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 工作:【李邕《麓山寺碑》 附录:怎样临习《麓山寺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16:57
李邕《麓山寺碑》 附录:怎样临习《麓山寺碑》
返 回
时间: 2010-11-13
纵横黄庭坚李思训王羲之矫健
http://wenku.baidu.com/view/e27a247e5acfa1c7aa00cc33.html
《麓山寺碑》拓本
《麓山寺碑》亦称《岳麓寺碑》,李邕撰文并书,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在湖南长沙岳麓公园。碑高2.7米,宽1.35米,行楷书28行,满行56字,共1413字。圆顶上饰有龙纹浮雕,上有阳文篆书“麓山寺碑”四字。碑左和右下方有损缺。碑侧刻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正书阴刻题名“元丰庚申元日同广惠道人来襄阳米黻”字样,“元丰庚申”即公元1080年。碑现在长沙岳麓山公园内。
《麓山寺碑》是李邕行楷书的代表作。李邕一生书写过的众多碑铭,以麓山寺碑最为精美,该碑笔力凝重雄健,气势纵横,如五岳之不可撼。运笔博采魏晋及北朝诸家之长,结体纵横相宜,笔法刚柔并施,章法参差错落,行云流水,化柔为刚之美。北宋黄庭坚评其:“字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务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复生, 不过如此。” 清孙承泽:“《岳麓寺碑》虽已残剥,然其锋颖尚凌厉不可一世。北海奇人,故所书尔尔。昔俞仲蔚谓此碑胜《云麾》,必有所见也。北海书宋初人不甚重之,至苏、米而稍袭其法;又至赵文敏,每作大书,看意以拟之矣。”(《庚子消夏记》)后起书法大师,如苏、米芾、赵孟頫等都沿袭其法。此碑笔力雄健,如五岳之不可撼,历来于《李思训碑》并称为李邕的书法杰作。yishujia.findart.com.cn
传世北宋拓本有故宫博物馆藏本、赵声伯藏本、苏州博物馆藏本。历代出版《麓山寺碑》碑帖甚多,国家文物出版社1984年曾出版《唐李邕书麓山寺碑》,以北京市文物商店藏宋拓本为底本。































































































怎样临习《麓山寺碑》
--------------------------------------------------------------------------------
一、李邕与《麓山寺碑》
李邕(675—747),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著名《文选》学家李善主子。初为左拾遗,后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为人秉性刚直,极富政声。为文长于碑颂,而复多自书,杜甫谓之“碑版照四裔”。古稀之年为奸相李林甫害死。传世书作有《李思训碑》、《麓山寺碑》、(李秀碑)、(卢正道碑》、《东林寺碑》、〈叶有道碑》等多种。
李邕与唐代大多数书家一样,其学习书法也是从王羲之入手的。但他能“入”能“出”,在王字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宋代《宣和书谱》云:“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学右军行法,顿挫起伏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邕是以行书入碑的积极拥护者,他所“摆脱”的“旧习”,正是王体行书不适应碑版的那些局限。
《麓山寺碑》又称《岳麓寺碑》。纵观此碑,笔力雄健,字势俊丽。此碑历来评价很高,宋黄庭坚评其书云:“字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力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复生,不过如此。”《庚子销夏记》云:“《岳麓寺碑》虽已残剥,然其锋颖尚凌厉不可一世,北海奇人,故所书尔尔。”此碑之所以为艺林所重,乃因其笔力苍健浑厚,方折劲挺,有骨力洞达、气势开拓、化柔为刚之美。此碑看似驾轻就熟,天真烂漫,实乃神妙变幻,难测端倪,在流畅中寓缜密,和谐中得自然。该碑用笔取自然之法,流畅自如,瘦劲遒丽,一改二王的圆润蕴藉,既刚劲又妍美,风神外露,气势夺人;结字取势颀长,奇宕欹侧,左低右高,似斜反正,斜而不倒,恰到妙处。《麓山寺碑》表现出一种豪放、奔突、明快乃至荒率的审美情趣,不计工拙,不经意而出新,毫不掩饰其真情实感。杜甫曾有诗赞李邕书法曰:“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信不虚言!总之,李邕的字汇合了魏碑体正楷与 王羲之体行书的长处,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行书入碑”的课题。同时该碑是“体兼行、楷”的代表作,因此选用它作为学习行书的入门初阶是再好不过的了。yishujia.findart.com.cn
二、临写《麓山寺碑》应注意的几点
1.在临写时既要动手,更要动脑。在临写中,只动手不动脑,只顾生硬描摹.既不考虑这些点画形态的来由,也不想想甲字与乙字的关系,这是一种收效最差的做法。因此I临写时,先应对帖中之字进行综合的分析比较,将其结体用笔的法度与规律梳理出来,以获得临摹的自由和主动。其次要用心弄明白书家用笔的原理、方法和技巧。范本中同一个点画在不同的位置或不同的字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形态,这些不同的形态究竟是通过怎样的用笔方式造就出来的?毛笔在起止和运行过程中需作何种动作、何种变化才能形成点画的某种艺术效果?在临写中应该仔细研究、反复实践、用心体会,把问题搞
清楚,然后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来。第三要对昕临写的字从结体到用笔都应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这个字的点画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这一笔的位置变动一下行不行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所临写的碑帖加深印象,加深认识,提高临写的主动性,提高书法的鉴赏力。
2.《麓山寺碑》的书体为行楷,故其笔法兼用行书的圆转流畅和楷书的方整规矩,行法、楷法错综出现,产生了时圆时方、时疾时徐、时滑时涩的矛盾变化效果,这对该碑达到既有主体之流美、又有北碑之端庄的境界是个关键。临写时应注意分清何处是行法,何处是楷法,一一领会,然后再着力找出行法、楷法的分布规律,即抓住书家的“经营之道”。
3.该碑行笔速度较快,线条瘦硬,粗细变化不大,给人以矫健挺拔之感。临写时,要看准帖字果断下笔,不可犹豫拖沓,否则笔画出现“涨墨”,会损害线条质量。另外不要夸张毛笔的提按动作,要始终用力提着笔,用笔锋着纸挥洒。
4.开始时应选用锋颖较好的硬毫笔,取悬腕、悬肘的姿势为好。
5.临写时,必须以中锋来体现其圆浑、具有厚度感的线质,避免偏锋带来的视觉效果上的薄弱。结构上要把握开合变化的规律,并着意掌握重心的处理方式、紧松、粗细、疏密的对应参照以及长线条的穿插使用。
三、《麓山寺碑》基本点画的临写法下面我们来看看点的写法。
行书的点,最值得注意的是点与点、点与其他笔画的关系。它们之间或上下关联,或左右呼应。除少数用连笔、牵丝相通外,绝大多数都是凭借微妙的俯仰角度、出入锋芒以“神”相接,构成形断而神不散的整体。这是我们在临写时最需要下功夫揣摩的。
1.瓜子点。先向左上方运锋起笔,然后向右下铺毫行笔,最后顿笔向左上回锋收笔。其状背弓腹收,要写得饱满圆润,有精神,犹如高峰坠石。如图——“于”字上点。
2.长点。先逆锋向左上起笔,笔锋向右下长拉,渐行渐按,其过程较长,形斜,最后回锋收笔。如图二“太”字右点。
3.向下点。先露锋水平向右落笔,迅即用方折法转90度向下行笔,如图三“宇”字首点。这种点
一般只用在一个字顶头横画的正中央,与横画相连,形态端严。
4.出锋点。先露锋斜向落笔,顿后迅即提笔回锋,向需要呼应的方向带出牵丝,如图四“庙”字首点。这种点有俯势,也有仰势,形态活泼,用途极广。
5.横点。先逆锋起笔,接着横向右方铺毫行笔,最后回锋收笔,从点的中腹出锋,如图五“禅”字左上点。这种点改成平势,与其他点势不同,以增加变化。
6.相向点。这两点左右遥相呼应,左点短而向右上挑出,右点由重渐轻,向左下出锋,两点左低而右高,上开下台,颐盼生姿。如图六“光”字。
7.相背点。这种点常用在字的下部,故其势需要左右分开,上聚下分,有力托住上部结构。如图七“乐”字。
8.并列点。这两点是该帖最具特色的书写方法。它采用撇画的书写方法,使两点均并列向左下行笔,左点短,右点稍长,但与撇不同的是两点不出锋,显得敦厚、拙朴。如图八“并”字。
9.三点水。在《麓山寺碑》中,三点水的书写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有三点独立的,也有第二点与第三点相连的,还有三点干脆写成一弧竖的,临写时要注意掌握。如图九“诸”字便为一例。
10.两对点。这种点常用于“雨”字头中。它原本是四点两两相对,但在《麓山寺碑》中却简化成两点,采用相向点的写法,但又比相向点更轻灵,其左点尽力向左下伸展。如图十“云”字。
下面来看看横的写法。
《麓山寺碑》中典型的横画为方笔魏碑写法,圭角明显,除加大了左低右高的斜度外,其用笔与魏碑基本相同,有北碑的厚重感。但是由于该碑是行书,故横画的起笔、收笔处常需与上、下笔画呼应,临写时要特别注意。
1.长横。这种横画的书写方法与魏碑相同,要注意起笔与收笔的圭角。如图一“有”字。其书写方法是:先逆锋向左上起笔,折锋向右下转笔,接着提笔向右中锋行笔,至画端再回锋收笔。在书写时用力要均匀,中间略有起伏,可向下凹或向上凸,以示变化。
2.接上横。这种横是为与上一笔画呼应,逆向抢锋入笔,如图二“在”字上横。写这种横画,一定要注意与上笔的连贯,写完上笔,马上连入下笔,其间不能有丝毫迟疑。若稍一扰豫,则抢锋处便不自然了。
3.上挑横。这种横画的结尼处向上翻挑,以与下一笔呼应,如图三“乎”字横画的结尼处。这种地方,只需在写完横画后颐着笔的移动之势轻轻带出即可,切不可着意用力顿挫、翻提。
4.下折横。这种横画的结尼处是回锋向下带出牵丝,以与下一笔呼应。如图四“事”字首横。它的具体书写方法是:写横画至末端,因要与下一笔画相连,故在收笔时略顿后向左下行去,将锋带出。
5.相向横。这种横画的书写,主要是为了使字的结体能生动多变而改换其排列形式。上横采用下斜,下横则采取上扬的态势,使之在冲突中求得和谐。如图五“未”字两横。
6.并列横。一字中数横并列,在书写时要注意它们的长短、粗细、正斜等各种变化,不能写得一样,否则就会变成美术字而毫无生气。如图六“年”字的横画。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竖的写法。
《麓山寺碑》的竖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垂霹竖。这是一种常用的竖,如图一中的“印”字之竖。其具体书写方法是:逆锋起笔,然后
中锋行笔,最后回锋收笔,状似垂露,要写得坚挺、厚实。
2.悬针竖。这是一种放锋收笔的竖,中锋一拓直下,状如悬针,如图二“仰”字右竖。其具体书写方法是:先逆锋向左上起笔,再折锋向右顿笔,接着中锋向下行笔,笔在运行的过程中慢慢提起,使出锋尖利。
3.短竖。其用笔与垂露竖相同,只是中间过程缩短,短而更显有力,如图三“所”字最后一竖。
4.弧竖。《麓山寺碑》中的竖绝大部分均采用这种写法。它是魏碑的写法,即在下截快收笔时由中锋转为侧锋,渐渐向右下角敛毫而出,如图四“师”字长竖。这种竖常常略向左弯,带点儿弧度,如拉开的弓一样有股张力,但不能弯软。
5.斜竖。此竖向左斜,其形似撇,但用力均匀,收笔处回锋,如图五“山”字中间一竖。
6.带锋竖。行书用笔,常欲流动畅活,因此,在竖画收笔时,其锋往往顺势挑出,以便映带下一笔画,如图六“将”字左边一竖。
7.多竖并列写法。一字之中如有多竖并列出现时,如不注意调节,最易刻板。因此要注意每竖均要有不同的写法,且竖与竖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变化,如呈相向还是相背之态,等等。如图七“佛”字。
此外,与横画一样,行书的竖在其起笔或收笔处也可以显露出呼应上、下笔画的痕迹,如图八“修”字左边两竖就是非常典型的。
我们接着来看看撇的写法。
《麓山寺碑》的撇有曲撇、直撇、回锋撇、重头撇等多种写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碑中的撇,很少是直接提笔出锋的,而绝大多数则向左上带起,这样既可与下一笔画相呼应,又可与这一撇的主干部分构成回顾照拂之势。我们在临写时要注意分析、体会,多开动脑筋。
1.斜撇。这种撇画长而且斜,中锋行笔,运笔至收笔处不是直接出锋,而是要回锋,稍向左上带出,但不是很明显,而是要显得含蓄而矫健。如图一“会”字。
2.弧撇,如图二“如”字。其具体书写方法是:先向右上方逆锋起笔,折锋向右作顿,调锋向左下作弯势行笔,中间的弯度较大,至出锋处向左作大弧度的出锋。
3.竖撇。先起笔写竖,至三分之二处时则向左下提笔运行,最后渐提渐收。此撇应写得直而不僵,如图三“丈”字。
4.平撇。其势较平且短。具体书写方法是:先向右上逆锋起笔,再折锋向右下作顿,最后中锋用力向左下撇出。此撇常用于字的顶部,轻重应适当,其形较平,有利于字的稳定。如图四“重”字。
5.回锋撇。此撇与以上撇画不同的是,在收笔处不是提笔出锋,而是回锋收笔,有一种沉实感,
其运笔是由轻到重。如图五“不”字。
6.带钩撇。这种撇画与以上撇画不同的是,在收笔时不是提笔出锋,而有点像回锋撇,但比回锋撇带出的锋颖更靠上,这样与下一笔画形成牵丝引带的关系,给人以顾盼生情之感。如图六“天”字。重头撇。这种撇画隶意十足,是《麓山寺碑》笔画的一大特色。其书写方法是:先起笔写撇,至末端时重按后再带出。如图七“登”字。
8.并列撇。一字中有数撇并列,应注意其撇画的长短变化、角度变化、轻重变化等。如图八“律”字。
我们现在主要看看捺的写法。
在(麓山寺碑》中,捺的写法是魏碑写法,即捺脚长而丰满、收笔不是提起向右上方“冒尖”,而是敛毫向右下方低垂,显得含蓄、稳重,不矜不躁,稳压阵脚。在该碑中,捺的书写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斜捺,如图一“人”字。其具体书写方法是:先向左上逆锋起笔,再向下折锋,然后调锋铺毫,再中锋向右下由轻渐重,顿后向右捺出,注意不要捺出笔锋。
2.平捺。此捺笔势虽平行,但一波三折仍应表达,行笔由轻至重,至捺脚处重按后再提笔平出,最后收笔回锋。如图二“追”字。
3.短捺,如图三“琳”字。其书写方法同斜捺,只是其形较短,短而省力,有让左之意,使字之结体放中有收。
4.反捺,也可称长点,它是为求变化而成。其具体书写方法是:先逆锋向左上起笔,接着调锋向下行笔,渐行渐按,最后回锋收笔。整个捺画要有一定的弧度。如图四“史”字。
5.弧捺,如图五“见”字。该笔本是竖弯钩,现用一捺表示。其具体书写方法是:顺锋起笔,接着向右平行,渐行渐按,至捺脚处重按后向右平出,注意出锋不宜太长太尖。
6.挑画。挑是自左下斜向右上并出锋的笔道,如图六“振”字左挑。其书写方法是:先逆锋向左上起笔,接着向右下作顿,然后引笔向右上直行,速度要越来越快,在运行的同时,将笔逐渐上提,令其顺势出锋。写这一笔画时,其斜度的大小和锋芒之所向,必须与右边的有关点画或局部相呼应。
最后我们来看看钩和折的写法。《麓山寺碑》中的钩有的是楷法,而有的是用行书方法来写的。其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竖钩。先作竖,应挺拔有力,至出钩处应侧锋铺毫,捻管挑出,出钩处应尖锐饱满,见棱见角。如图一“河”字。
2.竖弯钩。其具体写法是:先起笔写竖,且此竖应先向左顺势转折,调整到中锋后再作横,略顿后出钩上挑,要有力度。如图二“元”字。
3.弯钩。此钩写法有点儿同竖钩,不同的是其起笔处比较弯,要有一定的弧度,出钩时也是向左
推出,是外方内圆状。如图三“子”字。
4.横钩。先作横画,至末端向右下停顿,然后折锋向左下钩出。此钩应写得厚重、饱满。如图四
“崇”字。
5.卧钩。先顺锋起笔,而后再行笔向右作弧弯,笔力由轻到重,最后向左上钩出。此钩应前斜后平。如图五“心”字。
6.背抛钩,如图六“风”字。其具体书写方法是:先作斜横,要有一定的弧度,转折处作提按,然后向内凹直下,再作外弯,最后出钩上挑。此种钩弧度大,用笔宜灵活。
7.斜钩。先逆锋起笔,再由中锋由轻至重徐徐地作弧形下行,至出钩处向上钩出。此钩宜写得遒劲、舒展,弧度不能太大。如图七“或”字。
在《麓山寺碑》中,折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1.方折。这是魏碑写法,即轻入重按上抵,再右下重顿,调锋回中,作弧下行。作此画须留意右下重顿后下行的弧画要重、浑,否则会使全字失衡。如图八“回”字。
2.圆折。这种折画有点儿似铁路钢轨转弯时的形态,行笔无顿挫,不停驻,捻管调锋直接转下即可。如图九“内”字。
3.竖折。先作竖,至转折处调锋,提按要轻,再作横画。此竖折应一笔完成。如图十“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