
    
    
      其余日军死在哪里?看一看日本书就知道,有18万多日军被英联邦军队击毙在缅甸(含中国远征军击毙1万多日军这一战果),9万日军在中国东北被苏军击毙(主要是诺门坎和苏联出兵东北两场战役)。也就是说,约有120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军击毙,占战争中日军死亡总数的64%。
中国战场不是抗日主战场 !
    
    
      我们还长期接受一种说法,就是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乍一看确实如此,不好辩驳。然而只要清醒地分析,我们也只有承认,这个说法也站不住脚,实际上是另一个障眼法。它一是只看战争前期情况而不提整个战争全局,二是混肴了中国战场抗击的日军和在中国的日军这两个概念。
    
    
      日本陆军二战中有四大战略集团,就是在日本本土的“国内军”(含驻台湾、朝鲜的日军)、太平洋战场的“南方军”,以及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和关内的“中国派遣军”。在中国的两支日军中,八年抗战中国战场所对付的,实际只有一支“中国派遣军”。为什么?
 1931年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全东北,东北的抗日力量主要有两支。
  
  一支是东北义勇军,最高峰达到30万人,但在关东军打击下,30年代上半期已大部覆灭,少数退入关内;
  
  另一支是中国领导的抗日联军,最高峰接近5万人。但在日军残酷清剿下,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后主力基本被打散,1940年残部退入苏联编成1个旅,只有1000多人。
  
  也就是说,八年抗战期间中国已无成建制军事力量与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作战,中国八年抗战战场,也就是在关内与日军“中国派遣军”作战的战场。
  
  我国的历史书中也都称抗战中敌后的游击队抗击侵华日军的60%,也只计算日军“中国派遣军”力量,因当时国共两党都没有力量派军队到东北去打击关东军(抗战结束后倒是上演了进军东北的争夺战)。但在提到中国战场牵制的日军总数时,又加上关东军的数字,确实是“为我所用”。
  
  只要查看日军战史就清楚,二战中关东军从来就是以苏军为主要作战对象,后来全部 覆灭于苏联红军之手也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只有一段时间,就是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至1941年“关东军特别大演习”和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陆军大部和精锐确实集中在中国战场,这些为大家所熟知,不必多说。
  
  诺门坎事件日军惨败于苏联红军之手,痛定思痛,遂重点加强关东军,通过“关东军特别大演习”使关东军膨胀到16个师团,85万人,精锐云集,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居第一(每师团2.5—2.8万人,而“中国派遣军”每师团仅约1.3万人,只有关东军一半,而且师团炮兵也远不及关东军)。
 往自己脸上贴金。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因为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使日军无法集中力量攻击苏联,从而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实际上日军进攻苏联与否基本与中国战场形势无关,否则怎么解释如果中国战场真的拖住日军,日军又如何能抽调精锐将关东军加强为最强大的战略集团?
  
  日军进攻苏联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远东苏军兵力。“关东军特别大演习”时,日军估计远东苏军超过60个师,2700辆坦克,鉴于诺门坎事件惨败的教训,认为是日军难以对付的“涩柿”;
  
  只有在远东苏军减少到原有1/3的“熟柿”状态时,才能“瓜熟蒂落”出兵进攻;
  
  二是德军进攻苏联形势,当德军受挫于莫斯科城下时,日军已基本放弃“北进”苏联的方针。
  
  加上美国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日本为避免军事机器瘫痪(日本90%的石油需要进口),为夺取东南亚石油资源而最终决定“南进”太平洋。
    
    可见,中国战场形势对日军无论北进还是南进都影响不大。
侵华日军实际为最弱力量。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战争的规模空前扩大,随后面对美军越来越猛烈的反攻,战略重心逐渐转移,南方军成为最精锐的战略集团,“国内军”为抗击美军登陆本土也通过总动员而空前膨胀。
    
    关东军全部精锐师团和“中国派遣军”大部主力师团都调往太平洋加强南方军和“国内军”,实际上成为战略预备队,质量空前虚弱。
    
    战争末期关东军新成立的24个师团,战斗力仅相当于原有的8个师团;“中国派遣军”27个师团,大多是四流部队升级编成,战斗力极弱(只剩下第3、13师团战斗力较强)。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120个师团,不但占日本陆军师团总数171个的70%,而且云集了绝大部分精锐师团
  
日本不是向中国投降。
   日本投降时的兵力分布。
    
    投降时日军总数720万,其中“中国派遣军”105万,不到15%;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占9%。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首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550万,占76%。
    
    
      这里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日军“国内军”之所以列入抗击美军兵力,是因为只有美军具备登陆日本本土的条件。1944年以后,美军从南(菲律宾)、东(马里亚纳群岛)、北(阿留申群岛)三面逼近日本本土,迫使日军三次进行“本土总动员”,并紧急从关东军和“中国派遣军”抽调精锐部队回国,使“国内军”急剧扩大到224万人,兵力最为雄厚。
    
    美军不但通过轰炸摧毁了日本各大城市,冲绳战役后直逼日本本土并准备登陆(因战争结束而取消)。而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消灭关东军只在战争结束8天前,苏联海军在二战中表现极为拙劣,不具备登陆日本条件。
    
    中国关内主要战略要地还在日本人手里,抗战胜利对中国军队来说还是遥遥无期,以致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无人相信,第一反应是“哪个据点的日军投降了”?至于登陆日本更是天方夜谈。


有的资料显示中国受降日军不是105万,而是128万,哪个正确?
    
    这是因为,中国受降的日军除包括“中国派遣军”外,还有驻台湾的日军(16万人),以及越南北部的日军和侵华日本海军。越南北部的日军属南方军序列,按照就近原则投降中国;在台湾的16万日军属日军“国内军”第10方面军序列,主要抗击美军登陆(1944年美军将领尼米兹和麦克阿瑟确有登陆台湾和菲律宾之争),中国军队当时当然不可能有实力渡海攻击台湾。
    
     因此尽管台湾的日军向中国投降,只是按照台湾属于中国的原则,却不是中国军队能够抗击的力量。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日本海军和陆军精锐主要为美国所消灭 !
    
    
      上面讲的是日本陆军。日本作为岛国,以海洋立国,海军对日本来说更为重要。只要海军主力在手,就进可攻,退可守。我们退一万步说,就算中国军队抗日战争中全歼了中国国土上的日本“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又如何消灭日本海军,登陆日本迫使天皇签城下之盟?
  
  毛泽东指挥500万大军夺取大陆政权,却受挫于距大陆仅10公里、小小的金门岛,而封锁海面的国民党海军最大的军舰,仅是小型护卫舰“太平”号。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驱逐舰以上大型军舰300多艘,有90%被美国海军击沉,被击沉的商船、油船也是这一比例,日本本土可以说被完全切断了外援,只有等死。
  
  而中国八年抗战,却未能击沉日本一艘驱逐舰。尽管国民党战史大肆宣扬“八一三”凇沪抗战中空军英雄沈崇诲驾机撞沉了日本侵华舰队旗舰“出云”号巡洋舰,但实际上“出云”号是在1945年7月战争结束前夕在本土濑户内海的吴军港被美机炸沉。
  
  据检验,“出云”号只挨了一枚炸弹就沉没,只因为它是20世纪初日俄战争期间的老舰。这艘老朽军舰尽管不堪一击(如被沈崇诲驾机冲撞早就沉没),但作为侵华海军旗舰却也绰绰有余。战争末期因日本大型军舰大多沉没,这艘40年以上舰龄的老朽军舰也调回国内搞本土防御,哪知却遭厄运。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先后投入航空母舰25艘,被击沉21艘。
  二战中最大的军舰、被认为是日本海军象征的7万吨级的“大和”、“武藏”号超级战列舰也被炸沉,这些一般网友都清楚,不再多说。二战中美国建造、改装航空母舰150艘,除48艘送给英国外,其余大部投入太平洋战场,完全是以雄厚的国力将日本压垮(不要忘记二战中美国还是以德国为主要作战对象)。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战死40万人,而在中国八年只战死2万人(大多为陆战队),相差20倍。
 国共两党均虚报战果。
  
  日本空军大部也是被美国消灭,大家都清楚,不展开谈,只揭露一下国民党空军虚报战果。
  
  “八一四”是国民党空军节,因为1937年8月14日国民党空军在杭州笕桥上空宣称击落日机6架,“创6:0”之大捷。只要对比日本战史就看出,当天日本海军航空兵鹿屋航空队只有2架轰炸机被当场击落,1架受伤返回台湾机场时撞毁,实际上是“3:0” 。国民党空军夸大战果一倍。大家都清楚,空战战果一般好确认,但也有多架飞机同时攻击并打下一架敌机、每个人都认为是自己战果的情况,因此各大国空军对空战战果的确认都要有照相或友机确认为证,德军空军王牌伽拉德就因为周围没有友机、无法确认战果而放弃攻击机会。
  
  美国、英国空军对战果的确认与德国相似,与国民党一样胡乱夸大空战战果的大国还有苏联(宣称消灭德国空军主力,其实德军明明记载二战中空军损失飞机7万多架,其中5.7万架为美英空军所摧毁)。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空军确实取得一些战果,但基本都因日军轻敌、轰炸机无战斗机护航而占便宜,日本战斗机参战后就掌握了制空权,1940年零式战斗机参战后更是称霸,至于国民党空军击落日本航空兵“四大王牌”确有其事,但不能扭转战局。中国空军只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空军主力投入后才依靠美国“飞虎队”重占优势(日本上万架飞机中在中国战场不足100架)。
 日本不是向中国投降。
     日本投降时的兵力分布。
      
      投降时日军总数720万,其中“中国派遣军”105万,不到15%;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占9%。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首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550万,占76%。
      
      
        
      
    
 !
    
    
      又有必要谈一谈常识。怎样才能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一是要连续打歼灭战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二是要夺取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大城市(局部战争另有规律,这里不谈)。
  
  为什么要打歼灭战?因为打歼灭战能最大限度的消耗敌军有生力量,并通过缴获补充自己,还能震撼敌人,从敌军阵势中打开缺口,赢得回旋余地,这一点对于处于弱势的军队尤其重要。
  
  现代战争的常识是,一场战役死亡与受伤比例基本是1:3.5—4,如在正面交战中毙伤敌军1万,那敌军至少有6000能重返战场,也没有缴获,只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消耗战。
  
  而歼灭战中全歼敌军1万,就能给敌军造成1万人的绝对损失,并有大量缴获,效果完全不同消耗战,正如毛泽东军事思想一再强调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四次反围剿,每次均全歼敌军3万人左右,就可迫使数十万敌军退却,中央红军从4万发展到8万,力量翻番。
  
  反之第五次反围剿,基本是正面拼消耗,尽管杀伤敌军不少,敌军却步步进逼,红军越打越弱,被迫长征,湘江一场消耗战使中央红军仅余3万,处境危急,前后对比鲜明。解放战争,解放军全面贯彻打歼灭战方针,仗越打越大,胜利越来越显著。第一仗上党战役,全歼国民党军3个军,3.5万人;第二仗邯郸战役,又全歼3个军、4万人(内有1个军1万人起义)。至于三大战役就不必说了,每次都聚歼国民党军几十个师、几十万人。
    
    
      打歼灭战还有另一重要意义,就是消灭敌军骨干,使敌军战斗力急剧下降。部队骨干是战斗力的核心,我军从南昌起义开始奋斗22年,尽管挫折不少,但基本没有成建制的部队被全歼(西路军也有部分逃回),骨干得以保存,成为部队扩展的基础,最终使我军达到建国时500万大军的高峰。再看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整编74师在孟良崮被全歼,之后虽然重建,但战斗力已下降几个档次,不堪一击。还看一看外国,苏联卫国战争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前,苏军毙伤德军168万,但因基本没有达成歼灭战,全局依然被动;直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歼德军主力第6集团军20万人,就立即迎来了战争转折点。
  
还有一个数据是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死亡总数和军队死亡总数。资料来自网上,不清楚作者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以下是主要国家死伤人数:



苏联二战共有2680万人死亡,其中正规军队死亡人数有890万人(一说1400万人),民兵人数大大超过这个数据,其余是平民。二战苏联士兵死亡人数一直是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因为在卫国战争时期,许多平民男子和妇女被临时编入了红军,所以很难说清他们是正规士兵还是平民或民兵,所以有了士兵死亡890万和1400万两种说法,不过西方认同前种说法的多。其中死于苏德战场的士兵有880万左右;死于苏日战场的有1万人不到;死于苏芬战场的有近9万人。




中国二战死亡人数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学者估计有1200万人-1800万人,不过90年代以后,数据渐渐明了:约1800万。其中士兵死亡人数约148万,其中国军135万,共军(包括游击队)约10万-12万多,其余为平民




美国有38万军人死于二战,其中在西欧和北非有25万余人死亡,在太平洋约有12万人以上死亡 

 


英军有40万人死于二战,其中士兵约有近38万;在太平洋死亡约3万;其余在欧洲和北非。

 


 德国二战死亡约800万人,其中士兵约600万,其余平民。其中死于西线和北非约有50万,其余死于东线苏德战场。 

 


日本二战死亡人数近300万,其中士兵死亡约190万(日本历史教科书上写185万),其中在中国战场死亡人数约44万(我们现在教科书上写的135万是胡扯);在东南亚被英军、中国入缅远征军(消灭日军1万还多)、游击队杀死约18万;在苏日战场死亡10万余人;在太平洋与美军战斗中死亡约120万;志愿人员、童子军死于战争近40万;平民被美军原子弹、炸弹炸死人数约在55万人以上(日本方面统计)




意大利死亡约20万,大部分为士兵,主要死于北非战场   南斯拉夫死亡人数为170万  




法国死亡人数为30万左右



 





各大战场死伤数:
    
   苏德战场:苏联红军共死亡880万人。德军以及7个仆从国军队共死亡572万人。双方死亡比例1.54:1
    
    
   北非和西南欧战场:盟军共死亡90万人(美军25万,英军35万,法军20万,其他国家10万人),轴心国军队共死亡55万人(德军50万,意军5万),双方死亡比例 1.7:1
    
    
    中国战场:中国军队共死亡148万人,日军死亡44万人,双方死亡比例约3.36:1
    
    
    太平洋战场:日军死亡138万人,美军死亡12万人,英军3万,双方死亡比例约9.2:1
    
    远东战场:日军死亡10万人,苏军死亡1万人,双方死亡比例 10:1

总表:
 国名  死亡  受伤   合计死伤
    
 苏联 2680万 3300万 6000万
    
 中国 1800万 1700万 3500万
    
 德国 800万 2000万 2800万
    
 波兰 630万 100万 730万
    
 日本 290万 400万 690万


南斯拉夫 170万 300万 470万
    
 美国 38万 150万 190万

 英国 40万 120万 160万
    
意大利 20万 50万 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