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迈巴赫车主:不再有的隐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23:24:47

嗯,开始我们的新年阅读!年之热闹,文之清幽,多了一种选择吧。 这篇是赵仙仙(cristina90zhao@gmail.com)的投稿。

 

说隐居是一种生活状态,不如说是心理状态。所以才有“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心之所至,茅厕也能臆想成花园,这种自我调节,自我沉浸的本领,老Q也得甘拜下风。

话说隐者,任你齐鲁燕韩,世事变迁,径自坐一旁喝茶,下棋,聊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内心之强大,之淡定,自有一种强健的安逸,旁人羡慕不来。 现实世界60多亿人苦苦钻营,所以拥挤,忙碌,市侩,肮脏,苦逼不堪;而隐者的世界只若干几人,所以闲淡,出尘,干净,优雅,随性自在。

21世纪想要隐于野是很难的。先不说已没有一块未开发的青山傍水之地可供居住,即使有,也被N个地产商列为规划之内,贵到让人无法安心隐于此地。幸古人慈悲,“大隐于世”为今人挽留几许薄面。

不知道现代都市里有没有隐士。不过这个问题应该永远不会有答案吧。既是隐士,又怎会让人轻易知晓?倘若一面标榜自己淡薄归隐,一面又在媒体杂志上夸夸其谈,只不过是想取得别人另眼相待的价值罢了。说穿了还是入世的。真的隐士,心比天高,才不在乎这个世界的看法。

这样说来,岂不是古今以来都不存在真正隐士了么?连陶渊明都出名到载于史册,妇孺皆知的地步。如若真心归隐,怎会一面种着田,一面还有酸溜溜的诗文不小心流传出世。恕我冒昧,情愿以自己的小人之心度他们的翩翩君子之腹。且窃以为大多数自命独特,做出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样子的人,都是渴望社会垂青而无望,又无力改变现状,最后悻悻然成为愤青一辈。只差沦落成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遗恨人间。

请原谅,我无意对前辈不敬。其实我一直很想知道,那些归隐了的文人的作品,是如何流传出去的。在没有中国邮政,因特网,博客,E-Mail的情况下,作者每每写完一首诗,都有好事之徒将其盗走,然后悖其愿而抄录发表?这实在需要一定的想象力。

并非质疑古人隐居的决心,无论如何,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流传给后世,已经是巨大的功德。如果只心心念着要遗世而独立,互相比较谁更清高,哪个沉堕乱世污泥,沾染一身腥臭,凭什么又会流芳百世,而值得后辈谈论追棒呢?

千错万错都是时代的错。那些不与现实为伍的隐者,实为一群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有才华的四有青年。只是当时的社会和统治者太令人失望,才宁愿舍弃浮华,静卧山林。或许他们只是想寻着一块干净的地方,带着最后遗存的梦想,保留下去。不管这梦有没有得以成长、实现的一天。

我们无法评判这种居于臣子的被动想法是对是错,或许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退而求其次之法。试想,在封建社会,一个不得志的文人,又能掀起什么大风大浪呢?也只能寄希望于统治者,渴望这一腔清雅刚正的思想能够得到理解,进而得了那坐在高位上的人临幸,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否则就在田里挥锄吟歌到老死算了。

又何尝不是一种孤勇呢!

社会发展到如今这步,我相信已经没有所谓隐士了。或许可以说是人的思想都物质化了。然而,谁又能否认这不是一种进步呢?所有的才华都在被使用着,拥有抱负的人也没有因失望、颓败而避世。尽管它已经像商品被伪装成各种形态,然而,终归还是有它本来的雏形。

生命是一场华丽的幻觉。最终必将结束于幻灭。那些归园田居追寻质朴真实的文人,最终有没有找到可以使自己满意的答案,已经不得而知。他们在余下的若干年里,对于生活、生命的感悟又如何呢?他们开心吗?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已无法透过沧桑的历史关怀他们脆弱的幸福。只是,当他们辍耕于垄上,一边挥汗一边吟出的诗词出现在教科书上时,我们所理解的,真的是他们想表达的意义吗?或许我们只能永远揣度他们,研究他们,使他们成为话题。

只因我们,永远也不是他们。

也许您还喜欢这些:

  • 沉云浮影碎碎念,明月遥思又三千
  • 心灵上的胖子
  • 寻找心灵的归属
  • 我的小王子,你的彼得·潘
  • 最叫人伤心的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