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少女r深海赤城图片:珠三角一体化的“三重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2:49:55

珠三角一体化的“三重门”

2012年01月19日

文/罗天昊

最近,广东方面谋求将南沙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且发起了誓师大会,汪洋亲自出马,发誓要将南沙新区打造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伟大作品”。

此外,港珠澳大桥在经历了多年得波折之后,终于在2011年12月中旬重新动工。正如杭州湾大桥最终将长三角融为一体一样,港珠澳大桥也将推动珠三角一体化的尘埃落定。

根据相关预测,到2038年,由珠三角城市群和香港、澳门构成的“珠三角都会区”的GDP将会达到2.7万亿美元,与纽约都会区的经济规模相当。而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折算,则将超越纽约、东京、伦敦三大都会区跃居世界首位。

美景在望,知易行难。珠三角一体化,变局何在?

东强西弱

珠海崛起之后,亦可辐射中山、江门等地,实现珠三角西线的整体崛起,补齐珠三角的短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珠三角的崛起,其实只是两角的崛起,即传统上的东线的深莞惠和中线的广佛的崛起,西线其实处于塌陷的状态,尤其是珠海。

香港与澳门对于大陆城市的辐射能力,导致了广东一些城市发展的巨大差异。珠三角东部的深圳,东莞直接接受香港的经济辐射,目前已崛起为中国重要的经济重镇;在珠三角的西部,本来在国家的战略安排中,这个地区会受到澳门的经济辐射,但由于澳门本身经济总量有限,无法完成对珠三角西部城市的辐射;由此,设计中的深圳、广州、珠海三足鼎立的情形没有出现。

珠三角经济整体东强西弱的格局的形成,根本上在于香港与澳门的实力强弱的体现。

横琴新区成为国家战略,目标直指珠澳崛起。这个中国的第一大跨海大桥将使珠海至香港的车程,由目前的4小时降为半小时,珠海从交通末梢、西翼孤岛,变成了整个珠三角的一环。同时,珠海的战略腹地也将发生彻底变化,云、贵、川、桂、滇等省份的物资可以借道珠海,从香港出海。

而作为“珠海之珠”的横琴,正位于港珠澳大桥区的最中心位置,未来的横琴,不仅可以借助香港和珠三角之力,更可以作为战略通道,成为整个珠三角向大西南内陆腹地进行产业转移的中心,形成“东张西望”的战略态势,形同“双头鹰”。届时,珠海在珠三角的诸雄中,方可大器晚成。

珠海崛起之后,亦可辐射中山、江门等地,实现珠三角西线的整体崛起,补齐珠三角的短板。

珠三角城市定位重叠

多重争端的存在,深层的原因在于珠三角各个城市定位发生了部分重叠乃至冲突。

港珠澳大桥1983年就提出动议,最后1993年才提出设想的杭州湾却后发先至,其中一个隐秘的原因之一,就是粤港两地都想争大珠三角地区的老大,同时广深争雄也持续多年,多重争端的存在,深层的原因在于珠三角各个城市定位发生了部分重叠乃至冲突。

如此,珠三角一体化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重构珠三角各个城市之间的定位,同时,重新进行产业规划,形成错位发展。

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香港现代服务业的支撑。香港是国际资源进入内地的桥头堡,也是内地利用国际资源的中转站。

未来香港仍将是珠三角的服务业中心,比重将达90%以上。最近几年,在“腾笼换鸟”战略的驱动下,部分珠三角城市想发展服务业,期间挫折不断,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并没有意识到,珠三角的服务业早已经被香港代做,并非每个城市都需要单独发展服务业。

对广州和深圳来说,服务业的比重必将受到香港的制约,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均衡发展,方为上策。同时,制造业优势也不可丢弃。特别是深圳,华为和中兴等巨头的崛起,对经济贡献很大。实体经济优势在广州和深圳需要长久维持。

东莞、佛山、中山等地一直是制造业中心,我国“世界工厂”的美名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靠他们赢得。这些城市未来的转型,恐怕不适合过于发展服务业,实现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才是正途。目前顺德、东莞都想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恐怕难以如愿。由于我国诸侯经济的特点以及仍处于消费不足的现状,东莞等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高端制造业和高新产业进行突破,可能更好。

“非珠三角”洼地待平

珠三角边缘地带的崛起,不仅扩展了珠三角的战略腹地,延长了其产业链,更是造就了广东的整体繁荣。

在过去的30年中,珠三角这块热土的周围也出现了一片洼地,不能不说这是广东乃至全国发展战略的一大遗憾。

随着我国的发展总体战略从非均衡战略过渡到均衡战略,战略中心将必可避免地从沿海转移到更为广阔的内陆。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的未来发展,也将出现大的变局。目前,作为广东经济龙头的珠三角,传统制造业由于成本上升等压力,产业转移已经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珠三角边缘地带的发展,就成为珠三角维系未来竞争的潜力所在。在未来,珠三角东西两翼的腾飞,已成为必然选择。

珠三角边缘地带的腾飞,不仅是大珠三角持续引领中国的必然选择,亦是将来实现泛珠三角发展的必经之路。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正式拉开广东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序幕。目前,广东30多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韶关、梅州、河源、惠州、肇庆、湛江、茂名、阳江、云浮等山区和珠三角的东西两翼。

产业转移对于珠三角边缘地带来说,形同再造。如河源,在承接了深圳的电子等产业转移之后,最近几年崛起迅速,成就了一种反梯度产业转移的模式;韶关则通过承接广东的产业,改变了此前重工业比重过大的产业结构,湛江也通过承接广州转移过来的石化和钢铁产业,新增的经济总量已形同再造一个新的湛江。

珠三角边缘地带的崛起,不仅扩展了珠三角的战略腹地,延长了其产业链,更是造就了广东的整体繁荣,可谓珠三角一体化的最终拼图。

(作者系青年学者,致力于国家与城市竞争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