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号护卫舰:毛主席一生中的10个春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16:27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2012年龙年春节来临之时,我们更加怀念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在此回顾记述毛主席一生中度过的10个重要的春节,更加全面深刻地感受和赞颂他的伟人志趣、胸怀、风范和永恒的感召力、亲和力------

      一、1921年春节:发动和带领全家弟妹抛家舍业“舍小家为大家”干革命

     1921年春,毛泽东从长沙回到韶山,和家人一起过春节。农历正月初,毛泽东去湘乡大坪唐家土乇外婆家,给舅舅、舅母拜年。然后,和表兄文南松一道回韶山,动员全家出来干革命。
  农历正月初八,是毛泽东母亲的冥诞。这天晚上,毛泽东、毛泽覃、毛泽建及弟媳王淑兰,表兄文南松、堂表弟文东仙等,围在火炉边烤火。毛泽东对泽民说:“这几年我不在家,泽覃也在长沙读书,家里只有你俩口子撑着。父母死了,都是你们安葬的,我没有尽孝,你们操了不少心。”接着,泽民惆怅地讲起这几年来家里所发生的事情。他说:“民国六年修房子,母亲生病;七年,败兵几次来屋里出谷要钱,强盗也来抢过一次;八年,先死娘,后死爹;九年,安葬父母,还给泽覃订婚。咯几年钱用得多,20亩田的谷只够糊口,所以把准备进桥头湾的田的钱用掉了。”
  毛泽东问:“是不是欠了别人的钱?”
  毛泽民说:“就是义顺堂(按:指他父亲做生意对外用的招牌)的几张票子。家里也没有什么东西。”
  王淑兰也补充介绍了一些情况:自1919年至1920年父母去世后,家里境况日渐衰颓、窘困,幸而毛泽民、王淑兰夫妇勤劳、俭朴,善于持家,勉强维持生活。……想到这些,王淑兰又想起早逝的阿翁、阿婆,不禁潸然泪下。
  毛泽东感慨唏嘘,半晌才说:“你们讲的这些都是实在的。我的意见,把屋捡一下场,田也不作了,都跟我出去。泽民、泽覃到长沙读点书,边做些事,将来再做一些有利国家、民族的事情。……”
  毛泽东提议把家中的东西,该送的送,该丢的丢,都处理掉。“家里发出的票子,写个广告出去,请他们几天内来兑钱。你把猪赶到银田寺卖了,准备点钱,让人家来兑。牛,就让别人去喂,不要向别人要钱,快春耕了,不能让人家卖牛啊!别人欠我们的则算了。”毛泽东说。
  他又对毛泽民、王淑兰等人说:“光顾自己有饭吃不行啊!要使全国的老百姓都有饭吃。怎样才能办得到呢?那就是要走出去干革命,舍小家为大家。”
  在哥哥的耐心开导下,毛泽民和弟妹们懂得了“国乱民不安生”的道理,决心舍家为国,舍己为民。正月初十,毛泽东离开了韶山。泽覃、泽建也跟着走了。一个星期后,毛泽民和妻子王淑兰也带着孩子走出了韶山冲,投入革命的洪流之中。

      二、1929年春节:打欠条收集百姓食物过年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党领导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这年春节,毛泽东宣布放假三天。
  为了让红军战士和群众欢欢喜喜过个好年,毛泽东特地发给每位战士三块银元,并派人到宁冈杀猪,挑运到茨坪,每人分三斤猪肉。对缺米少盐的困难户,另外分给他们米和盐。这样一来,茨坪的红军战士和百姓,人人都有米果吃,家家都蒸了米馅肉。
  刚刚过了翻身年,新的困境接踵而来。1929年2月9日,正值除夕,红四军为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转战来到瑞金北陲十几里人烟稀少的大柏地。官兵们身上只有两件单衣,饥肠辘辘地经受着寒风中的细雨。部队在名叫前村的村庄停下来,军部住进了村中的王家祠。
  领军的毛泽东心情沉重,赣敌刘士毅部两个团正在背后紧追不舍。无论如何,也得让战士们吃上一顿年饭。毛泽东将想法告诉朱德,叫人找来军需处长范树德,交代了一个重要任务:一定想办法搞到酒菜,让战士们吃上一餐年饭。范树德与十几个司务长计议一番,决定先向群众打欠条,凡是食物全部过秤登记。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前村的群众听说有支几千人的队伍开过来了,纷纷躲避上山,连过年的鸡鸭鱼肉都来不及带走。红四军于是以连队为伙食单位,严格执行先过秤算价再打欠条的手续,把群众家的食物收集起来,还杀了几头猪,众人忙碌到午后两点钟,终于吃上了一顿久违的饭菜,还喝了米酒,算是过了年。毛泽东对吃得高兴的战士们说:“大家过了好年,吃饱了打刘士毅!”
  农历大年初一,刘士毅部钻进了红军伏击圈,被打得溃不成军,800余官兵成为俘虏。同年5月,从闽西回师的红四军再次路过大柏地,向民众兑现了所欠的款项,只能多给,不许少付。有的人遗失了欠条,说出数目,红军照样付款。大柏地的群众高兴地说:“红军与国民党军队根本不一样,借条兑现,说话算数。”

      三、1935年春节:看望慰问伤病员,捐出自己的伙食费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转变了中国革命前进的航向,全党全军一派喜气洋洋。这年的2月4日就是春节,后勤部门想多弄一点鱼、肉庆祝一下,无奈贵州这个地方当时太穷,一时实在难以筹到足够十几万人享用的食品,毛泽东也只分到一碗红烧肉、几个辣椒。但他舍不得吃,因为他想到,在不久之前攻占黎平、强渡乌江、进攻遵义的战斗中,留下了不少伤病员,他们更需要关怀。因此,大年初一这一天,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就去看望这些伤病员,并捐出自己的伙食尾子(即节省下来的伙食费),改善伤病员的生活,使他们异常感动。

      四、1941年春节:请乡亲看戏,让出前排座位

     1941年春节期间,中央机关一连演了几个晚上的戏,附近许多乡亲应邀前来观看。有一晚,毛泽东走进礼堂之后,发现干部战士坐在前面,乡亲们却坐在后面,最前面的两排座位还给中央首长留下了。毛泽东当场对干部战士说:“同志们,老乡们生产都很忙,看戏机会很少,而且要跑很远的路,不容易呀!我们应该让他们坐在最前面看戏。”说完自己就带头坐到了最后面,干部和战士随即跟着毛泽东到后面。乡亲们很感动,一再谦让,最后还是被毛泽东劝着坐到了最前面。

      五、1949年春节:会见斯大林特使米高扬,请客人吃红烧鱼

  1949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三,斯大林特使、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一行四人来到了西柏坡,为毛泽东访苏等事宜举行会谈。
  午后,毛泽东在门口迎接米高扬。一见面,米高扬就表示:“我们是受斯大林同志委派,来听取毛泽东同志意见的,回去向斯大林汇报。我们只是带着两个耳朵来听的,不参加讨论决定性意见,希望大家谅解。”毛泽东握着米高扬的手说:“欢迎!欢迎!”
  2月1日到3日,毛泽东同米高扬正式会谈,周恩来、任弼时也参加了。毛泽东围绕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等主题,系统地发表了看法。在中国的对外政策上,毛泽东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她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她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跳蚤、臭虫、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们必须好好加以整顿。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了,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点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门。”几天下来,主要是毛泽东在谈。
  为了表达对苏联代表的热情欢迎,有关方面早已备好了丰盛的酒菜,由于苏联人爱喝酒,还特意从石家庄买来了上等的汾酒和葡萄酒。
  据毛泽东警卫李银桥回忆:苏联人带来许多罐头食品,还有酒,拿出来摆了一桌子,挺洋气,挺花哨。米高扬穿戴也很好,圆领皮大衣,圆筒皮帽子,威风得很,而毛泽东的衣袖上赫然补了块补丁。西柏坡当时除了养的猪和鸡,没有其他高级食品,随后从滹沱河里捕了鱼,做了红烧鱼、溜鱼片款待客人。
  苏联人酒量惊人,米高扬用玻璃杯喝汾酒,就像喝凉水一样,大半杯子一口气就能灌下去。毛泽东沾酒就脸红,朱德当时有喉炎不能喝酒,任弼时高血压严重不能喝酒,刘少奇只能用小盅喝一点白酒。周恩来算是能喝酒的了,也没像米高扬一样端起杯子咕咚咕咚地灌。
  饭桌上的气氛是愉快的。但在李银桥看来,毛泽东不喜欢看苏联人大出风头,哪怕是在喝酒的问题上。工夫不大,毛泽东就招呼盛饭:“吃饭了,吃饭了,尝尝我们滹沱河里的鱼。”他还笑着说:“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
  苏联翻译指着红烧鱼问:“这是新捞的活鱼吗?”他们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肯动筷。一年后,毛泽东出访莫斯科,吩咐随行的厨师:“你们只能给我做活鱼吃。他们(苏联方面)要送来死鱼,就给他们扔回去。”
    2月6日中午,毛泽东来到米高扬的住处,为他送行,米高扬后来对担任翻译的师哲说:“毛主席有远大的眼光,高明的策略,是很了不起的领袖人物。”

      六、1952年春节:戴口罩春游黄鹤楼被群众认出

  1952年的春节毛泽东是在武汉度过的,权延赤《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一书回忆了当时的情形。
  1952年毛泽东南下武汉,游龟山、蛇山,登黄鹤楼。出于安全考虑,毛泽东这时已不能随便到群众中去了,因为处处都可见到他的肖像,老百姓都认得他。安全部门一再坚持,毛泽东不得不妥协,最后带着口罩与群众一同游春。
  一个小孩竟然认出了戴着口罩的毛泽东,孩子惊喜地喊到:“毛主席!毛主席!”人群立刻像潮水般涌来,刹那间,人挤人,挤成一团。罗瑞卿、李先念、王任重、杨奇清在外面保护,卫兵们在里面围绕着毛泽东,随着人潮流动。到处都是人,拥来拥去,出透几身汗,众人终于拥挤下山,来到江边,护送毛泽东登船。
  登船后,毛泽东摘下口罩,回头向大家招手,顿时掌声雷动,欢呼声震天动地。罗瑞卿和杨奇清后来向中央政治局作了检查,说安全保卫工作没搞好。 毛泽东毫无责怪的意思,只是说了句:“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
      此后,毛泽东的年,一般都在家里过,大量的时间都是批阅一些公文,回复一些信件,毛泽东知道自己如果在外地过年,就会影响到其他人的过年,这是他所不愿意的。

    七、1963年春节:开始还40多年前的旧债

1920年,毛泽东为了湖南的革命运动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量较大的银款,他去上海找到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章士钊,章随后发动了社会各界名流捐款,一共筹集了两万银元,全部交给了毛泽东。
    1963年春节前,毛主席对章世钊的养女章含之说:这笔钱帮了共产党的大忙,从现在开始还他这笔欠了近50年的债,一年还两千元,十年还完两万。章含之回家告诉父亲,章士钊哈哈大笑说:“确有其事,主席竟还记得!”几天之后,毛泽东主席派徐秘书送上第一个两千元,并说今后每年春节送上两千元。章要女儿转告主席不能收此厚赠,当时的银元是募集来的,他自己也拿不出这笔巨款。主席听了微笑说:“你也不懂,我这是用我的稿费给行老(章士钊字行严,毛经常称他行老)一点生活补助啊,……你就告诉他,我毛泽东说,欠的账无论如何要还的,这个钱是从我的稿酬中支付的。”自此,每年春节初二这天,毛泽东主席必定派徐秘书送来两千元,一直到1972年送满累计两万元。
   1973年春节过后不久,毛泽东主席又提出“……从今年开始还利息。五十年的利息我也算不清应该多少。就这样还下去,行老只要健在,这个利息是要还下去的。”


    八、1964年春节:主持召开国际国内形势与教育问题座谈会,明确教育革命的总方针

    1964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一下午三点,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召开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邓小平、彭真、陆定一、康生、郭沫若、蒋南翔等,以及党外人士陈叔通、黄炎培、章士钊、许德珩等十六人。
    一开始,毛问章、许、陈、黄等:你们说,我们会不会垮台?苏美合作会不会出兵?会不会占领北京?我们是有准备的,顶多退到延安。那时我们只有一百五十万人,还顶住了。他们原子弹多,会不会把我们打死?(章说:不会)(毛对黄炎培说)是不是上了贼船?你们都上了贼船,下不来了,怎么办?(章说:我们不下来了。)
    毛主席接着说: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很好。帝国主义的日子不好过,修正主义的日子也不好过。走狗不那么走,美国就要搞掉它。例如南越的吴庭艳。伊拉克有个卡赛姆,也是美国搞掉的。搞掉了吴庭艳,蒋介石很伤心。一月十日台湾开紧急会议,决定与法断交,形式上是蒋与法断交,实际上是法国与蒋断交。
    我最近对外国人员讲话,要印给他们看。许德珩,你是一党之魁,不看还行?
    人就是要挨骂。人挨骂有好处。修正主义公开骂我们,我们就可以公开反击,公开了就好办。一九四○年我们在重庆有个办事处,蒋介石暗中搞了个“限制异党办法”,在他们内部发行,比修正主义高明。后来一九四一年搞皖南事变,他们消灭了叶挺九千人,又搞三次反共高潮,教育了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使我们做了准备。抗战胜利后,我到重庆谈判。正在谈判期间,打了上党战役,把阎锡山的几千人消灭了。后来又打了邯郸战役,高树勋起义了,几千人没有跑多少。(康生说:高树勋还是共产党员。)可见人是会变化的。
    ······

    国际形势,当走狗不好当,尼赫鲁太不行了。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反动派输定了。现在还有神气,还张牙舞爪,但是他们脱离群众,苏联修正主义日子不好过,到处碰壁。在罗马尼亚碰了壁。波兰不大听话。古巴是听一半,不听一半。听一半是因为古巴没有石油,不能造武器,无可奈何。美帝国主义日子也不好过。日本是要反美的,不仅日本共产党反美,日本人民反美,日本大资产阶级也要反美。不久前北×制铁所拒绝美国调查。中法建交是戴高乐主动的,戴高乐还不是大资产阶级吗?他也反美。(问章:)你知道沈崇事件吗?(章说:是沈从文吗?)不是,是北大一个女学生,被美军强奸,就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美浪潮。现在美帝到处做坏事,到处遭到反对。
    在这次座谈会上,毛主席还重点论述了教育方面的问题,尖锐指出:

    现在课程就是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中小学生近视眼成倍增加,这样不行。
    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要有娱乐、游泳、打球、课外自由阅读时间。孔子教学生只有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教出了颜回、曾参、荀子、孟子四大贤人。颜回二十四岁死了。
    学生只是成天读书,不搞点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不能跑跑跳跳、打球、游泳、看点电影,又不看课外读物,那是不行的。学生不能培养成书呆子。
    历来的状元就很少有真正好学问的。唐朝第一流诗人李白、杜甫,都不是状元,既非进士,又非翰林。韩愈、杜牧、柳宗元是进士出身,但只能算是第二等的。王实甫、关汉卿、施耐庵、罗贯中、蒲松龄都不是状元、进士和翰林。曹雪芹、蒲松龄只是清朝的拔贡。凡是当了进士、翰林的都是不成功的。明朝的皇帝,搞得好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皇帝做得最好,他一字不识,是个文盲。一个是明成祖,皇帝也做得不错,是一个半文盲,识字也不多。但以后万历、嘉靖等都读了很多书,成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专政,反而不行,国家就管不好了。六朝的梁武帝,能文能武,能说会写,最后困死台城。宋徽宗能诗会画,字写得很好,做了俘虏。他们都是“只专不红”,亡了国。可见书念多了要害死人。刘秀是个大学士,比较蹩脚。刘邦是个草包,也没有什么文化。我看书要读,读多了,害死人。
    现在的考试办法是对付敌人的办法,而不是对人民的办法。实行突然袭击,出一些偏题、古怪题,使学生难以捉摸,还是考八股文章的办法。我看这种考试要彻底改革。我主张公开出考题,向学生公布,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看书去做。譬如,对《红楼梦》的研究,出二十道题,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解答。有的学生答出一半,但其中有几个题目答得很出色,有创造性见解,这样的试卷可以给一百分。另外有些学生二十道题全部都答了,是照书本上背下来的,按老师讲的答对了,但是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这样的试卷就可以给五十分或六十分。考试我看可以允许交头接耳,甚至冒名顶替。自己不懂,问懂了就有收获。交头接耳、冒名顶替,过去不公开,现在让它公开。这无非是你会我不会,你写了我再抄一遍,也可以,抄会了也是一次学习。总之,考试的方法要改变,要搞得活一些,不要搞得太死,具体如何作法,可以试点。
    还有,先生讲课有的啰啰嗦嗦,要允许学生打瞌睡。你讲的又臭又长,还一定让人家听。与其睁着眼睛听着没味道,不如打瞌睡,可以休息脑筋,养养精神,对身体有好处。
    现在我们搞得太死了,课程太多,考得太死,我们不赞成。现在这种作法是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不赞成读那么多书。考试用对待敌人的办法对付学生,害死人,要改变。
    应该下去。现在有些人不重视下乡劳动。李时珍长期自己下乡采药,祖冲之是自修的,没有进过什么大学、中学。孔夫子又进过什么大学?他的职业是人死后去吹吹打打,当吹鼓手。这一点是章太炎指出的。他还做过会计,看过牛羊。但是,他却学会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会弹琴、骑马、射箭、驾车子。“书”大概讲的是历史。后来到鲁国做官,官也不大。鲁国只有一百多万人口,相当于现在一个大县。孔夫子自己说,他小时贫穷,受鄙视,经常挨骂,自得仲由以后,才“恶声不入于耳”。大概是子路做了孔子的保镖,谁骂就要揍谁,别人不敢再随便骂他了。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正确的,但是办法不对。课程太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这几方面都要改。 可以改。高尔基只读了两年小学,学问完全是自学的。美国的富兰克林是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传记文学家,他是卖报童出身。瓦特是一个工人,没有读过多少书,发明了蒸气机。要让学生自学,学会思考,比读死书好,要多给时间。
    课程讲得太多,是繁琐哲学。繁琐哲学终究是要灭亡的。我看用这种办法教学生,不论是中国的也好,美国的也好,苏联的也好,都要灭亡,走向自己的反面。无论土教条、洋教条一概不行,都不要。五经、十三经注解那么多,还不是都灭亡了,行不通。佛经那么多,谁能读得完!唐玄奘翻译的解释金刚经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不到一千字,比较好读。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那么长,就很难读完了。
    书不能读得太多。马列主义的书要读,但也不能读得太多,读几十本就行了。读多了就会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或修正主义。
    孔夫子的教学也有问题。孔子没有参加过工、农业劳动,因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不行。这方面我们要想办法。 洋教条、土教条都要反对,要创自己的路。


    九、1975年春节:抱病离开长沙,只为让这里的服务人员轻松过好年

1974年,毛泽东到长沙养病,一住,就是114天。1975年的春节,来得有些迟。进入2月,毛泽东所住的九所六号楼后山上,树枝儿已经绽出小绿蕾了。服务员们兴奋地将这些春的消息告诉毛泽东,并留毛泽东一定要在长沙过年。
  其时,毛泽东的病已经很重了。但他还是微笑着对向他报春消息的服务员们表示感谢。不过,他心里的主意已经定下来了,离开这儿,回北京去,让大家过一个好年。当工作人员知道毛泽东的这个想法后,都再三的挽留。毛泽东还是坚持要走。2月3日,毛泽东结束了在湖南休养了114天的生活,乘专列离开长沙,取道南昌、杭州和上海,并于2月6日返回北京。2月11日在北京过春节。
  毛泽东临走时对大家说:“在这里住了这么久,辛苦大家了。已经住了一百多天了,客散主人安。我走了以后,你们也好好过一个春节吧!”并让人搀扶着努力站直身体,给大家鞠了一躬。
  毛泽东体贴他人的话和致谢的行动,让在场的服务员们都泪光闪闪。不过,毛泽东还是承诺:“今年冬天再回来吧。”但是,1975年的冬天毛泽东没有回来。


    十、1976年春节:凄清而温情

  时间是1976年1月31日,这是毛泽东在世的最后一个春节。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以及毛泽东的身体状况,这个春节有些寒栗。毛泽东家里没有客人,也没有自己家的亲人,只有身边几个工作人员陪伴着他。毛泽东没有能做什么,看了几次书,但手已经没有拿书持久的能力了,就连年夜饭都是由张玉凤一勺一勺地喂的。饭后,几个人把毛泽东搀扶下床,送到客厅。毛泽东坐下后,头靠在沙发上休息,静静地坐在那里。夜幕降临了,北京城里,万家灯火,鞭炮冲天。也许是因为中南海的墙太高,那些寄托着百姓欢乐的鞭炮,在这里只能隐隐约约听见。毛泽东看着眼前日夜陪伴他的几个工作人员,不觉也有些酸楚。或者,远处那隐隐的鞭炮声,使他想起了往年燃放鞭炮的情景。他用低哑的声音对张玉凤说:“你们也放点爆竹吧!年轻人也该过过节哩!”张玉凤也想通过鞭炮的声响送走一些寂寞,便让正在值班室的其他几名工作人员准备好了几挂鞭炮,并在房外的空坪上燃放了起来。毛泽东听着这噼拍炸响的爆竹声,那久未见过笑容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儿喜色。这就是老人家的最后一次春节。
  这一天,毛泽东只是坐着,几乎没有做任何其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