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傻帽闹好莱坞:主题演讲:听从良知命令,维护师道尊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32:44

主题演讲:听从良知命令,维护师道尊严

 

应儒友之邀,于2010年10底----11月初在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灵宝三中和朱阳镇中心学校作了总题为“听从良知命令,维护师道尊严”的主题演讲,并就教师们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作了广泛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http://115.47.158.126/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85)

东海儒者余樟法2010-11-8

 

演讲稿:师道何以尊严(足本)

演讲者:余樟法,整理者:格筠

一、师道不可不尊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作我老师的。选择其人的优点长处来学习它,其人有不好的地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这句话是从学习的角度说的,是孔子强调不论什么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集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尹氏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則善惡皆我之師,進善其有窮乎?”

 

追求爱情和理想要专一,选老师则不必“一棵树上吊死”。所谓圣人无常师,就是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那么,谁都可以是老师。

 

当然,这里的师,是象征的说法,并非孔子见到任何人都尊他拜他为真正的师。“其善者”也罢了,“不善者”作为负面的老师,有什么尊严可言?师道尊严的师,首先是善者、贤者,是懂得为师之道的教师。

 

现代以来,师道尊严这个词遭到了广泛的非议,特别是在“文革”和“批林批孔”时,被批判得一无是处,当时主要是政治原因,现在不少人对师道尊严仍持反对态度,则是误解。其流弊和后果十分严重,当今学校师不师、生不生的状况,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难怪有人说:“上了大学才知道,目前我国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矛盾:一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俺们家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矛盾,另一个是高昂的学费与低劣的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斯文扫地,师道沦丧,教育质量高得起来吗?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君要象君的样子,臣要象臣的样子,父要象父的样子,子要象子的样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会、国家就不像样子。

 

我加一句:官官男男女女师师生生。官员要象官员的样子,民众要象民众的样子。男人要象男人的样子,女人要象女人的样子,老师要象老师的样子,学生要象学生的样子。

 

好男女什么样?男人要硬的起来,热血浩气,顶天立地,女人要软得下去,温柔贤惠,感天动地。男与女之间,男人是主导地位,应该先好起来;师与生之间,老师是主导地位,也应该先好起来,师道先要建立起来、尊严起来。

 

这是一个男不男女不女官不官民不民的时代,但如果大多数老师都能像个老师的样子,那么,我们的社会希望仍在,光明有望。只是老师也是人,在这是一个时代坚持师道尊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习俗移人,一不小心就被污染了。各种假恶丑的“存在”、人的各种物欲习性有它们十分强大的力量。

 

但是,真正决定性、根本性的力量,在于本心本性,在于良知。王阳明说:“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主人翁沉疴在床,奴婢便敢擅作威福,家不可以言齐矣。若主人翁服药治病,渐渐痊可,略知检束,奴婢亦自渐听指挥。及沉疴脱体,起来摆布,谁敢有不受约束者哉?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亦犹是也。”

 

各种不良习性和欲望再厉害,也是奴婢。豪奴悍婢,抢班夺权,把良知蒙蔽了,似乎成了主人,终究不过是奴婢。有成语叫丧尽天良、丧心病狂,形容人坏到了极点。其实良知人人皆有,即使坏到极点,良知仍在,作不了主而已。

 

有些人坏事做绝,半夜三更也会有感到愧疚的时候,那就是良心发现的时候。只不过他的良知力量不足,一到白天,一到面对各种外物外境诱惑的时候,就昏睡过去了。有句俗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习性也很难移。《红楼梦》中贾瑞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贪欲的力量。

 

贾瑞虽被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害得己经命悬一线,依然迷恋上王熙凤的美色。跛足道人给他一面风月宝鉴,告诉他“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又警告他千万不可照反面。所谓“治邪思妄动”之症,就是控制不良的欲望的。但贾瑞不听劝告,照了反面,忍不住一照再照,直到一命呜乎。非正常的色欲和物欲,都是不良欲望。贾瑞之死,无疑是死于自己的贪欲。

 

鲁哀公对孔子说:“我听说有个健忘的人,搬家时忘了妻子,有这事吗?”孔子笑着说:“这还不是最健忘的人,最健忘的人是忘记了自己——从前,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叫桀,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不理朝政。他有个叫触龙的大臣,也只知献媚逢迎,使桀王更加荒淫无道。后来桀王被杀,触龙也被五牛分尸,这两人都是忘记自己的人。”鲁哀公听后,不由满脸通红。

 

忘了责任,忘了廉耻,忘了良知,被不良欲望牵着鼻子走,这样的人,是没有尊严可言的。忘了良知就是忘了自己啊。肉体身不是,意识心不是,唯良知本心才是真正的本质的生命,才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面对外在的各种假恶丑现象,面对自己的不良欲望,希望我们的老师们能够勇敢地说“不”,充分发挥道德良知的主观能动性,为中流作砥柱,为社会作模范,为学生作榜样,让良知成为“主宰自己的皇帝”。王阳明有《咏良知四首》,其一: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本质上与孔子一样,只是这一生命本质和本质生命被各种习心习性、邪知邪见遮蔽了。而今我把它、把这一生命真面目指点给你们,它就是良知心啊,不要再持怀疑的态度了。

 

二、师尊严因为道尊严

道德、政治、教育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它是心性之道,政治之道,也是教育、教化之道,即师道。师道尊严,指为师之道尊贵、严肃,庄严。

 

讲学与教化是儒家的传统。孔孟以来历代圣贤和大儒都非常重视教育工作,很多人一生一世致力于此,以讲学和著述为乐。孔孟都是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是民间办学第一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孟子也收了不少弟子,师生仿效孔子周游列国,与孔子一样不为当时各国君主所用,遂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三大乐事之一。

 

朱熹,理学家的集大成者,从14岁定居武夷山到71岁去世,一生所乐在于创办私学,讲学传道,大量培养后进。“知南康军”时,在庐山建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任职湖南时,主持修复了岳麓书院,解职回乡后,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书院在南宋和后世盛行,与朱熹的提倡分不开。朱熹晚年,其学说被斥为"伪学",朝廷订立了《伪学逆党籍》,把他列为“反动组织”的头领,以致一些门人故交都不敢再与朱熹交往,但他仍坚持在民间讲学写作不辍。

 

王阳明是明代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也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的建树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教育事业特别倾心,从三十四岁时开始在京师授徒讲学,此后不论是居家赋闲之时、颠沛流离之际还是戎马倥偬之余,都坚持讲学不辍。

 

据阳明高足邹守益记述: “当时有称先师者曰: ‘古之名世, 或以文章, 或以政事, 或以气节, 或以勋烈, 而公克兼之。独除却讲学一节, 即全人矣。’先师笑曰: ‘某愿从事讲学一节, 尽除却四者, 亦无愧全人。’” (《王阳明全集》) 阳明对世人所推尊于他的文章、政事、气节、勋烈四者均不甚措意, 独以“从事讲学”自我期许,可见在王阳明多方面的成就中他自己最重视的是教育方面的贡献。

 

古语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其实对历代大儒来说,应该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师”。

良相讲究为政之道,良师就要讲究为师之道和师道尊严了。师道尊严这个尊严,可不是指一般的面子。

 

贼到穷书生家偷东西时一无所获,骂骂咧咧要走时,好面子的穷书生摸出藏在床头的钱追上去,叮嘱贼说:“不知你来,有些怠慢,还望你不要对外人说在我家没有偷到钱,这点钱,请笑纳!”这个穷书生要的是面子,不是尊严。

 

师道尊严一词出自《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学记》主要阐述了教育的作用、政策、制度、办法等,提出的一系列儒家教育教学的准则和办法,可以说是我国和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把教人“为长”、“为君”之道作为教师的任务,并且强调为师便可“为君”,“为师”是“为君”的条件,给予了教师以极高的地位。“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荀子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把教师与“天”、“地”、“君”、“祖”并列,体现了荀子尊师重教的思想。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面。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礼”是各种文物典章制度的总称,是矫正国民的思想行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而教师是实现“礼”的作用至关重要的环节。没有教师,就会出现“上无君师,下无父子”的“至乱”局面。

 

所以,教师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着国之兴亡。“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法度坏”。有无“师法”对人的发展和成长关系重大。

 

 “人无师法,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法,知,则速通;勇,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古有天地君亲师之说。天有天道,地有地道,君有君道,父有父道,师有师道。

师严然后道尊,也可以说,师严因为道尊,教师的尊严来自于“道德”的尊严。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之一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东海化用一句:问师哪得尊如许?为有心头道德高。

 

韩愈认为教师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传道是教师首要的、第一位的责任。尊师重道,师尊因为道重,重道先于尊师。所以儒家又有“当仁不让于师”的说法。

 

何谓道?儒家的道,在天为天道(理学家称之为天理),在人为本性,在身为本心,即仁性仁心,王阳明称之为良知。“道”的尊严,就是良知的尊严。传道,传授孔孟之道,又称先王之道、中庸之道,也就是仁义之道、良知之道。

 

这个“道”的主要内容,《大学》有介绍。《大学》被视为儒家对于教育的纲领性论著和儒家大学的教科书。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以为:“《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二程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大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大学》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构成了《大学》的核心。继而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八条目”是完成“三纲领”的途径。

 

师尊因为道重,道重所以师尊。孟子把国君和教师并列,“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甚至把师凌驾于君之上,所谓“是王者师也”。孟子把教师的作用概括为“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突出了教师的作用。

 

古希腊作家赫西俄德在其长诗《工作与时日》中说,奥林波斯山上不朽的诸神创造了一个“黄金种族”的优秀人类,其后又创造了相对优秀的“白银种族”,之后诸神之父宙斯创造了第三代“青铜种族”、第四代“英雄种族”,以及第五代“黑铁种族”的人类。与此相对应就有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五个时代。黑铁时代的人类,罪恶深重,赫西俄德慨叹:

 

“父亲不要儿子,儿子不爱父亲。宾客憎恨主人,朋友也憎恨朋友。甚至于弟兄们都不赤诚相与如古代一样,父母的白发也得不到尊敬。年老的人不得不听着可耻的言语并忍受打击。”、“处处都是强权者得势,守约,良善,公正的人得不到好报应,而为恶和硬心肠的渎神者则备受光荣。善和丈雅不再被人尊敬。恶人被许可伤害善良,说谎话,赌假咒。这就是这些人所以这么不幸福的原因。不睦和恶意的嫉妒追袭着他们,并使他们双眉紧锁。”云云。

 

赫西俄德所描述的,不正是今日中国的现状吗?不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正是考念和成就正人君子英雄豪杰的时候,也是考念我们老师、成就优秀的老师的时候。在黑铁时代,我们老师应该发出英雄的、青铜的、白银的乃至黄金的声音来;老师就应该成为黑铁时代的英雄、青铜、白银和黄金。

 

佛教也十分重视好老师的作用。据《阿含经》记载,有一天,阿难对佛陀说:“世尊,以我的切身体会,修行成就,一半归功于善知识的引导。”佛陀回答道:“不,阿难,修行成就全部归功于善知识的引导。”世人虽然得到了宝贵的人身,但习气烦恼根深蒂固,没有善知识的教导和激励,很难成德成佛。佛门的善知识,通俗讲就是“明师”。

 

很多佛教经典都提到善知识的重要性。如《阿含经-佛说恒水经》中说:“学问不值明师,安知天下有大道乎?”;《华严经》中,文殊师利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说:“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

 

我有一句诗:“图书十万为奴仆,圣佛三千作后台”。前一句,表示我读书很多,而且是读活书、读书活。杜甫读破万卷书,我更夸张,十万书。后一句,儒家历代圣贤和佛教的诸佛都与我同心同德,同气连枝,都站在我的身后支持我。我没有背景和后台,我又是背景最深、后台最硬、力量最大的人。我的力量来自于良知和真理。谨以此诗与各位老师共勉。

 

三、有道之师的四大标准

传道之师首先当然应该是“有道之师”。爱国爱民、道德高尚是古今中外对教师共同的要求。所谓为师以德。古今中外,大凡优秀的教师,个人品德与操守都很优秀。

 

都德的《最后一课》之所以有那样的震撼力与感染力,主要在于表现了当异邦侵略者下令改变语言时,那位可敬的老师不顾个人安危,在最后一课时用本国语言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儒家极富爱国精神。这也是儒家对教师的要求。

 

体现孔子道德素养的言行不少,最典型的莫过于孔子“厄于陈蔡之间”的故事:哀公六年,吴国伐陈,楚国急救。孔子困于陈蔡,绝粮七日,弟子们饿的饿,病的病,遂引出了孔子与弟子们的一番对话和儒家对待困境应持的态度。《论语》提供的原始故事情节比较简略: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史记-孔子世家》是这样写的: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翻一下:孔子说:“不是兕(sì ,古书上所说的雌犀牛),不是虎,却要在旷野上奔波,我所倡行的道莫非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这田地?”颜渊说:“夫子之道达到了最高境界,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采纳;虽然如此,夫子已尽力去推行,不被采纳,对夫子之道有何伤害呢,这才正显示出君子的高度来。不修养正道是我们的耻辱,修养了正道而不被应用,那是国家领导人的耻辱。”孔子温和地笑道:“颜回竟然有这样的见识!如果你发了财,我替你管账。”

 

孔子泰然自若,琴歌不绝,而且通过孔子与子路、子贡和颜回三位弟子的对话,生动地展现了孔子师徒丰富通达的生命经验和乐天知命的圣贤风范。尽管周游奔波栖栖皇皇,没有人接受自己的主张,但孔子师徒忧道的同时又是这样的快乐满足。特别是下面这一段对话,充分展示了“孔颜之乐”的深厚内蕴。

 

在《孔子家语》中,故事的讲述者把孔子政治挫折转化为孔门励志素材。

 

孔子遭厄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弟子馁病,孔子弦歌。子路入见曰:“夫子之歌,礼乎?”孔子弗应。曲终而曰:“由来!吾言汝。君子好乐,为无骄也;小人好乐,为无慑也。其谁之子不我知而从我者乎?”子路悦,援戚而舞,三终而出。明日,免于厄,子贡执辔,曰:“二三子从夫子而遭此难也,其弗忘矣!”孔子曰:“善恶何也,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也。吾闻之,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愤厉志之始于是乎在。”(《孔子家语》卷五“困誓”第二十二)

 

在“绝粮七日”的情况下,子路质疑“孔子弦歌”是否合于礼。孔子回答“君子好乐,为无骄也;小人好乐,为无慑也。”子路在孔子的鼓励下,挥器而舞。孔子说:“吾闻之,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愤厉志之始于是乎在。”

 

在《庄子》里,这个故事又进一步细化了。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应,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细人也。召而来,吾语之。”子路、子贡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忔然执干而舞。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让王》)

 

《庄子》中关于孔子的故事大都属于寓言性质,真实性可信度不强,带有刻意贬低、丑化迹象。平心而论,《庄子》中这个孔子故事对原作精神把握颇准。故事中子路质疑孔子并叹息:“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的回答说得太好了,都是响当当的见性体道之言。值得多读几遍,铭刻在心。

 

《论语》本就有孔子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夫子自道。《让王》故事中颜回、子路、子贡三子,只有颜回无怨言,这也是保持其人格同《论语》中的一致性。此外,子路之单纯,子贡之识趣,也活龙活现。穷通不改其乐、不以世俗是非为是非的态度,虽属道家思想,与儒家精神亦相通。

 

一事三讲,情节有异,但根本精神一致。谁能明白“除了升官发财打仗娶小老婆耍心眼之外,人还有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无名网友语),就有希望感悟来自心性深处那凌霜傲雪百折不挠的力量。

 

这个故事,为我们充分地展示孔子一代圣人和儒门大教育家的风范。

 

下面再从四个方面深入谈谈儒家对教师本身的具体要求。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师德师道?何谓有道之师?有道之师应该具有哪些必要或重要的文化道德修养和品格特征标准呢?

 

一、自正其身,以身作则。

俗话说: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比较起来,看不见的道德更加重要。比黄金还贵重的是诚信,比大海还宽广的是包容,比高山还崇高的是道德。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的首要条件,即“正己”是行教的先决条件。正人先正己。所谓“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身正,就是要求老师自正其身。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为政。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您率先走正道,谁敢不走正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则孰敢不正?反之,不能正己,焉能正人?马一浮先生说得好:“政是正己以正人,治是修己以治人,此乃政治真义。今人好言政治,只知尚权力,计利害,与古义天地悬隔。”

 

话说在一个私塾里,教书先生正给学生们上课,其中讲到轮回转世之说。教书先生问:“你们下辈子想转世成什么?”一个学生答:“我愿转成‘母狗’。”先生问:“为何愿转成‘母狗’?”学生答:“因为‘临财,母狗得;临难,母狗免’。”

 

其实,《礼记·曲礼》文为:“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乃儒家立身行世的重要原则,是对包括老师、领导、官员在内的所有正人君子的道德要求。如果见钱先抢过来,有难先逃出去,象四川范跑跑,遇上危险,撇下学生不管,自顾自先逃掉了,那就是自身不正。那就真变成“母狗”了。

 

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说:“本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命令,国民也会照做;本身品行不正,即使发布命令,国民也不会听从。”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所说的都是同样的意思。必是孔子曾屡屡言及而为门弟子所屡记。可见孔门对此义的重视度和执政者本身“身正”的重要性。

 

古人非常重视以身作则。东晋谢安的夫人一边教导儿子一边埋怨丈夫,说从未见他费心教过儿子,谢安说:“谁说我设教?我一直在教导他。我用的是身教,远胜于你那言教。”

 

对于未成年人,父母和师长就是一本最近、最重要的教科书。

 

有个幽默故事“让他活几百岁”:医生病得快要死了,在床上用尽最大的气力喊道:“谁能把我的病治好,我就用长生灵药谢他,让他吃了,平平安安地再活上几百岁!”

 

如果你的“长生灵药”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怎么能够“让人吃了平平安安地再活上几百岁”?

 

这里孔子讲的是“为政之道”,也是“为师之道”。儒家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把教人“为长”、“为君”之道作为教师的任务,并且强调“为师”是“为君”的条件,所以,对政治家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子帅以正,则孰敢不正?” 乃政治真义,也是教育真义。

 

有一天,生物老师正兴致勃勃在台上描述非洲野猪的长相,偶尔眼光一扫台下,竟发现多数学生在打瞌睡。于是大为恼火,喝道:“你们要看着我啊!不看我,你们怎么知道非洲野猪长的是什么样子?”

 

这是个笑话。不过,在做人方面,在道德方面,作为老师,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楷模,都敢于理直气壮地说:同学们,你们看着我,就可以知道,正人君子是什么样子的。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夏曾在西河讲学。这是对儒者的要求,也可以视为对教师的要求。“君子怀德。”《论语》将“德”作为“君子”的最重要的特征。

 

但要注意,子夏是个贤者,孔子不至于警示他别沦为道德上的小人。这里的君子儒与小人儒应是就度量规模的大小而言。“推孔子之所谓小人儒者,不出两义:一则溺情典籍,而心忘世道。一则专务章句训诂,而忽于义理。”(钱穆)子夏以文学而著称,爱好人文典籍,精于章句训诂,孔子如此告诫,是让他警惕自己的不足。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正人先正己”的思想,主张教师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用正道教育学生,即“教者必以正”。孟子在道德修养上主张“反求诸己”、“改过迁善”、“磨炼意志”、“持志养气”、“存心寡欲”。这是德育的内容,也应该是教师应具备的品德。

 

荀子对就教师道德品质提出了两点必备条件:一,“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艾ai:五十岁。泛指老年。 耆 : 耆 qí 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德高望重。二,“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的品质是教育他人。荀子认为教师的言行就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上者下之师也,天下之和上,譬之犹响之应声,影之象形也。故为人上者,不可不顺也”。荀子特别强调教师工作的示范性,认为教师自己修整其身,那些欲齐其身的人也会跟着模仿,并倾附于他。“君子洁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为人师表,一要有品德资格,二要有学问资格,有相当的知识和学问,肚子里要有货。有个笑话:

 

男老师气愤地对一上课睡觉的女生说:我在上面累的要死,你在下面一动不动!不配合也就罢了,连点反应都没有,将来要是肚子里没东西,可别怪老师不行!

 

其实,学生如果“肚子里没东西”,作为老师是有很大责任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对学生要求不严,是老师的懒惰,而老师肚子里没东西,拿什么来教学生?

 

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识(zhì):牢记,记住。孔子说:“将所学的知识默记在心,自我学习不满足,教导别人不倦怠。此外我还有什么呢?”何有于我哉:即“于我何有哉”,有多解。我认为解释为“我有什么呢?” 最为切当,意谓除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二者我别无所有了。

 

《论语》中孔子还说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意思类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八个字,体现了孔子求知求学的勤勉和教育弟子的热忱。孔子自谦不是圣人不配称仁,不过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已。其实对多学者来说,要做到这八个字,大不易。

 

先讲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最上等。通过学习而知道的,次一等。经历困境后才知要学习的,又次一等。经了困境仍不愿学,民众因此是最下等的。”

 

这里的“之”,是指“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即“性与天道”。儒家有“生而知之”的说法。一般的文化知识不可能“生而知之”是显而易见的,只能学而知之。只有“道”,孔子认为存在着生而知之者。

 

本章强调学习的重要。尽管人人皆可为尧舜,每个人的本性与圣人完全相同、平等,但是,气质、习染因人而异。不驱除习性的遮蔽,就不能反身而诚。学,有助于变化气质,力致良知。古之学者为己,学的最高目的,无非是见自本性、识自本性。不学习,就没有机会“闻道”,甚至无法相信人人良知平等、“人人皆可为尧舜”的道理。

 

说困而不学,“民”斯为下,是因为古时士以上自幼都必须学,平民则学与不学听其自愿,难免也有想学而不得机会的情况。

 

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道”的,而是爱好古文化,勤敏地去求得的呀。”

 

文化重在传承,儒家强调传承,文化的传承,道统的传承。孔子多次自称好学、好古。好学必然好古。所谓反古开新,开新,也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开,这样开出来的新,才有根本,才有生命力。

 

孔子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十室:十户人家。古时,九夫为井,四井为邑,一邑共有三十二户人家。“十室之邑”极言其小,指不满三十二家的小村。孔子说:“十户人家的小村,一定有如同我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的好学啊。”

 

不论本质怎样好,都需要学,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所谓下学上达,只有广泛深入地学习,格物致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才有机会“上达”:达到仁的境界,理解和证悟“性与天道”。

 

怎样才算好学呢?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贪图安逸,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修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仅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还不够,还要“就有道而正焉”,才能称得上好学君子。如果不能取正於有道之人,纵然学的是儒家,也有可能出偏差。

 

“不耻下问”也是好学的重要表现。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卫国的执政上卿,姓孔,名圉(yǔ),字仲叔。文是谥号。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他为‘文’呢?”孔子说:“他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谥他为‘文’。”《左传》载孔圉其人私德不佳,子贡疑其何以得谥为文,故问。孔子认为,文子虽有其他不善,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文之一字而论,有此二者,可以当之了。

 

对于学者来说,敏而好学或许不难,不耻下问就不容易。至于象孔文子这样的高级官员,岂止耻于下问而已,以贱问于贵,以少问于长,以不能问于能,以寡问于多,只怕绝大多数都做不到。

 

好学要有诚实的态度,不可弄虚作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要求学与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一个很热爱工作的人,他做事情专注,但是也很讲究方法。有一天深夜他走进实验室,忽然看见他的一个学生居然还在工作。于是,他就问学生:“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我还在工作呢,老师。”“那你白天做什么呢?”“白天也在工作。”“那你早晨也工作吗?”“是的,我早晨也在工作。”学生骄傲地回答道,他想自己一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没想到卢瑟福居然问道:“那么,你这样一来,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这个故事说明了思考的重要。

 

孔子发愤不懈的好学精神,堪称教师的楷模。好学所以博学。孔子主张“君子博学于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好学不只是学习古圣遗文(书本知识),也包括向时人或在实践中学习。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又曾问礼于老聃,问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正所谓学无常师。

 

当然,仅仅博学是不够的。荀子认为四种人可以担任教师,有尊严令人敬畏的可以为师,年长而有威信的可以为师,能够纲领昭畅,循序渐进,不陵不犯的可以为师,知悉事物的精微而论定的可以为师。他强调,仅仅是知识广博的人是不能作一个称职教师。除了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温故而知新”。博学仅能温故,未能知新。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故,如故事、典故、传统。故新,即古今。《論語謝短篇》:“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沈;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溫故知新,可以爲師。古今不知,稱師如何?”孔子说:“温习传统,了解现代,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儒家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其现代性植根于传统性之中,其传统性则又可开出现代性。反对传统、反对儒家者,是不知温古;反对民主自由者,则是不能知新。汉初董仲舒等外王学大师以《春秋》及六经为依据和指导开展制度建设,则是“温故而知新”的典型。

 

关于学习态度。韩愈的《进学解》中有一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包括口勤、手勤、脑勤。“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学而不厌,对于孔子和好学者来说,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论语》开头就说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孔子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立、不惑、知天命、耳顺还是不逾矩,归根结底讲的都是道德修养问题,也都可以视为好学的结果。

 

再讲诲人不倦。

 

教师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教,教诲学生。“诲”这一动作多次在《论语》中出现。

《论语》提到“诲人”则有两次:一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矣。”(《述而》)二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是丘也。” 这就是“诲人不倦”的表现。二三子:这里是孔子客气地称呼弟子们。二三,表示约数。无隐乎尔:乎尔,语助辞。或云:尔指二三子。孔子言,我于诸君无所隐匿。

 

《集注》: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幾及,故疑其有隱,而不知聖人作、止、語、默無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曉之。孔子说:“诸位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没有隐瞒啊。我没有什么行为不是和诸位在一起的,这就是我孔丘了。”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又说“天何言哉?……予欲无言。”或许是弟子们怀疑孔子言有所隐,孔子说:我与你们朝夕相处,有什么隐瞒的?提醒学生们不要尽在言语上求高求远,而要从行事上求真求实。孔子身与道俱,言行合一,表里一体,孔子之教,有言教,也有身教、“行”教。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改,是吾忧也。”(《述而》)所列举的四件事都与教学密切相关。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说了道义不能践行,有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惧的。”世人曰:权之不特,势之不大,横财不能发,美女不能泡,是吾忧也。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诲人,就是立人与达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孔子一生爱好是讲学诲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佛教《瑜伽师地论》强调,圆满的善知识,相当于明师、好老师,要具有八种德相。其二是:具足多闻,博学多闻;其五是心无厌倦,即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说说容易,偶尔做做也不难,难在持久坚持下去。只有以学为乐,乐在其中,才能“学而不厌”;只有学而不厌,只有进德修业,温故知新,才具备诲人的资格。有了诲人的资格,还得有不倦的精神。就拿我自己来说,学而不厌,或许勉强,诲人不倦就做不到,没有那份热情和耐心,故每以龚定庵“只开风气不为师”自解。

 

三、知人善教,教亦多术

教师不仅要诲人不倦,还要善于教诲,注意方式方法,为师以智。

 

孔子对学生十分善于启发诱导,“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谈的是教育的方法和火候。愤,心求通而未得。启,启蒙,启示。悱(fěi):口欲言而未能。隅(yú):角,角落。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例举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再重复了。”

 

从已知的一点,去进行推论,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成语“举一反三”和“启发”一词,就是由《论语》此章而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给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一个更大的空间,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施温发现动物细胞中的细胞核,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和改造蒸汽机,都是触类旁通的思考结果。

 

走路时踩到香蕉皮上很容易滑倒,这是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20世纪60年代,一位美国学者却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他通过显微镜发现香蕉皮是由几百个薄层构成的,层与层之间很容易产生滑动。他由此想到:如果能找到与香蕉皮相似的物质,就能作为很好的润滑剂。就这样,经过再三实验,一种性能优良的润滑剂被发明出来了。

 

诲人不倦,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孔子采取的是启发式和诱导式的教育。朱子曰:“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有其辞也;又曰:“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见其色也。故程子曰:“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可与朱子之言相发明。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失人,谓失可与之人,即失去同道;失言,谓言之而不信,反为人讥。孔子说:“可以与他说却不与他说,就会错过了人;不可与他说却与他说,就是浪费言语。聪明人既不错过人,也不浪费言语。”

 

对可以交谈、值得交流的人闭口不言,会失人,也就是错过了良师益友,或者志士人才。与不可以交谈、不值得交流的人交谈交流,是失言。不仅浪费时间精力,浪费口舌言语,不仅是不自重不自尊的表现,而且会影响“道”的尊严。

 

一般人自尊过度,容易失人,热心过度,又容易失言。只有大智慧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关于失言妨“道”的观点《集释》引《中论贵言篇》的一段论述值得参考:“君子必贵其言。贵其言则尊其身,尊其身则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言费则身贱,身贱则道轻,道轻则教废,故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

 

古代鲁国有个叫公孙绰的人。他对人说:“我能使死人复活。”人家问他有什么办法,他回答说:“我素来就会治半身不遂。现在我要是把治半身不遂的药量加倍,不就把死人治活了!”

 

药量不是加得越大越好的,话,也不是说得越多越好的。为了节省时间精力,为了自重自尊,更为了重道,某些时候,有必要略减“诲人不倦”的热情,保持一定程度的沉默。

 

孟子主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提倡“深造自得”、“盈科而进”、“专心致志”,强调“教亦多术”。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私淑艾,谓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 私淑 : 私下敬慕效仿而未直接拜师得到传授: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私淑弟子。 艾 : 艾 ài 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

 

孟子实际运用的教学方法还不限于这五种,“教亦多术”,一切因人而异。“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拒绝教诲,让其反思,也是一种教育的方法。

 

孟子对教师语言也提出了要求。“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不仅要求教师语言寓意深长、言简意赅,而且要形象地运用语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离娄》中,孟子提出“言无实不详”,指教师语言要有内容、不空洞,否则就不是“善言”。

 

《学记》总结了先秦以来教育经验,提出教育教学进程中必须遵照的准则和应该采取的办法。

 

1.教学相长,阐述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学记》指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困。知不足,而后能自反也;知困,而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豫时孙摩。这是四个教育准则。《学记》说:“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3.长善救失。《学记》指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而后能救其失也。”

 

4.主次相辅。《学记》申请老师在教学进程中擅长解决好正课与业余喜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有主攻方向,专业喜好宽泛多样,二者相反相成。《学记》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小人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5.善喻善导。《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记》阐明了“教学相长”、“主次相辅”、“长善救失”、“启发诱导”、“预时孙摩”等著名教学原则,论述了“讲解”、“问答”、“练习”、“类比”等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必须掌握教育成败的规律:“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

 

这是为师的基本条件,具体内容包括:一,“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靠死记硬背获取的零星知识,不能执教。二,“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博喻,即广泛地启发诱导。三,避免教学中的弊端。教学中的弊端有“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

 

教师如果只管输入,只注重诵读教条,丝毫不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因材施教,这是违背教育学原理的,是教育失败的原因之一。这是从反面说明不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人不能为师。

 

四、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一个历史老师写情书给对方:“现实是今天,历史是昨天,我们相爱,昨天和今天便天然地连接在一起了。”对方回信:“只有昨天、今天而没有明天,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就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明天。这个明天的状况如何,在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老师,取决于我们的老师对教育事业、对广大学生是否热爱。

 

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劳:勤劳,操劳。诲:这里的诲字含义较广,教导子弟,固然是诲,规劝朋友,规谏长上,都有诲的意义。朱熹说:“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忠而勿诲,妇寺之忠也。爱而知劳之,则其为爱也深矣;忠而知诲之,则其为忠也大矣。”“劳”有二解,一是勉励他人勤劳,一是为他人忧劳,都通。孔子说:“关爱他,能不为之忧劳吗?忠于他,能不给予教诲吗?”

 

忠,是尽心竭力,立心中正。古人所忠很广泛,《论语》开篇就以“为人谋而不忠乎”作为三省内容之一,后儒才逐渐以君主为忠的主要对象。即使是忠君,孔子也有前提:君待臣以礼。本章又强调:忠焉能勿诲乎?忠于朋友,必要时就要诲之,忠于君,当然也要教诲他,将他引上正道。忠于教育事业,也是一种儒家强调的忠。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一大乐趣,乐此不疲。

 

孔子主张师生平等,对所有学生不分亲疏、一视同仁。他说:“当仁,不让于师”。他与学生在一起讨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弟子敢于向他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反对意见。刚直的子路常对孔子提出批评意见,并进行激烈的争论,孔子并不因此而厌恶子路。漆雕开未听孔子之言去出仕,孔子不但不批评,反而高兴。这都反映了孔门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对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出身、不同年龄的学生,都同样要求和对待,自己的儿子孔鲤也不例外。

 

弟子陈亢以为孔鲤从孔子那里得到什么特殊传授,经调查没有,于是高兴地说:“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孔子本主张父子“亲亲”,对孔鲤应与他人不同,但在师生关系上,他没有这样做,他把学生与儿子同样看待。

 

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孩子,孔子十分宽宏呵护。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难与言善。互乡的一个儿童受到孔子的接见,弟子们疑惑不解。孔子说:“我赞许他现在有进步意愿,不是赞许他以后有后退之行,何必大惊小怪呢?人欲洁身为善进来见我,我赞许他以后洁身为善,不保他以往所行皆善。”

 

孔子说过:“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互乡这个地方的人,習於不善,難與言善。见其童子,门人疑孔子“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孔子如是以答,是“有教无类”的意思。《孟子尽心下篇》曰:“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距。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在中国历代教育家中,孔子堪称热爱学生的楷模。不仅在品德、学业上关心学生进步,对子路、子贡、宰我等都曾有严厉的督促批评,而且在生活上对他们关怀备至。原宪家贫,孔子就给予物质生活上的照顾,使他能致力于学习。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

 

当然,热爱学生并非一味迁就、纵容学生,而是菩萨心肠加霹雳手段,该批评的批评,该处罚的处罚。有个古代笑话叫《菩萨心肠》:

 

从前,菩萨化身为雀王,慈心济众。有一只吃人的老虎,某次因吃后,骨头嵌在牙齿中间,使它动弹不得,困饿得奄奄一息。雀王见后,大发慈悲,钻进虎口为老虎啄骨,救活了老虎。雀王飞到树上念《佛经》语说:“杀为凶虐,其恶最大!”想以此来劝老虎不要再去伤残人畜。虎听后,勃然大怒,说:“你才离我口,没吃你就已不错了,还敢多言!”

 

单纯的“菩萨心肠”,一味的“娇生惯养”,反而会培养出“吃人的老虎”来。人生有些过错犯了,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有些过错是不能犯的,犯了,就是大恶大罪,没有了改过的机会,纵然改过自新,人生也留下了太大的、不可弥补的缺憾。所以,对于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有时候为父为师态度严厉、要求严格一些,大有裨益和必要。

 

孔子对弟子们的关怀爱护,也赢得了学生对他发自内心的敬爱。诚如孟子所言:“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当鲁大夫叔孙武叔故意诽谤孔子时,子贡就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竭力维护老师。孔子死后,弟子们如丧考妣,以丧父之礼待之,服丧三年,子贡守庐达六年之久。这都反映了孔门师生间真挚的情谊。

 

生物老师的情书独具一格:“人是富有感情的高等动物。我大胆地向你求爱,你一定会接受我的爱,因为我们都是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

 

广义上说,这个生物老师说的没错,人是富有感情的高等动物,人人都有感情,人人都有良知,只要付出、奉献了真情,就不会没有回报。我们的老师如果能够象孔子那样关怀爱护学生,也一定能够赢得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敬爱。

 

上面从四个角度阐述了儒家的师道何以尊严的道理。最后再讲一讲师道尊严的科学性。一、师道尊严可以让老师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对老师是一种文化道德约束,并可以有效促使教师不断自觉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二、有助于从小就培养学生尊师重道、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并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权威的讲授者能够比没有权威的讲授者让听众记得更多、学得更好。

 

四、救救孩子

有句古话叫:礼崩乐坏,学绝道丧。用现代话说,就是:制度、法律都败坏乃至崩溃了,正学断绝、道德沦丧了。现在不正是这样一个时代吗?

 

整个国家政治道德沦丧、社会道德的败坏,当然会间接直接地影响到孩子和学生。

蒋子龙在杂文《气死人不偿命——2009年的花边之六》中提到几个例子,令人触目惊心,印象深刻:

 

重庆一对夫妻吵架,其14岁的女儿在旁边不仅不劝解,反而怂恿道:“你们离婚吧,那样我的零花钱就会多一点。”

 

2009年咸阳的小学暑假作业上有道大人题:“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一对老教师的孙女只有11岁,在他们眼前写作业时这样答道:“让老人死一部分,或者多生些小孩!要不来一场瘟疫吧,老年人抵抗力差,会自然降低老龄人口。”就坐在疼爱她的老人身边,像是自然而然地就发出了对老人的诅咒。

 

海口一9岁小儿,用“如果”造出了下面的句:“如果我有一颗炸弹,我就会炸平我的学校;如果我有一把小刀,我就会杀死我的妈妈。……”

 

蒋子龙先生指出:“任何一个孩子成长都有四个老师:家庭、学校、书本和社会。现在的问题是,家庭教育常常和学校的教育拧巴着,而家长、老师的教导又常常跟书本上说的不搭调,最要命的是,社会教育干脆就和前三种教育背道而驰。怎么可能不培养出一批批的‘雷子’?正像有个笑话说的,小孩刚出生的时候是原创,后来变成了盗版,有人称这就是教育。”

 

道德教育是全方位的,以学校为中心,但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教育、社会政治导向也很重要。某种意义上说,政治导向更加重要,因为有什么样的政治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教育。“培养出这一批批的雷子”----雷人的孩子,学校有责任,家庭、社会、政治等等,都要负很大的责任。如果是儒家仁本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如果学校实施的是儒化教育,如果广大学生被从小要求做到“入则孝,出则弟”,这种现象、这些雷人雷语就不可能出现。

 

教育事业第一线的老师,也有一定的责任。老师本身如果言论、行为有问题,品质、学问不过硬,也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害了学生。

 

救救孩子,当年鲁迅这么呼喊过,一批大陆语文老师又发出了这样的呼喊。最近,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作者是多位在浙江中小学教语文的一线老师,他们组成了“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希望能走在教育改革的第一线。该书详尽列举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三套使用最广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种种“毒素”后,惊呼:“我们的孩子还在吃毒药!”

 

书中具体分析了大陆小学语文课本存在“四大缺失”:一、经典的缺失。二、儿童视角的缺失。 三、快乐的缺失。 四、事实的缺失。《潇湘晨报》在介绍这本书时评论说,当成人化的社会因为功利失去真实时,常识的回归往往是最为艰难的,课文仅是一个缩影。“四大缺失”中,经典缺失是最严重、最致命的缺失。经典教育的缺失,也是快乐缺失的重要原因。事实缺失与之也有一定观系。

 

卡尔维诺曾说:“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在古今中外所有的经典作品中,儒家经典的道德性、真理性又是最高的。

 

判定一种学说的真理性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对人性、本性的认识是否到位,其人性论、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是否正确,对本质与现象即形而上与形而下、天与人、道与器之问题的认知是否准确。这方面,中华文化的认知比西方文化深刻,而在中华儒佛道三大文化体系中,儒家的认识又是最最深刻、全面、透彻的。

 

所以,儒家经典是最好的“指月之指,过河之筏”,可以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良知本性即生命的本质,认识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直至个人等相互的构成与位置,从而做一个尊严的、大写的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不迷茫不动摇。而老师,则是引导学生学习经典的引路人。

 

儒家经典是抢救世道人心的最好工具,当然也是救救孩子的必备工具。在抢救孩子的良知行动中,老师作为第一线的抢救员,则有必要深入理解儒家经典、全面掌握儒家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担当起救救孩子进而救救世道人心的重任。东海的《论语点睛》,相信是到目前为止对《论语》众多的解释、解读书中最为精到的一本。

 

心病还须心药医,只有儒家经典才是根本性的治本、救心之药。其它办法纵然有效,也是治标不治本的,不少学说、“主义”甚至很可能把人给治坏、治死了,就像一个笑话所说:

 

“有个小儿患热病,求医生治疗,无效死了。病人家长不依,要告他。他振振有辞地说:你摸摸看,已经帮他退热了,还要怎样?”

 

结尾

《礼记.儒行》中,孔子向鲁哀公介绍了十五种儒行,即十五种儒者。其中有一种是这样写的: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录在这里与大家共勉。稽:郑玄注:“稽犹合也。”援:提拔。推:推举。起居竟信其志:起居,一言一行。信,通“伸”。这段话的大意是:

 

有一种儒者居于今世,思想行为却与古人相合。他现在身体力行,将成为后人的楷模。虽没有遇到明时盛世,上得不到领导者的提拔援引,下得不到民众的支持推举,还有造谣谄谀之徒相互勾结来危害他。他的身体可能受到危害,但意志却绝不改变。虽处危险之境,其一举一动还是要伸展他的志向,而且仍念念不忘百姓的苦难。儒者忧民忧国有这样的。

 

“今人与居,古人与稽”,既不脱离时代、脱离现实离群索居,又不在现实中随波逐流讨好今人。任何时候都坚持自古相传的道义标准、仁义原则。外在的生存环境、时代环境难以选择,但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却是自己可以选择的,所以儒家强调“求己”、“尽心尽性”“尽其在我”。熊十力先生说:

 

“儒者志气高厚,与古之大人合,必不与并世愚贱者合”;“儒者行事,以为后世楷模”。“儒者当昏乱之世,其志气上同于天,其前识,远烛未来,而知当世之所趋,孰为迷失道以亡,孰为开物成务而吉。其定力,则独挽颓流,而特立不惧。其大愿,则孤秉正学以烁群昏。百兽踯躅,而独为狮子吼。虽所之与世左,上弗援,下弗推,儒者身穷而道不穷也。”“民德民智之未进,而相比党以图政柄,则黠桀者为之魁,而无知之氓附之,相与颠倒是非,变乱黑白。谄行,而正士危,古今所同慨。”“众虽危亡,而行事举动,犹能伸己之志谋,不变易也。”“孟子所谓天下有饥溺,犹己饥溺之也。”(《读经示要》)

 

这是一个多么有尊严的儒者,多么值得东海、值得老师们学习。让我们都象这位儒者一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有尊严的大人。2010、10、30----11、3

(余樟法演讲,格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