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相关计算:从长周期看人口死亡率【图示1-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33:40

从长周期看人口死亡率

这方水土  2012.1.6

与毛泽东主席相关联的新中国的一切重大事件,无不成为某些群体抨击的话题,尤以五六十年代几件事炮火击中。其中,六十年代人口死亡数字更被妖魔化得血腥吓人,以此把整个毛泽东时代都描述得活不下去。更有甚者公然赞美蒋介石统治时期,说那时仁慈死人少。

真实的历史究竟怎样?

为疗心病,闷起来昏天黑地看各种资料看各种文献,累成如下图表,使我了然于心。

有此心病的大概不止我一个。为此,把几张图表拿出来,权且作为引玉之砖。

一、新中国(1949-1990)人口概况

图1:

 

图1表1显示: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人口状况的起点是死亡率20‰、平均预期寿命35岁——这是蒋委员长留给全体中国人民的生命遗产

2、 新中国人口死亡率图示呈一条有起伏的迅速下降斜线。纵观1949-1990年四十余年间,除1960年外,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快速持续上升,人口死亡率快速持续下降,总体状态呈低死亡高寿命特征。

3、新中国第一年人口死亡率即由20‰下降为18‰,以后逐年递减。解放后仅仅七八年,人口死亡率就降至10.80‰,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57岁,整整增加了22年!那一年恰是1957年。图表也记载了1960年令人扼腕叹息的曲折。由于严重自然灾害和严重的工作失误,1959年我国人口死亡率回升至14.59‰,1960年达到25.43‰——新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年。图1显示,局面很快得到控制和扭转,1961年人口死亡率回落到14.24‰,1962年降至10.02‰。此后人口死亡率加速下降,再无大的起伏。

表1                    新中国(1949-2000)主要人口指标汇总表

年份

总人口     

(万人)

预期寿命

(岁)

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总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1949

54167

35.0

36.00

20.00

203.6

16.00

1950

55196

37.00

18.00

19.00

1951

56300

37.80

17.80

20.00

1952

57482

37.00

17.00

20.00

1953

58796

37.00

14.00

23.00

1954

60266

37.97

13.18

138.5

24.79

1955

61465

32.60

12.28

20.32

1956

62828

31.90

11.40

20.5

1957

64653

57.0

34.03

10.80

70.39

23.23

1958

65994

29.22

11.98

80.8

17.24

1959

67207

24.78

14.59

10.19

1960

66207

60.0

20.86

25.43

-4.57

1961

65859

18.02

14.24

3.78

1962

67295

37.00

10.02

84.27(1963)

26.99

1965

72538

37.88

9.50

28.38

1970

82992

33.43

7.60

25.83

1975

92420

68.2

23.01

7.32

27.51

15.69

1978

96259

68.2

18.25

6.25

12.00

1980

98705

69.0

18.21

6.34

城13.0乡23.9

11.87

1985

105851

68.9

21.04

6.78

34.8(1987)

14.26

1990

114333

68.6

21.06

6.67

32.89

14.39

1995

121121

70.8

17.12

6.57

33.03(1996)

10.55

2000

126743

71.4

14.03

6.45

28.38

7.58

资料来源:《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总1949-1989》;《中国社会统计资料1990》;《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5》;《中国卫生年鉴1990》;钱信忠《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与决策》;钱信忠主编《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王琳《中国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及原因的国际比较分析》等等。

4、到1975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达到了68.2岁,人口死亡率降到7.32‰,而发达国家直到1980年死亡率还在9.0‰(见表2)。到1980年,我国主要人口指标全部优于世界平均水平,已接近和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其中人口死亡率指标优于发达国家。

表2                      1980年主要人口指标国际比较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预期寿命(岁)

世界平均

28.00

11.00

85.0

62.0

中国

18.21

6.34

城13.0乡23.9

69.0

发达国家

16.00

9.00

20.0

72.0

发展中国家

32.00

12.00

109.0

58.0

资料来源: 钱信忠《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与决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6;钱信忠主编《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12

此时的中国,人到七十不算稀!

这是毛泽东主席留给全体中国人民的生命遗产。

二、民国时期(1912-1949)人口概况

被某些人在网上留恋吹捧的民国时期,人民生死状况究竟怎样呢?

图2:

 

图2表2显示:

1、民国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持续高位徘徊,总体健康状态呈高死亡低寿命特征。

2、说明:图2表2是各方面调查研究数据的汇总表,不是统计图表。

民国时期(1912-1949年)政府的人口统计残缺不全。几十年来中外学者对此众说纷纭。有人对此原因作了分析:“在民国不长的38年中, 从袁世凯当政到军阀割据, 从国民党政府建立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动荡的时局使得没有一个政府能真正控制全中国若大的疆域”。“1912年以后的一次次人口普查因其覆盖面的不断缩小而使得部分边远省的人口调查流于形式, 几乎没有进行”。(见米红、蒋正华《民国人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研究与评价》)

3、尽管如此,民国时期还有一些可信数据。据国民政府内政部统计,1912年全国总人口4.2亿人。业界普遍认为这个数字基本可信,同时认为,受传统生育模式制约,1912-1949年我国人口呈高出生率,生育水平波动较小;又由于长期受战争饥荒疾病及基本社会条件制约,民国时期人口呈高死亡率,死亡率波动范围也较小。对此,有学术团体和专家学者做了一些调查分析,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择要如下:

金陵大学乔启明两次做部分省市抽样调查,1922年至1936年期间人口出生率35.7‰~42.2‰,死亡率25.0‰~27.9 ‰,推算全国乡村人口平均粗死亡率30‰,且南方高于北方。

 

表3               民国时期(1912-1949)各方调查数据汇总表

年份

人口总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预期寿命(岁)

资料来源

1911

50~55

870(香港1909)

 

Ross.F.A.Changing,见米红蒋正华《民国人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研究与评价》

1912

25.39(绥远省)

 

 

侯杨方《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

1917

33.0

 

 

陈达1981,见黄荣清《中国人口死亡问题研究》

1919

33.0

100-200(东北地区1918-1938)

33.7(东北地区1918)

黄荣清《中国人口死亡问题研究》

1922

33.0(37.1河北盐山县)

 

 

同上

1924

①33.0  ②27.9

 

 

①黄荣清《中国人口死亡问题研究》;②侯杨方《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下同

1925

①33.0  ②27.9

555.0(广州)

 

同上

1926

33.0

183.7(江宁县)

 

陈达1981,见黄荣清《中国人口死亡问题研究》

1927

33.0

297.0(北平)

 

同上

1928

33.0

 

 

黄荣清《中国人口死亡问题研究》;侯杨方《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

1929

①33.0  ②27.6

284.0(武汉)

34.63

Seifeit 1935,侯杨方《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黄荣清《中国人口死亡问题研究》下同

1930

①33.0  ②27.6

 

34.63

同上

1931

①33.0  ②27.6

 

33.3

①黄荣清《中国人口死亡问题研究》;②侯杨方《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下同

1932

①33.0②30.0(全国)

31.6河北定县42.8江苏江阴

 

 

同上

1933

①   33.0②30.0(全国)

32.3河北定县36.1江苏江阴

 

 

同上

1934

①33.0  ②30.0(全国) 52.0江苏江阴

275.0

 

同上

1935

29.1

 

南京男29.8女38.2

侯杨方《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预期寿命见《中国社会统计资料1990》

1936

27.6

 

 

米红蒋正华《民国人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研究与评价》表2各家调查与估计

1937

35.0 

 

 

1937-1945各方均缺乏日寇占领区扫荡区人口死亡数,难以覆盖全国。取侯杨方均值上限

1938

35.0

 

38.62(东北地区)

侯杨方均值上限;黄荣清《中国人口死亡问题研究》

1939

44.2

 

 

米红蒋正华《民国人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研究与评价》表2各家调查与估计

1940

A.27.9  B.39  C.25-30

 

37.00

A.乔启明,B.Thompson调查,C.约翰.查尔斯.卡特威尔,见米红蒋正华《民国人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研究与评价》

1941

35.0 

 

37.17(云南呈贡)

侯杨方《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

1942

35.0

 

37.17(云南呈贡)

同上

1943

50.5(四川)

314.8(云南呈贡)

37.17(云南呈贡)

米红蒋正华《民国人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研究与评价》表2各家调查与估计;侯杨方《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

1944

35.0

 

37.17(云南呈贡)

侯杨方《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

1945

36.0

201.48

30.22

粗死亡率见米红蒋正华《民国人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研究与评价》;婴儿死亡率和预期寿命见侯杨方《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

1946

36.0

201.48

30.22

同上

1947

36.0

201.48

30.22

同上

1948

36.0

201.48

30.22

同上

1949

民国时期总25.0~35.0

201.48

30.22

侯杨方《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

 

哈理.司伏特(Harry E.Seifeit)根据1929-1931年资料编制中国人口生命表,认为中国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男子为34.85岁,女子为34.63岁,这一数据被广泛引用。Tomson调查中国人口出生率为45‰,死亡率为39‰。约翰.查尔斯.卡特威尔利用1950~1955年人口数据推演得到1940年中国人口出生率40‰,死亡率25~30‰左右,出生时预期寿命约37岁。清华大学学者1940年2月~1944年6月做云南呈贡调查,专家据此推算此间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37.17岁(包括霍乱死亡人口在内)。学者侯杨方认为,总的来说, 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粗死亡率约在25‰~35‰之间。

1959年,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利用1953 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其它有关生命统计进行了回顾性计算,对1900~1943年间的中国人口采用了固定的增长率, 推演得到此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37‰,死亡率为33.4‰,自然增长率为3.6‰。有关专家认为,“它反映了中国人口在这一期间因战争、饥荒、瘟疫等天灾人祸遭受巨大损失的基本事实”(见米红、蒋正华《民国人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研究与评价》)。

婴儿死亡率是构成总死亡率的重要方面。整个民国时期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连年战乱饥荒和深重的剥削压迫, 人民大众生活困苦营养状况差,有病看不起,加之文盲率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土法接生,婴幼儿、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甚高。据调查,1929年武汉市劳工家庭的婴儿死亡率280.0‰,显示底层工人家庭的生存环境恶劣。由于灾荒贫困和疾病流行,1941~1944年云南呈贡婴儿死亡率高达314.8‰。据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所做的回顾性调查分析,1945~1949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为201.48‰。

4、综上所述,尽管各种调查数据存在差异,但都共同反映出民国期间高出生高死亡低寿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各种数据汇总的结果,大体勾勒出一个民国时期人口总死亡率区间:25‰~40‰,其指数趋势线稳定地显示在30‰以上(见图2)。图示也大体印证了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长李德全的结论——她在1950年9月政务院第49次会议上的报告中说:1949年以前我国人口总死亡率30‰以上。

看来,蒋委员长统治时期,在中国人民的生与死之间并不那么仁慈,人口死亡远在新中国之上。

三、从长周期看我国人口概况

图3:

历史是以百年纪的。追溯中华民国38年,比之新中国40年,比较1911-1990八十年间中国自身以及中外人口的健康状态,一切就更加明了。

图4:

图5:

 

长周期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曲线(图3图4图5)明确显示:

1、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时期人口生死率曲线截然分明地呈现在上下两个不同区间——民国38年中人口死亡率从未低于25‰,人口寿命也不高于40岁;新中国除一个时间点(1960年)外40年间人口死亡率从不高于25‰,人口寿命从未低于40岁。两个曲线区间几乎不存在数据的历史重复。

图3图4横轴左侧,呈现1912-1949年民国38年间高得惊人的人口死亡率曲折不下,低得可怜的人口预期寿命长期徘徊。生死曲线的背后,承载着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

横轴右侧,呈现新中国持续下降的死亡率和一路攀升的人口寿命。生死曲线的背后,承载着焕发出生机活力的中国人民!

 

表4                    英法美德日1848-1985年人口死亡率(‰)

年份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苏联

1900

18.3

21.5

17.2

18.7

20.3

 

1910

13.7

19.4

14.7

18.7

21.1

 

1915

16.1

19.0

13.2

15.0

20.1

 

1920

12.7

17.2

13.0

15.0

25.4

 

1925

12.3

17.2

11.7

13.5

20.3

 

1930

11.6

16.8

11.3

11.1

28.2

 

1935

12.0

15.7

10.9

11.8

16.8

 

1940

14.4

18.9

10.8

12.8

16.2

 

1941

13.7

17.3

10.5

12.2

15.7

 

1942

12.4

16.9

10.3

12.3

15.8

 

1943

13.1

16.3

10.9

12.4

16.3

 

1946

12.1

13.4

10.0

12.2

 

 

1947

12.1

13.2

10.1

11.8

14.6

 

1948

10.9

12.4

9.9

10.4

11.9

 

1949

11.7

13.6

9.7

10.3

11.6

 

1950

11.7

12.8

9.6

10.3

10.9

9.2

1951

12.6

13.5

9.7

10.5

9.9

9.2

1952

11.4

12.4

9.6

10.6

8.9

9.2

1953

11.4

13.1

9.6

11.0

8.9

9.2

1954

11.4

12.1

9.2

10.4

8.2

9.2

1955

11.7

12.2

9.3

10.8

7.8

9.2

1956

11.7

12.5

9.4

11.0

8.0

 

1957

11.5

12.0

9.6

11.3

8.3

 

1963

 

11.7

9.6

 

7.0

7.2

1968

 

11.0

9.6

 

6.8

7.7

1975

 

10.5*

9.1*

 

7.1

7.7

1978

 

10.5*

9.1*

 

7.1

8.7

1980

 

10.5*

9.1*

 

7.1

 

1981

 

10.9*

8.9*

 

6.8

9.0

1985

 

10.9*

8.9*

 

6.8

 

资料来源:《近三十年世界人口普查和人口概况(增订本)》沈益民编著,群众出版社1987;《英法美德日百年统计提要》统计出版社1958;《中国卫生统计1989》第六卷第六期. 注:*为欧洲、北美发达国家均值。

 

2、1949年是中国人口史上无可辩驳的转折点。

1949年然终结了民国时期高出生高死亡低寿命的人口再生产方式——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华民族残酷剥削压迫的历史性的断然终结,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新时代的开端。因而,1949年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无可辩驳的转折点

3、人口死亡率国际比较图示(图5)显示,民国时期人口死亡率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和苏联,除日本一个时间点(1930年)外,同时期数据曲线分布在没有交集的上下两个区间;新中国人口死亡率快速趋近西方发达国家和苏联水平,并在1970年前后超过它们,表现出中国人口强大的活力。

4、两段历史时期两种社会制度,人口生死线如此分明,表达着太多的内涵!判断一个政府的合法性,判断一个执政党的合法性,还有什么比几万万人民大众的生与死更能说明问题的呢?

孤立静止地抓住一个时点去评价甚至否定一个时代,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一定失之偏颇。

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时代,是大是大非,是考验每一个中国人良心的严肃命题。

5、毛主席领导新中国27年(1949-1976),为了人民的健康,进行了全方位艰苦的努力,开创了了不起的建国初。

新中国成立之初腹背受敌。国内蒋介石卷走了国库里几乎所有黄金,留下一个物价飞涨工农业凋蔽天怒人怨的旧社会。西南东南尚未完全解放,敌特残匪猖獗,跑到海岛上去的叫嚣反攻大陆;大部分尚未土改地区,地主依收着高额地租放着高利贷;上海的投机商们倒卖黄金囤积居奇推高物价,叫嚷着要看土包子的失败。国外帝国主义封锁,紧接着是朝鲜战争。

新生的共和国承担起这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家业。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人民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禁毒禁赌禁娼净化社会;建立工会农会民兵妇联,建立基层民主政权,组织起来,生产互助恢复经济扩大就业,调集物资稳定物价打击投机,改善人民生活;移风易俗,爱国卫生,扫除一切垃圾污垢,改善生存环境,防治和消灭急烈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建立公费医疗和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工农大众扫盲识字学科学学文化,接手和改造旧学校,建设人民的新型教育制度;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几亿中国人永远告别了“东亚病夫”!

翻了身的广大人民群众焕发出空前的热情,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建设人民自己的新国家!

所有一切不懈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才有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根本改善——人口预期寿命增加,人口死亡率下降,先于GDP超英赶美。

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不应忘记这一切。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