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俗语有地名:【俱乐部原创】野百合也有春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6:59:08

    凌晨三点半,就在“《半梦半醒之间》(注)”,脑海里突然冒出一句歌词:野百合也有春天。于是有以下投资感悟:

    银行业曾经是大众情人的玫瑰,或者是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如今却沦落为寂寞山谷角落里的野百合,但不要忘了——野百合也有春天。何况银行业并不是真正的野百合,而是经济、生活、政治的主角,是百业之王、千业之母,而且可以形成客户黏性和护城河。

    一些著名的价值投资者也抛弃了银行股,理由是银行是周期性行业,或者教条地理解巴菲特1990年致股东信里的一段话:“银行并不是我们的最爱……”,但是他们有意无意忽略了巴菲特下一段话“由于201的杠杆扩大了管理的实力和弱点的影响,我们对以‘便宜的’价格买进一家管理不善的银行的股票毫无兴趣。相反,我们的惟一兴趣是以合理的价格买进管理优秀的银行。”而且他们还忘记了巴菲特也在不断地学习进化中,巴菲特的观点也在变化,巴菲特在2002股东大会上说:“银行表现之好让我们有点惊讶。有些银行很多年来有形权益回报一直保持在20%或更高,尽管这样的业绩部分是因为提高了杠杆水平。”查理·芒格则坦率承认:“我们对银行业判断错误,更糟的是我们没有纠正我们的错误判断。”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巴菲特在用实际行动来纠正这个错误,有机会就增持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的股票。

    研究芒格思想的投资者,如果没有注意到芒格早在1995威斯科股东年会上关于银行的论述也是一种失误:“银行业的上一个发明是信用卡,对那些很早或者较早开展信用卡业务并且力度很大的银行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金矿。”

    “对精明的经营者来说,银行成了一个很好的业务。未来银行业既面临机会也存在威胁。至于结果如何,我不知道。显然,我们确实很喜欢银行业,因为我们重仓持有了富国银行的股票——其中有一部分由威斯科持有。”

    有鉴于消费过去的杰出表现和金融目前的低迷状态,阿理重申这个观点:过去不买消费,现在没饭吃;现在不买金融,将来没饭吃。

    “消费+金融”是未来不可忽视的核心战略配置,巴菲特在二者的配置平均达到80%左右。其内在逻辑在于:第一,消费(尤其是日常消费)、金钱永不过时;第二,消费和金融是护城河分布最密集的领域,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和高于平均水平的资本收益;第三,消费、金融便于接触、观察和理解,不受技术革命的冲击,变化相对缓慢。

    单一配置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战略,但在消费价格合理或高估,而金融等其他行业严重低估的情况下,这种“偏食”策略将面临巨大的机会成本损失和长期平庸的业绩表现。

    注:《半梦半醒之间》是谭咏麟原唱的一首歌。