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藏姬阁视频:与初中物理教师的探讨——新世纪的科学认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11:25
与初中物理教师的探讨——新世纪的科学认识论

  恩格斯说:“凡今天被承认是真理的东西,都有现时隐蔽着而过些时候会显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同样,凡现在被承认是谬误的东西,也都有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能被认作真理;那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种种纯粹的偶然所构成的,而被认为是偶然的东西,则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如此等等。”

当我们还孜孜以求强调物理课的科学性、系统性、严密性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克服学科的本位思想。课程改革却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往的物理课程的教育目标基本定义为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教育。这一科学教育的目标界定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潮流是既重视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强调对过程和文化的理解,也就是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我们的物理课程应该基于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方式、语言发展和文化背景,重视学生的经验及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这就将科学本质和教育本质统一于科学探究之中。

    在知识观上,当代科学哲学认为,那种把物理理论看成是明确的或被证明了的观点具有根本性的错误,科学知识是可错的,科学的过程是证伪的过程,是在寻求错误的过程中不断逼近真理的过程。物理上的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猜想的知识,是一种大胆的假设,科学哲学家波普尔(K"Poper)认为:当允许证伪时,一个科学假设的生命力在于它没有被证伪。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科学认识受到观察本身的影响,观察是受理论浸染的,人的知识、价值观、选择的倾向性决定着人观察的内容。因此,观察本身不是客观的、中性的。所以我们在向学生介绍物理知识时,应当向学生阐明科学理论的这一特点,尽管物理上的多数主要概念都已经过了大量试验的证实,这些概念在未来似乎也不大可能发生重大改变,但所有的科学观念都不是最终的真理,原则上要接受变更和改进,学生依然存在探索、挖掘和证实的必要。   在社会观上,由强调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活转向将学校教育视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让学生主动选择社会经验,并对社会经验不断的进行批判和超越,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经验。   在学生观上,要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现行提供的教学环境,主动选择相关的内容进行意义建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什么,因此课程是受学习者控制的,而不是受教师、学科专家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