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瑞亚抽水泵: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史实和史识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21:04

[摘要] 如何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历史,就是如何处理教学中的史实与史识的关系问题。单纯围绕着史实展开的历史教学远远不够,在具体的史实之上,还有一种史识存在,我们可以将史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史的最初阶段就形成一种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史实   史识    培养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关于历史,我们究竟了解多少,我们究竟教给我们的学生多少,借用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话:这是一个问题。

关于历史,越是学习,就越是感到困惑,就越是感到自己的无知,越是走进历史的深处,就越是感受到历史的重重迷雾,挥之不散,中学时代、大学时代,甚至教学生涯的早期,那些知识所构建起来的关于历史的认识,在今天看来,真是幼稚的可笑,当时的我,认为历史就是书本,就是教材,就是典籍,就是所有这一切纸张上的白纸黑字,当时的我,记下了许多的年代,记下了许多的重大事件,记下了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确凿解释,并且坚信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真相,这就是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我还为此沾沾自喜,我认为自己掌握了历史,可以对历史发言了,可以振振有词在讲台上对那些比我更年轻的人们说教了,就这样,我在无知中和比我更无知的孩子们交流历史。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某一天——大约是在十年前,我突然迷上了小说,为此废寝忘食不舍昼夜,在小说的世界里,我突然看到了这样两句话,一句是犹太裔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哥哥在他年轻时教他写作时所说的:要记住,事实是不变的,而改变的,只是人们对它的看法;另一句是巴尔扎克说的: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两句话,虽然是在小说的世界里存在,但是我觉得它们对于历史来说,似乎更加接近一些本质的东西,这让我对自己原来的历史观产生了动摇,我开始产生了一丝疑惑,我是否真正的了解历史,这种疑惑在我看完雨果的小说《九三年》以后得到了答案,原来法国人眼里的大革命和中国人眼里的大革命是如此的不同,看上去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无关的两件事,这让我有些震惊,我开始认识到,在不同的人眼里,历史可以是如此的不同,这是我的第一步,这件事教会了我,必需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从这时起,我才有了一双自己的眼睛。

这以后,我开始不断的思索一些和具体的史实无关的东西,比如说历史究竟是什么?什么才应该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以及历史学家究竟能做什么?很不幸,我的中学、大学生涯始终没有遇到一位真实的良师,起码能够告诉我:好好想一想,这是一些关于历史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他可以让你明白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幸的是,在大约六七年前,我遇到了一位老先生,他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就是多闻阙疑。这句话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我开始知道历史可以是没有答案的,我所能做的只是尽我可能去理解历史,感谢这位先生,使我摆脱了迷惑,开始不再为形而上的问题而烦恼。

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生涯中,我正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有了一些经历,也看了一些书,教学经验也在不断增加,不知不觉间,我已成了年轻教师中的老教师了,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开始思考一个新的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让我的学生真正的理解历史,而不是象我当初那样,在一条错误的单行道上越走越远,以为历史就是一些单一的点,就是一些年表和事件,关于历史,我所知的不算多,但至少我要让学生知道历史的一些基本理念,知道如何去学习历史,我想要引领我的学生们真正的走入历史之门,我不想在若干年后,我的某个学生在某所高校的学习中突然顿悟:原来我以前所学的不叫历史!如果真是那样,那是让人悲哀的,因为我也发出过同样的叹息。

准确的说,这就是一个教学中的史实与史识的关系问题。在中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掌握一定的史实,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史识,这是我在这几年历史教学的实践和观察中发现的一个迫切的问题。

在当今的中学历史教学中,照本宣科式的教师虽然还有,但已经不多了,现在的中学历史教师,占主流的是什么样的呢?据我的观察大约有两类,一类是努力使学生考高分的,他们始终将高考试题作为指引教学方向的灯塔,努力使学生对历史事物的理解纳入高考的方向,以期学生能顺利到岸,我把这类历史教师称为考试研究型,这类教师和低层次的死记硬背型教师不一样,至少他们对于试题的理解达到了相当的水准;第二类是努力使历史学习变得充满趣味的,这类教师知识广博,语言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类教师最受学生的欢迎,我把这类历史教师称为提升兴趣型。这两类教师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是最普遍存在的,当然,两类教师也不是截然两分,很多教师既能让学生得高分,也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这么分,无非是介绍一下中学历史教师的大致状况。应该说这两类教师都是优秀的教师,我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教师,他们最大的相同点就是认真、敬业、肯学习,但是据我的观察,无类哪一类教师,他们的教学,始终是围绕着史实展开,具体的说,就是某一事件,拓宽,加入作料,增加学生兴趣,接着进行浅层次的分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然后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必然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始终是也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这就够了吗?


 
 


    • 举报  |
    • 2007-01-26 21:29
    • 回复
    • 长门小西_
    • 铁杆会员9

    2楼

    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多,在具体的史实之上,还有一种史识存在,这是一种对史学的深切认识,这是一种对于历史的感受和体认,在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涯中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存在着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史识也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可以将史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史的最初阶段就形成一种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比如,什么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我的理解是,历史是理解,是合理的解释,而不是规范,太史公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们的史家之祖在二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他所能做的,也就是“成一家之言”,也就是提出他的解释,而不是唯一的解释,今人又怎能言之凿凿的称我们的解释是唯一正确的呢?台湾大史家许倬云先生曾经讲过一件事,他的先生埃及学大师威尔逊在回答一个日本学生关于对历史的看法时曾这样说“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这又是一种关于历史的态度,那就是在对历史的探究中,我们只能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再比如,什么是历史的真实,历史是蒙着一层面纱的,所谓历史的绝对真实是不可能存在的,著名的新史学领军人物布罗代尔曾做过一个试验:在他的课堂里,突然冲进一个歹徒,对着一个学生一顿打,很快警察出现逮捕并带走了歹徒,先生让他的学生描述一下刚才歹徒的体貌特征和衣着穿戴,结果很少有人能准确的说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了解真相有多么的困难,日本的经典剧作《罗生门》也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康德说过“本体不可知,但可以思”,天空不留痕迹,鸟儿已经飞过,要想了解绝对的真实,只有让历史重演一次,这样的话,历史就成为科学了,而众所周知的是,历史不是科学。

    关于史识,还有很多概念,比如什么是历史规律,什么是历史感等等,诸如此类,问题是中学生真的能理解吗?我不想肯定的说可以,因为这不现实,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我们的教育现状决定了这样的努力不会必然见效,但我们可以换个思路,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需不需要?我们的史学教育需不需要?这些年的历史教学现状已经证明了,缺乏纵深的教学是无法培养突出人才的,我们的自然学科教学中不乏精英教育,为什么社会学科中不可以作出一些努力呢?各人的禀赋不同,谁又能说中学生全都理解不了呢?闻道有先后,事实上,在教学实践中,我在这方面的尝试确见成效,当然,这种成效并非显性而直接的,但是以功利主义的态度对待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让一部分学生在以后的求学之路上,能够对历史产生一些思索,保有一丝兴趣,多一些冷峻,少一丝迷茫,我想,这已经足够了。

    [参考文献]

    [1]黄建初.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刍议[J]. 上海:历史教学问题 2003 4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3]刘军.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的认识[J]. 天津: 历史教学 2003 7

    [4]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5]钱穆.国史新论[M].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1

    [6]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0

    [7]葛剑雄.历史学是什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丁鹤云,男,1972年生,中学一级教师,浙江省湖州二中历史教研组长,在读历史教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