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沪通卡安装网点:文人的骨气和底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49:24

作者简介

本书由《同舟共进》杂志社策划,主编:王家声、应春山、郭芙秀、孙宏光。《同舟共进》杂志1988年创刊,是面向全国发行的时政文化月刊,由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主管、主办。近年来,《同舟共进》团结和汇聚一批高端作者,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2009年10月,《同舟共进》获"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之 "年度媒体奖"。大奖组委会的颁奖词中说:《同舟共进》"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树立起了不可动摇的言论旗帜。《同舟共进》坚持理想,特立独行,对中国转型期的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持续的论说,特点最为鲜明,立场最为清晰。

 

图书简介

本书均精选自《同舟共进》杂志社。名家写名家,汇集傅国涌、王开林、散木、智效民、叶永烈等著名文人学者。回忆、剖析、评价:梁启超 蔡元培 陈独秀 熊希龄 陈序经 马寅初 蒋梦麟 鲁迅 晏阳初 张竞生 梁漱溟 罗翼群 叶恭绰 张东荪 张澜 闻一多 潘光旦 罗隆基 邵飘萍 竺可桢 司徒雷登 钱学森 胡绳 容庚 胡先骕 冰心 ,多位名家的往昔轶事。言语犀利、见解独到。展现一代知识分子的傲骨气节

连载

第1部分 人间已无梁任公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小时候,梁启超常于静夜躺在卧榻上听祖父娓娓讲述古代豪杰、忠臣、志士、哲人的嘉言懿行,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陆秀夫身背幼帝赵昺在厓山跳海殉国的悲壮史事。厓山位于新会县南部,离茶坑村不远,梁启超多次到过那里的三忠祠。“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界限华夷。”前人这两句诗铭刻在他心中。

  • 1.科举路上的顺与不顺
  • 2.矛盾之一:作为“一夫一妻世…
  • 3.矛盾之三:想做学问家,又…
  • 4.矛盾之五:尊师,但在真理…
  • 5.矛盾之六:有定则无定见无…
  • 6.在袁世凯面前多交了一笔学费

第2部分 蔡元培:是真虎乃有风 王开林

古今中外,成功者甚多,我们不难从中遴选出自己推崇的对象,但若将某人推崇为大师、完人,这肯定是一件容易离谱的事情。在现代中国,除了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还有谁能无愧此誉?这并非笔者私见,而是蔡元培同时代众多学人的共识。

  • 1.从晚清翰林到彻底的革命党
  • 2.放手一搏:蔡元培决心改造…
  • 3.放手一搏:蔡元培决心改造…
  • 4.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北…
  • 5.“临大节而不可夺”,“可亲而…
  • 6.“临大节而不可夺”,“可亲而…
  • 7.是大师,是完人,也是一头…

第3部分 蔡元培为何七辞北大校长职务 傅国涌

蔡元培为什么受到朝野各方的一致尊崇?当然是因为他的道德学问:一是中、西学兼修,学问背景特殊;二是对革命、对教育有特殊贡献;三是个人品德高尚,无可挑剔。

  • 1.第一代真正“学贯中西”的知…
  • 2.把“革命党”请来做北大校长
  • 3.从文科入手:整顿北大三步棋
  • 4.私德无可挑剔:三条戒律和…
  • 5.“知进知退”:七辞北大校长…

第4部分 陈独秀:龙性岂易驯 王开林

1932年10月15日,上海岳州路永兴里11号,处于半隐居状态且卧病在床的陈独秀被警方捕获,是叛徒谢少珊供出了他的住址。早在1927年7月,这位书生意气十足的总书记即因屡犯“右倾机会主义”和“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被自己的同志炒了鱿鱼,两年后,又由于托派问题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

  • 1.被鲁迅嘲为“焦大”
  • 2.章士钊做他的辩护律师
  • 3.“国民党四字经”让蒋介石暴…
  • 4.“国民党四字经”让蒋介石暴…
  • 5.“一代之骄子,当世之怪杰”…
  • 6.“一代之骄子,当世之怪杰”…

第5部分 熊希龄:“此君一出天下暖” 黄波

近代史波谲云诡,出入于政治场中的人物,若非长袖善舞翻云覆雨之辈,人格未坠稍具良知者,鲜有不反躬自省的。这中间,曾居国务总理高位,最后却由绚烂归于平淡,将全副精力投身于慈善事业的熊希龄,应该是一个代表。

  • 1.人称“熊凤凰”
  • 2.仕途多风波
  • 3.慈幼院

第6部分 陈序经最后二十年的浮沉 张晓唯

陈序经终其一生未加入任何党派,即使1949年后颇得中共领导周恩来、陶铸等人的赏识器重,即使友人力劝他加入民主党派,他却始终保持无党派人士身份。他平生也未涉足宗教团体,但后来出掌具有教会背景的岭南大学,竟成为该校创办以来首位无教籍的校长。

  • 1.临危受命接手岭大
  • 2.岭大办学的得意之举
  • 3.院系调整后的“赋闲”与“出山”
  • 4.出掌暨南大学
  • 5.在南开的最后岁月

第7部分 马寅初:“敢言敢怒见精神” 魏邦良

1914年,马寅初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本可留校教书的他,婉谢了校方的好意。他对哥大校长说:“我来贵校学习,就是为了学成回国,为祖国做点贡献。”回国后的马寅初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于是投身教育界,一心为国家培养人才。

  • 1.“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
  • 2.“真空管”成了蒋介石的代称
  • 3.坚持新人口论:“单枪匹马,…
  • 4.与周总理有“患难之交”
  • 5.“文革”中特立独行的马寅初

第8部分 马寅初与蒋梦麟:同学不“同途” 张耀杰

1927年12月19日,马寅初在杭州北大同学会组织的校庆集会上,高调发表题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铖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

  • 1.同学不“同途”(1)
  • 2.同学不“同途”(2)

第9部分 鲁迅为何拒绝诺奖提名 傅国涌

早在1927年,瑞典考古探险家斯文·赫定来中国考察研究时,就和鲁迅的北大老同事刘半农商量,想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通过鲁迅的老朋友台静农写信征询鲁迅本人的意见。鲁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 1.鲁迅当时的写作状态和生活…
  • 2.“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
  • 3.“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

第10部分 还记得晏阳初吗? 晏鸿国

他是最早“下乡”的留洋博士。他常说,“三C”影响了我一生。孔子(Confucius)、基督(Cis)和苦力(Coolies)。他与爱因斯坦等一起被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世界伟人”。他是中国平民教育运动发起人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先驱,但这位“国际平民教育之父”,曾被中国遗忘了近半个世纪。

  • 1.“这代价要一个中国人来付,…
  • 2.毛泽东做过平民教育学校的…
  • 3.“委员长”不听劝告“失去中国”
  • 4.胡适“正在创造历史”吗?
  • 5.“歧路”上的胡适向何处去
  • 6.“百尺竿头掉下来”

第11部分 “性博士”张竞生 王开林

20世纪20年代,编纂《性史》的张竞生、主张在美术课堂中公开使用人体模特儿的刘海粟以及谱写“靡靡之音”《毛毛雨》的黎锦晖,被传统势力指斥为“三大文妖”。在卫道士们看来,“三大文妖”及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等人无疑是开启潘多拉匣子的罪魁祸首,要对世道人心的日益败坏负主要责任。

  • 1.天生不安分
  • 2.陈炯明:“这是一位神经病!”
  • 3.认为爱情是“有条件的”
  • 4.《性史》出版即被查禁
  • 5.一生三大憾事

第12部分 梁漱溟“狂妄”话语的背后 魏邦良

在中国现代史上,梁漱溟以特立独行着称;终其一生,他坚持独立思考,表里如一,不趋炎附势,不妥协畏惧,是一位真正的大儒。程思远先生对梁漱溟的评价是:潜心行学,一代宗师,探索人生,无所畏惧。梁先生完全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 1.“我是碰不到凶险事情的”
  • 2.“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

第13部分 罗翼群与叶恭绰 散木

常去图书馆翻阅新书,近来发现了一个好现象--作者赠书多了起来。于是,一些印数非常有限、在书店很难见到的“稀缺书籍”,逐渐在图书馆“现身”了。笔者最近阅读的,则是吴开斌所着《另类人生二十年》(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作者捐赠本,浙江图书馆收藏)。

  • 1.罗翼群:当年广东“最着名的…
  • 2.杜导正回忆的“麻袋包”事件
  • 3.名士叶恭绰(1)
  • 4.名士叶恭绰(2)
  • 5.受邀参加毛泽东生日宴

第14部分 话说张东荪 蓝英年

如果60年前问我,我会回答:“张东荪是燕京大学哲学教授,北平和平解放立过大功。”1949年建国前夕他来看过父亲,我也随父亲到过他家。1952年春天,我从学校回家,张伯伯正在同父亲谈话,我走进书房,叫了声张伯伯,父亲叫我出去。

  • 1.话说张东荪(1)
  • 2.话说张东荪(2)
  • 3.话说张东荪(3)
  • 4.话说张东荪(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