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发泡保温板徐州:苏式手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33:02
苏式手炉琐谈
发布时间:2007-3-18

苏式手炉,是指苏州地区工匠制作的手炉。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手炉制作行业,其中不乏浙江嘉兴张鸣岐这样的高手。但从整体水平来看,制炉艺术应首推苏州。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四者然后可为良”。《考工记》中所说的这四者,在苏州都是得天独厚的。苏州古时称吴,又称姑苏,位于太湖之畔,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城内城外水道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既是祖国东南重要粮仓,又是多种技艺精湛的手工业品的传统产区,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唐宋时期,苏州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手工业城市。据《吴郡志》记载:“唐时苏之繁荣,固为浙右第一矣”。到了北宋末年,宋微宗赵佶在苏州设有规模庞大的“造作局”,命宦官童贯主持其事,集中数千人专门制造各种贵重精巧的御器,包括牙角、金银、竹藤、雕刻、织绣之类,供他享受玩乐。手炉虽未记载,但可以想象这精巧的牚中之物、宫廷的实用之物是断不会少的。到了明清时代,苏州小五金手工业更趋发达,明代张瀚《松窗梦语.百工记》讲到:“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吴制器而美,以为非美弗珍也……四方贯吴而吴益工于器……”《居易录》中也载王渔洋的话说:“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皆吴人。”关于手炉制作业,乾隆时期《苏州府志》载:“郡中西城业铜作不下数千家,精粗巨细,日用之物无不具。”据《茶余客话》记载和故宫博物院院刊《明清工艺美术名匠》中介绍,明清时铸铜炉名匠有周文甫、蔡家、蒋抱云、徐守素、王吉等,“皆名闻朝野,信令传后无疑”。

乾隆年间曾流传“苏州样,广州匠”的谚语。所谓“苏州样”就是苏州手工业产品式样新颖。从收藏到的全国各地的实物来看,苏式手炉其工艺制作和花色品种确实略胜一筹。明初时,苏式手炉以吴县木渎镇出品的最为著名。吴县《木渎小志》记载:“铜作木渎王家桥所制称最,今则精其业者多矣。”其中以王东文 为首,据传乾隆南巡时曾亲书“王东文家”四字赐之。由于苏州成为南北过往行人的必经之路,到清初,铜作手工业由木渎发展到阊门一带。后来,习此业者逐渐集在阊门内河沿街及久福里、同仁街等地。据《苏州经工业志》记载,当时滿街作坊接踵,榔头叮当,锉刀声声,故素有“小五金街”之称。

随着朝野动荡,国力衰竭,手工业越来越衰落。据吴县社会调查处1931年统计,到了民国,制作手炉的仅存10余家。其中赵一大铜锡铺、宋祥兴铜器店、余永兴五金店、大兴祥铜器店、施元记铜锡店、姚春和铜作坊较为有名。他们的生产工具和设备十分简陋,主要有榔头、搭柱、刮刀、凿子、钳子、扶钻、锉刀、炉灶、风箱、作凳、烧焊工具等,沿袭陈旧落后的纯手工业生产方式,劳作十分辛苦,故民谚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吃煞太监弄,着(穿)煞旧学前,做煞河沿街”;“铜匠师傅出风头,青布短衫一套头”。

苏式手炉以作工精巧,花色品种繁多为人们所称道。其材质有紫铜、水红铜、银白铜、白铜、黄铜等;器型有圆形、长方形、椭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瓜棱形、海棠形、龟背形等,绝大部分盖上都刻有镂空的花鸟或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种图案,有的还满身刻花,底下或提柄处刻有作坊及人名款,还有“姑苏云白”等款识。根据提把的不同,又可分为单柄、双柄、无柄三种。此外,由于苏州琢玉技术发展很快,也有玉工雕琢成观赏性的玉手炉。

现在,苏州古玩市场随处可见手炉,但大部分都是民国以后制作的,或是外地流入的,无论器型还是工艺,都有些粗制滥造,更有一些新制仿品,收藏者应注意区别。 

 

 

点击这里[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