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小屋口红推荐:了解“生”与“死”?(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31:56

了解“生”与“死” (二)

(2007-10-26 07:53:07) 转载标签:

生与死

分类: 经文

 

之所以举以上两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桑腾和左顿喇嘛的死截然不同,差别就在于桑腾虽然是一个好出家人,但他却不是悟者,而左顿喇嘛是一个来去自如的悟者。

桑腾虽然虔诚,而充满信心,但由于修持证悟的能力不够,所以只能以平凡而痛苦的方式死去。

 

左顿喇嘛是一个体证比较多的修行人,由于能够做的了主,所以在死亡时能展示他的来去自如。话至此,不妨扪心问上一句“我们是否能够做的了主呢?”或许这句话能够提醒你,下面应该做什么。

 

是的,优秀的修行人,在他们去世时,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而普通人却做不到。我之所以这样说,是想告诉大家,死亡随时会来临,还是让我们在它到来之前,做好一切的准备吧,否则便是自欺欺人。

 

既然了解死亡,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人体的存在是由地水风火空五大元素构成的。当死亡来临时,也就是构成整个身心的五大开始分解,我们将这种分解称为外分解。

首先是五根(眼、耳、鼻、舌、身)停止动作,譬如临终者此时虽然也会听到床边亲友在讲话的声音,却分辨不出在讲些什么,这表明耳识已停止了作用;虽然能够看到东西,却看不清楚,这说明眼识在停止作用。接下来,鼻、舌、身会发生同样的情况。随着五根作用的停止,地、水、风、火,四大便开始了分解,此时,我们的身体开始变的没有力气,坐不住挺不直,手脚开始不听使唤,脚不能移动,手也无法握住任何东西,脸色苍白,两颊下陷,眼晴变得难以睁开或闭上,这是地大分解,溶于水大的象征。(心中出现闪闪发光的幻象)

 

此时,我们开始流鼻水、流口水、眼睛发涩,舌头僵化,大小便失禁,嘴和喉像被塞住,非常口渴,身体出现热和冷的感觉,心态变得模糊,暴躁和紧张,这是水大溶入火大的现象。(心中出现雾气)

 

此时,身上的温度开始降低,手脚开始冷起,嘴和鼻子完全干涩。当呼吸过鼻和口已经是冷的,当“想蕴”在分解时,人变的(心)一下子清明,一下子混乱,这时临终者已记不得分不清谁是谁了。一句话,越来越难以认知身外的一切了。此时,对临终的人来说,内心如火焚身,好像堕入熊熊烈火之中,这是火大溶入水大的象征。(心中出现闪闪发光的红火花,如莹火虫一般)

 

随着风大的分解,临终者变得呼吸越来越困难,吸气短粗,呼气变长,呼吸变粗,开始喘气且费力,“行蕴”开始分解,心变昏乱,对处界事物毫无所知,与物质环境接触的感觉正在流失。开始心生幻想,如果平生做过许多坏事,此刻会心感恐怖,如果平生有善,便会看到一切美好,甚至天堂,西方极乐等快乐景象,所以善人死时没有恐怖只有安祥。(心中出现燃烧的火炬或灯,发出红色的光芒。)

 

随着风大的分解过程,临终者变得吸气越来越短促,呼气则变得越来越长,从密宗的角度讲,这时,血集中起来,进入心轮(生命脉)的三滴血聚集起来,一滴接着一滴,产生三个长长的,最终的呼吸,然后,突然间呼吸停止了,只有微温还留在亡者的心上。此刻医学上会断定,此人死了。但从修行的角度上讲,此刻只是外分解的结束,其实内呼吸还在进行,内呼吸要比外在的呼吸晚二十分钟左右,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身为修行人最好是尊重后一点以至于使亡者获得内外呼吸的结束。(希望修者能够在此刻认证心性了脱自我)

 

至此,外分解的过程全部结束了,随着五大分解的消失,我们的凡夫心和愚昧都跟着死亡了。因为我们已经知道,肉体是“五大”构成的,而肉体的生命又是滋养贪嗔痴的摇蓝。如今随着五大的分解,肉体的死去,贪嗔痴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换句话说,随着贪嗔痴三毒的死亡,我们的身心被解放了,就好像回到了(恢复了)我们原有的本来面目,即自然,纯净,朴素的真如自性显露了出来了,我们把它叫佛性的自然显现,许多开悟见性的人,证悟的也正是这个东西。倘若亡者此刻有因缘得遇殊胜上师,在上师的引导下便会获得解脱。所以说,中阴是促成解脱的最好机会,也是通往开悟的关键,只是你是否有这个因缘把握它?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啊,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信仰,不分是否修行,在这里绝对的平等,因为无论是谁都要经历这个过程,都要显现这个时期,都有这个机会,只要你在活着时,了解了什么是中阴解度,相信中阴解度,你便会向中阴教法所说的终有一天会“有如孩子投向母亲的怀抱”一样,终得解脱。愿所有的众生都能珍惜,认证这个机会并通过这个机会得到解脱。

 

至此,简略的“临终中阴”结束了。我们将进入下一个中阴“法性的光明中阴”,但有一点我要在这里说明,倘若你是一个已觉悟的圣者,便不会经历“中阴”之苦了。在整个死亡过程到来之前,便完成了自我的解脱。所以圣者不会遭受四大分解的痛苦。同样,倘若你在临终中阴获得了解脱,便不会进入下一个中阴了,中阴是连续不断的,“只有你在上一个中阴期没有获得解脱才会进入下一个中阴期,直至受生中阴(转世)为止”。

 

随着身体和感官的分解;随着地水风火的消失和凡夫心(肉体)的死去,我们的贪嗔痴一切烦恼也都跟着死去,此时,遮挡和包裹我们原本具足觉悟心的东西全部分解了。于是清净的本觉显露了出来,它是那么的纯净清明而赤裸,所以索甲仁波切言说:“它有如纯净无云的天空。”而我却把它譬喻成放映的屏幕,不过我们这个屏幕是无边无际的宇宙。我们的一生善恶美丑象画面一样被放射到屏幕上,使得屏幕有了色彩和内容,当画面停止,(我们死亡时)屏幕又恢复到它原有的样子,干净而无染。我们把生死中的这种显现称为“地光明”。在死亡那一刻显露的“地光明是解脱的大好机会”。可惜的是虽然“地光明”自然显现给每一个人,但因为大多数人在活着时,没有体验过如何认证心性(开悟),所以在死亡时都无法认识什么是“地光明”,可见在活着时见性开悟有多重要。所以莲花生大士说:“一切众生已经生,死和再生无数次,虽然他们一再经验到那个不可言说的“光明”,但由于受到无明的障蔽,他们就无止尽地在无限的轮回中流浪”。

 

正如索甲仁波切所说:“无明会引生恶业,恶业会形成种种习气,而一切习气都储藏在凡夫心的基础地中”。这个基础地就象隔着明亮干净的玻璃观赏外面的景色,你感觉不出你和天空,花草之间有什么阻隔,但倘若你真的想要走出去和他们身处一地时,你会被玻璃阻隔而碰到鼻子,也就是说,凡夫心的基础地阻止了我们的心性进入天空,不但如此,而且倘若你用手去触摸,你会看到玻璃表面留有你的指印,这个指痕,我们把它比作我们的习气,那么习气越重,玻璃也会越脏,最后脏的连外面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了。也就是说凡夫的基础地会聚集和贮藏我们的一切业力和习气,所以我们必须要持续擦拭,随着我们的擦拭玻璃会越来越薄,终有一天会磨穿,出现小孔,以至最后粉碎分解,这个分解的过程,就是我们的修行。透过修行,我们的习气越分解,我们的禅定和日常生活的差异就越小,总有一天我们的禅定和日常生活会贴切的融在一起,这就是我们通过修行完全突破自我,让外面的新鲜空气进来,这时我们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穿越花园(心性)越来越轻松的安住在心性之中了。

 

有许多人(禅修者)经常把对凡夫心经历的基础地,误以为是经历了心性的显露,就如同在明亮而巨大的玻璃房子内观望天空一样,根本就感觉不出与在旷野外观望天空有什么不同,只是当你真的想走出去时,才会发现原来自己与外面有种阻隔,是玻璃的阻隔。你一直以为你和天空之间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存在的想法是错误的,这一发现虽然会使你很沮丧。但沮丧之后,你会重新振作精神,这时所谓的凡夫心的基础地会变得薄弱起来,而觉悟心逐渐的显露出来,只是这个觉悟的长短完全取决于我们修行的稳定度,也就是我们能把心性这头牛能看住多久?看住了,就能够发现并改掉自己的习气。看丢了,就是我们的心又回到了习性中去,所以说积习难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时感到力不从心的原因所在了,许多人这样说“我也想改,也知道自己错了,就是关键时刻控制不了自己”等等,这个“控制不了”,就是旧习复发。如同喝酒的人,喝多他也难受,难受时心想以后再也不喝了,每次难受每次这样想,然而过后仍旧还是会喝,虽然能够改掉一会儿,但受到诱惑,便又会旧性复发,修行亦复如是,所以要经常不断的持续净化自我,使得自我更进一步的完善,而这种完善最好的地方,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就是必须透过生活中的持续修习,不断的加深和稳定自己对心性的认证。而这种认证需要修者用终生努力和付出,否则很难确保你能够在去世时做到自然地认证地光明并与它结合。说来说去这最后一句话是最主要的,我们安住心性的目的,就是能够使我们有更长的时间来认证地光明。使修者能有更充足的时间得解脱。

 

一般人的地光明,只能有刹那间的闪现,而对修行人来说,只要他能够安住在心性之中,地光明就会持续显现。这是密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宁玛巴(红教)大圆满法修习的最后成果,认证两种光明的结合,也称为母光明和子光明的结合。

 

①“母光明”也叫“地光明”是一切万物的基本和内在性质,也就是万物的基础,虽然这样,但我们并不认识它。

 

②“子光明”也叫“道光明”是我们的心性。如果经由上师的帮助,一但我们认证,我们便可逐渐透过禅定来稳定它,同时越来越完整地溶入日常生活中,当心性完全(整)的溶入时,认证也就完成,觉性(悟)也就发生了。一但认证了子光明,我们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认证“地光明”的门,就可以自由的出入穿越玻璃门而进入花园观赏大自然了。

 

当“地光明”显现时,一个有很好禅修经验的修行人,在死亡时能够保持稳定的心性,即能够安住于心性之中,并与它结合在一起,从而证得解脱。倘若在这个时候无法认证地光明,我们就会进入下一个中阴时期“法性的光明中阴”。

 

法性中阴的教法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大圆满之法门;几世纪以来一直是密法中最神圣的教法,也是大圆满法的核心。许多密法修者以毕生的修行都不能得知(获得)。因为要讲因缘;因为高深的法门要有具足的上师来开示和指导;因为要纯净的信服传法的上师。仅这三点使得许多人没有机缘亲近这殊胜的法,但这三点倘若不具备,那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修成功的。

 

法性中阴分为四个阶段:1、空大溶入光明之中;2、光明溶入结合之中;3、结合溶入智慧之中;4、智慧溶入自发性的现前之中。

 

法性是一切万物的本质。

 

譬如:我们的“临终”、“分解”及分解过程的结束,地光明显现,这一切都在呈现着一个崭新的开始。倘若把临终比做(临终的分解过程)夜晚的话,那么地光明就是黎明前的晨曦,而法性就如同冉冉上升的太阳,我们把这种在地光明的无边虚空中生起的法性中阴光明的形貌称为“自发性的现前”。

 

法性中阴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代表一个解脱的机会,如果前一个机会没有把握,下一个阶段就会展现出来,要说明的是必须透过高深的“顿超”光明法门,才能真正了解法性中阴的真正意义。

 

“顿超”是大圆满中非常高深的禅定法门,通过顿超的修行,可以稳定我们的心性,即,可以提高我们安住在心性之中的能力。关于这一点仅用语言是不能描述它的过程的,即便有描述也只是概念性的,就如同和没见性的谈见性,没悟道的人谈悟道是一个样,语言只能描述所发生的事,而无法让他也有这个体验,因为体验必须是自己的,要自己去认证才行。

 

在法性中阴之中,首先经历的是①“空大溶入光明之中。”你会被一个光的世界所包围,我们平常所熟悉的平常景象,此刻都溶入一个广袤的光世界中,它的各种颜色,是心的固有元素的自然显现;空大是蓝光,水大是白光,地大是黄光,火大是红光,风大是绿光。这些多彩之光在法性中阴的稳定度,完全取决于修者在修持“顿超”时所证得的稳定度。

 

倘若你不能认证这就是本觉自发性的显现,这些光和色便开始结合在一起形成大大小小的光点或光球,在巨大的光球或光点(也叫明点)几乎充满整个虚空时,“喜乐部和忿怒部圣尊的曼达拉”将出现于明点中,他们也就是《中阴闻教得度》中描述的四十二位喜乐部和五十八位忿怒部圣尊。这时就进入了第二阶段   ②“光明溶入结合之中。”这时光明以各种体积颜色形象,以佛或圣尊像显现,他手拿各种宝物,散发着耀眼光芒,声音巨大如雷怒吼,这是一种比较强烈而又有些恐怖害怕的景象,倘若你无法认证它们的真相,剧烈的恐惧和盲目的痛苦会吓昏你自己,使你失去这第二机会。

 

当你不能认证和获得稳定性时,下一个阶段 ③“结合溶入智慧之中”便开始了。

 

一道细光从你的心中发出,形成光束,从光束又展开巨大的景象,同时以舒展开的光毡和灿烂、球状、光明的明点出现。

 

深蓝色的光毡上,在宝蓝色闪烁的明点以五个一组的形式出现。它上面是白色的光毡,有水晶般雪白的亮丽明点出现;在它上面的黄色光毡上,有金黄色的明点出现;它上面的红色光毡上,有红宝石颜色的明点出现;它们被明亮的球体罩住,像由孔雀毛制成的顶盖。

 

如果你在此时不能安住心性并由此而证得解脱,各种光毡和明点,以及你的本觉都会溶入明亮的光球中,由此便会进入法性中阴的最后一个阶段 “智慧溶入自发性的现前之中。”

 

这个阶段,整个实相以惊人的方式呈现出来,首先是本初清凉的状态,然后是喜乐部和忿怒部诸圣尊的出现,接着是诸佛的清净佛土,在下来是生死的轮回六道。

这时候的你,发现自己具有天眼通,宿命通的能力,甚至你可以回忆起曾经听过的一切教法,就连未曾听过的教法也将在你心中唤起。此时,如果你有稳定性,就可认证这些显现无非都是自己的本觉“自光”的显现,并从而获得解脱。(本觉自光,心性显现的能量。)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中阴解度期间,特别是《中阴闻教得度》一书中提到的关于亡者得以体验的法性中阴的天数,并非指一天二十四小时,认为在法性中,我们已经超越时空的限制,这些日子是以“禅定日”即我们安住在心性中的时间长度来计算的,如果禅修功夫不够,这些日子可能就像一分钟那么短。所以各部圣尊及我们可以得度的每一个时期出现的也就会十分快速,甚至我们还没来得及把握,它们已经生起。因此禅修的功夫,对每一个修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切记。

 

总结以上,简略如下:

1、 地光明显现,认证它是证得解脱的钥匙。

2、 法性中阴四个部分是再次获得解脱的四个解脱机会。

3、 中阴期的时间不应以二十四小时计算,而是以“禅定日” 即我们安住在心性

    中的时间长度来计算。

 

最后必须强调的一点,地光明的显现,法性中阴的显现,并不等于证得解脱,如果我们活着时,并未认证和固定心的法性,我们积累和执着的习气,在这时候就会开始苏醒,一至它醒来工作,习气就会引诱我们去投生。至于投生到那一道则由主宰我们的业和心流的烦恼而定,因此,在活着时,见性开悟了解生死,突破法门之见,一切为我所用,走禅净密圆融的道路,是每一个修者必须做到的事情,否则,很难解脱和成就。

 

由于没有认证出“地光明”和“法性中阴”,我们便会进入死亡的第三期中阴,“受生中阴”时期。受生中阴,就是由于我们没有认证地光明和法性中阴,没有通过地光明和法性的四个阶段得到解脱。这时,我们一切习气的种子重新开始苏醒,这个种子重新苏醒和进入下一世胚胎之间的中阴期我们称它为受生中阴。在这个时期,由于心已不在受肉身的限制或障碍。“受生”分“意生身”和“内在心”。

 

受生中阴时有外在的“意生身”和内存在的心。而“心”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譬如,在法性中阴中是“本觉”之内显现,因此在法性中阴中,我们有光身。而在受生中阴中我们有意生身。什么是“意生身”呢?简而言之,意生身如同八、九岁的孩子的大小,由于没有肉身,能够通过墙壁或高山之类的固体障碍物。意生身,能够阅读别人的心识,能看穿三度空间的物体,它可以看到其它中阴身生命,却无法被活的生命看见 (精深禅定功夫者除外)。意生身的知觉力是我们活着时的七倍,它不仅有最基本的清晰觉察力,也具有一切知觉的作用,它活动、透明而轻灵,意生身以气味为食,从燃烧的供品中吸取养份。

 

在受生中阴阶段“心”非常的清明,也具有无限的活动力,但它所移动有方向,完全取决于过去业力的习气,所以说在受生中阴时,“内的心”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进入受生中阴后“心”在它展现的过程中,已经从最纯净的状态,(地光明)和经历了它的光和能量(法性中阴的显现)进入到又一个新的受生中阴的阶段,这个阶段所发生的正好是分解过程的相反及风大再度出现,同时与贪嗔痴有关的思想状态也随着风大而来。然后,过去的业报身的记忆在我们的心中开始历历如新。在受生中阴里,我们会重演过去世的一切经验、生活细节,造访所有的地方等。

 

受生中阴时,每七天我们都会被迫接受,经历死亡时的痛苦经验,如果是安详的去逝(心境)就会重现安详,如果是痛苦的去逝,就会重现痛苦的心境。总而言之,由于贪嗔痴的复苏,我们的饥饿、忧愁、恐惧、痛苦、渴望肉体等等一切习气又再度出现。此时我们又在死后直接或间接的经历一切的痛苦。

 

受生中阴期间,平均长达四十九天(最短是一个星期)情况各有不同,就如同有些人可以活一百岁,有些人很早就去逝是一个道理。有些人甚至会陷在受生中阴里,成为精灵或鬼魂。

 

在受生中阴里前二十一天,有很强的前世印象,所以这是生者帮助亡者的重要时刻。

 

有两种人不必在中阴身等待,一种是大善之人,由于善和精进,他们的证悟力可以使他们直接到善道转生,一种是大恶之人,他们会迅速的堕到恶道转生。(三恶道转生)

 

因此,有时我们把受生中阴时期形容成“生命的回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你的好与坏,都会重复在你的受生中阴里,这很象个审判的场面,所不同的是被告、原告和主审都是你自己,你的一生在你面前重现,你自己审判自己,你能宽恕自己生前所做而没做的事吗?这就是审判。在受生中阴里,一个正面的念头可以把我们直接带入证悟。同样一个负面的念头也会使我们产生不幸的后果。因此,在受生中阴时,帮助你解脱的人,必须是你信赖的人,否则,单是他们的声音就能激怒你,使你从而产生毁灭性的后果。在受生中阴阶段,每当你能突然觉醒时,即使是一刹那,都要立刻以你全部的力量启请自己的上师或本尊帮助你,加持你,使你的心灵获得解脱。祈祷在这一世也许只带来很小的果,但在中阴时,它的影响力却空前的强大。因此,请记住:心一定不要乱!

 

在受生中阴之中,当再生的时间越来越接近时,你就越加渴望肉身的支持,所以开始寻找可以去投生的对象。此时,各种颜色的光从六道中射出,你一旦被拉向其中的某一色光,就很难再回来,这个能够左右你的六道之光取决于你心中最强大的烦恼是什么。

 

在这个时候,有两种方法可以阻止再生。①把你的父母看成是上师或本尊,因为往往我们再生时会看到父母做爱的场面,看到他们情绪立刻就被拉住,并由对母亲产生的爱或对父亲产生的恨来决定我们下一生的转生性别。所以把父母看作上师本尊(观想成)就可以产生对贪欲的舍离心。②就是关闭再生之门,有缘者可请教上师,有专门关闭再生之门的咒。

 

如果你能够成功的将心导向人道,便完整的走了一圈。你再一次进入此生的自然中阴,当看到父母做爱时,心被拉进去,入胎投生。这时象征着受生中阴结束了。而我们的心将快速的重新经验分解的过程和地光明的现前,然后,完全证得黑暗经验再度生起,同时进入新的胚胎,正如索甲仁波切所说:“因此,生命结束于地光明,也开始于地光明。”

 

致此,生命的四个中阴全部的完成了,不知大家于修行可有什么想法?是否还是那么无知的去理解,念佛和修行呢?是否还会懈怠自我的时间,而一味的听信只要怎么怎么地就能怎么怎么地的原有想法呢?仁者啊!生命可贵,生命短暂,生命如同我们去往彼岸的渡船,怎样完成这一生的航行?愿你在生的时候找到答案。

 

一、   慈悲无限了生死

 

我们在前面谈到了生死,其实我们恐惧生死的原因归纳起来只有两点:①我们不了解自己。②不能释放爱心奉献自我。

 

一个人在不了解自己又不能用爱心去面对众生的情况下,怎么能将真正的慈悲心落实到生活中去呢?譬如:当你与他人矛盾而生烦恼的时候;譬如,当你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你是否会站在对方的利益,以对方的心情去体会他对整个事件的直接感受呢?你或许会说:“这怎么可能,我傻疯了不成?当我生气,心情不好时,凭什么替他人去想?”岂不知一个不能在仇恨的地方播种爱;在伤痛的地方播下宽恕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安慰别人,而不求被安慰,了解别人,而不求被了解,爱别人而不求被爱的。所以你的这种想法正是问题的关键。

 

岂不知你的这种想法正是对你修学佛法的全盘否认,即,在实践的考试中你是失败者。试想,平日里谈禅论佛条条是道,且嘴上也说自己如何精进,如何慈悲,如何将众生为父母,但到了关键时刻你却成了别人的爷,还名其曰“心情不好,事太烦。”岂不知,正是在你烦别人也烦,你火别人也火情况下才需要你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啊,因为每每这时,气愤、烦恼的不仅仅是你自己,对方也在经历着和你一样的烦,而且他比你会更气、更烦。必竟你是一个有着佛学教养的人,而他不是,因而会生死气,不是吗?这时只要你冷静一下,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体会一下他对整个事物的感触,你会发现,对方对整个事件的气愤、伤心、痛苦程度比你只有过之。而我们往往在这些日常小事上做的非常不好,似乎我们所谓的念佛、修行、慈悲是有限量的,即,跪在佛前时才会想到修行,为了好人做事才叫慈悲,盘起腿来叫打坐,喊起佛号来叫念佛,一边做着这无味的事情,一边说着自己在深深海底行,天哪,天底下倘若都是这样的释迦后人。请问天下还有佛法吗?或许有人会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懂,我和他们不一样。我现在对什么都看的开,对什么都不住,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好好的修,老天爷,这样的人也叫慈悲?“还看的开,无所住?”我说你那是空,那是狂,那是自利、自私的大我执,拿不出爱心来给予众生的人,怎么会将慈悲付诸于行动呢?何况众生要的也不是我们挂在嘴上的慈悲,那么什么是真实的慈悲呢?就是以自己的欢乐与众生的苦难相互交换,就是把众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条件的,反之,儿女对父母的虽深,但是有限量,而父母对儿女只有无私的付出,这一点儿女往往做不到,因而我说爱众生如孩子。就是说,应做到无条件的爱众生,一句话,将利益自己转化成利益众生!这句话说起来容易,而真实的去做却太难了,可是往往一些修行人,特别是一些开悟见性以后的修行人,都在犯着同一个光说不做,而自己以为在做的错误。就如同没见性的人,以为自己见性了,于是见人就说自己如何如何,却不知他的话语只能欺骗那些和他一样没有找到家的人,和内行人一说就知道,他自以为是其实不是,至今还是个朦着眼的瞎子。见性后的人光说不做的道理亦复如是。因为从空到有,从有到空仍至空有不二,这需要一个慢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修者不断的自我完善中进行的,这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就是用行为去证明,也就是禅宗大德们所说的由高高山顶立,到深深海底行,成为即能山顶立又能海底行,许多见性开悟后的修者在这个时候,最容易犯急躁情绪,譬如:刚刚打七见性的人,往往迫不急待的想参加下一次打七,目的是想在下一次打七时有所收获,聪明点的是想翻过来,糊涂点的以为见性以后还应该有个什么,一句话,二者都是有所求,岂不知悟道不是求来的,悟道靠的是实实在在、真真实实、脚踏实地的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就是甘为众生做马牛的资粮换来的。并不是说,谁想翻就翻得的过来的。见性后,要有资粮的积累,就如同你的粮食在见性的时候用完了,需要再积累,而这种积累时间的长短要看你在生活中践行了多少来定夺,而不是靠嘴上的空谈,换句话来说,从见性到悟道路程的快慢要以你为众生承担了多少痛苦并把你的快乐。幸福,喜悦和安详给予了他们多少而言,一句话,即,你为众生付出了多少慈悲和爱,而且这种慈悲和爱是自他交换的,即把一切的利益和好处给别人,把一切的痛苦和苦难由自己来承当。谁做到了这一点,谁就是行持在菩提道路上了,或许有人会说这太难了。是的,对于私心者来说这确实有些难;或许有人说这些我能做到,那么请问你是否能够做到愿天下所有的绝症、苦难、悲伤、痛苦都落在我一人身上?我替他人得癌,我替他人瘫痪,我去替人患爱滋病,让所有的病人都痊愈,只让我一个人去忍受病痛的折磨。倘若你做不到,那么请你闭嘴,少说多做,从今天开始!

 

其实倘若你真的悟道了就会明白,内心里发出的慈悲(真正的慈悲心)是由不得自己的。当你看到别人痛苦时,你不会分别他是你的亲人或是仇人还是畜生,你只会愿尽一切可能来帮助或代替他去痛苦,当你看到别人快乐喜悦时,你会和他一起欢笑而快乐无比,你爱父母、爱家庭、爱儿女,但同样你也爱别人的家庭,父母和儿女,他们遇到挫折和悲痛时,你的心也会跟着悲痛而难过。因此我给它起了名字叫“由不得”,由不得自己的去替人要受过,由不得自己的去替人痛苦,由不得自己的去替人承担悲哀,即便是快死的人,你也愿替他承受死亡前的痛苦为的是让他少些恐惧害怕,多些关怀和爱。面对着所有的病痛,悲哀和死亡,你甘心情愿的去承当,其实有时所发生的事情根本由不得你,往往你肉体还没有做好准备时而该承担的早已承担了,一句话由不得你自私。因此此时的你表里如一透明而清净,你不要以为这是在为他们(众生)做什么,不要以为你是在帮助他们其实正好相反,是他们在帮助成就你,因为正是他们给了你充分表达慈悲心的场所,正是他们帮助你发展了慈悲的心,而正是这种慈悲心的发展净化和治疗,成就了你自己,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你越慈悲(真性的慈悲)越真实,你的慈悲心越广大无边,岂不知正是这种广大无边的力量成就了我们的佛心吗?!

 

直至此刻,我才理解了什么是慈悲心,但真正做到了多少?这正是我扪心自问而深感惭愧的事情。与以往不同的是我懂得了如何发慈悲心;即,将一切的苦难我来承担,将一切的欢乐留给别人。话到此,我不得不加上几句,一个不觉悟的人所说的发慈悲心都是假发心,之所以说假,是指所谓的发心是表皮上的,虽有心去做,但发心与自己的利益相矛盾时往往你会被私心所左右由不得自己,这时的“由不得”和前面所说的由不得正好相反,前面的由不得是“无我”而这里的由不得是因为“我执”,因此“我执”“我爱”“唯我”是障碍慈悲心的根源。这个根源不去掉,你怎么能够无私发心呢?所以我说,你所谓的那点慈悲心,是表层上,虚浮的,虚浮就是不实在,不实在就是假,不是吗?

 

没有觉悟的人没有资格谈慈悲心,而悟了道的人也只能说开始了实践慈悲心,这种实践(真实的发心)的进度和自己悟道的程度成正比,所以老师说:“禅七的结束也是禅七的开始。”成就的道路,就是这样一步步的在利益他人,净化自我的同时而直向无上菩提的。这条路即漫长、艰辛、不讲条件,又光明、喜悦而幸福。因为你在付出的同时,成就了自己,所以一切能让你付出的因缘,你都要心怀感激,岂不知带给我们痛苦和磨难的人,正是我们释放着无限的慈悲,帮助我们完成迈向成佛目标的人吗!因此我们应以极大的恭敬心来尊敬自己认为厌恶的东西,正是他们成全了我们。

 

有这样一个故事,那是佛陀在觉悟之前一个前世的事情,一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佛陀那时是最小的王子,名为摩诃萨埵。他天性可爱,心怀慈悲虽然还是个孩子,却把一切众生都看成他的子女。

 

有一天国王领他们到森林野餐,王子们到树林中玩耍,遇到一头刚刚生下小虎的母虎,它又累又饿,几乎要吃掉它自己的小虎了,摩诃萨埵问自己的哥哥们:“现在母虎需要吃什么才会活下去?”“只有肉或血。”哥哥们回答。“谁能把他的肉或血给它吃,来拯救它和虎子呢?”他问。“谁肯呢?”哥哥们回答。

 

母虎和虎子的痛苦深深触动了摩诃萨埵,他想,生生世世以来,我总在轮回里无用的流浪,由于自己的贪嗔痴,我很少帮助其他众生,现在终于有这个机会了。

 

于是摩诃萨埵告诉两位哥哥:“你们先走,我随后赶上。”于是他静静地潜到虎母身边,要给母虎食物。虎母看着他,但虚弱的连嘴都张不开,这时,王子找来一根尖尖的棍子,往自己身上戳了一个深口血流出来,虎母吸了血得到了力气,张开大口把他吃掉了。

 

摩诃萨埵为拯救虎子,把自己布施给了虎母,由于这种大悲心的功德他转生到较高的境界,继续迈向他终于觉悟成佛的大道。他的行为不仅帮助了自己,也净化了虎母和虎子业力,后来在佛陀成佛的这一世他们转生为佛陀悟道后初转法轮的五比丘。可见慈悲心的力量是多么广大而无边啊!

 

其实这个故事,我已看过多遍,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理解和更靠近佛的心,过去我只是为佛之壮举所感动的热泪盈眶,也想学他那样做,但却不知该如何去做,而今我似乎听到了佛陀在说:修行,就是能够利益你接触的所有众生,并帮助他们,转化他们的痛苦和生命。而帮助他们的唯一方法就是你要觉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决心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即,为了众生的利益我要成佛;为了众生的快乐我要成佛;为了众生的觉悟我要成佛!虽然我的悲心和愿力还不够,但我会努力,正如一句伟大的祷词所说:“加持我,让我变得有用。”因为六道中的每个众生,都曾经在某一世是我的父亲或母亲,愿他们一起证悟圆满的本觉。

 

曾一个时期,我非常的苦恼和沮丧,特别是当看到就连跟着自己这些修者,在遇到问题时都如此的放不下,如此的难以战胜自己。并不是说他们修行上没有进步,与许许多多身处无明中的修行比,他们确实已走在了前面,这的确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与其解脱自我,成就涅槃来说,才只是迈进了万里中的第一步,可惜的是大家迈出这第一步后便想休歇,甚而不再向前了。更可悲的是大家停而不觉,自以为还在如何的精进,如何刻苦,如何的进步,如何的走在了别人的前头,从此各自为政,听不进他人的意见,貌似修行,其实已是一片散沙,任其自流了。看到这样

痛心之下,好想退却,娑婆众生如我,真的,刚烈而难以调伏,真的好想退避三舍,从此不再耳闻,任其自生自灭吧,何况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时机因缘,你急、你痛又有什么用?说实话,这种思虑,一直困绕着我,好长一段不能自拔,直到有一天,我从康卓·慈玲、秋珑上师慈悲而询问的目光中找出答案才感到,不是大家在远离我,而是我自身的慈悲喜舍之心不够,更确切的说是自己证悟慈悲喜舍的资粮不充足,面对着饥饿的人群,当你拿不出食物时,有谁还会信任你呢?此一刻我好恨自己无力帮助这些如父如母的人们,我好悔自己的修行不精进,倘若我生生世世的精进修行,有足够的资粮来帮助我如父母的众生,他们怎么还会远离正法,去追求别的什么东西呢?因而我发誓为如父如母的众生而精进,因而我祈求上师的加持,以他伟大的力量帮助这些人迷途知返,那怕这个人曾有一点向法之心也让他倍受佛陀光芒的抚慰与摄受,使他有悔过之心,精进之举,永远走在正信的路上,直至成就,为了这一点,我虔诚而恭敬的持诵伟大上师的心咒,嗡啊吽,班杂咕噜叭嘛悉地吽!为了我们的解脱和成就让我们一起来持诵金刚上师咒,嗡啊吽,班杂咕噜叭嘛悉地吽!让这咒声穿越虚空,大地无处不在,让这咒声加持每一个众生的心,让这咒声解脱一切众生的苦难!让这咒声生生世世永远活在众生心里!

 

正是在这种心情之下,我深深懂得了,证悟慈悲喜舍才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们欠缺的也正是这一点,我们以为自己在做着的所谓的慈悲喜舍却不过是表象上的东西,而不是真实的践行,那么什么是真实的践行呢?就是把一切的利益和好处给别人,把一切的损失和失败由你自己承担。诚如寂天菩萨所说:

 

还需要多说什么呢?

幼稚者谋求自己的利益。

一切诸佛谋求别人的利益。

看看他们是多么的不同。

 

如果我不把我的快乐

与别人的痛苦交换

我就无法成佛

即使在轮回里我也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道理我明白,我也正是这样做。岂不知,我们所谓的慈悲喜舍只是说在嘴上而行动上恰恰相反,譬如,当你倍受病痛折磨之时,你是否能放下自我的痛苦不顾而去管别人要求你做的一件无关疼痒的小事而不起烦恼呢?譬如,当你身陷自我的烦恼、苦闷而心处逆境时是否有心情去帮助他人解除痛苦呢?譬如,当你禅坐在一个喜悦而超然的境界中突然传来敲门声,当你拉开门却原来是打听邻居家消息的小事,你刹那间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呢?譬如,有着无数的譬如,譬如你正被书中的慈悲感动的热泪盈眶,而掩卷流泪的时候,突然传来了电话铃声,你刹那间的会想“这电话来的真不是时候。”因为电话铃声打扰了你的心情,至此,你会说:“对,对,你说的这些有道理,不过这些小事我会处理好。

 

正在这时你的儿子突然闯进来,“妈,快点去医院,我姐姐被姐夫打了。”不知你此刻的心中想些什么?是否依然的坦然平静呢?

 

在远久的时候,伟大的圣者,无著正在山中闭关,他热切地希望能够见到弥勒菩萨,并从他那里领授教法,因此无著艰苦的做了六年禅修,希望能达成得见弥勒的愿望,但他连一次吉兆的梦也没有,因此他沮丧极了,并放弃了闭关,准备下山。在下山的路上,他看到有人用丝绸摩擦铁捧,不解的问道:“你在做什么?”“我在磨针。”对方答。无著惊讶的心想即使他磨上一百年又有什么用呢?可同时无著又被他如此对待事物的态度,而且做如此荒谬的事这么专心所感动。“自己是在做真正有价值的修行却如此的不专心”。想来很是惭愧,于是调头又回到山上闭关修行起来。

 

三年过去了,无著仍然没有看到弥勒菩萨,于是心想“我或许永远不会成功了”,于是又离开关房,准备下山。当走到山路转弯处,看到一块巨大的岩石下有人用羽毛沾着水刷岩石,于是问“你在干什么?”“这块石头挡住我家的阳光,我要把他弄掉。”无著被此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振奋,对自己缺少决心而感到可耻,于是他又回到关房修行。

 

又是三年过去了,他仍是没有看到弥勒菩萨,这次他彻底的死心了决定永远离开闭关房,当天下午他在路上遇到一条下半身已经腐烂掉而且长满蛆的狗,它只有两只前脚,虽然很可怜,可还是紧紧咬住过路的人不放。

 

无著生起了无比的慈悲心,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来给狗吃,然后蹲下身要把狗身上的蛆给它抓掉,但又怕伤害到它们。于是就用舌去吮,无著跪下就去吮,却触到了地上,他睁开眼一看那只狗已经不在了,在同样的地方出现了弥勒菩萨,四周是闪闪发光的光轮。无著说:“我终于看到了,为什么从前你不显示给我看呢?”弥勒菩萨说:“我一直都在跟着你,是你的业障使你看不到我,你十二年的修行,慢慢融化掉了你的业障,因此你才能看到那只狗。又由于你真诚感人的慈悲,一切业障都完全去掉了,你也就能够用自己的眼睛看到我了,如果你不相信把我放在你肩上,看别人能不能看到我。”于是无著把弥勒放在右肩上,看到人就问:“我肩上有什么?”大多数人回答“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位业障稍稍净化的老妇人说:“你肩上只有一只腐烂的老狗而已。”

 

通过这个故事不难看出“无著和老妇人”经过努力的修行,净化了自身的业力,才能够看到那只腐烂的老狗。而普通的人在业力障蔽下却什么也看不到,注意啊,无处不佛,是我们的业力使我们看不到。

 

无著用了十二年的苦修,仍然没有达到目的。然,当他真心而不厌弃的用嘴去吮烂狗身上的蛆虫时,弥勒菩萨却出现在他的面前,可见真实的慈悲能够消除,净化我们的业力,否则倘若没有佛菩萨的慈悲,怎么会有我们的今天呢?

 

是的,诸佛菩萨,无时无刻不在度化我们,只因我们业障深重而不能识得。可见净化和转变业障有多么的重要,不然当你业力得不到转化时,即便佛菩萨站在你对面,又怎么能够认得出来呢?再次请大家一起来看下面的故事。

 

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名叫“依赖喜悦”老的乞丐,每当看到国王、王子供养佛陀和他的弟子时,她最大的希望莫过于有一天自己也能供养佛陀了,所以,她就去四处乞讨,可要来要去只要了一个铜板,于是她拿着铜板去买油,油商告诉她,这么少的钱什么也买不到,后来油商知道她买油是来供佛时,对她起了怜悯心,把她所要油给了她,她拿着油来到寺庙,点了灯,她把灯放在佛前许愿说:“除了这盏灯,我没有什么可供养的了,但透过这种供养,希望将来能获得智慧之灯,愿我能解除一切众生的黑暗,愿我能净化他们的一切业障,引导他们开悟。”你们看,老人家多伟大,在关键时刻她想到的却是众生,这就是真实的慈悲心,是无我的智慧。

 

当所有的灯,灯油都烧光了时,这盏灯却还在烧着,油满满的。当佛陀的弟子目健连前来汇集所有的灯时,他想为什么白天这盏灯还燃着,于是试着吹熄,但灯却依然燃着,他又试着用手去掐掉烛花,也没有成功,于是他又用袈裟去闷熄,但仍没能熄灭,这盏灯一直燃着,佛陀一直看在眼里,就说:“目健连,你想熄灭那盏灯吗?你是办不到的。你甚至无法移动它,何况是熄灭!即使你把所有大海里的水都浇到这盏灯上它也不会熄灭。为什么呢?因为这盏灯是以诚心、清净心供养得来的,那种动机,使得它有巨大的功德。”佛陀说完这句话,那位乞丐老婆婆走向他,佛陀为她授记将来必定成佛,名曰“灯光佛”。

 

每每看到这个故事,我都会热泪盈眶,愿我真诚的泪化作供灯之油,愿这智慧之灯长明,照亮解除所有众生的黑暗,使他们脱离苦难,获得无比快乐,愿天下所有的众生都获得解脱和无余涅槃。

 

到此,我不禁想到,佛陀的慈悲喜舍是真实的为了众生,而我们所谓的慈悲喜舍只用在嘴上,不信?你能够做到以自己的欢乐与众生的苦难相互交换吗?能够做到把一切的好处和利益留给别人,把一切的损失和失败由你一个人承担吗?记得一个同修对我说,他每天为一个街上流浪的傻子洗手擦脸,为她理发给她吃喝。请扪心问一下,“我能够做到吗?”

 

我们整日的谈修行,谈慈悲喜舍,除了书本、理论和说佛,论禅之外究竟在生活中做到了多少呢?当我们面对矛盾、烦恼、痛苦、悲伤的时候,又替别人想过多少呢?倘若我们的矛盾,我们的烦恼,我们的利益,我们的痛苦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我们有多少是替对方着想的呢?我们是否把别人的痛苦看作自己的痛苦,把别人的烦恼、不幸、苦闷、悲哀看作是自己的烦恼、不幸、苦闷和悲哀呢?

 

做不到这一点,又怎么说我们是在实践慈悲喜舍呢?即使我们尝试着把慈悲付于行动,我们也是有分别和交换条件的,因为我们的慈悲只愿给予那些善良、可怜和软弱的人,却不愿付给那些卑鄙、可恶和缺少道德的人,岂不知慈悲是不分等级的,倘若诸佛菩萨也用这样的慈悲救度众生的话,还会有我们吗?我们这些卑鄙而可恶的人,不正是因为诸佛菩萨无分别的慈悲才识得了佛法甘味的吗?我们追随佛学不就是要帮助那些恶趣众生离苦得乐的吗?我们哪一个回向文中不是这样说:愿众生离苦得乐!这个“众生”难道不包括恶人吗?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为恶人施舍了多少慈悲呢?因此我说,我们所谓的慈悲是假的,是有分别的,这样说不知大家服不服气儿,不服可以讲出来探讨,服,就要转换自我的态度,慢慢来。只要有了这样的认识,本身就是转换的开始。转什么?转“我”为“无”。因为正是自我和执着阻碍了我们的慈悲心,记住:众生都是父母。因此以自己的欢乐与众生的苦难相互交换,这是我生生世世的愿力,也希望是大家的,为了众生的利益,奉献自己给别人,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生生世世的穿梭,正是不停的重复着同一件事!用爱的奉献和无我的慈悲来战胜虚假而自我的执著,让无我的智慧燃尽我所有的自私和欲望,使我在觉悟中与轮回告别,丢掉自我,承受起众生的苦难,让所有的如父母的众生从苦难中解脱出来,这是我生生世世的心愿!

 

愿所有读者都能获得无止尽的利益。

愿法界中的每一个众生都能证得圆满的觉悟!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阅读 收藏 转载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前一篇:了解“生”与“死” (一)后一篇:答莲心居士评 (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