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拼音读出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_易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31:25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按:清朝大儒曾国藩讲:“各朝文人学者,没有不读易的,也没有不懂医的。医者,易也。医则调身,易则调神。”《易经》成书时间长达数千年,从7000多年前的伏羲创八卦到2500多年前孔子作《十翼》,“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群经之始、群经之首,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易经》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看懂了《易经》,也就看懂了人生。其实整部《易经》就是一句话而已,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以这句话为起始,去研读《易经》,便很快就能懂得《易经》的道理。

世界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问题一大堆。回顾几千年的世界历史,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等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直到十九世纪。

自十九世纪末以来兴起的以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民族振兴运动中,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了“世界末日”,几乎被彻底否定。现在有的人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体制问题,一些人提出要搞全盘西化。

西方人“畏神”。西方社会是以神为本的,宗教信仰的力量很强大。神高高在上,可以对人颁布戒条,提出严格要求。因而仿效神对人的方式,实施制度化管理,颇为有效。

“华人”原本是“畏天”的,整个社会以人为本,有自己一整套非常“华人”的科学完善的哲学体系,而通常神对人的“约束力”相当薄弱。

优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可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华人”一旦把“灵魂”弄丢了便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华人”认为,天地父母是人之根本。不畏“天”,为人不忠厚,父母都可以不孝,还怕什么。仁者,人也。不讲仁义了,都不是人了,还什么干不出来。

西方式的管理有三大主轴,即目标管理、内部竞争和绩效考核,但没有一套很“华人”的管理哲学(MP),却用西方式的一套所谓的管理科学(MS)去管理“中国人”,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智慧”的民族,结果可想而知。中国经济总量目前已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但这个GDP是怎么形成的。中国一些地方的财政是靠土地来支撑的,即“土地财政”。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每年仅净增就业人口大约在800万至1000万左右,还不计算下岗失业人员,并且这种局势将要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而中国经济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中国政府如果保不了“增长”,就保不了“就业”,也就保不了民生,中国就很难维持社会稳定。但中国的发展主要靠什么,靠城市化这个主旋律(详见我的博文《金融风暴下的重振中国经济》),但中国城市化率已达50%左右,靠城市化作为主旋律发展中国经济大约有20多年的发展空间(城市化率达70%)。长此以往,以后靠什么。

靠什么,靠教育,靠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能创造“任何”人间奇迹的民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中国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了市场经济,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轨。下一步,中国人又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与时俱进,汲取世界其他优秀民族文化之精华,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并以此作为经济崛起的基石,以教育为起点和关键,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管理现代化开辟广阔的前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痛定思痛,一些西化的代表人物纷纷回归,用比较理性、客观的态度研究中国文化。进入21世纪,我们面临千年不遇的大变局,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是安邦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文化基础。没有中华文化的积累和熏陶,中国很难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甚至陷入混乱、饥饿、贫困而衰败下去。

对此,中央高层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胡锦涛同志多次要求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学习,并坚持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带头示范。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习近平同志说:“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易经》,它是群经之始、群经之首,是诸子百家的开始。谈到人类智慧宝典,首推中国《易经》。《易经》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易经》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看懂了《易经》也就看懂了人生。

《易经》的完成历经数千年,“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世历三古,即历经了上古、中古和近古三大历史时期。三圣,即指伏羲、周文王和孔子

伏羲处上古时期,距今7000多年。伏羲是中华民族始祖母华胥氏的儿子,他发明了八卦,被尊称为上古之圣。同是上古,神农氏即炎帝以艮卦为首,将八卦演绎为六十四卦,创《连山易》。轩辕氏即炎帝,以坤卦为首卦,创《归藏易》。

中古之圣为周文王,在狱中悉心演绎上古八卦和《连山易》、《归藏易》,在此基础上,演绎出新的六十四卦,并为每一卦撰写了卦辞。后来他的儿子周公又为三百八十四爻撰写了爻辞。自此,卦形便有了文字,图文兼得,象意参照,为《易经》的成书奠定了基础。

当周文王的《易经》传至孔子时,孔子已有得之恨晚之感,他从五十岁开始,便虔心研习《周易》,并使串连竹简的牛皮绳三次磨断。孔子对卦辞和爻辞又作了进一步的诠释和发挥,撰写了几万字的解读文字,即《十翼》,又名《易传》。

传承至今的《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前一部分为《易经》,包括六十四卦和卦画,周文王的卦辞和周公的爻辞;后一部分为《易传》,即《十翼》。

《周易》以乾卦为首卦,表明天地初开,万物始生,又以未济卦为末卦,表明一事的终末又是另一事的开始,周而复始,周行不止,故名《周易》。

孔子对人类作出的最大贡献是替《周易》装上了十只翅膀,即《十翼》,至此孔子已解开了宇宙人生密码。

《易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易经》究天人之际,探索自然、人生易变的法则,不但启示事物发生的微妙契机,而且引导趋吉避凶,并运用哲学的智慧,积极指示人们采取正确的措施。因而,成为历代文人学者、政治家、军事家、商家必读之书。《周易》成书之后,有多少人想动它一个字,都动不了。千古年来,人们去研究它,但无法否定,读完后只能肃然起敬。

《易经》是中国经学中最高深的一门学问,一般人都认为《易经》有如天书,很难理解,实则中国人认识中国的字,去研究中国的学问,是世界上非常简单的事,只是一般人不愿意去花工夫、用心钻研而已。如果明白《易经》的关键,了解了它的原理,知道它的条例,则研究《易经》就易如反掌。事实上,《易经》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说明宇宙人生变化法则和运用方法的一门学问。

中国《易经》被国人视为宝典,其实整部《易经》就是一句话,叫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只要相信这句话,很快便能懂得《易经》的道理。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多做好事,多积阴德,就算有些不顺利的事情,也会逢凶化吉,慢慢变得好起来,不仅如此,还会给后世子孙带来很多喜庆。相反,“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人多做不善之事,坏阴德的事做多了,即令本来人生一帆风顺,也会逢吉变凶,慢慢变得不好起来,不仅如此,还会殃及后世子孙。这就是因果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定会报。

 古人常说,人一生会怎样,主要看: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事实上,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的,人的命运是可改变的,这要看你如何去努力。三风水。现在很多高校都开风水课,引起了很大争论。有人说风水是一种迷信,而严谨治学,从事风水研究的学者普遍认为,风水确实存在,而且是很科学的东西,有待我们去开发,并且风水很快就会传遍全世界。什么是风水?例如,地球的磁场是南北方向的,睡床最好是南北方向,这是很科学的,这就是风水。不过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旦深奥一点的,一般人就弄糊涂了。实质上,风水是一种场作用,仅此而已。但是千万要记住,风水是存在的,但是非常不可靠,因为风水也是可变的。我们的老祖宗认为,多行不善,德缺太多了,有福之人也会变成无福之人,即令好风水也会变不好。相反,福人居福地,只要是有福之人,住哪里,哪里风水就一定好。科学是很规矩的,正因为“大家”不懂风水,结果很多人就把风水神秘化、玄学化,乱搞一通,这才叫迷信。正如同气功是科学的,假气功是伪科学的。由于很多人不懂,结果就有人行骗,慢慢地科学的东西也就斥之为“伪科学”了。五读书。读书最重要的是明理,即明白道理,做到穷理正心,去为社会服务,否则,书读得再多又有何用。假如书读多了,掌握了技术,有某方面较高智慧了,便想法设法去害人,做违反天地良心的事,那结果就是害人如害己,无法逃脱因果律,“报应”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至于易中的鬼神,孔子虽然不谈,却肯定了鬼神的存在,他认为是可以透过感应而获得印证的。依易理,有阳必有阴,“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人很容易接受。但只要相信鬼神,便有人装神弄鬼,欺惑诈骗,无所不用其极,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西方人信鬼神,弄出了很多邪教,控制人的思想,搞得世界不得安宁。所以,最好不要信鬼神,或者不能过分信鬼神(在中国信仰自由,信与不信是一个公民的权利),敬鬼神而远之,以免造成不安,这才是最合理的心态。诚然,至于祭祖、立祖宗牌位等,是中华民族孝的传统美德,无可厚非。究其实,易中所谓鬼神也是一种场现象,物质与物质的作用是靠场来完成的,场作用于场中的物质。孔子时代没有“场论”,否则,孔圣人也许会把易中“鬼神”二字更名为“场”之类的名词术语。事实上,这种场与风靡世界的宇宙吸引力法则,以及神奇的水实验等都有相通之处,这些都是取法于自然,透过天道来说明人道,告诉人类要配合天道、地道,以恪守人道。须知,吸引力法则是建立在“德”通“得”的基础之上的。

总之,人要在有生之年尽心行善,用心践行仁道,按照道理做人做事,凡事力求合理,不求鬼神,既不迷信,又能加强自律,以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以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才是最好的办法。人们常说:“不磨不成佛”。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有八九。只要是人,都是在不断成长,直到死才不了而了之。只要是成长,就会遇到各种磨难。只要是君子,就会有人欺负。你是君子,不欺负你欺负谁,难道去欺负小人。小人是不能欺负的,人人敬而远之。所以小人好做,君子难当。但君子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只要在不断受欺负中坚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心性就会不断提高,最终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事实上,“德”通“得”,君子得到的东西是很多很多的。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不明白。须知,君子是可敬不可欺的,小人才是要修理而引导走正道的,这才是大善之举。

相反,现代很多人不好好做人,德行不够,却去求助于鬼神,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的,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而已。求遍世界上几大正教经典书籍,都是在教人去积善,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以求护佑而有一个好的人生,有一个好的人生结局。

世界上很多的科学家都是信神的,尤其是西方。孔子的确是了不得,他把人分为中上人、中人、中下人这三个智力层次,而不把中上人叫做高智层,对高智层没有明言,他把高智层的研究留给了后人。真正的科学家是终生治学的,是很严谨的,绝不会相信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除非能“精确”地感受到。因为靠现代科学对宇宙、人生本身了解得非常有限,现代很多研究成果,甚至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无法科学解释。在我们这个宇宙有太多的奥秘、太多的规律,又待人类不断地去研究、揭秘。这就需要我们像已逝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那样,承认其客观实在性,即“唯象学说”,但不玄学化、不神秘化,不去急于作“科学”解释。对钻研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也应持这种科学态度。

《易经》是自然的,不是人为的,很少加上人为的东西,一切按照自然的规律。孔子说,《易经》是开创万物,成就事务,包容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圣人以《易经》来通晓天下人的心志,确定天下的大业,决断天下的所有疑难。因为《易经》本身没有思虑,也没有作为,它寂静不动,却能够透过阴阳交感,通晓天下万事万物。要达到这样的地步,必须重视道德实践,具有美好的德行。

目前,世界上真正能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只有《易经》。研读《易经》,人一旦参透宇宙人生,便自然善了,《易经》对自己、对家人、对后世子孙留下的一句话便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经》越来越受到中外科学界、文化界的重视。以《易经》为总源头的中华文化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并通过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去破解人类面临的重重危机,把人类从濒临灭绝中拯救出来,让同住地球村的人类在大同世界中过上幸福、安康、和谐的日子。

孔子的理想就是大同世界,而《易经》就是理想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