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世和小樱同人图:转录【佛塔影下】之十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25:18

压舱石

泰国   林太深

        走进玉佛寺,到了大皇宫,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泰国文化气息,脚下踏着的是厚厚的历史陈迹的积淀,满目看到的是泰国和中国的精美艺术群。而最能体现和联系这三者的,应是这脚下石。脚下石,昔年从中国搬来压舱的石头,还有一些石雕的伯公、门神之类的青石或花岗岩翁仲。

    二百多年前,正是清乾隆年间,海禁已开,暹中贸易不断,暹罗出口往中国的有大米、木材和香料;运回的,多数为今日唐人街龙尾爷所摆卖的副食品、手工艺品等:几十年前一个笑话流传至今:新唐阿兄在三聘打工,早餐时候,鱼肉不敢沾,只对着咸菜下筷,看得老板娘牙痒痒地、狠狠地瞪他好几眼。此君后来对人说:“老板娘真孤寒,连咸菜也不让人吃”。其实,咸菜也是舶来货,飘洋过海坐着红头船(后来是洋船)过来的,比鱼肉还贵呢。

    唐山的货物,再加满船的南来客,也稳不住船的重心,必须靠一些重物如石头、石雕及瓷器等,才能压得住船舱的重心,以免船身过轻飘浮不稳,造成倾斜甚至翻覆。

    也许是历史的偶然。那时正是节基皇朝的初创阶段,建造玉佛寺和大皇宫,均需大量建材。于是,中国海边的石块,和靠打石为业的石匠,既能物有所用,人也能施展所长,暹罗和中国工匠和艺术家的心血铸造的玉佛寺、大皇宫,今天已成为全体泰国人民最可宝贵的文化财产。也因此,泰国的、中国的精神、物质财富得以保留至今,使二百年后的子孙才能看到前人的脚印,并沿着他们的轨迹前进。

    玉佛寺和大皇宫,风风雨雨中经历了二百多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又看过世界多国的兴亡盛衰,多少国度更朝换代,多少地方沧海桑田。寺里玉佛的微笑,仍感化着亿万大众,垂询关注的目光,仍在注视着人民的苦艰。玉佛寺、大皇宫、大金塔,仍屹立于蓝天下,祥瑞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每当我走进玉佛寺,踏着脚下厚实的石板,耳际又响起导游员对于玺舱石的讲解,亲切之情油然而生,我仿佛感受到来自家乡的问候。有时,我甚至在心里还用家乡话问一声好,然后我用心细听,空气中似有人在答:“你好,欢迎。”我环顾左右,只见近处有几位石雕的翁仲,正尽责尽职地在站岗护院,执着又认真。

    二百多年来,他们就这样站着,不艮风,不避雨,顶着烈日,在异国他乡,一站历时二百多年。读着我的疑惑,他们却说:“不累不累,站岗看门,原是我们本份。在家乡海滨时,还不是天天面对大海,受风吹口晒雨淋,看日落日出。潮涨潮落,来这里二百多年了,我们也把自己溶进了造片土地,溶人了这个族群,我们甚至也化成了暹罗历史的一部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至少也留着我们的影子,我们的脚印。”

    看着这些石雕,我感到热乎乎的亲切,那严肃中挂着永远微笑的站岗者的姿态,那长髯慈爱的面庞,叫人怎忍心让他们换哨调岗?

(发表于《世界日报》湄南河文艺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